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与安身立命

樊 浩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

樊 浩著  

Tag标签:

无  

前言

高山起于深海,这套《东南大学人文讲演录》丛书缘起于历百余年的东南大学人文教育传统和持续十几年之久的东南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丛书在反映东南大学人文教育盛况的同时,也体现着我们对大学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理念的探索与思考。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摇篮,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发挥作用。大学以其高品位的文化来浸润和培育学子的精神世界,以无用之形营卫大用,以澹泊之心收获大利。大学的文化品位固化于校园的大楼与大树之间,体现于人文与自然之美的有机相连,显现于师生的语默止静和为学任事之中。大学的文化品位首先是历史的积淀。这种积淀使大学继承了绵延的文化血脉和高贵的精神品质。东南大学地处南朝刘宋四学、萧梁五馆、有明南雍和国立中央大学的旧址,三千年吴文化崇文重教、广博易良的气韵风骨和江左百代文枢的荣辱沉浮,孕育了这所百年学府崇高、沉静、雄毅的精神气质。徜徉在东大校园,遒劲挺拔的六朝松,巍然高耸的穹顶礼堂,九龙湖畔重檐庑殿式的教学楼、气势雄伟的李文正图书馆,大树与大楼折射出深厚的历史底蕴、雄伟的文化气魄,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超凡的文化诉求会不自觉地在心中涌动,我们仿佛体味到,将“止于至善”作为校训是这所大学基于文化源脉的自然流向。东南大学的人文教育传统可溯至其前身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其时,任学堂监督(即校长)的晚清著名的书画家李瑞清将学科设置依科学、国学、美术鼎足三分,初奠人文教育之规模。其后,国立东南大学首任校长郭秉文力倡“通才与专才平衡,人文与科学平衡,师资与设备的平衡,国内与国际的平衡”的办学方针,高扬人文精神。一时,东南大学名师荟萃,俊彦云集。陶行知、陈鹤琴、任鸿隽、胡刚复、熊正理、竺可桢、熊庆来、叶企孙、秉志、邹秉文、胡先骕、茅以升、杨杏佛、孙本文、马寅初、李叔同这些史册中熠熠生辉的名字,使东南大学获得了“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然东大的文、史、哲教授,实不亚于北大”的称誉。1922年,东南大学教授吴宓、梅光迪、柳诒徵、汤用彤等在东大创办了以“倡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学衡》杂志,围绕《学衡》形成了独立的文人群体——“学衡派”,形成了五四运动之后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营垒,为东南大学建立了鼎盛的人文传统。其后,罗家伦校长将构建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确立为国立中央大学永久的使命,这为中央大学发展为当时全国科系最全、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以有机的文化培育通才的理念和延续发展民族文化为使命的泱泱大风,在一代代东大人身上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大学的文化品位既基于历史传统,又根植于现实的创造。正如曾三次登上东南大学人文讲坛的著名社会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教授所言,“一所大学的文化生活常决定这所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和有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大学之大在于博大与深刻,大学的风格和与大师紧密相连。大学依靠学术大师用精深的学术造诣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吸引和影响求知若渴的学子。百余年来,东大养成了自己亲近学术大师的传统。上世纪初,著名哲学家杜威、罗素,文学泰斗泰戈尔以及梁启超、胡适等人文大师、学术巨擘都曾在东大开席筵讲。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继承与发扬悠久的学术演讲传统,致力于为东大学子提供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生活,力邀科学巨匠、人文大师、文化名人开设精品人文课程,开设高品位的讲座,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十余年来,数百位人文名家和科学大师在东南大学登坛讲演,一时声振金陵,盛甲东南。以塑造高峰体验为特征的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成为“学在东大”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华灯初上,大师入席;群生拥座,校歌声起;讲者娓娓,听者如醉;相与问答,引人人胜”是东大人追求博雅文化最为动人的文化生活场面。它与这所大学的大楼和大树一样存留在东大学子们灵魂的最深处。东大学子们正是在享用畅酣淋漓的精神盛宴中茁壮成长,聆听高品位的人文讲座和高水平的人文课程、亲近科学和人文大师成为东大学子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孟子曾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东大学子正是在这种高格调文化生活中获得了“高峰体验”,养成了博大的胸怀和宏阔的视野,使自己的思维深刻、追求的境界高远。“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作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恐随着时间的推移,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文字的阙如而流失,故而将名家大师们的精彩演讲和上课实录辑为“东南大学人文讲演录”,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美学、文化、人文教育、学术人生等各领域,可谓包罗万象,囊括众学。读者可从文字符号承载的广阔宇宙中,一览时彦关于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内外之道、中西之学的精彩论述,体味一代学术郁郁乎文的蔚然盛况和一代学人光风霁月的德业气象。“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谨将这套丛书奉献给所有关心大学人文教育的读者,以期将东南大学人文教育的精神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在学术思想界和广大读者之间架起达道通衢。愿这套丛书能如开启当代学术殿堂的钥匙,使读者得人其门,一览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东南大学人文讲演录》丛书编委会二零零九年元月二日

