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阿道尔夫

本雅明·贡斯当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

本雅明·贡斯当  

页数:

97  

译者:

卞之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阿道尔夫》是著名翻译家卞之琳先生翻译法国作家本杰明·贡斯当的小说,讲述一个女人与贵族青年阿道尔夫之间的恋爱故事,但是,这本书刚好和大多数爱情小说相反,并不叙述一个恋爱事件的开始,而是表现了爱情如何衰谢。是一本真实的人性的记录。

书籍目录

译者序原书第三版序刊行人弁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致刊行人函复函附录 贡思当及其《阿道尔夫》(勒·布雷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阿道尔夫 PDF格式下载



  他们对幻想无休止的追逐,他们虽有愤世嫉俗的精神,到头来却只是空忙一场。——普希金
  没有定论之前是非常美好地一个阶段,可以无休止地想象和谈论未来,谈话中的未来有着无限地可能性,当然所有的可能性都是美好的。
  当事情真的发生时,就已经没有想象的余地了,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不容你看不见。不得不叹一口气继续,此时的生活,真实已经代替了想象。
  还记得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感到的迷茫,可以一眼看到老的生活摆在那里,似乎已经丧失了另一种可能性的生活,真是段灰暗的日子,就像现在开书店一年,偶尔想象一下未来,不过是容颜变老,书店还是这副样子,突然也觉得非常丧气。也想起之前有过一个合伙人,在准备的时候畅想很多,一口气聊五个小时的欢乐时光,然而真正付诸实践,却很快就退却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胆子并不很大,害怕这个世界,可是有时又一下子就做出出格的举动,可以改变人生路线的那种举动。所以也得意,看吧看吧,我并不害怕这些改变,我可以做到,终究底气不足。直到有天看到这么一句,虽然有些人会一下子做出决断,可这正是害怕改变的表现,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眼睁睁地看着一天天的改变,所以只能由一次比较大的事件来推动,而省略掉改变的过程。
  其实是坐过山车和蹦极的区别,坐过山车始终是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事实上都只是被动接受而已,还能做到心里非常平静地置身事外地观察这一切,甚至有闲心体会身体里失重的感觉,或者望着天空地飘忽远去,或者惊异地面的急速靠近。之前觉得蹦极和过山车是一回事儿,后来发现不是,最大的区别就是蹦极要自己跳下去。
  过山车的容易就在于开始坐上去,根本没有感觉,人生就是,很多决定也是,就像昨天大家在讨论的要孩子的问题,决定要孩子的开始就像坐上过山车,那个开始就像坐上任何一辆普通的车,似乎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车子一旦启动,就由不得你了,坐在上面默默后悔还是尖叫体会每一个弯道就是你的活法了。而且人生的过山车的结束是未知的,轨道也是未知的,当然你有选择岔道的权利,但是同样的,每个岔道通向哪是怎样的过程也都没办法知道。
  这样想来,蹦极似乎又是比较简单的一种了,反正持续地时间就是那么长,不管跳下去之前怎么恐怖,很快就会安全地结束,更像是虚惊一场了。很快就能重新结结实实地踏在牢固的大地上了。然后可以对别人讲述这个过程,像是一场根本就没有威胁的冒险,供为谈资的冒险。但是如果化作是生活中的,其实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安全落地。
  或者,其实还有很多时候明明脚上已经绑好了绳子,却不相信,腾空的那一刻早忘记了。
  
  这个小说故事很简单,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本来可以很美好,偏偏这个女人本来就有男人和孩子。女人开始的拒绝顺理成章。然后拒绝反而激起男人的斗志。
  当女人点头之后一段美好地时间过去之后,男人开始退却,女人却穷追不舍,于是男人每天都在计划离开却又没有离开。
  最后只好让一个人死掉来结束。
  
  对于男人来讲,就像坐上过山车,开始的决定似乎没什么,接下来的事情却失了控。
  对于女人来讲,却像是蹦极,思前想后,被诱惑地跳了下去,没想到她跳下后,上面的人也离开了,没人解救她下来,只得一直吊在半空,终至绳子断裂。
  
  有种人很肯定一切,恐怕只不过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地开始过。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如何衰败的故事
  
  第一遍看这本小说是六年前,当时的我在笔记上力透纸背的纪录着对阿道尔夫这样的负心汉的痛恨。现在翻出来重看却全盘推翻了当时的自己对阿道尔夫与爱蕾诺的爱情的认识。
  
  我要说的有两点:
  一,阿道尔夫爱过爱蕾诺
  当阿道尔夫描述他和爱蕾诺在初时在一起的感受,他用了“陶醉”这个词。我认为这就是爱情的证据,你以为爱情是什么?是天长地久,山盟海誓?是家长里短,小火慢炖?还是共创事业或为温馨家庭添砖加瓦?
  都不是!爱情只是最初,排除万难也要牵手的勇气,是只要跟对方在一起哪怕多一秒都奋不顾身的执念,是在缱绻于对方身旁便心无旁骛的“陶醉”。若有人想误将承诺和责任当作爱情,指责那些后来没有履行承诺,没有承担责任的不是爱情,是虚伪,是负心薄幸,那她/他的结果一定会失望的很惨。
  爱情不是承诺,爱情就是爱情。
  
  二,阿道尔夫没有背叛这份爱
  噢,面对这虚荣心,人都是懦弱的,贪念着一点虚浮的美好,宁愿承受更多的苦难以为这是为爱必须而作的牺牲。其实,心里都是清楚自己的懦弱的,只是没有勇气承认。每次狂暴和争吵也只是对自己的懦弱发出叫嚣,用徒有其表的强大外表来掩饰软弱无能的内心罢了。最初的他为了为了冲动和虚荣心对她展开热烈追求,在得到后,他也并未如起初预料般因为地位、身份的悬殊而立刻抛弃她。而小心翼翼压抑自己的脾气和认为自己正在背叛爱人的痛苦,他仍是不舍得看到她的眼泪和她的伤心,陪着离开P伯爵,离开自己的国度,陪伴她走到最后的最后。爱蕾诺的确不是他该爱的对象,逃亡的女人,背叛的弃妇,种种地位使得阿道尔夫在爱情路上追求自己的人生显得荆棘重重。他也曾经在痛苦中幻想过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能分担他的痛苦让他感到生活的安定,但他没有因此离开她。直到她生命轰轰烈烈的最后一刻,他也才认识到他的爱一直在多年纠缠中没有减退过。只是他们在爱情中没有找到让对方变得更好的方式,才误以为自己在拖累和被拖累中纠结挣扎的不是爱情。
  这不是一个辜负的故事,只是他们并没有找到如何去爱对方的方式。
  
