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课程理论新突破

威廉·M.雷诺兹,朱莉·A.韦伯,张文军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

威廉·M.雷诺兹,朱莉·A.韦伯,张文军 著  

页数:

246  

译者:

张文军  

前言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引发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我国教育尤其是课程改革的迅速发展。这意味着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需要科学的课程理论的指导,因此,构建一个既源于课程改革实践又经得起课程改革实践检验的科学的课程理论当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心声。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我们组织出版了“世界课程研究前沿译丛”,旨在为我国的课程理论建设添砖加瓦,为我国的课程改革尽绵薄之力。  无论多么先进的课程理论,都是源于产生这一理论的土壤,离开了那片土壤,理论的鲜活性和普适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引进的目的在于借鉴,即要以一种理性与自信的姿态和关怀本土,扎根本土的意识参与到有来有往,有你有我的学术交流中去,以提高本土原创力,最终构建起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理论。  对于课程研究的范围,至今仍是仁者说仁,智者说智。我们从课程研究的基本领域入手,搭建了译丛的大体框架,具体包括一般课程理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内容覆盖课程与哲学、课程与设计、课程与教学、课程与评价、课程与管理、课程与政策等。选择具体书目时,更是关注原著是否反映了“本土问题与实践”之取向。所选书目均为世界课程研究前沿之力作,每一本都是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修订和发展的课程研究成果,充分印证了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在译丛的组织过程中,香港中文大学的黄显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甫全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吕达先生和张廷凯研究员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专业的指导。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内容概要

  《课程理论新突破——课程研究航线的解构与重构》一书探讨了课程研究前沿领域中的核心问题:(1)什么可以算作课程研究?(2)哪些生产知识的程序被看作是合法的?(3)哪些东西组成合理的解释?(4)什么组成论据?作者借鉴现象学、解释学,未来学和政治学的方法与成果,强调采用“航线”或“多样性”的视角来研究课程,把课程理论与文化研究,政治理论、精神分析、舞蹈和技术等领域交织在一起。以确保将课程理论从依赖于统一性的传统的研究的等级制中解放出来。本书扩展了课程再概念化的内涵,颠覆了现代课程研究范式注重技术理性和控制的理论和实践,在“课程理解”的基础上向“课程反思”和“课程改造”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本书对课程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学生、教师和研究者都极富启发性。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导言:课程解构/重构 威廉·M.雷诺兹 朱莉·A. 韦伯什么是课程研究解构/重构研究本书的章节课程研究中流动的多样性参考文献第2章 站在美泰冰箱顶上去触摸云朵:后现代品牌文化和德勒兹式的“居间” 威廉· M. 雷诺兹读前思考问题名牌公司型运作秩序及控制型社会流行文化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我酷吗对政治及“居间”的再度思考“居间”的AND(和)参考文献第3章 对未来一代的思索:21世纪身份倾向的清理、再生和创造 唐·利文斯顿读前思考问题让我看看未来的样子盲目崇拜现代性真理的法西斯主义个体化:一元化的理论个人化:碎片理论个人化的存在主义物质是语言?语言是物质实践:课程的问题是什么参考文献第4章 必然性话语和新社会愿景的形成:科技传播和教育改革话语的辩证关系 卡伦·弗耐丁读前思考问题“必然性”因素及教育政策改革的主流观点信息神话——科技乌托邦主义作为社会话语的教育改革话语质疑信息神话:新兴社会愿景创造“关于意义的政治”和可能性话语教育改革政策的辩论审议过程结论参考文献第5章 超越无意识的上帝:年轻校园一族的力比多政治运动 朱莉?A. 韦伯读前思考问题校园中的公民相关运动参考文献第6章 困于解构/重构:(无)家的教育 马拉?莫里斯(文)玛丽?阿斯韦尔?多尔(评)读前思考问题困于放弃(非)方法论的“质疑”锡克教和经典犹太教苏非派禁欲神秘主义和经典犹太教犹太教神秘主义信仰注经:困于教育的(无)家参考文献第7章 “个人简历”作为一种职业的召唤:探索一条清教徒的道路 道格拉斯?麦克奈特读前思考问题词源视角现代课程及其内在性的丧失制度性的个人主义的追溯清教徒的追寻:内心的探寻和榜样的引导职业的召唤:外部课程参考文献第8章 舞蹈课程的过去和现在:批判性的历史解释学评估 唐纳德? 布卢门菲尔德-琼斯读前思考问题本研究中的解释学实践课程的原初阅读:视界与文本相关的我的视界霍金斯:《高等教育中的现代舞蹈》特纳:《高中和学院现代舞蹈》彭罗德和普拉斯蒂诺:《舞蹈入门》总结结论参考文献第9章 教育源自生活,为了生活:在家受教育——手把手,一点一点教 奥德丽?P. 沃特金斯读前思考问题导言交流生活的课程有意识的家庭教育学会工作定位教育定位与学校教育相关的家庭和教育的观念激励我们的生活教育:为黑人女孩设置的生活教育结论参考文献第10章 德勒兹和戴尼奥:把课程理解为差异和感觉 胡文松读前思考问题同一性、悖论和课程德勒兹的思想和哲学戴尼奥:论教育的含义戴尼奥的思考和写作欲望及他者类推和意义课程、风格和差异事件、教学和主体小结参考文献后记多样性与课程理论 朱莉? A. 韦伯 威廉?M. 雷诺兹虚拟性精神性“世俗”非正式时间参考文献词汇表译后记

章节摘录

  据估计,美国人平均每天花4个小时以上看电视。一天4小时,一周  28小时,一年则约1460小时。美国青少年在电视机或录像机屏幕前所花  的时间占他们醒着时间的大部分。(}tazen&Winokur,1997,p.64)  商品及促销如电视、电影、开发电脑游戏的新技术以及无处不在的因特网已经将“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变成了主要的教育场所,在这里年轻人认识自我、同他人的关系以及更广的世界”(GirOUX,2000a,p.108)。在我们这个以符号秩序为特征的时代中,流行文化通过名牌和各种形式的媒体(包括好莱坞电影),对于创造年轻人的自我认同和表征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鉴于公司兼并,少数公司垄断了展示符号秩序的决定权。媒体集团如时代华纳和迪斯尼开始对符号秩序产生了压倒性影响。在教室中呈现给学生的可以考试的知识形式,对学生来说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了。  流行文化不仅仅是关于媒体的文化,而且也是关系到同一性与商品化以及它们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的文化,因此不仅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在流行文化情境中得到很多教育,而且中小学和大学的结构与课程也沉浸在名牌规则之中。德勒兹评论说,流行文化是公司型运作秩序入侵学校的人口。他认为我们应当澄清新的社会技术原则和相关的表现形式.以揭示它们在现代规训场所背景下是如何运作的。在教育领域,德勒兹认识到,商业正在人侵学校(真正的名牌公司型运作秩序):“从学校教育体系——不间断的评估、不间断的教育对学校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大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商业正在渗透到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中。”(Deleuze,1995,p.182)  当今美国对公共教育的入侵不仅表现为在学校餐厅里设置可口可乐售卖机,不仅局限于电视中的名牌广告对学校的潜在入侵,也表现为公司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名牌课程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课程理论新突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