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托尔斯泰传

(奥)茨威格|译者:申文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奥)茨威格|译者:申文林  

页数:

146  

译者:

高中甫,申文林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描写了一代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生命最后三十年的心路历程和人生遭遇,真实地再现了托尔斯泰最后的人生是如何悲壮地落幕的。

作者简介

作者:(奥地利)茨威格 译者:申文林 合著者:高中甫

书籍目录

译序序言肖像生命力和它的对立物艺术家自我描述危机和转变假基督教徒教义及其荒谬为实现而斗争托尔斯泰生活中的一天决断和神化逃向上帝尾声

章节摘录

肖像他的面容如繁茂的丛林,可以窥探内部的各个通道都被封住了,主教式的胡子如波涛涌流。他的面颊几十年来为性感的嘴唇所淹没,现在满布了一层树皮一样皲裂的褐色皮肤。他的眉毛粗壮,有手指般宽,像是扭结在一起的树根,又像是茂盛的灌木。在他的头顶上是密集而杂乱的一束束头发,像是晃动的浪花。他这像混沌世界一样混乱的头发,繁茂得如同到处混杂蔓生的热带植物。因此,要认识他的真容,我们就得从他的脸上除掉那稠密的胡须。只有他青年时代的肖像,他那没有胡子的肖像,才能让我们看到他的真正的形象。看过他的肖像以后,人们都感到吃惊,因为这位贵族英才的面孔轮廓是粗线条的,简直无异于一个农民的面孔。他的外貌毫无艺术感,显得很粗野,几乎是平庸粗俗。在他的脸上到处都是阴影和昏暗,到处是坑坑洼洼和严酷的艰辛。无论哪里都没有奋发向上的活力,没有溪水流动的明亮,也没有勇敢精神的升华。无论哪里都没有射进光明,无论哪里都没有焕发光辉。对于这一点谁要是否认,那么,他就是在进行美化,他就是在撒谎骗人。青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他对自己这副令人失望的尊容早就有所了解,任何与他的容貌有关的暗喻“都使他感到不愉快”。他深感怀疑的是,“有这么一个宽平鼻子,这么一副厚实嘴唇和这么一双灰色小眼睛的人会有人世间的幸福”。因此,他这个年轻人很早就把自己惹人生厌的脸隐藏在黑色胡须这个严密的假面具后边。后来,那是到了很久以后,年龄才使他的胡须透出银白色的光芒,令人敬畏。只有在最后十年,这块阴沉沉的乌云才散开了。有这副普普通通的俄国人相貌的人,人们可能想到他是其他任何行业的人,而不可能想到他是个文化人,是个作家,是个塑造人物的人。托尔斯泰作为少年男孩,作为青年小伙子,作为成年男人,甚至作为白发老人,始终都像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什么样的外套都合他的意,什么样的帽子他都喜欢戴。他无论在哪里,无论干哪个职业,无论穿上什么衣服,无论在俄罗斯的什么地方,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作为大学生没有任何特色,作为军官如同任何一个腰挎战刀的人一样,作为农村贵族如同任何一个容克地主。如果在乘车时他与一个长白胡子的用人并肩坐在车上,那么,我们就得很细心地观察,在车夫座位上的这两个老人中间到底哪一个是伯爵,哪一个是车夫。他的面孔看上去是典型的俄罗斯人,正是由于托尔斯泰胸中装着整个俄罗斯,所以他的面容不是他个人的面容,而是俄罗斯的面容。因此,他的样子最初几乎使所有第一次看到他的人感到失望。瞻仰他的人不远千里而来,敬畏地聚集在接待厅里恭候这位大师,每个人都在等待这个扣人心弦的时刻。在大家的想象中,他是一个高大威严的人,胸前飘着大主教的胡子,他伟岸挺拔,具有巨人和天才的外表。这时候接待厅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快看呀!一个矮个头粗胖的人,长髯飘舞,迈着几乎是飞动的步子,十分轻快灵活地走了进来。他在颇为惊愕的客人们面前停住脚步,亲切微笑地站定。他用快速的语调活跃地与客人交谈,并灵巧地向每位客人伸出手来。客人们在握住他的手的时候,内心深处感到惊讶。怎么?这个亲切随和的人,这个“灵活的发自如雪的老人”,果真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吗?先前对伟人的恐惧感烟消云散了,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有些兴奋起来,胆敢细看他的容貌了。