第一图书网

泰山石经

安廷山 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

2003-3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作者:

安廷山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详实、全面和深刻研究泰山石经峪摩崖刻经的专著。作者历经30多年时间,对每一个残存字的考察、研究细致入微,第一次解答了“历来无定数”的问题,采用照相、拓片、双勾(复原)和注文的形式,比较完整和真实地反映了泰山金刚经摩崖石刻的画貌和神采。从佛法、笔法、刀法和拓片风格特点诸方面评价了它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临习和研究书法艺术,也应是很适宜的范本资料。

作者简介

安廷山,字国峻,1938年生于河北大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现任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研究员(教授)、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泰山诗画研究会会长。已出版主要著作有《泰山诗联华集》、《泰山名胜印谱》、《中国纪念馆概论》、《

书籍目录

序序序泰山石经残存字考析泰山石经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一、泰山石经的历史地位 二、泰山石经现状 三、艺术风格 四、历代评价 五、笔法、刀法、拓片及其特点 六、书者和书刻时代 七、拓本、摹本、缩印本、翻刻本 八、石经的保护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泰山石经》读后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刻石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不少杰出的艺术家都很重视这一刻石,例如当代艺术大师徐悲鸿就曾以经石峪刻石集联:“一意孤行,独特偏见。”表达他在解放前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他还曾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室挂过以经石峪刻石的另一幅集联:“名世应五百岁,善本得十三行。” 为什么艺术家对经石峪刻石这样偏爱,我觉得有几个重要原因: 一是它代表着中国书法史上壮美的风格。壮美是以气势取胜,不仅从整体上看两千平米的石坪上展现宏大的气势,而且刻石的每一个字都象一座小泰山,它吸取了泰山浑厚的元气。它运用圆笔,而内含金刚。徐悲鸿以它来表现自己的“傲骨”,并不是偶然的。 二是富有天趣,自然而从容。清代杨守敬评石峪有一段话:—北齐泰山经石峪,以经尺之大,如作小楷,纡徐容兴,绝无剑拔弩张之迹。”(《学书迩言》)字的结构敛舒正斜,都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也像闲云舒卷,轻松自如。出天趣于法度,于雄浑中感到亲切。同时体现了佛教的精神境界。 三是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经石峪的刻石不仅从泰山吸取了浑厚元气,而且每个字又融化在泰山的自然环境之中。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刻石完全顺应石坪的自然形态。在石坪的断裂、起伏中自然地加以安排,而不对石坪的自然形态加工修整,保持着天趣。 安廷山同志对经石峪刻石经过长期的努力对这珍贵文物作了全面的考察,不仅对有关问题如作者、时代、拓本、刻字工具、保护管理等问题作了研究,而且对经石峪刻石的艺术价值作了分析、评价。这本书的出版是对泰山文化研究的一个新的贡献,对于进一步研究经石峪刻石是有积极意义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泰山石经 PDF格式下载



作者历经30多年时间,对每一个残存字的考察、研究细致入微,第一次解答了“历来无定数”的问题,采用照相、拓片、双勾(复原)和注文的形式,比较完整和真实地反映了泰山金刚经摩崖石刻的画貌和神采。从佛法、笔法、刀法和拓片风格特点诸方面评价了它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临习和研究书法艺术,也应是很适宜的范本资料.


对于喜欢经石峪金刚经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qwjb


真心感到不错,正版。


此书以拍照、拓片、双钩三种形式全面记录展示泰山金刚经的风貌,是记录研究泰山金刚经最权威全面完整的著作,不可多得,发烧必备。


我想看金刚经字的图片,否则,无法判断是不是我需要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