  +++++++++++++++++++++++++
  
  我以为
  大自然创造人的时候,做了点手脚
  ——赋予了人对爱的热切渴望
  以至于世界上的大部分人
  为了开始时那太短暂的,被猛的击中一般的,让人头晕目眩的美妙爱情
  不得不承受这爱情接下来所带来的一切
  然后用山盟海誓、婚姻、家庭、道德等各种名义去保存它
  其实只是大自然用来延续大自然的一些小手段
  人类却逃不出而后自己给自己制造的种种枷锁
  
  于是
  有的爱情修成正果,那它的主人们必须负起一辈子对它小心翼翼的爱护
  有的爱情缘尽人散,主人们就需要承受恼人的心碎,是和当初被击中时一样的力量,甚至更强
  爱有多深伤就多深
  
  即便浪子也是有代价的,
  只要他/她是真正的爱过
  
  


  
   想象不到《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作者,会写这样一部“言情小说”。
  
  只有法国人才能够这样客观又精细地洞察自己内心里的各种高尚和不高尚的激情吧。
  
  在我看来,这小说最大的优点是够丰富、没有为了故事好看而简化、美化或丑化原本复杂的人性。
  
  小说中的经典杰作都有这个特点。
  
  与那些众所周知的经典(比如托尔斯泰那厚厚的《安娜》,或者那本同样是法国人写的、厚薄接近《阿尔道夫》的《双重误会》)相比,这本书写作技法上可能还有差距,有些地方显得生硬和单薄。
  
  但是,技法上有缺点的它,仍属一流的杰作。
  
  而有些小说,哪怕技法上再完美,仍然属于次一流的作品。
  
  《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之所以成为经典,也是因为这种不简化,对复杂性的客观观察、复杂思考以及清晰表达。
  
  在复杂的政治社会领域,对简化的追求,往往是通向极权的捷径。
  
  


