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念楼集

钟叔河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02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

钟叔河  

页数:

41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念楼集》共收文一百零四篇,分为五分。各分中除了篇名作为总标题的一篇列在开头外,编次均依发表时间。某些文章初次发表后,经过修改(有的连题目也改了)又重新发表过,《念楼集》所收便都是经过修改的(有的这次又作了修改),发表的报刊名称和时间也以后出者为准。但改的只是文字,文章的意思却是从来不改的,要改也改不了了。

书籍目录

第一分·念楼的竹额念楼的竹额柏林寺访书黄鸭叫沿着岷江走游离堆看成都旧时花价书房随想协操坪我家的摆设油印的回忆血门的风俗土话有书对画中画外小西门吃油饼第二分·辞 牛辞年周诗丰画写儿童美的词集——《唐宋词百家全集》编者前言为了人人——《人人袖珍文库》缘起《书前书后。小序》自释蝙蝠的不幸——《周作人美文选》序曾家的“两地书”——《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编者序内丹还是普洱茶——《周作人散文全集》编者序(备用)《钟叔河散文》自序《走向世界丛书》忆谈民意和士气——《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的前言和后记《念楼学短》自序第三分·刀俎之间第四分·上供和还愿第五分·改文字

章节摘录

  念楼的竹额  念楼二字为知堂手书,刻竹者容园叶瑜荪也。  植物中我最喜欢的是竹子。少时寄居山村,住北屋中,丈外便是后山的竹林。从窗户中望去,虽不见全景,但几枝数竿,无论在什么光线下,都要比画图中的好看得多。湘北冬季严寒,“雪落竹子驼”,枝梢上的冰凌进落有声,对于独坐中的我,往往是一种难得的惊喜。夏天风雨时行,这时竹林会奏鸣出丰富的和声,且多变化。让这种天籁伴随着人梦,回忆起来,更加觉得愉快。  屋主人的祖上做过学官,后代虽已破落,宅子中仍挂有不少旧的联额。联多为漆地金书,也有的是将大竹一分为二,上面刻的文字用青绿色填出。有一副“细雨园林梅结子,春风篱落竹生孙”,落款“道州何绍基”。还有一副“文章千古事,花柳一园春”,隶书写得很好,落款是谁却记不清了。  也许因为喜欢竹子的缘故,我觉得用竹做联额也非常好:第一是南方多竹,取材不难;第二是易于奏刀,高手可以逼真地再现书法的神态和气韵;第三是竹材的纹理、色泽和质感,有一种木石所没有的“雅”,特别宜于文房。但不知怎的,进城以后便很少见到竹制的联额,近三十年更可说是完全绝迹了。文革前长沙和邵阳等地还残存着一种叫“翻簧竹刻”的手艺,那是在木胎板上贴一层薄薄的竹簧(黄?),做成茶叶盒一类小物件,上面也刻点字画做装饰,但全是成批生产的匠作,绝无“春风篱落”之雅致矣。  如今时行文化搭台,园林亭阁修得很多,挂上联额的地方亦不少,而竹制的却寥寥无几。岂非因为在竹上刻名家法书非工匠所能,没有文化修养便不行,而其人又得爱竹而精工竹艺,所以便十分难得的缘故么。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念楼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