内容概要

文化的真谛——人化; 文化的两大永恒课题——“人应当如何生活?”“我们如何在一起?” 文化如何用生用世——透过“意义世界”的建构,为人的“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超越“生存困境”; 中国人和中华民族跨越时代的文化基因——血缘、情理、入世三大文化胎记;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的基地——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自给自足的文化精神形态,建构和造就了中华民族进退互补、刚柔相济的极富弹性的意义世界和心灵构造,使中国人尤其中国知识分子在任何境遇下都不致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基地;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前途和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命运——通过文化对话实现“人化”的“理一分殊”,透过人文素质生态的建构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

樊浩,本名樊和平。男,1959年生,博士,江苏省泰兴市人。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双聘研究员。第八、九、十届江苏省政协委员。
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出版个人独立专著9部,作为第一带头人合著3部。代表作为“中国伦理精神三部曲”(《中国伦理的精神》、《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道德形而上学的精神哲学基础》。
  获国家、教育部、江苏省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主持完成国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十多项;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家“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东南大学项目总召集人。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引论 文化之“用生”与“用世” 一、“人”的困惑与寻觅 1.苏格拉底:“人在哪里?” 2.尼采:“瞧!这个人” 3.梁漱溟:“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二、人与文化的基本问题 1.永远的“苏格拉底问题”——“人应当如何生活?” 2.“苏格拉底问题”的人类学演绎——“我们如何在一起?” 三、“文化热”与中西方文明 1.西方文明进程中的“文化热” 2.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热” 3.“文明的冲突”与当代中西方文明第二部分 文化与中西方民族的“生命过程” 第一讲 文化与人的“生命过程”(上) 一、“文化”是人的“生命过程”的“解释系统” 1.“文化”概念 2.文化的第一要素——“生命过程” 3.文化的第二要素——“生存困境” 4.文化的第三要素——“解释系统” 5.文化的第四要素——超越性的“努力” 6.结语 第二讲 文化与人的“生命过程”(下) 二、“文化”创造的是“意义世界” 1.“文化”遗案 2.“文化”的真谛——“人化” 3.“教育”的本质——“解放” 4.作为超越“生存困境”的“意义世界” 三、如何才是“有文化”和“有人文素质”的人 第三讲 中西方文化的精神要素与中西方人的文化基因(上) 引子 1.文化的发生学考察及其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发生背景 3.文化要素分析的依据 一、中西方文化要素一:血缘与地缘 1.中国文化的“血缘” 2.西方文化的“地缘” 第四讲 中西方文化的精神要素与中西方人的文化基因(下) 二、中西方文化要素二:情理与法理 1.中国文化的“情理” 2.西方文化的“法理” 三、中西方文化要素三:人世与出世 1.中国文化的“入世” 2.西方文化的“出世” 四、如何才是中西方文化?如何才是中西方人?第三部分 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与中国人的安身立命 第五讲 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特殊文化难题 一、如何把握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体系 二、古神话与中国文化的基因 三、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与中国文化生命的展开 第六讲 儒家人伦原理与中国文化的“入世”取向(上) 一、儒家安身立命的文化取向与文化原理 1.儒家的人生理想与文化生命原理 2.儒家对世界的态度:乐观的紧张 3.儒家的精神与境界 4.儒家“安身立命”的文化要义 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1.孔子的历史哲学还原 2.“礼”:社会生活秩序的理念与伦理世界的建构 3.“仁”:个体生命秩序的理念与道德世界的建构 4.“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七讲 儒家人伦原理与中国文化的“入世”取向(中) 三、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1.孟子对儒家的贡献 2.“五伦”与伦理世界的范型 3.“四德”与道德世界的本体 4.“万物皆备于我” 第八讲 儒家人伦原理与中国文化的“入世”取向(下) 四、“大学之道”与中庸智慧 1.《大学》与“大人之学” 2.