  7月27日(星期三)
  天气晴朗。酷暑。昨晚胃疼,睡眠不足。下午,去海上。10点多钟回家。
  贡斯当的《阿道尔夫》是一部读起来不忍释手的小说。
  最近,洼田启作氏翻译了长期被埋没的贡斯当的另一部小说《赛希尔》。我因工作繁忙,难能把它读下来。后来好不容易将它读完,还借机再读了《阿道尔夫》。
  也许这是一种荒唐的比较,我将贡斯当的弱点与太宰治的弱点加以比较,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之所以喜欢阿道尔夫的弱点,那是因为与这个弱点正相反,它的文体是重文体的缘故。表现的弱点,顽强地忍受着这种自己内部的病菌,而不承认自己的任何弱点,一瞬间也不停地盯住这个缺点,这是一种精神!与太宰治的软文体所暗示的东西有什么不同呢?但是,我一说太宰治的坏话,就喋喋不休,在这里不必沉湎在无聊的比较文学(!)里了。
  《阿道尔夫》……是繁忙的政治家所撰写的小说,而且作者本人也不重视它,他后来获得世人的评价,才上升到古典的高位上。这部小说给人这样的印象:它命运多舛,很偶然而坎坷地被流传了下来。让人感到它好不容易才在最极限的地方成为艺术作品,如果阿道尔夫的聪明再过度一些,其无能力再甚些,它很可能就会永远丧失联结成为艺术作品形象的机会。因此,蒂博戴想起阿米尔是正确的。但是,对于贡当斯来说,像《阿道尔夫》这样成为珠玑的作品,是不是意味着获得阿米尔氏的孤独救济了呢,这是值得怀疑的。蒂博戴非常确切地写道:“著作里表现了类似伟大的爱伦·坡笔下的人物,绝望地盯视着自己内部的知力和无力气的混合物。”不过,《阿道尔夫》、《赛希尔》更是如此,大概都是在几乎逼近著作与日记乃至备忘录的线上。这种赤裸裸的小说几乎是空前绝后的,任何小说家与贡斯当相比,一定会显得肤浅吧。
  但是,阅读《阿道尔夫》和《赛希尔》之后,受到侵袭的那份无法形容的凄惨的铭感,连同那份完全缺乏的甜美,作为小说来说是奇异的,然而从一般的角度来看,又不是那么特异的。拉罗什富科和莱奥帕尔迪的作品读后感之凄惨,可以与之相匹敌。只是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如此不懂得梦想的分析,竟未成为随想和箴言体,却成为一种艺术作品,这个问题在《阿道尔夫》是罕见的,大概问题点在于它能够把不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达不到表现性质的东西表现出来。也许这种比喻不够认真,不过它带有这样的特质,即活像一个最终没有被逮捕而死去的大盗留下的一份自白书。大概这也是文学史所犯的心情浮躁之一吧。后世常常存在这种倾向,当它作为另一种倾向的反动而盛行时,《阿道尔夫》只不过成为其象征、成为其典型而获得重新评价,并勉强地被当做小说供奉在古典的高位上。尽管如此,《阿道尔夫》依然是方法论的不可能的产物,它斜楞眼蔑视同时代的夏多布里昂,是今天依然活着的古典。在这种情况下,相信贡斯当自身固有的病态性格的阿道尔夫般的性格,在今天对全世界一般化了的事物也是有用的。哈姆雷特和阿道尔夫也是有用的。
  不论是《阿道尔夫》也罢,还是《赛希尔》也罢,不断遭到背叛的热情的不满总是寸步不离地紧跟着读者。虽然可以体察到这种小说给19世纪末的悲观主义者以某种满足,但是贡斯当本人,在阿道尔夫的优柔寡断着实作非小说的逆转处,都加了这样注释:“人们会相信吗?”在《阿道尔夫》第9章快结尾的地方,《赛希尔》的译本第7期距贝桑松约4公里的地点,在“我”对冒着风雨走来的赛希尔的态度里,都可以看到这种逆转的戏剧性效果。熟读贡斯当的作品之后,就会发现贡斯当本人是明白地意识到这种戏剧性效果的。这也不能不说是“小说中所进行的小说批评”。《阿道尔夫》和《赛希尔》中,主人公像神一般地忠实于自己的感情的真实的男人,他的反浪漫的态度背叛了读者的期待,他这种从只差一步就成功解放之前,却意想不到地折了回来,这种态度原封不动地成为这两部作品的传奇性。于是,这种使人紧张不安的情节,一切都归于主人公的性格,多次滥用也不枯竭。这种主人公的徒然变心,突然回转,尽管是带有宿命性的周到分析为先导,但至少在那一瞬间是不可分析的东西,正如作者本人的注释那样超越了分析的界限,“人们会相信吗?”在这种突如其来的转身返回的阿道尔夫的姿影中,令人感到有一种宛如行为的东西(与斯丹达尔的主人公的行为多么不同),对于同一个人来说,这不是按照自由意志,而是本性地按照屈从意志进行的行为小说。而且在最逆反的情况下,一旦转身返回,急忙回到铁一般的女人身边,并且屈从于她,在这过程中,至少惟有在这过程中,阿道尔夫这个逆反的行为者身上才洋溢着自由。
  贡斯当的小说,考虑到第10章艾雷诺尔死前,她拼命地寻找自己所写的信,人们可以窥视到她请求阿道尔夫在她死后也不要读这封信而将它烧掉,这的确是18世纪的小说家的考虑。如果贡斯当像梅里美(从气质上说,确实是贡斯当的孪生儿)那样,在故事世界的造型里能找出某些慰藉的话,那么描写的就不是阿道尔夫,而是圣·克雷尔,是写了《埃特鲁利亚之壶》吧。但是,贡斯当内心里的批评家,连自己创作的故事世界也要整个打碎。他一定要从栏外让作为聪明的第三者,举起批评的铁锤吧。
  在《阿道尔夫》末尾的“致出版者信件的回复”中,这样写道:
  “我不喜欢男人认定只要合乎情理就行的自负。自己述说所做的罪恶,实际上是在述说自己,自负地认为描绘自己就能博得别人的同情,满不在乎地鸟瞰女人痛苦的伤痕而毫不悔恨,而只顾自我分析那份‘虚荣’。我讨厌那种‘虚荣’。”
  在《赛希尔》里,他进而就彼埃奇斯特的堂兄对阿道尔夫和赛希尔做了这样最简洁、最惊人的批评:
  “你所需要的,是你的意思和事件的一致性。”
  这一句话甚至可以理解为《阿道尔夫》和《赛希尔》在文学上的自我否定。
  还没有读过《赛希尔》的我,认为《阿道尔夫》那样的无能力的分析,也是有政治性能力的作者扩大了客观化了的一面,这是直率的自我分析,同时也是虚构的自传。正因如此,阿道尔夫于艾雷诺尔死后才继续过这一生无所作为的生活,后来作者转过来作为“自由主义的使者”度过了一生。为什么呢?因为阿道尔夫缺乏的最大的德,就是自我放弃。这样聪明的阿道尔夫也没有就这件事进行反省。就连面对最耻辱的自白时,平静的矜持也支撑着阿道尔夫,女方无论吐出多么利害的恶言恶语,最后他也会陷入窘境,那时他将发挥骑士道精神。阿道尔夫总把这种情况说成是自己的弱点,不过在这种弱点中,一点也没有卑微的影子,因为女方比他更是弱者……我一边读下去,一边不知多少次地怀疑阿道尔夫借口在这种弱点下,试图炫耀自己男性的美德。人通过雄辩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贡斯当运用极其简洁的笔触把它表现了出来。比如“我们决斗了。我使他身负重伤,我自己也受了伤。”在贡斯当特意撰写的这行字里,我感受到了这种炫耀学识的心情。
  但是,及至阅读《赛希尔》,“我”内心虽然带着半轻蔑的情绪,但主要由于精神上平静的方便,我在接近虔诚主义者的段落里,看到了阿道尔夫唯一的盲点,又将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推翻。
  这回,我在贡斯当的作品中发现的东西,的确是18世纪式的暗淡的幽默。它(《阿道尔夫》写于19世纪初的1806年)绝不写作“恋”,而写作“类似在恋的兴奋”的幽默。贡斯当在1804年12月28日“我”再见到赛希尔的这一段落里,也这样写道:“我比想象的更不敢动”,贡斯当使我们发笑了。“比想象得更”这一句幽默的话,是《阿道尔夫》和《赛希尔》无止境的叠句。
  蒂博戴这样写道:
  “(《阿道尔夫》)是出自于拿破仑同时代人的手笔。因为《阿道尔夫》同时是商量好的隶属的小说,是具备对有天赋的自由的人的一种隶属的分析。”
  在《阿道尔夫》的背后,有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斯塔尔夫人被看作是艾雷诺尔的原型,是旧政体的最后改革者热内的女儿。于是在撰写《阿道尔夫》的六年前,拿破仑在法国革命划上了句号,他甚至在参议院吐出了这样的话:
  “我们结束了革命的浪漫。在适用革命的诸原则方面,必须只看现实的东西,可能的东西。”
  拿破仑在革命的幻灭中出现了,而自由主义者、王制立宪主义者贡斯当则通过拿破仑体会到自由理念的幻灭。1799年,拿破仑任第一执政官时,曾一度任贡斯当为护民官,不久由于他提倡反对拿破仑的专制计划而遭到革职。
  在《阿道尔夫》里,上百遍地出现“自由”这个词,紧密地纠缠着那侮辱自由的观念。贡斯当的性格与时代的政治之间存在着这种不可思议的不期而合,给《阿道尔夫》这种简素的心理小说,恰似福楼拜的《感情教育》那样的时代病的背景。斯丹达尔比贡斯当年少17岁,这种时代之差(当然不仅是时代之差),在《红与黑》的于连背后唤现出拿破仑那样天马行空的英姿。
  于连远比阿道尔夫天真。他的灵魂更加朝气蓬勃。恐怕贡斯当的终生追求,也不可能把这种具备真正艺术家特征的天真变成自己的东西。
  