可是仰望的人突然都惊果了,在热带灌木丛似的眉毛后边,青灰色的目光像豹子一样向他们扑了过来,这就是前所未闻的托尔斯泰的目光,没有一幅画表现出来,只有亲眼看到过这位大人物面貌的人才说到过的这种目光。它如同一把刺刀,光亮闪闪,像钢铁一样坚硬,牢牢地对准每一个人,要想避开它,那是不可能的。托尔斯泰最初的目光审视是无法防御的,它如同炮弹,能射穿伪装的一切装甲,如同金刚石能切割一切玻璃镜子一样。屠格涅夫、高尔基及其他数以百计的人都可以作证:在托尔斯泰这种穿透力极强的目光面前没有人能够撒谎。但是这目光只是一瞬间如此冷酷和严厉,随后他眼里便又显露出彩虹,发射出灰色的光芒。这光芒在有所抑制的微笑中闪烁不定,或者亲切地变成柔和的、令人舒服的光辉。他那双颇有魅力和不大安静的瞳孔里的感情有种种变化,飘忽不定,就像云影在水面上不住地飘摇那样。愤怒能使他的瞳孔迸发出独特的冷酷的闪电,烦闷能把这对瞳孔凝成冰一样透明的结晶,亲切宽容使这对瞳孔如同阳光普照般的温暖,狂热激情又能使这对瞳孔起火燃烧。紧绷的嘴巴不用动弹,这对瞳孔就能产生发自内心之光的微笑,他的瞳孔是无比神秘的星辰。在为悦耳的音乐而情绪激动的时候,这对瞳孔能够“哭得泪如泉涌”,就像农妇的眼泪那样。这对瞳孔能够从精神满足中获得明亮度,也能够在忧伤的阴影笼罩的时候,突然抑郁地转为昏暗,并且逃避一切人,令人难知底蕴。这对瞳孔能够进行毫无同情心的冷酷观察,能够像外科手术刀一样进行切割,也能够像x射线一样进行透视,然后又重新变成充满轻松好奇、闪烁不定的目光。——他这一双“最有雄辩力的眼睛”,本是从人的额头里闪光发亮的,所以能够讲富有一切感情的语言。因此高尔基为这一双眼睛找到最形象的言语:“托尔斯泰在自己的眼睛里拥有上百只眼睛。”托尔斯泰的面貌在这双眼睛里,而且完全是由于有了这双眼睛,才有了天才。他的目光能像苍鹰那样,对准任何具体的东西像箭一样俯冲下去,但是他的目光同时也能够对无边无际的整个宇宙进行全景环视。他的目光能够在精神的高峰上燃烧,也能够在内心里的阴暗之处进行扫视,就像在外部领域中进行扫视一样。他的目光感情强烈,而且纯洁性高,还勇于正视虚无。对于他的眼睛来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能够看清楚的。或许只有一件事是他的眼睛做不到的:无所作为,胡思乱想,昏昏欲睡,纯粹的和平静的愉快,梦想幸福和恩惠。因为他的眼睛刚一睁开就必定是无情地清醒,坚定而且毫无错觉地去追捕猎物。他的眼睛会戳破一切空想,揭穿一切谎言,摧毁一切信念:在这双真实的眼睛前边一切都变得赤裸裸。因此每逢他把目光这把青灰色的匕首拔出来,对准自己,而且用力把刀尖捅到内心最深处的时候,那总是很可怕的。有这种眼睛的人就能看到真实情况,就会拥有整个世界和一切知识。但是具有这种永远看到真实情况和永远清醒的眼睛的人,是不会幸福的。生命力和它的对立物他非常健壮。他的体格是为一个世纪建造的。他的筋骨结实,充满活力,节状的肌肉高高隆起,真的有熊一般的力气:年轻的托尔斯泰躺在地上能够用单臂把一个强壮笨重的士兵举起来。他的筋骨很灵活,在体操方面,他不用助跑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跳过高高的绳子。他游起泳来如同一条鱼,他骑马奔驰活像一个哥萨克人,他割起草来就像一个农民——这个铁打的人从来只是在思想上知道疲劳。在他的生命力的围墙上无论哪里都没有缺口、缝隙、裂纹、缺陷、毛病。因此,从来没有重大疾病侵袭过他这铁石般结实的身体,托尔斯泰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健身体始终拦阻着虚弱无力的侵入。他的生命力是无与伦比的:近代所有的艺术家来到这个胸前飘动主教的长髯,粗俗得如同农民一样的男子汉跟前都形如妇女或者虚弱的人。歌德(由于生于同一天——八月二十八日和由于创作的世界视野直到同样八十三个年头,与他成为星相上的兄弟),早在六十岁时就已经畏惧冬寒,身体发胖,小心谨慎地坐在关闭的窗子里边;伏尔泰的骨质硬化,与其说他是个人,不如说是一只剥了皮的猛禽,伏身在写字台上,一张纸接一张纸不住地涂写。而托尔斯泰这位精力充沛的白发老人却依旧笑声朗朗,把冻得发红的身体浸泡在漂浮着小冰块的水中。他还在花园里从事体力劳动,还在网球场上灵活机敏地追着网球奔跑,学骑自行车的好奇心还引诱着他这个六十七岁的老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只是在于助长人生的爱。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为真理而进行的斗争不是为了拯救自己,而是为了拯救全人类。他执行这项任务,从而成了英雄,而且几乎成了圣徒。他为这项任务付出了生命,这使他成了一切人中最有人性的人。  ——茨威格


