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页数:

381  

前言

  在这世纪更迭,千年转换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奉献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  《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中国家级重点项目。本项研究是由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牵头,在中央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下进行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统一规划,按行政区划组织力量开展的大规模的、系统的关于地方教育史的研究。这一研究的开展,是中国教育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教育史作为一门学科,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初创到发展、兴盛的历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清除极左思潮干扰,端正学科研究方向,系统搜集整理积累资料,拓宽研究领域,深入开展专题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史学科的建设,使中国教育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学体系,成为教育科学领域里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一门学科。  从以往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成果来看,关于古代教育史的描述,多为汉族聚居的文化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历代居于政治中心地带的教育状况。近现代教育史研究则较为注重京、沪、宁与东南一带新教育产生的地区。这种侧重,自然有其合理的因素,因为这些地区一般来说代表了当时全国教育发展的水平与主流。但是,过去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忽视了其他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以及各民族教育交流融合的历史,因此还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如实地反映整个中国教育史的全貌。开展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试图弥补这一不足。

内容概要

《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福建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爱国爱乡,为发展福建教育事业,慷慨解囊,捐资办学的历史面貌与现状的史书。编写工作得到海外乡亲及侨乡教育行政领导、广大侨办(含捐助)学校的大力支持。为了不辜负海外乡亲的殷切期望,为了使史书能真正达到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注重科学性是确保史书质量的关键。一是丰富翔实的史料。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近200年,有档案详细记载的资料很少,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资料,只有一些刊物、报纸的零星记载,大量的史料是由有关侨办学校提供,因年代久远,对所提供资料只有通过整理、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多方印证,才能入史;二是史书结构科学合理,突出特色。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历经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各个历史时期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各具规模和特点。清朝1827年,福建华侨捐资办学发端,侨办学校数量少、规模小;民国时期在陈嘉庚先生带动下,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捐资办学人物,陈嘉庚先生历经三个时期,以他在民国时期捐资创办饮誉海内外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为高峰,因此,民国时期以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的感人事迹为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以千计的福建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慷慨捐资,捐资额有达上千万的,捐建(含侨助)对象从幼儿园到大学,形成捐资办学高潮。承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本人意愿,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只有注重科学性,才能使《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成为一部信史。

书籍目录

绪论上编(清末~“文革”时期) 第一章 清代的华侨捐资办学 第一节 福建华侨的源起 第二节 清代华侨捐资办学 第二章 民国的华侨捐资办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侨办学校 第三章 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 第一节 创办集关学村 第二节 创办厦门大学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侨校内迁 第四节 陈嘉庚的办学思想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的华侨办学 第一节 华侨办学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华侨办学政策调整与发展 第三节 李光前与国光学村 第四节 “文革”期间侨办学校的改办与艰难维持中编(1977~1992年) 第五章 华侨华人捐资办学的高潮 第一节 华侨捐资办学的新机遇 第二节 华侨捐资办学再创辉煌 第六章 形成完整的华侨办学体系 第一节 创办或助办各类高等院校 第二节 兴办中小学 第三节 兴办幼儿园 第四节 兴办其他各类学校 第七章 这一时期华侨华人捐资办学的成因、特点及其影响 第一节 办学群体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 办学层次的提升 第三节 办学影响的扩大下编(1992~2006年) 第八章 华侨捐资办学的新进展 第一节 有关侨务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颁发 第二节 捐资办学的新突破 第三节 教育基金会的发展与类型 第九章 侨办学校的办学实效 第一节 职校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第二节 中学办学取得成效 第三节 小学提高办学质量 第十章 捐资办学的新趋势 第一节 在面向祖籍地的同时逐渐跨越乡土 第二节 形成以泉州为主的捐资办学格局 第三节 港澳台同胞成为捐资办学的重要力量 ……后记

章节摘录

  上编(清末~“文革”时期)  第一章 清代的华侨捐资办学  第一节 福建华侨的源起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强盛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以高度文明著称的国家。随着海上交通、对外贸易和中外政治、文化交往的发展,有少数福建人移居东南亚及日本等地的一些港口,从事商业或手工业活动。在菲律宾智省的马亚辛发现的郑国希之墓,其墓碑立于唐高宗显庆六年(661)。郑氏原籍南安县,是东南亚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福建华侨的坟墓。  公元960年建立的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国家统一后,商业、手工业更为兴盛,由于贡赋、漕运多取海道,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加上当时西北通向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中断,北宋朝廷为了增加收入,采取了奖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当时在广州、泉州、明州等口岸相继设置了专管对外贸易的市舶司。从此,闽南一带到南洋经商的人增多。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原后,致力于拓展海运和对外贸易。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11月,元兵进入福建,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每乡召集舶商,于番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航,依例抽解。”当时泉州上升为“行省”,不仅是福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全国著名商港,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塔也称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了宣扬国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与亚、非各国互通有无的需要,大力开展皇室贸易。据《明史》“市舶”条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八月丁巳,令吏部依洪武初制,于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提举司”,并免征关税放行。为了沟通与南洋各国联系派郑和下西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福建华侨华人捐资办学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