  本文系三岛由纪夫的一篇日记,汉译收录于《太阳与铁》一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45169/


   你会不会因为扉页的一句话爱上一本书?“伤时间之流逝,哀自由之负累”——这是写在法国作家贡斯当的小说《阿尔道夫》扉页上的一句话。没有适逢其时法国大革命的风云激荡,没有社会面貌的鸿篇巨制,贡斯当从一个小小的“逸事”(小说的副标题和“致编辑的信”一节都用了这个词)入手,讲述的只有一个男人和女人的情爱故事,甚至整个视点都只从男主角阿尔道夫一人的角度来描述。时隔200年之后(这本书首版于1817年),一本薄薄数万字的小说,可还有它的力量和价值?
   贡斯当去世的时候,鉴于他所赢得的“不屈不挠的自由主义战士”的英明,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他最重大的一步,乃是界定了古代人理解的自由(作为积极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自由)与现在人最急需的自由(个人在自己的追求中摆脱政府干扰的自由)的相似与差异。
   自由,很大的一个题目,看了小说,实在忍不住要天马行空一会儿,大家就包容点,不要拍砖了。
   自由从来就不是可口的清粥小菜,它是重口味的鲍鱼,有些人根本就无福消受,吃了反倒会消化不良。《阿尔道夫》就是一个肠道堵塞的案例。
   一个出身高贵,大学毕业的青年阿尔道夫,爱上了一位伯爵的情妇、年龄比他大十余岁的爱蕾诺尔。在遭到拒绝后,继续狂热地追求,终于得偿所愿。爱蕾诺尔委身之后,报之以了更热烈的爱情,毅然抛开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投入到阿尔道夫的怀抱。但不久阿尔道夫便厌倦了她的爱情。他既不能专情于爱蕾诺尔,又不能斩断情缘,担心断绝关系会给她造成伤害。阿尔道夫为此饱受困扰,爱蕾诺尔也不堪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郁郁而终。
   没有一个自由,不需要承担结果。小的自由,结果无伤大雅,自然无所谓,这样的自由嘛,就好比,你今天是穿裙子还是穿裤子上班,晚上是吃面条还是吃米饭,周末去不去公园里面逛逛。大一点的自由,比如,追求一段不为世俗所容纳的爱情,或者,认定一个政府所排斥的政见,乃至,背离整个时代和环境的三观。
   实际上,自由带来的困惑或者说要承担的结果有三点:
   第一,就是对习俗干扰的抗拒。习,俗,那是多么强大的东西,你要离开它,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看看高速行驶和转弯中的汽车你就明白了,一旦摆脱习或者俗这巨大的向心力,你自然会被抛出去,然后被撕裂得粉身碎骨。那,恐怕就是伤筋动骨100年,然后等下一个轮回再说的事情了。所以啦,没勇气就自觉离自由这玩意儿远一点好了。
   第二个困扰,是自由带来的新选择。自由这玩意儿,有点类似于我们的血管,大血管分出很多中血管,中血管又再分出很多小血管,小血管继续往下,分叉成毛细血管……,这就像一句话说的:在春天你埋下了一颗自由的种子,到秋天就会长出很~~多很~~多自由!看得你目不暇接,到那个时候,有人就会觉得过多的选择,是麻烦,是负担,是困扰,是累赘。所以,一个无情残酷的事实就是:当你要一些自由而不要另外一些时,就像从树上摘下了果实,采摘的时候,无一不引发痛苦,而那些痛苦呢,是被风吹乱的蒲公英种子,你当时也许并不知道它散落何处,直到某一天,当你看到手里的果子烂糟糟时(但果子迟早都要烂掉不是?),它就开始在你看不见得地方,生根,发芽,最后长得密密麻麻,摇曳着要占据你的心。
   最后,最悲催的一点到了:但凡你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没良心的除外),你就有可能在锲而不舍不懈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和一个东西锲而不舍地卯上劲,那就是——责任。本来自由和责任就是一对死对头,自由,当然意味着无拘无束,而责任,则意味着限制和义务。自由有可能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当选择的东西,被轻易背弃时,无疑会产生痛苦,这时,疑心会代替信任,将心比心会变成茫然若失,你当然可以一直无拘无束地沿着自由之路继续前行,但未来的道路上你难保不遇见一个障碍物——灵魂的拷问。这时,最大的死穴到了,你是该一脚踹飞它呢,还是放弃自由这条光辉大道?
   所以呢,你在期待上帝给你自由的同时,最好也期待上帝也给你了一颗善于承受苦痛的心灵。但是,人是多么复杂脆弱而善变的动物啊,当苦痛的巨浪袭来,有多少人会调转头去,回避这自由的负累?只因为我们“伤不起啊伤不起”!而我们,又会名正言顺,理所应当,毫不羞愧地将之称之为“人性”。这又是多么妥帖的逻辑!
   这本小说最敏感的批评家之一,艾莉森.费尔利称其为“所有法国小说中最具无声穿透力的作品”——它静静地摆在那里,时隔两百年的光阴,依然可以无声地穿透你,穿透我,穿透所谓的人性,穿透我们脆弱、渺小、卑微、自私而又善变的灵魂。
   伤,时间,流逝;哀,自由,负累。
  