《中庸》与“中庸境界” 五、“孔孟之道”及其后续发展 第九讲 道家的人生智慧与中国文化的避世结构 引子 1.“道家”的历史文化地位 2.道家人生智慧之要义:明“哲”保“身” 一、老子:“无为而无不为” 1.老子与道家 2.“‘道’—‘德’经” 3.“‘道’—‘德’”智慧:无为而无不为 4.修“身”养“性” 二、庄子:“逍遥游” 1.庄子的文化地位 2.“‘道’—‘德”’境界 3.“逍遥游” 4.“真人”境界 三、道家人生智慧的文化—历史逻辑 第十讲 佛家人生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出世元素 一、人生的终极难题与宗教的文化意义 1.生与死、人生的有限与无限 2.终极难题的宗教解释与宗教超越 3.人“生”观与人“死”观 4.宗教的世俗意义与哲学价值 二、佛教的世界观 1.人生的大痛苦与释迦牟尼的觉悟 2.佛教对世界和人生的基本看法 三、佛教的人生观 四、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构成 1.佛教与儒家、道教的关系 2.佛教中国化与中国文化中佛家结构的形成 第十一讲 儒、道、佛三位一体与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结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需要儒、道、佛 1.儒家为何在中国文化中居于主流和正宗地位? 2.道家为什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始终? 3.儒、道结合为何难以安身立命? 二、儒、道、佛三位一体的文化精神形态与文化精神生态 1.“自给自足”的文化精神结构与文化精神生态 2.自给自足的文化精神形态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三、“人世中求出世”的文化境界与人格追求 四、儒、道、佛三维结构的世俗形态与现代意义第四部分 结语 第十二讲 全球化与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化归宿 一、20世纪的经济—文化不平衡与文化启蒙的两个路径 1.20世纪的经济—文化不平衡 2.中西方文化启蒙的不同路径 3.20世纪西方社会关于经济—文化关系的理论及其发展 4.中国的选择与实践 二、文化对话与“人化”的“理一分殊” 1.“人化”体系与“文化设计”的理念 2.人性的“认同” 3.“自我”的设计 4.价值体系与性格系统 5.“社会”原理 6.“文化模式” 三、文化“解释系统”与人文素质的知识生态 1.“文化知识”成为“人文素质”的条件 2.“五‘理’一体”的人文知识生态 四、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化归宿与安身立命基地的建构 1.全球化-“电子信息方式”的文明难题 2.文化认同与安身立命附录问题与对话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文化问题,在前几年非常“热”,但是在今天这样早已“热”过的时候, 我为什么还要来谈文化问题?理由很简单,文化问题实在是一个常谈常新的 永恒的课题。文化问题,是我们现代人,特别是我们在座的每位所困惑和没有解决的问题。致力探索、思考文化问题,是中国文明一以贯之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先 师孔夫子,一开始就论人。中国文化初年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也者,仁 也”。什么是人?一个有仁义道德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人,“仁”是人的条 件。但是西方就不一样了。西方人对于人的觉悟,比中国人大概要晚四百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古希腊文化最早的一个最伟大的发现,是由一个叫泰勒 斯的哲学家、科学家做出的。这个发现今天说给大家听,诸位可能觉得非常可笑。他面向大海进行哲学运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万物是由水构成 的”。这是西方人的第一个哲学问题,也是西方人做出的第一个最伟大的发现。可是,“万物是由水构成的”,让初涉哲学和文化的人听起来着实有点垂头丧气,“这还是什么哲学?”是的,它跟中国的哲学不一样,这就是最典型的古希腊哲学。泰勒斯在那个时代、那个文明背景下,他思考的问题是: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个别的,都是具体的,都是有形的,这个有形的、不断变化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他发现有形的东西肯定是由无形的东西构成的,不变的东西肯定是由某个可变的东西构成的。于是他找到了这样一种东西,找到了什么?他找到了水。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第一个是无定形,第二个是流动性。水是没有形状的,把它放到茶杯里,这个茶杯是圆的,它就是圆的,这个茶杯是方的,它就是方的。所以,有形的东西可以由水这个无 形的东西构成。第二个,水是流动的,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不断流动,是水的属性。哲学史、文化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生命发展史和婴儿智力发展史,这五个“史”是一致的。人类生命刚刚诞生的时候,是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的。什么叫作抽象?就是把那个“象”给抽掉,把现出的象给抽掉,留下一个本质性的东西。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普遍。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东西,却看不到任何抽象或被抽去了“象”的东西。