编辑推荐

《托尔斯泰传》讲述了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只是在于助长人生的爱。托尔斯泰为真理而进行的斗争不是为了拯救自己,而是为了拯救全人类。他执行这项任务,从而成了英雄,而且几乎成了圣徒。他为这项任务付出了生命,这使他成了一切人中最有人性的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托尔斯泰传 PDF格式下载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称赞“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并认为托尔斯泰的墓远远超过法国君王拿破仑墓和德国诗人歌德的墓,是“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托尔斯泰传》为茨威格的名著,不可不读。


有人愿意拿一生的婚姻去肯定爱情和生命,最后却用不到一天时间完全否定它。我想,他的无情,只是因为他的心生病了。因为他是上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那么敏感于人性的善恶,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性美与丑陋的语言,他在用心抒写文意,我想,所以谁都可以容忍他在精神世界里的脆弱和无奈,因为他懂得比我们多。我想,死在异乡的他,会比我们任何人都向往家的美好。


茨威格的文字是有生命的,他眼中的托尔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托尔。可以说他让我思考什么是生命的虚空,什么是大爱


茨威格的传记和一般的传记不同,侧重于介绍思想


茨威格写的传记值得一看!


茨威格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和罗曼罗兰的相比,我更喜欢茨威格的这本,读着如行云流水


建议和罗曼罗兰的托传一起读,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关于托尔斯泰的传记有好几种,此书不错!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描写托尔斯泰的电影,非常喜欢,现再看这本书,更加肃然起敬。


第一次看到这样写人物传记的。很喜欢茨威格的语言风格。


他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我早在小学就接触了他的文章。我也读过《世间最美丽的坟墓》,有感于斯啊。这本传记写进我心里了啊。


茨威格的心理刻画能力很牛


挺神奇的一个人,他的一生也很传奇~


能起到学习的作用


给儿子买的,应该还不错


正品,发货快,好


还不错,适合闲时阅读。


本书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描写了一代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生命最后三十年的心路历程和人生遭遇,真实地再现了托尔斯泰最后的人生是如何悲壮地落幕的。


看到薄薄的单行本,才意识到买重复了,与《世界建筑师》里的三作家托尔斯泰内容相同。


《托尔斯泰传》,好


因为非常喜欢茨威格为玛丽斯图亚特写的传记才买这本书的。没想到这本书如此艰深晦涩,书拿起又放下几次,永远都在前十页。可能是自己的内心还太单薄了吧,还是看点轻松的好。


一个人的内心只有他自己知道,任何从其他人的角度去评论一另一个人都会出现偏差。看完之后只感到消极,没有积极性。


这竟然是托尔斯泰的一生,不知道为他欢喜还是为他哀伤作者是奥地利人,有些思想还是西洋化,不过却能体会出她有颗亚洲人的心,哼!没有亚洲人的心怎样去研究托尔斯泰呢?他太理解人了,是个太大的哲学家,也是个可怜的人了。若有天国,愿他安息,若有佛土,愿他往生。呜呼托尔斯泰!谁去拯救你?


恩,不错,送货也很快


和茨威格的蒙田简直不是一个文风,翻译有点绕。


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比我之前所认识的托尔斯泰更加震撼、有力,值得一读。


人伟大,书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