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学与唐诗
2012-8
孙学堂 齐鲁书社 (2012-08出版)
孙学堂
581
无
《明代诗学与唐诗》涉及于唐诗接受的价值评判的问题。唐诗的价值,在于其作为抒情、审美的文学作品,为后人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难以超越的标杆、可资借鉴的经验。它不是祭坛上的贡品,不需要人们去顶礼膜拜,制造赝古的仿品。人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唐诗抒情审美的创作经验。虽然唐寅、徐渭等人并不模拟盛唐的风格,但其许多豪情贯注的作品,其体格声调不求与盛唐相似,却是对于盛唐诗的创造性接受。体调与接受对象相似与否、相似的程度如何,只能作为接受倾向的判定依据,而不能作为其唐诗接受价值高下的评判依据。就创作领域而言,评判唐诗接受的价值高下,最终还要看诗人在唐诗影响下的创作成绩。 总之,就创作领域的唐诗接受而言,接受的倾向性(学哪些唐代诗人)、接受表现形式(与接受对象在情思、意象、体调方面的相似性及差别)、接受的价值高下(取决于创作成绩如何),是我们分析的重点所在。
引言 上编明代诗学思想与唐诗接受 第一章明初至弘治中 第一节骤遭束缚:从元明之际到永、宣时期 一、各抒心得:元明之际的宗唐之风 二、极力摹拟:开七子先声的袁凯和林鸿 三、得性情之正:“台阁体”接受唐诗的“现在视界” 第二节渐重审美:成、弘时代的新风气 一、陈献章和沈周首开重风韵、重性灵之风 二、重格调的李东阳 三、“新台阁时代”的文人论唐诗 第二章弘治正德 第一节以有求似:前七子与唐诗 一、李梦阳尊杜 二、何景明对初唐诗别有会心 三、师法盛唐的徐祯卿 四、边贡与其他诗人 第二节适心自任:吴中才子与唐诗 一、复古意识极强的祝允明 二、重性灵的唐寅和杨循吉 三、在复古与师心之间的蔡羽和文征明 第三章嘉靖隆庆 第一节因心师古:嘉靖前期唐诗接受的倾向性 一、杨慎、薛蕙、王廷陈、朱日藩心仪初唐 二、高叔嗣、皇甫、蔡汝楠兼宗大历 三、卓尔不群的杨巍 第二节设情以为之:后七子宗法盛唐的得与失 一、李攀龙与初盛唐诗 二、谢榛与盛中唐诗 三、兼容并包的王世贞 四、王世懋和其他诗人 第四章万历之后 第一节不傍门户:重性灵者接受唐诗的特点 一、求其真:从徐渭到屠隆 二、穷其趣:公安派接受唐诗的特点 三、探其理:《诗归》的唐诗评点 第二节亦守亦破:重格调的唐诗接受 一、学术化:许学夷与胡震亨的唐诗论评 二、格调说的末路:冯复京《说诗补遗》 三、本情贯入:陈子龙与唐诗 第三节一唱三叹:重风韵者的唐诗观 一、吴越诗人:王稚登和陆时雍 二、闽中诗人:谢肇淛与曹学俭 三、岭南诗人:区大相与邓云霄 下编明代唐诗学专题 第五章重格调的唐诗学 第一节正变论:唐诗范型的选择 一、孰为“正”,孰为“变” 二、何谓“正”,何谓“变” 三、正变说向通变论的过渡 第二节重格调的唐诗美学观 一、“兴象风神”寓于“体格声调”之中 二、“政事俗习”见于“时代格调”之中 三、不爱清淡爱雄壮 第三节“拟议以成其变化”:宗唐复古的门径 一、拟议与模仿 二、拟议与变化 三、李何论争 四、从前七子到后七子 第四节谢榛改唐诗的认识价值 一、抑扬以合调 二、含蓄以炼格 