这是一个茶杯,这是我的 茶杯,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现象”性的存在,但是我看不到“茶杯”,我看到的只是“这一个”茶杯。一开始小孩没有概念抽象的能力,你告诉他 这是“圆”的,他不能理解和掌握,你只能告诉他“这是一块烧饼”。烧饼是什么?烧饼是圆的。所以在他看来,圆就是烧饼,烧饼就是圆。他只知道烧饼这个具体的存在,而没有“圆”的概念。泰勒斯就处在这样一个水平上。他对特殊性、个别性、普遍性还不能区分,他只知道用一个具体的东西,来表达一种普遍性,这个具体的东西就是水。可见,当他宣布“万物是由水构成的”时,实际指谓的并不是水,而是水背后的那个流动性、无定形,即 水背后的那些抽象规定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说“万物是由水构成的”,这是一种哲学,是一个哲学命题,是西方哲学史、文化史、文明史上第一个 最伟大的发现。紧接着在西方哲学史、文化史上,发现了什么?米利都学派发现世界是由气构成的,世界是由无定形构成的,德谟克利特发现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数学的鼻祖毕达哥拉斯发现,“世界是由数构成的”,他的护身符就是一个正三角形,这个正三角形是由十个数构成的,从上到下四行中分别有1、2、3、4个不同的点,它们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第一个点是一,第二行是 两个点,第三行排了三个点,第四行排了四个点……这样加起来正好最后是一个十。所以他崇拜正三角形。也许,正是在发源上的这种不同旨趣,导致了日后中西方文化的深刻殊异。1. 苏格拉底:“人在哪里?” 我们不是讲哲学,所以先不谈这么复杂的问题,我们先谈一个人,这个人叫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之前,西方人研究的哲学、文化的方法和内容, 就是刚才讲的那些东西,他们讨论的是关于世界的始基即世界是由什么构成 的,如世界是“由水构成的”还是“由火构成的”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哲 学本体论,又是哲学的人生论,它们关于世界的根本观念和关于人生的根本 信念同一不分,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火构成的,所以当他生病的时候,就不去治病———世界不是由火构成的吗,万物不是生于火又复归于火吗,于是他用火来烤,最后把自己给烤死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哲学家,他们其实 首先是或至少同时是科学家。在这个时代,人和世界万物是不分的,人没有从这个世界当中分离出来。所以说,那个时代的古希腊文化还没有提出 “人”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是雅典人。古希腊有两个最重要的城邦,一个是雅典,一个是斯巴达。雅典、斯巴达城邦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三代”———夏、商、周时期。那个时候,是蒙昧社会的末期,文明社会的早期。在那个时候,人们只知道有城邦、有社会、有实体,但没有个体,或者说,个体还没有完全从实 体中分离出来。苏格拉底何许人也?德尔斐神庙的神谕告诉全雅典的人,说“雅典谁最聪明?苏格拉底最聪明”。苏格拉底不相信,他街上问每一个人:“谁最聪明?”他们都说:“苏格拉底你最聪明。”问到最后,苏格拉底明白了,我确实最聪明。为什么呢?因为我还知道自己不聪明,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其他人都以为自己知道,所以说我比他们聪明,我是雅典最聪明的人。有一幅画,画的就是这个雅典绝顶聪明的智者在雅典街上找“人”。在 雅典这样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芸芸众生、万千气象,可他却觉得没有人,他目中无人、心中无人。在他看来,这些都不是“人”,他们都只是作为实体的一个个“现象”性的存在者。人在哪里?于是,苏格拉底要找“人”,他发现雅典无“人”!这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又非常深刻的哲学故事和哲学问题。于是,他在雅典就和年轻人讨论,什么是人?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人?……它们被概括为一个著名而永恒的“苏格拉底问题”:“人,应当如何生活?”不幸的是,雅典这样一个民主制度的城邦,到最后判了苏格拉底死刑,罪名是引诱年轻人犯罪。古希腊文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个体消融于实体之中。像斯巴达———雅典可能跟斯巴达在表现形态上有所不同,但斯巴达更能说明问题,我想以此说明古希腊城邦那样的一种文明状况。斯巴达城邦的小孩生下来之后,就被强行抱走,把他放到荒郊野外,几天之后,如果这个小孩不死的话,就说明他的体格是足够强壮的,于是再抱回来,由城邦抚育,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种优选了。这样一来,小孩绝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他只知城邦不知父母。在这样的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人,完全属于城邦实体,没有个体自我的意思。而苏格拉底做的核心工作,一是把人从万物当中分离出来,再把个别的人、把自我从城邦实体当中分离出来。于是,雅典法庭就判苏格拉底对神不敬和引诱青年的罪,因为,他们本来没有个体自我意识,现在他们受苏格拉底的启发,产生了个体自我意识了,很容易出现个体与城邦的分享甚至背离。所以,雅典法庭要判苏格拉底死刑,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饮毒酒而死。大家在研读西方文化、西方哲学的时候,会发现对苏格拉底的描述:他生得很丑,但是死得很美。这个画面(注:指油画“苏格拉底之死”)比较恭维他,把他画得还比较美。