   如果说女性的卖弄风骚是一种诱惑,那么像阿道尔夫这类人不啻为是对前者的一种变相。
  
   这个社会本身造就的就是一出两性分裂的状况,在这一逻辑中这一状况并不会因为其中的些许如主人公那样的突兀而被稀释,中间的状态永远也持续不了.要么爬上主流要么坠入深渊


  其实并不是非常喜欢法国小说的表达方式,有太多的描写与渲染,一件简单的事非要先扯时代背景,再做心理活动的详细描述,最后才说事,太麻烦。
  不过也许对于一个浪漫国度,这是描写爱情最合适的方式了,现在已经不喜欢像原来那样把自己和男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小纠纷小不满说给别人听,试图要些安慰了。因为两个人之间的事,永远各执一词,都是站在自己立场的表达,谁都说不清事实的真相,所以没什么好说,不过如果把爱情故事像法国小说那样娓娓道来,也许这是探究真相的唯一途径。
  如果爱,请深爱,爱到没有怀疑,爱到绝不计较,否则,不要以爱的名义做任何自以为是牺牲的事,这样的牺牲是强加给别人的债,没有人会领情,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牺牲了付出了,请放弃索要回报的念头,因为爱情本来就是愿打愿挨,没有谁会为了谁,谁都不是谁的谁


  阿道尔夫有我的影子,而且我相信有大多数人的影子。
  
  少数人能和爱蕾诺尔感同身受,但大多数人都没有资格死去,要么因为无耻而快乐着,要么因为不够无耻而愧疚着。
  
  阿道尔夫是本完全的心理分析小说,如果你还认得自己,那么某个段落你必然会心虚害怕。人类的自私、游移、反复和自大被那么简单的一个故事照耀得无处躲藏。贡当斯赋予阿道尔夫那种迂回善变的心情没有丝毫造作,合情合理。阿道尔夫不单单活在上层社会,虚荣、自私、不自量力在每个人血液中流淌。悲剧的推动力在于事物的运动,人物性格在此时已经起不了决定作用了。所以贡斯当说不管阿道尔夫爱不爱爱蕾诺尔,结局都是悲剧,因为左右人物的周遭运动的速度要比事情中的人快得多,形态也多样,当局者能够做的只是在找到出口之前准备一个适合的心态来迎接未来。
  
  说到底,能够迎接未来的心态无非是忘记和忘不掉,但其中不可否认的充满罪恶。
  


  邦雅曼•贡斯当,他像一个出色的解剖师,为了传授知识,他用利刃把活人解剖在众人面前,不过他所教授的不是生物知识,是有关爱情,人性,道德,理性种种。而他的这把利刃就是小说《阿道尔夫》。
  
  小说以精炼的笔法勾勒了一个简单的情节,一个贵族青年阿道尔夫爱上了一位伯爵情人爱蕾诺尔,但后来逐渐厌倦并最终因为爱情的丧失而造成了爱蕾诺尔的死亡。如果说情节是由一个个人物和人物之间所发生的事所连接的,那么这篇小说则是把情节打碎,让情节伴随着阿道尔夫的心理前进,在每个人物身上,作者试图把我们拉进人性的深渊,让我们看到他们的过去和未来,读懂因果链条上不可避免的悲剧。
  
  在冷漠与苛求之间
  
  阿道尔夫在一个渴望爱的时期遇到了他想爱的人,这是可以想见的,因为当爱来的如此的迅疾和猛烈时,我们会认为不是爱某个人的需求而仅仅是爱的需求促使着这份关系的确立。“一种新的前景似乎浮现在我面前,一种新的需要在我的心灵深处开始骚动。”阿道尔夫因为爱的需要而疯狂追求着爱蕾诺尔,然而,爱的欲火烧的愈旺,火灭的也就愈快。于是,爱情很快便和爱的对象分离,阿道尔夫面临着他自己也始料不及的情况-----他不再爱爱蕾诺尔了。那么在他们今后的交往中,作为情感赝品出现的理性,道德,责任便成为阿道尔夫心中沉重的“爱”
  
  爱似乎是无法自足的,愈是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愈加的苛求对方,而不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对他的缺点抱以宽容,正如我们对待大街上的匆匆的过客,不会为了他们的一丝不屑的眼神而动怒,但是我们会把我们的爱人当做过客去宽容吗?于是,在爱的苛求与不爱的冷漠之间,理性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告诉阿道尔夫对爱蕾诺尔的责任,同时也告诉爱蕾诺尔阿道尔夫是爱她的。然而,理性真的有用吗?
  
  对于爱蕾诺尔而言,爱情和阿道尔夫是她当下生命的全部,她无法忍受天平的两端一边是爱,一边却是情感责任。对爱最大的苛求莫过于让一份早已熄灭的爱火重新复燃,爱蕾诺尔挣扎,抵抗,“她简直想钻进我的最深邃的内心深处,把隐藏在那里的抵制情绪一扫而空。”直到爱蕾诺尔说出:“阿道尔夫,将来我将死在你的怀抱里。”至此才宣告着理性在爱蕾诺尔炽热的爱里的全面败退。但理性在冷漠的爱那里却获得了胜利,他成为阿道尔夫谋杀爱情的帮凶,使虚伪,孱弱,恐惧和无情披上了责任和道德的外衣,当爱蕾诺尔最终死去,阿道尔夫才真正面对这份感情,流下悔悟的泪水。
  
  自由之轻和自由之重
  
   德国哲人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就是欲望,而欲望意味着欠缺,当欲望满足时又会产生无聊,所以人的生命就在欲望和无聊中反复。阿道尔夫开始对周遭的一切没有些许的热情,对于他而言,无聊使他产生创造欲望的冲动,邂逅爱蕾诺尔不过是欲望的开始,同时也是欠缺的开始。直到阿道尔夫的爱渐渐冷却,他才发现欲望虽然能消除无聊,却会使自己不自由,他厌倦着爱雷诺尔对她的苛求,他想回到原有的生活秩序中,想得到本应属于自己的地位和尊严,但伦理,道德,责任却在不可避免的在欲望的战场上厮杀,自由沉重的压在他的身上,恐惧,狐疑,反复只是沉重带来的心灵病状,而所有的病症都在爱蕾诺尔死去的一刻连同欲望一同消失。
  自由现在对于他而言是如此的轻灵,欲望的束缚,情感的牵缠,在一瞬间解放,他可以渴慕曾经的田园生活,可以重新踏入生活的正轨。然而,怀抱死去的爱雷诺尔的他,在面对天地旷野的时候,却是那样的无助————再也得不到爱蕾诺尔的爱了。仿佛爱雷诺尔的爱是他过往生活的全部,正如爱雷诺尔对他一样。没有支撑的一个人在世界面前时如此的渺小,黑压压的天空如此迫近着地球的生灵。
  
