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的父亲茅以升

茅于润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茅于润  

页数:

176  

Tag标签:

无  

前言

钱塘江波涛汹涌,自古就是天堑。《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唐代诗人卢纶描述渡江惊险时说:“飞沙卷地日色昏,一半征帆浪花湿。” 这种情况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钱塘江大桥建成以后方才改变。 在钱塘江上建桥非常困难。首先,大桥必受到涌潮的威胁。涌潮威力很大,我曾亲眼看着塘顶紧密砌筑的条石,三五成群地被涌潮掀起,越过近两米高的土埝,被抛到塘后一二十米远的田地上——这些石头每条都有四五百斤重!其次,基础条件差。几千年来,大量泥沙随着一天两次潮涨潮落来回搬运,形成了河床数十乃至上百米粉沙软土的淤积层,兴修任何建筑物都很难。 茅老在极艰苦的情况下,经历无数波折,克服重重困难,在钱塘江上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竣工之日,正值日寇嚣张之时,赶在日寇侵入前,撤走重要物资以后,茅老忍痛炸毁了刚刚建好的大桥,割断日寇尾追。茅老当时写了一首诗,悲愤地说: 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终于,抗日战争胜利,茅老即亲自主持大桥的修复工程。同一个人,主持同一座大桥的建设、炸毁、修复,古今中外都极罕见。 茅老立下为国人永世不忘的功绩,成为我国工程界、知识界的一面旗帜。 茅老与钱塘江的缘分不仅是大桥。 历经抗日战争,钱塘江海塘经久失修,破坏严重,千疮百孔,亟待修复,同时,钱塘江管理局工作停顿了八年,更待重启。 抗日战争胜利的次年(1946),茅老来到钱塘江,重启钱塘江开发大业。茅老向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建议,聘请17位中外土木水利界知名人士为局顾问工程师,有侯家源、薛卓斌、张自立、杜德(Rolph A.Tudor)、怀德好施(A.O.Whitehouse)、康益(A.Corrit)等。旋经“省政府”报经当时的“行政院”批准,于1946年8月1日成立钱塘江海塘工程局(今钱塘江管理局的前身)。茅老和汪胡桢汪胡老被任命为正副局长。 茅老主持,组成顾问11人,“省府主席”沈鸿烈、建设厅长、水利局长等人参加的考察团,于1946年8月11日至13日考察钱江北岸海宁、海盐海塘。嗣后,在上海康益的寓所讨论此行结果,决定再由各专家拟具意见书,汇编出版。此次考察认真细致,专家们提出了海塘设计及宏观和微观的诸多建议,为以后的海塘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茅老和汪胡老还向当时的中央政府和省、地政府、商界以及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筹集经费,组织海塘堵缺、加固、抢修,顺利度过1946年到1948年的三年汛期,未酿大灾。 茅老不仅重视眼前的海塘除险加固,更关注江道的治理。1946年8月13日和8月15日《申报》两次报道茅老关于整理河道以为治本之策的方针。报道称:“塘工局局长茅以升说,唯今之计,保滩重于修塘,治江重于保滩。治江须稳定河床,使流畅的江水归槽,最后能使江河变为狭而深,则江上可以通航,两边可以剩出土地开垦,……整治钱塘江要利用钱塘江的特性,因势利导,必能事半功倍。” 可惜当时战乱频繁,财力支绌,根本无法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近三十年,国力日盛,经过持续努力,建成了钱塘江两岸高标准的海塘,杭州到海盐原先游荡多变的江道已经缩窄稳定,同时,围垦了百余万亩土地,昔日江滩已经变成良田,开发区内工厂林立,实现了茅老当年的愿望,茅老在天有灵,定会含笑。 隔了半个多世纪,在改革开放后1987年,钱塘江上的第二座大桥建成,如今建成、在建的已有十余座,杭州市已经成为繁华的商城。杭州湾大桥还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我1947年到钱塘江管理局工作,在茅老的教导下,开始了六十余年的治江生涯,他的道德文章影响了我一生。 1986年秋,我们专程晋京,拜谒茅老和汪胡老二位前辈,请二老为《钱塘江志》题名、题词。二老对钱塘江海塘修筑与江道治理情况十分关心,仔细询问情况,耐心听取汇报。我一直珍藏着当时合影的照片。 三年前,在钱塘江管理局百年庆典上,听到茅老最宠爱的孙女为蕙演奏的钢琴曲。今又读到于润先生怀念茅老的文稿,恍若茅老又带着他那淡定从容幽默和蔼的笑容站在面前。 我想,茅老定然在看着钱塘江水,看钱塘江水带着他一生的辛劳、成功的喜悦、殷切的希望,永不停息地从钱塘江大桥的桥孔流过,从四桥、三桥、二桥流过,从依然屹立的海塘脚下流过,也从他预见的“世界上最长、最大、最现代化的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流过,一直流到广阔的大海…… 我想,茅老也会静静地倾听孙女的演奏,观看于润先生的文字,看到他们都那样热情、真诚和善良,一定很高兴,为他们能生活在这么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高兴。 戴泽蘅 (曾任浙江省钱塘江海塘工程局副局长、浙江省河口海岸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2011年3月

