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鲁迅传

刘再复,林非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

刘再复,林非  

页数:

433  

Tag标签:

无  

前言

  衷心感谢周青丰先生如此热忱的关注与厚爱,在相当漫长和广泛的读书生涯中间,竟还始终惦记着我和刘再复先生合著的这部《鲁迅传》,于此书出版了二十八年之后的今天,又认真细致地进行重新再版的工作。  再复先生于“再版后记”里面,诉说了在当时撰写的过程中间,洋溢着多少源自内心的激情,显示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某些时代气氛。这几句很恳切的话语,也引起了我许多对于那些往事的回忆。  记得我们在当年开始撰写的时候,曾经多次讨论过写作的主旨,力图在风雨飘摇的中国近代历史背景面前,运用鲜明和流畅的笔墨,写出鲁迅毕生的奋斗与追求、热爱与憎恨、憧憬与绝望、痛苦与欢乐,写出他给伟大的中华民族贡献了哪些极端深刻的思想?他还有多少事业很遗憾地未能得到完成?我们都渴望着在全盘的构思中间,描摹出鲁迅的血肉之躯和丰满的性格来。

内容概要

关于鲁迅的传记不少,而《鲁迅传》则是由曾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的林非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刘再复共同撰写,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这部以文学笔法撰写的传记,以其思想的开阔和扎实的文学基础,成为众多“鲁迅传”中的佼佼者。全书从追求理想、献身革命、勤奋写作、关心青年、友谊往来、不幸的婚姻、美满的爱情等各个侧面,真实地记述了鲁迅的一生,再现了鲁迅的人格、思想、艺术和学识。《鲁迅传》不但文学色彩较浓,而且思想深邃,对鲁迅思想、性格的理解颇多独到之处,又善于把这种理解体现在对鲁迅作品的分析和对鲁迅生平的叙说之中,书中对鲁迅经典作品相关段落及其语录的恰到好处的引用,也给作者的叙说做了很好的印证。

作者简介

林非,一九三一年生,江苏海门人,一九五五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等。学术论著有《鲁迅小说论稿》、《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治学沉思录》、《文学研究入门》等,散文创作有《访美归来》、《西游记和东游记》、《林非散文选》、《世事微言》、《人海沉思录》等;回忆录有《读书心态录》、《半个世纪的思索》。迄今共出版三十余部著作,并主编《中国散文大词典》、《中国当代散文大系》等。其学术论著与散文创作均追求独创个性和文化内涵,部分作品已被国外翻译出版或发表。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第一章 家道中衰第二章 异地的追寻第三章 在大海彼岸第四章 痛苦的转折第五章 初婚第六章 为了祖国的《新生》第七章 辛亥前后第八章 在寂寞中挣扎的岁月第九章 呐喊第十章 走向世界第十一章 上下而求索第十二章 激流第十三章 在海滨第十四章 目睹血的游戏第十五章 爱情第十六章 窃火者第十七章 点点滴滴第十八章 在火焰般的旗帜下第十九章 刀丛里的抗议第二十章 愤怒与向往第二十一章 生死与共的情谊第二十二章 全身心地工作第二十三章 只要活着,就要为人类造福第二十四章 死后记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鲁迅从小就喜欢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他用压岁钱的积蓄买书,特别是买他心爱的画谱、画册,如《芥子园画传》、《花镜》、《毛诗品物图考》等。鲁迅最初在皇甫庄见到《毛诗品物图考》时,真是喜爱极了,后来他积了钱到书店去买到一部,便视若珍宝,偶尔发现有点墨污或别的小毛病,就觉得不自在,赶快拿到书店里去换,甚至换了好几回,最后惹怒了书店的伙计,嘲弄地说:“这比姐姐的面孔还白呢,何必换掉。”这种刻薄话使鲁迅生气,不过说实在话,这个少年书迷,爱书也爱得太出奇了。鲁迅买不起的书,就自己动手来抄,他从小就有抄书与描画的习惯,三卷《茶经》、《五木经》他都亲手抄过。《西游记》、《荡寇志》里的绣像,他描画下了一大本。鲁迅从童年时代开始,就为他以后攀越文学艺术的崇山峻岭,铺下了最初的石级。  在中国,任何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战士,都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鲁迅后来所以对中国的社会和历史表现出那么深刻的认识,在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勇猛的冲杀中,表现出那样惊人的战斗力,是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领会紧密相关的。他从古代文化中汲取的民主主义因素,砥砺了他的分辨能力,又使他看清了封建主义圣贤们在冠冕堂皇的纱幕下所隐藏的东西,因此,当他一旦掌握了先进的批判武器反戈一击的时候,便切中要害,显示出一种使黑暗势力无法招架的打击力量。  鲁迅的童年,书本曾带给他欢乐,也曾带给他痛苦,他被强制阅读的那些枯燥乏味的典籍,有时候实在像是一种苦刑在折磨着他。尽管这对他未来的事业具有意义,可是他还不知道。尤其使他幼小的心灵感到难受以至恐怖的,是《二十四孝图》这样的读物。这是一位长辈给他的书,听说书中有图,他很高兴,可是,打开一看,却叫他的心紧缩起来。书中所宣扬的竟是各式各样的愚蠢的虚伪的孝子,那故事也一个个令人扫兴和害怕,甚至是绝望。例如该书列为第一个孝顺模范的是晋代的王祥。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不仅对他凶狠,而且在他父亲面前挑拨离间,使父亲对他感情不好。而他却一味孝顺,在冰坚雪寒的冬天里,继母想吃鱼,他竟脱去衣服卧在河面那铁板一样的冰上,用自己幼弱身体的体温化开冰层,去设法弄鱼。另一个使鲁迅更加厌恶的孝子的模范,是过了古稀之年还撒娇的老莱子,这个七十多岁的白发老头,早已老态龙钟,却穿上五色斑斓的衣服,摇着拨浪鼓,故意跌倒在父母面前,扮演婴儿的游戏,以博得父母的欢心,真令人肉麻!  而最使鲁迅感到恐惧的是“郭巨埋儿”的故事,郭巨生怕自己三岁的儿子会吃掉他母亲的粮食,竟要把亲生的孩子活埋了。幼小的鲁迅看到这种书,心里留着深刻的伤痕。他想,如果父亲学了郭巨,埋的不正是我吗?这种诲孝的教科书,竟是这样的冷酷和可怕!  鲁迅只是由衷地喜爱那些能够带给他美与愉快的画谱,印着绣像的小说,这是他童年时代隐蔽的天堂的一角,而他的天堂还有更美丽、蕴藏着更大欢乐的一角,那是与他的童心和天性完全和谐的世界。  在这天堂的一角里,有给他讲着“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没金山”一类美丽的故事的继祖母。鲁迅常在这些故事里陶醉,并引出许许多多彩色缤纷的美丽的梦。  在这天堂的一角里,还有与他朝夕相处的女保姆长妈妈。这个发胖而敦厚的乡村劳动妇女,在夏天的夜里,躺在床上伸开两手两脚,摆成一个“大”字,把鲁迅挤到席子的角落里,没有翻身的余地,不管怎么推她,她也醒不过来。然而这个粗鲁的保姆,却爱鲁迅,还把他最喜欢的书也记在心里。有一天,长妈妈探亲回来的时候,一见面就送给鲁迅一包书。她高兴地告诉鲁迅:“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鲁迅高兴得全身都颤抖了。他赶紧接过来,打开纸包,又打开书本,啊,多么怪诞和神奇的世界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独脚的牛,三脚的鸟,还有那掉了头还“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拿着盾牌与斧头狂舞的怪物“刑天”……鲁迅又在这种美妙的《山海经》世界里陶醉了。  在这天堂的一角里,还有属于他的慈爱的母亲鲁瑞。她是户部主事鲁希曾的女儿,绍兴安桥头人,生于清代咸丰年间。当时的中国像是一潭死水,乡村女子被禁锢在家里,很少有人能够识字,她也没上过学,然而凭着自己的毅力,她自修到能够读书的程度。她读了不少的书,最初读的是些弹词,如《天雨花》、《再生缘》,随后看的是演义,大抵家里有的书她都看。有时她还自己买些喜欢读的书,当时新出的章回体小说,她也买来读。她原先裹了脚,清末天足运动兴起时,就放了脚。这个很有胆识的女子,对自己的孩子却有着温柔的母性的爱。当周伯宜命令鲁迅背书时,她静静地听着,为儿子担心,儿子顺利地背完了书,她为儿子高兴。她每年回娘家时,总把鲁迅带去。