其实,苏格拉底矮个头,粗额头,短鼻梁,史书上是这么描写的。他是一个极其智慧的人,却又是一个很丑的人,但是他死得很美。他死的时候,本来是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机会逃的出去的,他的学生们为他安排了一切,要把他放走,但他坚决不走,他坚持要慷慨赴死,理由是“遵守城邦的法律”。这是西方文化史上、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觉悟。严格说来,自苏格拉底之后,西方的哲学史、文化史才有了人的概念,才确立了一个最重要的主体,这就是“人”。苏格拉底要发现“人”,他在找人,在建构人。于是,这就成为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文化和后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文化的分水岭。西方的文化起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努力,对整个西方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尼采:“瞧!这个人”可是,到了19世纪,这种传统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叫尼采。他也要找人,要重新发现人。苏格拉底以后西方哲学的重要传统,是发现意识、理性对人、对文化,对文明的意义,而尼采所做的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宣告“上帝死了”,这个世界没有上帝这个终极实体了。西方文化有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和理念,就是关于“上帝”这个最后、也是最高的终极性存在的预设。尼采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上帝死了”。由此引出第二个宣告:“一切都被允许。”由于上帝这个最高立法者死了,一切就都被允许了。尼采以前的时代,是上帝的时代,上帝宰制一切,上帝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上帝死了,一切便都被允许。尼采所做的重要努力是什么?就是颠覆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学的传统,他所强调的不是意识而是意志,叫“权力意志”,这是我们都已经熟悉的。一切由什么决定?一切都是由意志决定的,最后一切都是由超人决定的。于是,便有了这一个具有特殊风格的命题:“瞧!这个人。”这本书,《瞧!这个人》,是尼采的自传。这本自传对他一生的思想和努力所做概括,就是“瞧!这个人”。这是受难的基督被绑缚在十字架上讲的那句著名的话语:“瞧!这个人哪。”苏格拉底在雅典找人,而尼采宣告找到了人,要“瞧这个人”。可世人绝不可疏忽的是,《瞧!这个人》这本书是他在过他的四十四岁生日的时候开始写的,然而不幸的是,当这本书写完的时候,尼采就疯了,而且是永远地疯了,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清醒过。这个“人”,他一旦瞧到了,他就疯了。3.梁漱溟:“这个世界还会好吗?”苏格拉底找人,结果被判了死刑;尼采才“瞧”了一下人,他就疯了。“人”到底是什么?人类的文化,人类的文明一直在寻找答案。我们不再谈西方的,我们谈谈中国文化的发现。我们也不谈古代,苏格拉底在古代,尼采在近代,古代、近代都谈过了,我们谈谈中国现代的思想大家对人的思考。中国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学问家、思想家,叫梁漱溟。之所以说他了不起,是因为梁漱溟是现代中国的大儒。他的影响有多深?他是中国现代新儒学的第一代开山人物,他没有出过国,但他影响达到的程度,却让美国人为他写传记。我手头的这本书《最后的儒家》就是一个美国人叫艾恺(Guy Salvatore Atitto)写的关于他的传记。这本传记在美国发行了很多年之后,梁漱溟自己还不知道。关于他还有一本书,叫《这个世界还会好吗?》,也是这个人写,是艾恺对梁漱溟思想的访谈录。梁漱溟这个人,用现在世俗化和僵化的标准来衡量,是没有学历的,仅相当于高中毕业。他遇上了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北京大学著名校长,叫蔡元培。蔡元培发现了这个天才,破格把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梁漱溟请到了北大。不仅仅请到了北大,而且让他做上了教授。于是,梁漱溟就成了支撑北大的几位最著名的教授之一。我们看看他这本书的发问是什么?梁漱溟横眉冷对着这个世界,干瘪的嘴唇冷峻而有力地撇着,向这个世界发出了一声深沉的喝问:“这个世界还会好吗?”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 Has Man a Future?直译是:“人,还会有未来吗?”或者是:“人,还会有前途吗?”追问的还是一个关于“人”的问题,只是在语气和气质方面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可见,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在中国,我们的学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都围绕着一个“人”的问题在展开,都在找“人”。首先找“人”的人(即苏格拉底)被判了死刑,这是人文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耶稣。宣称发现了“人”的人(即尼采),他要瞧一下这个“人”,可当“这个人”被“瞧”见的时候,他就疯了。而中国的哲学家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却既没有人死,也没有人疯。他(即梁漱溟)以一种冷峻的眼光向这个世界发出了追问,“这个世界还会好吗?”我们的课就从这儿讲起,从“人”讲起。