  “我曾经是多么的渴望自由,但现在,自由又是如此的沉重。”
  
  自由如同生命一样沉重,无法承受的,是没有爱支撑下人不可避免的孤独,在这一点上,理性和欲望,显得无能为力。
  
  
  
  
  
  
  
  
  
  
  
  


  在图书馆看书累了,就在书架上转来转去。想找点有意思的消遣下。
  
  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这本布满灰尘薄薄的小册子。1987年版的。。。。
  
  阿道尔夫,书名只是个很简单的人名,并不足以吸引我,所以我想冥冥之中自有拿起这本书的因缘吧。
  
  道德伦理,自由,爱。两个挣扎于其中的年轻人。简简单单,除了大篇大篇的心理活动描写并无离奇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
  
  好吧,我承认我只是好奇,如果爱情里所有的情绪和心理被那个抽离的自己如同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不留余地检视,那么,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也许只是无可避免的相似,并且决不会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
  
  可是,即便是这样,爱情仍如潮水一般,奔腾而热烈。飞蛾的扑火的决心不会熄灭,忠贞不渝的甜言蜜语不会少一句。而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孤立无缘的境地算什么,万劫不复的深渊算什么,只要彼此相爱。
  
  这样的炽热会灼烧着你的心灵,无论燃起的是多么狂热的爱欲都不足为奇。只是,幸福的曙光也经常随之被提前燃尽。
  
  将爱情交给别人去审判是件多么愚蠢的事,没有人见得比我们自己更高明。就算他有你没有的理智,现实和为你着想你心,可是他永远不知道你走不出来不是因为那个姑娘,也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爱情给予的让你觉得自己变得完整的那颗心。


   看这本书之前对作者一点了解也没有,单看书名还以为又是一本希特勒的传记.....
  
   书的后面有两段文字,一段是作者对本书的介绍,一段是普希金对本书的评论。我是普希金的粉丝,立马就买下了,事实证明也物有所值。观察与剖析符合我的癖好,尤其是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解构,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阴险的心理需求。
  
  
   再次回到封面。不知有多少人注意到Adolphe下面的标志:苹果与蛇
   记得某本电影手册上说过,在西方,镜头中的苹果是关于禁忌的经典符号。确实,它的圆润、光鲜、芳香都让它成为某种诱惑的意像。“苹果与蛇”,源自圣经,亚当和夏娃受到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里的苹果,从此引发了人类的灾难。之后从文艺复兴开始,艺术家们对苹果的寓意的演绎与刻画可谓承前启后、空前绝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今天,苹果的意象,已经被引申为禁忌的欲望,被压抑的情感,男女偷欢,丑陋不洁和邪恶等隐喻。
  
  
   本书是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处处感到那股无声的穿透力在文段中的每个角落肆意漫散。成熟的心理分析小说就是如此,它不会把某种形容情感的词汇切割出来单独使用,而是在情感世界这团乱麻中捞出一把,毫无保留地把各种看似矛盾的感情绑在一起,让人心的复杂与不可概论暴露无遗。
  
  
   书中的故事内容很简单,人物也很少,给心理描写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想有女人的时候老被拒绝,不想要女人的时候被她穷追不舍。欲望的膨胀,爱情的温柔,当局者以难辨东西。阿道尔夫和爱雷诺尔,现实中正处在暧昧关系里的人群,都沉迷在这场禁果游戏的刺激里不能自拔。人,终究是挣脱不了永恒的欲望。
  
  
   造化弄人,负心的阿道尔夫最终也会年华老去,也会品尝到那因为阶级差异和自私所造成的结局带给他的懊悔。试问自己如果是那时候的阿道尔夫,我又会何去何从?历史总是偏爱悲剧,人在一生中会为某种决断而懊丧,但若昔日重现,他仍会重蹈覆辙。书看到最后,爱雷诺尔的郁郁而终和她发自心底的悲叹,竟让我的眼睛有些湿润!然而随即我又笑了。
   腐败的苹果让人产生美丽幻灭的怜惜之情,也让我骨子里幸灾乐祸的放纵欲望得以释放。美与丑的缠绕构成了人心,也构成了世界,留恋人世的秘密就因如此。
  
  
   我不想在这里评论书中内容牵扯到的道德和爱情观等问题。关于这一切疑问和困惑,相信在编辑的信件和作者的自序中会有读者苦苦追寻的答案。
   无数不负责任的人在摆脱了情场新兵的身份后,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人介绍经验,妄图在这场游戏中把自己的规则置换为他人爱情的原则..
  
  
   “即使最强烈的爱情,在面对社会秩序时也是无能为力的”。这句话是贡斯当说给读者的话,虽然本人并不相信它。
  
  
   “若想追求人生的幸福,就不要涉足这种暧昧关系,一旦你踏上这条道路,你只能选择罪恶。”
   我想,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并不意味着男性享有更多的权利,而是须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当你无法做到无悔地给予时,请保持沉默
  
  
  
  PS:作者的翻译功力十分深厚,全书用字经典优美,赞一个


  根据译者的说法,虽然这本书在法国有着独特的地位,但我认为从各方面来看,本书显得都并不那么优秀。首先我们从心理描写的角度进行对比,它不如《黑恋》——而这部现代作品更富洞察力地讲述了心灵深处的东西,主人公“我”与女主角间复杂的爱情纠葛,其中的大小细节繁密而清晰地让人难以置信;而从故事题材以及文学性(如果我们可以以中文译本作为对比的对象)来说,本作又比不上《当代英雄》。虽然我们可以相信《阿道尔夫》的创作也许会对后者起到某种灵感启发的作用(不过这种证据我不知道有没有),但显然莱蒙托夫做得更好(不过我们依然可以指认说《阿道尔夫》是在讨论一段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两部作品所描摹的历史背景极为相似,而对于同一个时代的洞察,究竟是谁体认得更加清楚,只要阅读过这两部作品当然是自不用说了)。而对于弥留之际的描写,我推荐阅读伍尔芙的《远航》,那是我看过的最棒的这类场景的描写(虽然对于这类场面应该避免用“最棒”这类的称呼,但是实在是写得太好了),因为单单通过阅读笔者就被那种挣扎与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甚至产生了希冀女主角快点儿死去的想法。
  
