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

吴宗杰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9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

吴宗杰  

页数:

29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RICH教育视野》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从教育视野、课程范式、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师发展方面组织,由20个相对独立的章节构成。文章分别在RICH六年的不同发展阶段里完成。它以群体课程话语变迁的方式构成一个整体。第一部分由两个篇章构成,分别在1998年和2003年完成。它从超越传统课程范式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语言体裁(论证体和对话体)叙述了RICH的教育视野。第二部分从课程论的角度对RICH的内涵进行理论阐述。第一篇论文“把人文愿景带入课堂”是在RICH这个名称产生之前写成,而后三篇论文则代表了我们今天的思考,文章分别由RICH群体中的四位老师完成。第三部分则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对RICH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剖析。每篇文章都发自RICH教师对课堂教学经验的直接理解。文章从RICH课程活动的具体环节和教学问题上为读者提供可供借鉴的具体操作方式。最后一部分是RICH最为核心的部分,但也是不成熟的部分。它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呈现RICH教师群体的探索历程;用全新的视角探讨教师知识、教师话语和教师发展环境。由此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国内的教育研究相当一部分随着国外理论作简单转释或者做一些技术实验的图解,而本书试图寻找一种既扎根于现实实证材料,又反映教育理论发展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把诠释和理解而非构建当作自己的研究目标。重要的是本书试图让理论和研究本身能赋予普通教师话语权,让普通教师读了本书以后能感觉到自身的力量和心声,而不再被专家的语言给淹没掉。本书没有提供教师们需要的现成的答案和操作方法,也没有什么可付之于实践的宏大理论。希望教师们读了本书后去忘记专家们的书本知识,开始走自己的路。

作者简介

  吴宗杰目前在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获英国Lancaster大学语言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话语学和教师发展的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RICH教育视野1.超越课程:RICH的背后是什么2.行动中的反思:教育价值观的对话第二部分 RICH课程范式3.把人文愿景带入课堂4.探究式教学及其理念5.探讨RICH中的人文性6.整合性课程探析第三部分 RICH课堂实践7.RICH话题教学的内涵与探索8.学习材料的构建9.群体学习:小组讨论的组织和操作10.融学习与评价为一体:RICH学生学习档案探讨11.思索性提问策略与思维能力培养12.运用学习日志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13.怎样理解同伴教学与口头报告课第四部分 RICH教师发展14.真正教师的语言之道:叙事性语言和自我认同感15.谁是领导者:教师学习群体的孕育16.外语教师身份认同:RICH的个案研究17.外语教学改革中教师观念的转变18.教师论坛:RICH教师群体话语分析19.RICH边缘群体——学习与挑战20.在回归故事的路上结束语:课程与外语教师发展研究方向参考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RICH教育视野  1.超越课程:RICH的背后是什么  超越课程:RICH作为一种思想探索的教育历程  我们今天的外语教学是工具理性支配下的产物。课程具有非常明确的社会系统的功利目标,如就业、升学。教育内容反映社会结构分工的需要而不是人的自然天性。用通俗的话来说,教育就是塑造经济建设中某一领域有用的专门人才。Bernstein(1971;1990;1996)把它称为一种集合主义(collectionist)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就是把本来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按社会分工的需要加以割裂和归类(classification),并强行划分出明确的学科和课程界限。教育目标以及课堂教学内容都是严格受这些学科界限的自我审查。它以一种无形的话语权力关系规范一切教育活动和人们对教学的看法。这样,外语课就不能教可能属于下一堂课的其他学科的内容。一个外语专业的学生只能把语言知识和技能作为合法的学习对象。这种课程构建出一种工具型思维模式,并最终以这样一种知识体系去定位学生在未来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在这样的教学结构里,学生不是思想的主体,而是学科塑造的对象。学生必须在学科划定的内容中思考,他们作为自然人存在的对事物直接认知能力、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想像力、自信心等无法被纳入这一课程体系中,即便人们承认它们的重要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