后记

呈现于眼前的是一本原汁原味的课堂讲演录(三篇附录论文除外),它的降生我自己也始料不及,但细细想来,亦如新生命的呱呱坠地,一切“合于自然”,又“归于必然”,最重要的还是“成于应然”。若干年来,东南大学一如既往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其执著和成效,以及学生们表现出的巨大热情,常令我为之感动。我因忙于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稀有贡献,念及每每歉疚,自责未能尽到作为本校学者尤其是作为人文学院院长的一份天职。正是这番觉悟,推动自己于2007年9月初,应学校分管校长郑家茂教授、教务处长蒋建清教授、人文素质中心主任陆挺博士之要求,同意面向全校学生举办“文化与安身立命”大讲堂,并提交了详细的讲授大纲。学校遂特事特办,立即进行网上课程补选,并同时作为系列讲座推出,据说20分钟不到就到达300人的选课极限,加之研究生选修,以及那些未选上而“蹭”课堂的学生们,最多时听课学生达近400人。待我9月中旬参加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赴俄罗斯考察回来,已发现学校几个校园都竖起了精美而醒目的海报版。于此,我唯一的选择,只能以不遗余力的工作回馈领导、同仁的希望和学生们的热情。从9月下旬到元旦那天的每个周日下午,我在九龙湖校区作了11场演讲,平均每次站立不问断讲授两个半小时以上,整个过程全程录像,从课件到精神状态也便处于“全程监控”之中。讲授结束后,经略加删节,11讲居然整理出了近35万字的演讲录。当我一声轻叹,以此交差时,蒋处长和小陆主任又和我商量,能否将它尽快修改出版。我回答此稿不够成熟,而且以我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在短期内完成修改的任务。但最后还是耐不住他们的劝说,更是又一次为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们如此的付出和努力,不为其他,只为东南大学也!春节前两天,我在极其繁忙又极其倦乏的情况下,开始了这起初令我畏惧的学术工程。一切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完成了。所有过程是那么的“自然”和“必然”,对我来说,重要的推动力更有那种“应然”。这个演讲录的体系——如果它有体系的话,同样包含着某种自然、必然和应然.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并且和有关领导、同仁讨论一个问题:在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那么久的基础上,应当再作怎样的推进?我的观点和建议是:生态化、生命化、“两化”的目的,是推进由“知识”向“素质”转化、“生态化”的目标是建构学生的人文知识生态、人文素质生态;“生命化”的目标,是使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知识的建构,帮助学生解决生命过程中所遭遇的生存困境,或安身立命的重大难题。庄子曾感口义: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对无涯,殆矣!某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问和知识已不可穷尽,面对人文素质这座比喜玛拉雅山还高的“书山”,一个再“勤”的樵夫恐怕也难以“为径”了。理智的选择,只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2000年,我曾思辨地提出一个“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五理一体”的人文素质体系,针对东大以工科为主体的特点,将“五理”与科学技术的“物理”(广义的)衔接,在学生的素质构造中达到“五理一体”、“六理贯通”。2001年后,我在人文学院进行实验,在七个系所有本科生的一、二年级中根据“五理一体”要求,取消和调换不必要的和过早的专业课,代之以“五理一体”的相关课程,加上学校对文科生强制性的物理等课程的安排,试图追求“六理贯通”。应该说,这个方向是有价值的,但由于师资、教材,包括各专业师生的思想的统一等方面的难题,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毕竟,“五理一体”的真义,并不止于“知”,而是“理”,或者说,是透过“知”的“理”.所以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的观点和努力并未改变。在东南大学“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科技伦理艺术”项目中,我又一次将形成“六理贯通”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教育体系,作为它的重要目标。在我的观念中,这个演讲录只是“五理一体”体系的一个导言,此后,我将继续推进和组织“五理”的讲堂和教材的学术丁程,最后期望用六本教材或专著、六个讲堂完成这项工程。这个演讲录定名为“文化与安身立命”,可能让人们感觉到它更像一个专题研究的著作,并不适合作为一门课程的名称。事实上,它饱含着我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生命化”的认知和思考,我循着“知识——素质——解决安身立命难题的能力”的进路,安排本课堂的大纲和内容。如果初从这个演讲录的目录看,可能它更像一个知识系统和理论系统,但如果看它的具体内容,其着力点显然是试图透过知识的建构,引导或者与学生讨论如何应对和解决安身立命过程中所遭遇的那些难题。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它会引起不少挑剔甚至非议——如果只把它当作一个知识系统和理论系统的话。作为知识系统和理论系统,学术界向来有“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之争,也有“照着讲——接着讲——自己讲”的经典,对照这些传统的典范,可能它既有点像又都不是,因为,我的根本目的,不是知识建构和理论介绍,而是透过它们对于现代人尤其现代青年知识分子安身立命重大文化难题的探讨和解决。我所最关心的,不只是别人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它能否走进学生的生命,能否形成他们的某种素质并且对他们解决一些人生的重大难题有所帮助。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这本书基本上是一个原汁原味的课堂录音,在整理时只是在条理上作了纲目上的梳理,对个别过于口语化和一些即兴的东西.稍加润色。如果用严谨的专著的标准衡量,它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是注释较少。因为演讲时我除了课件大纲外,根本无任何讲稿,全部演讲过程全是无稿的,绝大部分凭记忆或根据课件大纲的即兴发挥。第二是语言非常口语化。