内容概要

《我的父亲茅以升》是茅以升的幼子茅于润回忆父亲的点滴文章的结集。《我的父亲茅以升》记录了茅以升不为人知的一些生活细节,展现了他对桥梁事业的热爱和风险,对子女的深沉的爱,以及有“缺点”的生活细节,勾勒出一个更加平凡真实的茅以升。

作者简介

茅于润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九三学社上海音乐学院支社原主任。1943年毕业于前重庆青木关国直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1947年获得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小提琴表演学士学位;1948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
曾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6年版)音乐分科责任编辑,《牛津简明音乐辞典》(1990年版)译审委员会主任;翻译《音乐语言》([英]戴里克·柯克著,1981年出版),《音乐欣赏》([美]罗伯特·希柯克著,1989年出版)。
1987年曾以“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音乐”(Music under
Matir)为题,在下列美国大学做学术报告:俄勒冈大学音乐系、伯特兰州立大学音乐系、华盛顿大学音乐系;北伊利诺斯大学音乐系、南部拉斯加大学音乐系、加州州立大学音乐系。1991年,上述论文被刊登在美国音乐杂志《亚洲音乐》(Asian
Music)季刊上。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张鸣)
序(戴泽蘅)
前言(茅于润)
父亲永远活在我心中
名列前茅的秘密
父亲的五个“早”
一生的热爱
造桥——与工人共命运
授桥——注重创新,不沿袭陈规
写桥——桥文学的创始人
另一座桥
飞向颠簸迷蒙的未来
家书抵万金,亲情写不尽
助人为乐
这样的戏迷
京剧迷
所有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
简朴的生活
处变不惊 临危不惧
茅以升图书馆
两句令我深思的比喻
(一)文章是固体,言语是液体,思想是气体
(二)帮别人的忙,就是帮自己的忙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后记
附录一 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常山龙)
附录二 “我姓茅,茅以升的茅”(茅为蕙)
茅以升年表(许宏儒 郑淑涓 钱凯)

