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岳庆林 主编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作者:

岳庆林 主编  

页数:

206  

字数:

295000  

内容概要

文化是未来经济的先导,是城市的历史标志和灵魂,蕴涵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之中。文化需要传承和弘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大力倡导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强调要“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经过近50年的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今天,文史资料在服务经济协调发展中,在社会文化的构建中,有了更大的空间;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书籍目录

序前言古迹名胜 遗址  夏商遗址  古圩子墙 建筑  文昌阁  朱氏古楼  魁星楼  朱氏家祠  康熙立交桥  坛井七桥  文峰小学  女子学校  山阴小学  进士故居  八门石屋  传统建筑类型  传统匠作技艺  建筑的文化内涵  石雕、木雕和砖雕  “节拟松筠”匾额 街巷  双轨古道  曲径通幽 寺庙  关帝庙  观音堂与土地庙  五圣祠  玉皇祠  阴光四圣老母庙  “风门三庙”:山神庙、老君庙  鲁班庙 古树名木  古柏  古槐  古柿树  海州常山 名胜  笔架山  文峰山  九山不露  东岭朝霞  团山瀑布  碧塘倒影  柳浪闻莺  巉岩幽壑  长寿泉  长流泉  圣水灵泉  西园半井  黄石洞  朱家峪八景古村文化 家旅文化  古村聚族而居的宗族特征  宗族的演变和文化传承 教育传承  古村私塾简介  早期启蒙教育  古村教育溯源和文化传承  山阴小学的创建及校歌校训  “第六速师”创建始末 商耕文化  赵氏染坊  “仁德堂”药店  朱家峪“大捻布”  朱家峪的集市  田园生活  山地小推车  其它生产生活用具  农家场院史话名人轶事与先贤诗文 名人轶事  冯玉祥副官李精一轶事  傅作义警官张道禄  文化名人朱秉刚  石匠艺人赵世让趣闻  书法名家一朱秉福  朱逢寅与他的门生刘元亮、刘中度  奇医朱连第  朱春山参加义和团 先贤诗文  马福厚与《吾西园》、《隐山书屋记》  朱秉宪的《论霸王之胜负》、《飞艇论》、《论南宋退守崖山之志》“闯关东”与《闯关东》的拍摄 朱家峪人“闯哭东”  “闯关东”走出去的章丘县第一任工委书记——张游  武秀才“闯关东”一二事  赵氏兄妹“闯关东”的峥嵘岁月  铁匠李茂笃的关东情缘 李家治“闯关东”  北方山村影视基地   《闯关东》电视剧从这里起拍   其他影视作品拍摄简介民俗与民间技艺 居住民俗  讲究的上梁仪式  老草屋忆旧  温暖的山村土炕  忘不了的老物件 民间食俗  朱家峪豆腐  香脆的煎饼 民间技艺  “面人张”  古村文艺活动附录 民阃侉说  奇人盲六爷  赵石匠的预言  羊倌建楼与卖楼的故事  疯捻子  长鬃马的故事  团山泉水  登云桥  金龟探海  九龙卧山  蛤蟆石  断情崖  坛井与七折桥的传说  魁星的文房三宝  神鹰与卧牛石  石门神翁  鲁班点化掘石  关帝显灵退日寇  李开先与朱家峪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文峰小学朱家峪,历来重视教育,文化底蕴深厚。清末至民国年间,新式教育应运而生。先是袁世凯1901年创办山东大学堂,开济南近代新式教育的先河。随后,1912年,教育部发布命令,改学堂名为学校,建立新的学制。在这样的背景下,1914年,朱家峪村有名的塾师马纯懋、马昌厚、赵世春、朱秉枚、朱连弟、朱崇德和章丘教育名人朱连绂等人,倡导建立了文峰小学,马纯懋任校长。文峰小学,因村南文峰山而得名。走进古村东北的原油坊场,是一座青石、灰砖砌成的小完,一排北屋加一排东屋,依稀可见旧校址的轮廓。现年94岁的朱秉洽老人,当年曾在文峰小学读书。据老人回忆,他7岁(1921年)在该校上学,先生是村里有才分的朱秉枚、朱崇德等人。当时,朱家峪村有二千多口人,是个大庄,所以,文峰小学人不少,有五六个班,每班二三十个学生。文峰小学的教学内容以上级发的教材为主,有国语(语文)、算术、修身等,也有旧式经书的内容。因经书内容艰深、晦涩,所以先生不讲。另外,还有唱歌、体操、体育课。校园里有孩子们玩的秋千,所以,一提上学,孩子们都愿意去,文峰小学很是吸引当时古村的陔子们。文峰小学教书先生的生活很是清苦。每隔一段时间,先生就托村里的负责人帮助收点生活费,粮食和钱都行。那时候老百姓都穷,钱很稀罕,大部分都给粮食,以维持教书先生的生活之需。

后记

“驰思于千里,不若跬步之必至”。一年来,我们几十次行走在古村群山峻岭之问,在安闲幽静的古村中穿梭、徜徉,品味着古村传统建筑的古朴之美,感受着古村历史的沧桑,也尽享着淳朴的民风和清新的空气。历史的脚步依然在走,留下了一串串遐想,朱家峪的建筑格局定格在了明清之风貌,这是动与静的对比;新村的门楼越建越气派,而古村的墙壁依旧斑驳着,这是平面视觉的对比;其中所隐含的,是一种乡土文化的生活底蕴,一种历史感和老庄遗风的超然风格。这就是朱家峪村的价值。朱家峪作为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宗族传承有序,文化源远流长。在这片狭小的山峪里,早在夏商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定居,距今约3900年的历史。自岳石文化以来连续传承,从未中断,是章丘古河流上游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章丘地区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朱家峪》由齐鲁书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