很多是“商谈”、“交谈”的口吻,不是严谨的书面学术语言。第三是重复。演讲、讲课与直接的学术著作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允许甚至要求必要的重复,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观点和重要的问题,需要经常的和不断的刺激,在修改时,我试图去掉那些重复,但检索发现,它们更多是不同语境中的个别意思方面的重复,而非词句的重复,一旦去掉,对内容会产生影响,所以虽是“蛇足”,还是保留着。由于它是一部演讲录,所以本质上便是只能“听”,不能“读”的,一“读”便会“读”出一些问题来。“读”和“听”的最大区别在于,“听”是针对“听众”的,必须有真实的“听众”在场,而对那些用来“读”的作品,即便作者“目中有人”,这样的人也只是设想和虚拟的“在场”,不像“听”的作品那样,听众必须真实地“在场”。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也为了弥补由于时间过短有些重要内容没有来得及讲授的遗憾,同时也为给那些有志于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学生与读者提供自学或参考的线索,我从自己近年发表的论文中选择了与大纲中未详细展开部分密切相关的三篇论文,附于书后,它们都是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的独立论文,这一部分虽作为附录,但同样是这个演讲录的重要补充内容。演讲风格和内容的选择,是这个讲堂的一大难题。这个讲堂的听众绝大多数是“80后”的大学生,至少正式选修的三百多位本科生大学生是“80后”,另外的几十位研究生也基本上属于“80后”一族,只有少数教师和进修教师属于他们的“前辈”。所以,讲堂的主题、讨论的问题域、演讲的风格,必须适合这一代人的特点乃至“口味”。“80后”是什么?这是很费他们的“前辈们”思考和争议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切都被允许”,解构了既有的一切合法性,但又执著于各自的合法性并且正在建构自己这一代人的合法性的一代;是一个“祛魅”了所有的英雄,而又渴求和创造了自己的英雄的一代——不仅“超女”、“快男”由他们创造,而且易中天、于丹也由他们造就,他们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个性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力量;这是被世人和“前辈们”担忧为不堪担当,却又肩负着未来——包括我们正在创造着的那个未来的所有担当,并且是担当着他们的所有前辈人未曾担当过一切的一代;这是教育必须走进、应当走进,但至今未曾走进,至少还不能轻言走进的一代。“80后”对世界迷茫,是因为世界对“80后”迷茫,二者之间存在某种乐观紧张的关系。“80后”把父辈和师辈的俨然权威打落在地,令我们在无奈的同时,只能对他们的勇气、能力和对未来的担当,满怀希冀,满怀敬畏。我们唯一的选择是:走进他们,理解他们,接受他们——理解他们的爱和怕,接受他们的好和恶,但是又不弃一份责任,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人生感悟,将那些大浪淘沙的历史激荡中沉积的文明精华传授给他们,听他们倾诉,放下时间给我们搭起的所谓的“架子”平等地与他们对话商谈。实际上,教师及其教学,在他们的老祖宗那里就埋下了一个悖论。孔子一会儿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会又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既然老是“不倦”地“诲人”,那不就是“好为人师”的“人之患”了吗?孔子不绝的徒孙们,都携带着这个遗传的文化基因,先天拥有这个遗传规律所造就的双重人格。对待“80后”,我们这些教书匠如果能有所长进的话,那就是在“诲人不倦”的同时,尽量少些“好为人师”的“人之患”了。这就是这个讲堂和演讲录现在风格的一种理念上的事前考量和事后诠释。所以,在课堂上,我增加了对话的比重,学生用递纸条等方式向我提了近百个问题,我经过选择和合并,在课堂上回答了其中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及其回答也原汁原味地记载于这个讲演录中,同样作为它的核心内容。严格说来,这本书系急就而成。虽然决定保持课堂演讲的原貌,但这本书的润色定稿还是费了很艰辛的努力。自本世纪初产生“为生后写书”的念头以来,我对成书一直十分谨慎,这次虽是破例,但也努力尽量避免破坏既定的原则,至少每句话都重新过目一遍甚至几遍。校改工作从除夕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陪女儿过春节,大年初一的日程,便是八点前开始工丁作,完成预定任务后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晚上继续工作,每天完成规定的任务。正月初四回宁后再到老家探望双方父母,尽孝道之余,住在宾馆夜以继日完成任务。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努力在对事业,对(岳)父母,对女儿的忠、孝、慈三者之间保持某种合理的平衡,恰当地说,是在家庭成员与社会公民、“神的规律”和“人的规律”之间进行某种伦理调和与价值让渡。这本书既是东南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也是我主持的2007年国家教育规划重点项目“多元文化—网络技术背景下的青少年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规律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这个讲堂和这本书的成稿与出版,要感谢太多的人。首先是主管教学的郑家茂校长、教务处蒋建清处长、人文素质教育中心陆挺主任,不仅是他们的督促和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努力,给我感动,这份感动给了我原动力。尤其是小陆博士,以一个年轻人做了如此出色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对我是一种鞭策。正如夫人所说,我身上存在一个“致命软肋”——害怕感动,也许,对像我这般酸儒、腐儒来说,“感动”是被颠覆的“致命杀手”,它是我在东大整整30年坚守的最重要的理由。我的博士生胡娟为我做助教,给我的大纲做了所有的课件,并且完成了其他一系列重要的辅助教学任务;我的硕士生李福建,带领商增涛、阎梦华、王梦、赵丹、王荣秀几位同学,完成了讲稿的录音整理。他们的出色工作令我欣慰。无论是课件、讲堂的教学辅助工作,还是演讲稿的整理,都是精益求精,演讲稿到我手上时事实上已是经过加工的成品,这些博士生、硕士生兢兢业业的态度和学风,以及优良的学术工作能力,着实让我感到自豪!这个讲堂和讲演录成于我的第四个本命年,不是“正果”,算是努力的见证吧!樊浩 2008年2月24日于东南大学“舌在谷”