编辑推荐

  鲁迅是致力于中国人精神革命的“精神界之战士”,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精神导师,是民族之魂。  重塑思想界之斗士再现吾民族之精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鲁迅传 PDF格式下载



鲁迅传---刘再复作品鲁迅传---刘再复作品好书


鲁迅传已买了很多版本,本书和林贤治写的鲁迅传应该是写得比较成功的,不但客观真实地写出了鲁迅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写出了鲁迅的思想演变过程及其对国人的影响。鲁迅永远是中国人心里的荆棘,既使人痛苦,更让人警醒。


致敬鲁迅,批判并感谢。刘再复的著作,大家之作,书名范曾题写,更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


弘扬鲁迅精神,传承中华民族魂!


书是正版,很喜欢。一直很尊重鲁迅先生,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在如今的知识界,是越来越少了。


可以说是一本关于鲁迅的经典文本,值得好好读一读。


这是了解鲁迅的一扇窗


一口气读了3本介绍鲁迅的著作,唯独这本书内容详实丰富,很是值得一读。


刘再复老师的书不解释很好


刘再复先生的书很值得一读


带着那个年代的腔调,脱离客观和真实,是一本可以读得懂的无聊传记。


至今为止看过的写得最好的名人传记,孩子很喜欢,有教育意义。


刘老师的作品,赞一个!


名家说明家,经典中的经典!


挺好的一本书,我很喜欢!写的很客观,需要你仔细品味。


非常经典的书籍!


爱书,特别是好书,感谢当当1!!!!!!!


书绝对没问题,至于内容不作表达,各位看完就知道了


发货很快!!!好评,好评!!!绝对支持!!!


第一次在当当网购物,这是一次愉快的购物。


耐看。是按正史规规矩矩写的。如果再轻松些就更好了。


《鲁迅传》不盲从现成的结论,不追随流行的观念,而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力图写出真实的鲁迅。鲁迅是一个顽强的战士,具有不屈不挠的性格,但却不是终日“横眉冷对”的无情者,他有自己的生活爱好、私人感情和家庭生活,是一个完整的人。《鲁迅传》从多角度进行观照,对于传主的各个生活侧面都作了充分的描述


一本好书,有革命的激情和时代的烙印


不错,短小精悍。。。


非常喜欢,建议大家抽空阅读一遍。


与一枝独秀的钱理群《周作人传》相比,《鲁迅传》则有许多名家来做,颇有百花之势。许寿裳的《鲁迅传》成熟最早,文献价值很高,然而理论性不强。刘再复本《鲁迅传》与吴中杰本比肩,与王晓明本则稍逊色。另外朱正的《1957年的夏季》全用公开文献,极见功底,胜于洪子诚的《1956》;想必他做的鲁迅传记也当不错,只是还没读过,不敢妄加评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