  而作者在笔者看来,过于执著于理性的作用,所以反倒让自己面临到了文学上的瓶颈——文学对他而言,也许本该是一种单纯的抒发,但是却转化为了某种声明或者工具。但同样,我们不能否认作者在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性;但若我们读完附录中作者的回信与编辑的回信后,便会发现这个困境究竟是在哪里。而对于作品而言,作者的处境才真变成了一种文学式的讽刺了。
  
  《黑恋》 多米尼克·诺盖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65195/
  
  《当代英雄》 莱蒙托夫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55425/
  
  《远航》弗吉尼亚·伍尔芙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33765/
  
  


  有时候恍惚,就以为时间从不曾流逝一样。同一件衣服,穿很多年,一直喜欢,从来没觉得旧了,从来就和皮肤一样体贴自然。
  同一个人,同一句话,一年之后说出,也似乎毫无二致。
  但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的以为。或许连自己都欺骗不了。
  
  因为一切都变了。
  
  转回来说这本书吧。
  《阿道夫》,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之一。阿佳妮(哦,亲爱的激烈的美丽的阿佳妮)主演过同名电影。
  
  这是关于爱情里无可奈何的真相的书。
  简短,充满自我的徘徊和低疑。即使透彻原委,也不能解脱。
  这是爱,或许是诱惑,是怀疑,软弱,英雄主义,怯懦,伤害,责任,不能担负的责任。是男人。
  这是拒绝,或许是决定,是交托,深陷,妥协,极端,歇斯底里,索取,自愿付出。是爱,是死亡。是女人。
  我一直以为她是无辜的。我以为。我以为一切是他的错误。
  呵呵,除去我神经质的那部分女人自以为是的情绪后看。其实,原来这就只不过是无可避免的一场海啸,一涌洪荒。
  没有谁错,没有谁是胜利者。没有谁能脱身。
  他去爱她时年少不经事,他不懂得爱她有多少责任多少重量。她是谨慎又谨慎后的一不慎轻易,轻易相信了一次完美主义毫无责任的幻想。
  她与他或许说过的,或者沉默的。都已经是不能解的死结。
  他是负了她,但其实不过是作为她带给他始料未及的负担的报复。
  是。仅仅是一次互相的复仇。
  结局是她死去了。怎能存活?对以爱为生却破灭了希望的可怜女人,她也知道她自己早就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他看到最末的一封信。天知道她之前还写过多少封?天知道她激烈的感情到底是多么大的黑洞。
  可是他至少是看到了,稍见端倪。
  他知,这一生,确如她所说,不会再有谁像她这么爱他。
  永别了我最深爱过的爱情!
  他知,正如我们以为的那样,他将,一生在女人死亡的阴影中生活。当他一旦再一次陷入爱恋,当他每一次看到其他女人的脸,他无能为力。他只能再一次的想起她,想起她和她的爱情。她变成伏在他灵魂深处的诅咒,将使他永不能再得温柔。
  
  "她就要死了,这个令人生厌的爱蕾诺尔,您的身边再容不下她,她是您眼中的障碍,在这个世界上,您不能为她找到一块让您眼不见心不烦的安身之地,她只好去死。您将独自行走在您迫切需要混迹其中的人流里。您将结识那些冷漠之极而您现在却感激不尽的人,或许有一天,当您深受那些庸俗乏味的人们的伤害之后,您会怀念这颗曾经属于您的心,它曾为您的爱而跳动,为保护您而勇敢地挑战过无数的风险,可您现在根本不想屈尊再看她一眼了!"
  ——于是,在她的死亡冰冷了那个冬天之后。当孤独袭来,他不得不,软弱的让回忆入侵,想念她。无论是恨,是爱,是伤感,是疼痛。是什么。
  
  


  “文学就像是含磷的物质,在它就要死去的时候,就会散发出最明亮的光芒。” 1953年的巴特说。如果将主语置换为“爱情”,便能够异常熨贴的概括法国心理分析小说《阿道尔夫》中叙述的爱情,仿佛罗兰.巴特是专为评述1816年出版的这本小册子所写,后来稍事修改,用在自己的处女作中。如我们所知,燐火在大都市里几近绝迹,同样稀缺的还有终结时“散发出最明亮的光芒”的爱情,百年前的经典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感情却极为丰饶。是过度开发还是有所保留?
  
  如果就此认为过往时代的男女之爱不存在痛楚或很少伤及双方,不啻是过于乐观和简单化。就贡斯当仅151页的《阿道尔夫》来论,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完全陷入“狐疑”、“猜忌”、“烦躁”、“恐惧”、“失控”等形形色色代表着爱情暗影的关键词织就的网络,也就是在男女主人公互相确定感情真实及以身相许后,河床陡然陷落,爱情之水急转直下。所有料想中或意料外的破坏力骤然扑来,内力和外力,聚变和裂变,友情在落井下石,亲情在釜底抽薪,阿道尔夫和爱蕾诺尔几乎从未牵起手来、做过一个无争端的决策,没有转机,只有更糟。两个世纪前的情爱的痛苦在迫近今天的我们时,仍寒气逼人、吹毛断发。
  
  最终,爱蕾诺尔难耐煎熬,高烧而死,如她起初的预言:“阿道尔夫,我将来会死在您的怀抱中。”(相类的谶语,在书中出现不下三次)。阿道尔夫把自己的余生封闭在旅途中,行走路线尽是穷乡僻壤,旅行遵循“三不”原则(不参观,不游览,不拜访),“对我来说无所谓,在这里或在那里没有任何区别。”这位出身高贵的法国青年通过跟一个大他十岁的伯爵的情妇的情感瓜葛而看破红尘,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应是“心灰意冷”。在爱蕾诺尔濒危时,阿道尔夫深陷沼泽,“在这个世界上,我已经成了孤家寡人。我的生活中再也没有她用爱情笼罩着我的温馨了,我呼吸的空气似乎冷冰了,我遇见的一张张面孔变的更冷淡了。”
  
