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录
1970-1
齐鲁书社
赵明诚
259
无
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以广异闻。后得欧阳文忠公《集古录》,读而贤之,以为是正讹谬,有功于后学甚大。惜其尚有漏落,又无岁月先后之次,思欲广而成书,以传学者。于是益访求藏畜,凡二十年而后粗备。上自三代,下迄隋、唐、五季,内自京师,达于四方遐邦绝域夷狄,所传仓史以来古文奇字、大小二篆、分隶行草之书、钟鼎、簋、尊敦、觑鬲、盘杼之铭,词人墨客诗歌、赋颂、碑志、叙记之文章,名卿贤士之功烈行治,至于浮屠、老子之说,凡古物奇器、丰碑巨刻所载,与夫残章断画、磨灭而仅存者,略无遗矣。因次其先后为二千卷。余之致力于斯,可谓勤且久矣,非特区区为玩好之具而已也。盖窃尝以谓《诗》、《书》以后,君臣行事之迹,悉载于史,虽是非褒贬出于秉笔者私意,或失其实,然至其善恶大节有不可诬,而又传之既久,理当依据。若夫岁月、地理、官爵、世次,以金石刻考之,其抵牾十常三四。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词当时所立,可信不疑。则又考其异同,参以他书,为《金石录》三十卷。至于文词之嫩恶,字画之工拙,览者当自得之,皆不复论。呜呼!自三代以来,圣贤遗迹著于金石者多矣。盖其风雨侵蚀,与夫樵夫、牧童毁伤沦弃之余,幸而存者止此尔。是金石之固,犹不足恃,然则所谓二千卷者,终归于磨灭,而余之是书有时而或传也。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是书之成,其贤于无所用心,岂特博弈之比乎!辄录而传诸后世好古博雅之士,其必有补焉。东武赵明诚序。
若夫岁月、地理、官爵、世次,以金石刻考之,其抵牾十常三四。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词当时所立,可信不疑。则又考其异同,参以他书,为《金石录》三十卷。
前言序卷第一 目录一三代秦汉卷第二 目录二汉魏吴晋伪汉伪赵东魏梁卷第三 目录三后魏梁北齐后周唐卷第四 目录四唐伪周卷第五 目录五伪周唐卷第六 目录六唐卷第七 目录七唐卷第八 目录八唐卷第九 目录九唐卷第十 目录十唐五代国朝卷第十一 跋尾一三代卷第十二 跋尾二三代秦汉卷第十三 跋尾三三代秦汉卷第十四 跋尾四汉卷第十五 跋尾五汉卷第十六 跋尾六汉卷第十七 跋尾七汉卷第十八 跋尾八汉卷第十九 跋尾九汉卷第二十 跋尾十魏吴晋伪汉伪赵卷第二十一 跋尾十一后魏东魏梁卷第二十二 跋尾十二后魏北齐后周隋卷第二十三 跋尾十三唐卷第二十四 跋尾十四唐卷第二十五 跋尾十五唐伪周卷第二十六 跋尾十六[唐]卷第二十七 跋尾十七[唐]卷第二十八 跋尾十八唐卷第二十九 跋尾十九唐卷第三十 跋尾二十唐五代后序后序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唐玄靖李先生碑下第一千五百二十三 唐鲜于氏里门记上 韩云卿撰,韩秀弼八分书,李阳冰篆。大历十二年五月。第一千五百二十四唐鲜于氏里门记下第一千五百二十五唐慧解寺三门楼赞 李宥撰,周(赢)金行书。大历十二年六月。第一千五百二十六 唐巴州刺史鲜于昱碑 乔琳撰,陶千岁正书。大历十二年七月。第一千五百二十七 唐僧怀素自叙 大历十二年十月。草书。第一千五百二十八 唐杜济碑上 颜真卿撰并正书。大历十二年十一月。第一千五百二十九唐杜济碑下第一千五百三十 唐杜济墓志 颜真卿撰并正书。大历十二年十一月。第一千五百三十一 唐台州刺史康希铣碑上 颜真卿撰并正书。大历十二年。第一千五百三十二唐康希铣碑下第一千五百三十三 唐怀圆寂上人诗 颜真卿撰并正书。大历十二年十二月。第一千五百三十四 唐大圣真身塔铭 张或撰,杨播行书。大历十三年四月。第一千五百三十五 唐王师乾碑 杨绾撰,张从申行书。大历十三年四月。第一千五百三十六 唐开元寺三门楼碑 封演撰,八分书。大历十三年七月。第一千五百三十七 唐题朝阳岩诗 李舟撰并正书。大历十三年九月。李当、牛诗附。第一千五百三十八唐太子典膳郎郑君碑 李翰撰,徐珙八分书,李阳冰篆。大历十三年十月。第一千五百三十九 唐兵部郎中张君碑 撰序人姓名残缺,郄昂撰铭,史惟则八分书。大历十三年。
《金石录》为齐鲁书社出版。
无
有些空,都是目录,没看到碑文
还是推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金文明的校注本,此本与之相比则逊太多了。
原本以为会有图片和文字,结果有些只是介绍这个东西,只有名称
不可多得的好书,收藏阅读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