编辑推荐

《文化与安身立命》以“思想·开放·个性·好读”为标签,所有内容均源自名家之讲谈实录,或源自名师课堂,或源自公共讲堂(坛),或源自开放非开放之各种讲演、谈话,所选内容我们秉持或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或具有更为开放的思维与向度,或具有极其强烈之个性(表述及其他),而所有的作品,我们都注重“好读”,注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沟通。1.名家风范,铸就精品《文化与安身立命》作者是著名学者樊浩老师,此前本社出版有其畅销书《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2.讲谈风格,成就好读《文化与安身立命》内容源自樊浩先生在东南大学的课堂讲演,根据录音整理润色而成。3.人人关注的哲学永恒命题“人应当如何生活”,在一个生活节奏日益加速,各种压力扑面而来的时代,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时候,在人人考虑如何过冬的时候,就是一个我们如何处理我们内心的焦灼、忧虑、恐慌的时候,就是一个心灵亟需安顿的时候?那么,《文化与安身立命》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人应当如何生活”,在一个生活节奏日益加速,各种压力扑面而来的时代,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时候,在人人考虑如何过冬的时候,就是一个我们如何处理我们内心的焦灼、忧虑、恐慌的时候,就是一个心灵亟需安顿的时候?那么,《文化与安身立命》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无论是文化如何“用生”“用世”,以及引导/教导我们如何安身、立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与安身立命 PDF格式下载



读了樊浩教授的《文化与安身立命》,受益匪浅。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淡淡的墨香散发出来,让人心旷神怡。他把我们带入文化的殿堂,引导我们不断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永恒的话题。掩卷在手,让人顿生相见恨晚之感。


这本书收录了东南大学一位老师的讲课内容,有助于对文化的理解。书的质量很好。


很久没有看过如此看待文化的书了,可以让自己去慢慢体会文化 的真正内涵


樊和平老师的书以晦涩难懂而闻名,但是这本通识读本非常的浅显易懂。当初考博之前师姐推荐这本书给我,我用了两天时间给读完了。史论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推荐大家一起分享,绝对值得读得一本好书!


读起来轻松,道理深刻


我们院长的书,写得真心不错


才看了两页,感觉和其它书不一样


在学校看到这本书就很喜欢,非常有意思,所以又自己上网买了一本。支持正版。


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讲述,让人手不释卷


这是头家看的书,我也买一本来瞻仰一下,但书略旧


读过了,写得不错,思想深刻


还蛮好的这本书,容易读懂,他的行文很轻松,不像其他类似的书籍那样深奥难明白。


内容没的说,我是在图书馆看到然后买下来准备收隐藏的。可是封面全烂, 正在准备退货中。5星给内容,扣两分是当当的配送和包装。装进去的时候就是烂的,你真看不见吗


纸张还行,只是有些地方破了,表面还比较脏。


读来较轻松,但是有收获


作者显然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的热忱,但由于对西方政治文化了解的欠缺,导致对西方整体文明造成误判。总的来说,作者对政治学知识掌握显得不够深入,影响了哲学思维的理性铺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