  有如思想惯常在其孕育的身体消亡后才得到真正的成长,阿道尔夫对爱蕾诺尔的感情直到后者死亡时分才得以复苏。在此前,他一直渴望和做的是如何逃离她的藩篱,如何挣脱她的目光,他觉得不堪其扰,渴盼拥有正常的生活秩序,和他的出身相衬的地位,与他的天份相配的事业,与他儿时的古堡协调的纯真少女,跟眼下这位没有国家的女人带给他的迥异。总之,他冀望自由。爱蕾诺尔去世后,他朝思暮想的生活等候在窗外时,阿道尔夫蓦然醒悟,“我曾经多么渴望自由,但现在,压在我身上的自由又是多么沉重!我曾经那么厌恶依附于人,但现在,我又是多么怀念那种依附于人的感觉。”
  
  作者贡斯当对自由主义颇有研究,先于以赛亚.柏林之前提出“消极自由”的观念,但不能简单地将《阿道尔夫》视作一部自由之书,或者说选择之书,在巴特所谓“恐怖主义”和“个人主义”中进行二选一,这些无疑会远离作者的思想,尽管他的初衷可能如此。不少后来的文学评论家一提及《阿道尔夫》,便条件反射联想起斯塔尔夫人,在虚构作品中忙碌于寻找现实情爱的倒影,这类行径可偶尔为之,但不能泛滥,否则就无聊透顶,更是对作品奥义的扁平化。毋宁说是一本情感与理性之书,最后前者战胜了后者。作者拒绝宗教,在小说末尾却赋予爱蕾诺尔的爱以一种宗教才有的神圣,并把这束天光投射在阿道尔夫的头顶。产生这种悲剧性结局的原因并非爱情本身,而是“非爱”,是不能全身心无顾虑去爱,体现在阿尔道夫在“理性”和爱情之间的摇摆及其对后者的背叛。爱情往往不是投入太多,而是太少。
  
  邦雅曼.贡斯当的写作固然有19世纪伦理道德的影子,但不囿于说教,甚至无关说教。他的行文自始至终都洋溢着火热的快乐和深沉的悲怆,大开大阖。作者偏爱性灵,这与罗伯斯庇尔“借壳”启蒙运动推行专制有关,让他对觉醒产生质疑,皈依于内心。他的新教徒家庭的出身,使他得以从内部窥视宗教信仰如何和功利主义结姻,这是他拒绝宗教拒绝“庸俗乏味”社会的精神源头。在这样的思想生态环境下,贡斯当写出《阿道尔夫》并非偶然。窃以为,这本小册子在中国的译介同它在法国的出版一样恰逢其时。
  
  本文刊登于《广州日报》2007年11月18日博阅B4版 请勿私自转载


  在爱情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但却很少有人去设想确保幸福!阿道尔夫亦不例外。看完这部小说,有的人会觉得爱蕾诺尔很可怜、很不幸;而更多的人会觉得阿道尔夫冷漠无情、很自私、很虚伪。其实怎么说都有道理,而我看完后第一感觉就是——两颗脆弱的心!一直都在追求自己梦想的东西,但在得到后却不知道如何去把握,或者说不能更好地去把握。有些东西,过程往往比结果更珍贵!就像爱雷诺尔一直想要得高贵典雅,在伯爵身边追求的那个时候,或许真正才是她高雅、快乐的日子,而在后来她得到后却并没有感受到旁人的尊重,相反更多的是怜悯!
  总是在灾难来临之前就预料到灾难,总是在灾难来临之后在绝望中逃避现实。我们更应体会阿道尔夫的软弱,正因如此,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想着如何去逃避,如何去拖沓,甚至漠不关心的任其自生自灭;很多事情,行动的时候远不如想象得那么坦然,甚至是在自我否定后不了了之。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总能看到自己的某些影子,因为面临困难的勇气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实际生活中磨练出来的!
  爱蕾诺尔是可怜的,因为最终她用死都没有真正换回那个她爱远胜于恨的心,因为爱在他的心里已经死去,早已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责任。但我觉得,死或许才是她最好的结局,因为她已经没有再去寻求改变的承受之力了,而没有这份爱情跟死已没有区别,死反而到可以作为对阿道尔夫最好的报复!其实阿道尔夫也是可怜的,因为他一直觉得是在牺牲自己的一切,去保护一个女人,但事实上,却是这个女人一直在牺牲自己的东西,保护、照顾他,还因为他仍将活着,终将一辈子承受对朋友的不义和对爱情的不忠,以及别人永远不信任的目光!“从此以后,对于这个世界的所有人,我都是局外人!”我宁愿相信他真得参透了。。。
  对于爱情,我们要追求幸福,更要懂得珍惜幸福!
  


  2007年9月第一次阅读此书。
  
  这是脆弱心灵的不幸之旅。
  与其说,书写得像心理分析,毋宁把它视作治疗。
  书中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能觅见我们卑微虚伪自私的侧面。
  
  我想到了曾经的恋爱。
  感情纠葛中的相互欺诈。
  想到了那一条条因为自己过失却又无法弥补的伤痕。
  那些痛永远留在了我的身上。
  而且会让我带入死亡。
  
  愉快的阅读之旅。
  穿越200年,有许多东西都不会变。
  永恒性的那些东西让我——
  我坚信艺术作品有存在的理由也相信艺术作品可以沉淀到未来。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男人和女人对待爱情真的是完全不同。永远不要以己度人吧。


书是罪恶的。远离书本~


何出此言。。


离开书本。拥抱自然。人法书,书法道,道法自然。


  我还以为曾经是坦诚相待的。


很赞成这句"因为爱情给予的让你觉得自己变得完整的那颗心"
若不是爱,人生也不完整,嘿嘿


请教一下LZ,如何操作,才能只评论,不给评价(也就是评星级),而又能在书评一栏里显示评论内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