第六章重风韵的唐诗学 第一节所推崇的唐代诗人 一、唐诗与六朝诗 二、推崇初唐与大历诗风 三、推崇李白 四、欣赏王、韦冲淡之音 第二节唐诗的意象与神韵 一、唐诗意象与生活情境的自然切合 二、唐诗意象的熔炼 三、唐诗意象的雅丽之美 四、唐诗的自然神韵 五、唐七言诗的抒情魅力 第三节宗唐复古的思想方法 一、师古能化 二、重视心性涵养 三、强调诗歌的抒情特性 第七章明代杜诗学举隅 第一节重格调的杜诗论评 一、杜诗的“大家”特性 二、杜诗体调的正、变、化 三、杜诗与盛唐诗比较 第二节重风韵的杜诗论评 一、批评杜诗缺乏风韵 二、批评杜诗感情激烈、表现显直 三、批评杜甫用事驳杂 第三节竟陵派重情境的杜诗评点 一、情感内涵的阐发与辨析 一、进入”诗人的生活实境 三、人情事理的发挥 四、表现方法的总结 第四节明末的杜诗研究 一、卢世《读杜私言》 二、王嗣奭《杜臆》 结束语 部分征引及参考书目 后记
版权页: 何景明也写了不少关怀民生疾苦的诗篇。如《苦热行二首》其一:“侯家阴洞带流水,纱帏白昼凄风起。美人冰盘荐朱李,道上行人多渴死。”《苦寒行三首》其二:“贫士被毛褐,寡妇无完禂。宁知贵公子,丝竹宴朱楼。”《官仓行》写官仓粮食为权贵把持,“富家得粟堆如山,大车槛槛服两牛。乡间饿夫立墙下,稍欲近前遭吏骂”。这种贫富对比,不正是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嫡传吗!《冬雨叹三首》提到“昨闻汝北多死亡,横尸委骨官道旁,我里四邻久已出,到今不知死何乡”,“城下饿鸟啄死人,苍鹰侧来怒相攫”。《岁晏行》选择一年将尽的特殊时光,写到役夫的苦寒、官吏的凶横、百姓的贫苦、征求的无度,诗人慨叹说:“嗟吁今昔岂异情,昔时新年歌满城。明朝亦是新年到,北舍东邻闻哭声。”在感时忧国这一点上,何景明与李梦阳一样,都继承了杜诗的真精神。 (二)初盛唐秀调 胡应麟说:“仲默论歌行,允谓前人未发。然特专明一义,匪以尽概诸方……仲默集中,为此体仅《明月》、《帝京》、《昔游》三数篇,他不尽尔,其意可窥。”所言《帝京》盖指《入京篇》,《昔游》指《昔游篇》。翻检何集,初唐体的歌行还有《流萤篇》、《柳絮歌》等数首,的确不多。另有《大梁行》、《长安大道行》、《汉将篇》、《邯郸行》等几首“本之初唐而小见锋力”,介于初盛唐之间。虽然数量不多,这些初唐体歌行在何氏诗歌中却占重要地位。特别是《明月篇》,采取卢、骆歌行蝉联复沓的写法,又融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情思和意境,比四杰诗更纯净、明朗,代表了何景明典型的朗秀风格。该诗由长安月出展开联想,采取全景式的观照方式,写到“凤凰楼上吹箫女,蟋蟀堂中织锦妻”,写到“金屋萤流长信阶,绮栊燕人昭阳殿。赵女通宵侍御床,班姬此夕悲团扇”,又写到平凡的征夫怨妇、天上的牛郎织女和月官里的嫦娥,随着想象的展开,画面与轻微的叹息融成一片。“七夕风涛还可渡,九秋霜露迥生愁。
阅读《明代诗学与唐诗》不仅可以瞻仰古人的遗迹,还可以领略古人的风采,阅读《明代诗学与唐诗》还可以陶冶情操、发扬我国的古代文化。
无
581页,定价98元,简装,纸张也不好,定价也太贵了吧?不遇店庆还真不想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