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

胡少卿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

胡少卿  

页数:

23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个能够做好梦的时代是多么美丽啊!能够根据梦想而展望到的未来时代是璀璨的。理想与现实和谐、理性与实践调和的时代是充满着幸福的。欲望与自己合二为一的时代又是多么丰富啊。美好的东西回不来了,幸福的时代也已经结束了。这是一个希望被绝望、理想被现实、光明被黑暗、精神被物质征服的时代。世界仍处于悲剧的时代。我带着永远无法摆脱的孤独感面对着充满怀疑与绝望的时代。……

作者简介

  胡少卿,男,1978年生于湖北黄梅,199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07年自该系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发表有各类文字若干。

书籍目录

《左岸书系》献辞导言壹 “罪感叙事”:被捆绑的性第一章 “性”如何浮出“文革”后历史地表?第一节 爱情:性的“罪感”表达第二节 “性”作为一种控诉第三节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意义第二章 “罪感叙事”的运行方式第一节 性的“道德化”表述第二节 性的伦理困境第三节 “母亲”与“妓女”第三章 革命与性的嬉戏第一节 革命对性的征用第二节 性对革命的颠覆第三节 性与革命的断裂贰 “生命叙事”:构筑一个大写的“人”第四章 “性力一生命力”的话语塑形第一节 “人”、“生命”与“性”的嫁接第二节 身体器官的等级制第三节 “生命叙事”的两个套路叁 “还原叙事”:虚弱的身体反抗第五章 “还原叙事”的加减法第一节 “性”的脱身术第二节 身体反抗的意义第三节 “性”的写作动力学肆 “表演叙事”:系统宰制下的“人”第六章 “注意力”文学的语义系统第一节 “注意力”文学第二节 “符号化”特征第七章 女作家“性史”写作的困局第一节 命名与归类第二节 “性史”展露的悖论第八章 中国“性事”中的西方人第一节 “中女西男”第二节 “三角模式”的比较分析第三节 重建“中国生活”第九章 王小波:淡漠与消耗第一节 新质第二节 性作为一种“消耗”第三节 虐恋或权力的游戏化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性”的发生,正是人类原罪意识之始。这一“元叙事”在西方文化中不断自我复制,成为现代叙事中表述“性”的一个最常见的模式。在长篇小说丰收期的欧洲19世纪,许多大型叙事即借助这一原型支撑故事的骨架,充满了劝人向善、节欲的道德规劝,而怀孕则是小说的惯常情节。其中著名的有《复活》、《德伯家的苔丝》等。《复活》描写纯情少女玛丝洛娃被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诱奸,此后开始走向堕落,成为妓女。若干年后,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偶遇,后者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聂赫留朵夫,使他“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从而开始走上自我救赎之路。这部小说描写了性导致的罪恶和对罪恶的救赎。《德伯家的苔丝》故事亦与此类似,贫家少女苔丝被主人家的少爷诱奸,这一变故决定了她一生悲惨命运的走向,使她不能得到正常的爱情和婚姻。最终,她杀死了少爷,自己也被捕,小说描写了不正常的“性”所导致的罪恶与毁灭。  北岛的诗歌《触电》可以解读为是身体面对无处不在的禁忌所产生的负罪感,“罪感叙事”中的“性”便是这样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它意味着对于“性”有一种罪恶感,往往将“性”道德化,加诸反面人物,而正面人物从灵与肉分离的高度要挣脱“性”的诱惑,达到新的精神境界。它是“革命叙事”惯常的“性”写作原则,也是“文革”结束后一段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性”叙事姿态。发表于此间的涉“性”作品如《黑玫瑰》(卢勇祥)、《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玉河十八滩》(杨克祥)、《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火船》(魏世祥)、《伏羲伏羲》(刘恒)等都可以归人此类。它关涉这样一系列词汇:羞涩,廉耻,强奸,禁忌,犯罪感,审查,拷打,处女,怀孕,私奔,自杀,殉情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