章节摘录

名列前茅的秘密 父亲的五个“早” 父亲有五个早,分别是大学毕业早(18岁)、留学早(21岁)、得博士早(24岁)、当大学教授早(25岁)、当大学校长早(29岁)。 父亲从唐山路矿学堂(大学)毕业时不仅年岁早,而且成绩好,在校四年,年年考第一。 我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大学里一位送信的邮递员,总是在学期终了来我家送信时和母亲随便聊起:“考第一名的又是那个小个子姓茅的,别看他的个子小,将来一定能干大事。,’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位“姓茅的”就是她的丈夫。他的话后来果真应验了。之后,父亲考取了清华留美研究生,在康奈尔大学获得了硕士,在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获得了博士,还创造了“茅氏定律”。那时,他年仅24岁。 我想接着那位邮递员的话谈谈父亲的学习方法:他多次告诉我们,在学校上课,最重要的,除了自身无法改变的条件——天资外,就是要彻底地弄懂每天上的每一课的内容,不能等到明天;其次是把时间分配好,根据学科的难易所需的时间定出合理的时间表,严格执行,雷打不动。即使某一科目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结束,也不延长,留诸日后补上,随即进入下一课,使各科均不落后,齐步向前。他的这种学习方法帮助他在求学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我曾经照办过,效果很好,但未能持久。不少学者都提出过不同的学习方法,各有千秋,不可一概而论。但无论用什么方法,贵在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大家都承认运动好,但有多少人是经常运动的?所以,父亲常说:“知而不行,无济于事,只有坚持才是成功之母。” 父母生了我们六个子女,虽然都留过学,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我们后来的成就与幼年时代受父亲影响而产生的宏大志向都相去甚远,望父莫及,望己兴叹。我看,主要原因仍然是缺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虚度了许许多多的大好时光!如今,我们都垂垂老矣,回顾一生,壮志未酬,辜负了他的厚望,常引为终身憾事。 我希望莘莘学子看了这篇短文后,以家父的治学方法为师;以我依赖父亲,过分强调与生俱来的天赋,缺乏排除万难的刻苦学习精神而未能功成名就为前车之鉴。 一生的热爱 造桥——与工人共命运 父亲是1916年庚子赔款资助的留美学生,在美国学的是桥梁专业。1919年回国后,于1933年应当时杭州建设厅厅长曾养甫之召,辞去北洋大学校长之职,赴杭州筹建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曾养甫是竭力主张并筹款建造此桥的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以说,没有他的倡导,没有他的筹款,就没有钱塘江大桥。但在建桥的史料中很少见到他的大名,所以特在此处一提。 对父亲来说,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早已产生了爱桥的情结。他曾经告诉过我们,他幼年在南京时见到秦淮河上一座小桥,名文德桥。端午节秦淮河上赛龙舟,只见桥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忽然有人大喊:“桥坍塌了,有人落水淹死了!”这件事让他幼小的心灵萌生了“造这种桥比不造还要坏!我将来一定要造大桥,让人们平安地过桥”的念头。渐长,他发现,那时中国所有的比较现代化的大桥都是被帝国主义者把持的,如济南的黄河大桥是德国人造的,郑州的黄河大桥是比利时人造的,沈阳的浑水大桥是日本人造的,云南的人字桥是法国人造的,等等。此后,他心中具体地燃起了“我将来一定要造现代化的大桥,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火焰。这造桥、授桥和写桥的火焰一直燃烧到他生命的尽头。 父亲有名,是因为他在1934年到1937年间成功地在杭州设计并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现在,即使远在美国的陌生同胞问起我的大名,我回答“Mao某某”时,他们都会问我是否“茅以升”的“茅”。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他确实有名。 那时,他在造桥工地旁的办公室里日夜忙碌,常奔波于京沪杭三地。他的工作我们孩子当然不了解,我如今只记得每天晚上等他的汽车喇叭响、等他吃饭是我们最大的痛苦。 父亲领导的钱塘江大桥工程成功地完工后,他被中国文字里的美称、美名,如“中国桥梁之父”、“中国桥魂”、“楷模”、“一代宗师”、“恩师”、“先驱”等等囊括无遗。 P28-33

后记

大桥建成后,不知有多少人,从这桥面上轻而易举地跨过了波涛汹涌的大江,到达了他们想要去的地方,见到了他们想要见到的人。父亲做了为人民服务的功臣。 中国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除在钱塘江桥畔外,还在许多大学、单位里竖立了他的铜像。 他的名声不仅早已蜚声国内,也远扬海外:1982年,他87岁时,还亲自赴美,接受美国“全国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授予的外籍院士的称号,他是第一位获得该称号的科学家,他是海外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位华人科学家。 2006年4月15日,他的美国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Camegie-Mellon University)又为父亲在校园内竖立了一座铜像,他是该校成立后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至此,他在国内、国外的铜像共有六座。同年,中国发行了他的纪念邮票,还命名在他忌日那天新发现的一颗行星为“茅以升星”。 钱塘江水永不止息地从大桥的桥孔里流过,也带着父亲一生的辛劳和成功的喜悦,从他子女们的心坎上流过。 父亲,你安息吧!

媒体关注与评论

(茅以升)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个文学家。 ——毛泽东 他在建桥过程中,克服了80多个重大难题,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在急流汹涌的钱塘江上建起了这座长1453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这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大事。 ——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作为茅老的学生和助手,对他那种学识渊博而又虚怀若谷的一代大师的高尚品德,我将永志不忘。 ——卢肇钧(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土木工 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分科学会理事长) 诗人常把天上的彩虹喻为人间的桥梁,父亲是用自己的生命,化作了彩虹,永留在人间。 ——茅玉麟(茅以升女儿,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科技馆副研究馆员)


编辑推荐

茅于润所著的《我的父亲茅以升》是为纪念钱塘江大桥建成70周年而创作的一本关于父亲茅以升的回忆录。本书除了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外,更主要的是讲述了茅以升和“桥”有关的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父子情和剪不断的悠悠往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的父亲茅以升 PDF格式下载



桥梁专家茅以升,给孩子以启迪


书中的内容还原了一个更为真实的茅以升。


看着还行,不好不坏!不妨一读


照片挺多,文字较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