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治世的筹谋

王海峰//林勇斌 浙江文艺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浙江文艺  

作者:

王海峰//林勇斌  

页数:

274  

字数:

211000  

前言

  管仲(?—前645年)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颍上(颍水之滨)人,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管仲出身贫贱,少时与鲍叔为友,鲍叔知其怀雄才伟略,常善待之。后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齐公子纠。至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鲍叔向桓公力荐管仲,管仲遂被桓公任命为上卿,并被尊称为“仲父”。  关于管鲍之交,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由此也可见管仲为人处世之态度。  管仲任政于齐后,辅佐桓公达四十年之久,对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功绩主要包括:一、在齐国大力发展农业,提倡商业,进行盐铁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提出“顺民心”、“予之为取”的政治思想,采取“制地分民”、“相地而衰征”的政策。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在“尊王”的旗帜下,抵抗外族的入侵,保障中原华夏民族的利益和安全。四、提倡礼治与法治并举,一方面维护君臣上下的等级制度,一方面重视以法治国,任用贤能。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在诸侯中取得了极高的地位,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  《管子》一书,经西汉刘向校勘后定为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分为八类:《经言》九篇、《外言》八篇、《内言》九篇(亡两篇)、《短语》十八篇(亡一篇)、《区言》五篇、《杂篇》十三篇(亡三篇)、《管子解》五篇(亡一篇)、《管子轻重》十九篇(亡三篇)。一般认为,《管子》非一人之笔,非一家之言。也非一时之书。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所提及的该书中《牧民》、《山高》(又名《形势》)、《乘马》、《轻重》、《九府》等作品,当为管仲自己的言论,或其门人参与整理的作品,这从《韩非子》、《贾子新书》中也可得到验证。《管子》中的《大匡》、《中匡》、《小匡》诸篇,反映出了管仲的一些生平事迹。书中的其他篇章,也多多少少与管仲的思想有一定联系,或从侧面再现其学说,或是其思想的阐释和发展。管仲是齐稷下学派的开创者之一,《管子》中的某些篇章,虽为战国时期的作品,包含了儒、农、道、法、兵、阴阳等诸家思想,但这正是稷下学派思想的一个特点。因此,学者们特别是现代学者大都将《管子》作为研究管仲思想的重要材料。  《管子》主要包括了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等。具体而言,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尊君与重民。《管子》认为“安国在乎尊君”,君之当尊非由人之德行而由其职位,“凡人君之德行威严,非独能尽贤于人也。日人君也,故从而贵之,不敢论其德行之高卑”。此与商韩之法家同而与孔孟之儒家异。《管子》之“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乃法家思想之发轫。《韩非子》指出:“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虽然如此,《管子》又提出应“重民”,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此则与孔孟之儒家同而与商韩之法家异。《孟子》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予尔也。”因此,“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儒家重民,法家尊君,《管子》对二者兼而有之却并不相互矛盾。它认为,“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凡牧民者欲民之可御也”;“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故爱之也”。《管子》之顺民、爱民、重民为尊君行政之手段,而儒家怀民本之思想,法家则以刑名法术来尊君,此《管子》与儒、法两家之显著区别。  法治与教化。此亦糅合儒、法两家之思想内容而以民为君甩为其根本之目的。《管子》认为,法具有衡量与规范的作用。“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应该“正法直度”,“置仪设法以度量断”,“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韩非子》同样认为:“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班固《汉书》指出:“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与《韩非子》相比,《管子》有法家之长而无法家之短。《管子》认识到了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对政治统治的重要意义,因此将礼、义、廉、耻作为“国之四维”,即维护国家政权的四条纲领与基础。要明礼义廉耻,就必须教训民众。“凡牧民者,使士无邪行,女无淫事。士无邪行,教也。女无淫事,训也。”教与训是一个渐进的“化”的过程。所谓“化”即“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形象而言,即“一为赏,再为常,三为固然。其小行之则俗也,久之则礼义”。《管子》认为无礼无法,无法无礼。礼与法互为基础,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如“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而如果“民不心服体从,则不可以礼义之文教也”。法治与教化相辅相成,二者所能达到的最好效果是“教训成俗而刑罚省”。  经臣、经俗与经产。《管子》认为:“朝有经臣,国有经俗,民有经产。”这是从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三方面为国家统治提供保障。《管子》指出:“何谓朝之经臣?察能而授官,不诬于上。谨于法令以治,不阿党,竭能尽力而不尚得,犯难离患而不辞死。受禄不过其功,服位不侈其能,不以毋实虚受者,朝之经臣也。”“何谓国之经俗?所好恶不违于上,所贵贱不逆于令。毋上拂之事,毋下比之说。毋侈泰之养,毋逾等之服。谨于乡里之行而不逆于本朝之事者,国之经俗也。”“何谓民之经产?畜长树艺,务时殖谷,力农垦草,禁止末事者,民之经产也。”“经臣”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上下之分不同任”和“明分任职”。君臣上下之间应分工明确,君有君道,臣有臣职,应该做到“上之人明其道,下之人守其职”,只有对臣下“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荀子》),才属君之道。百官只有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如耳目鼻口之不可相借官”,即明了《吕氏春秋》“乘物”之理,才属国之“经臣”。所谓“经俗”亦即“教训成俗”:“期而致,使而往,百姓舍己,以上为心者,教之所期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一人服之,万人从之,训之所期也。未之令而为,未之使而往,上不加勉,而民自尽竭,俗之所期也。”管理者如果能够将社会治理到如此程度,使“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则国家必然强盛。“经产”即发展生产,予民以利,即锰子》所谓“制民之产”,满足民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施政,则无往而不利。  《管子》的创作时间距今已有两千余年,随着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变化,有些内容已失去了其现实意义,但其中也不乏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如《管子》提出的“予之为取”这一著名命题。从哲学上看,“予之为取”指出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从政治策略上看,它指出统治者应以民为本,顺应民心,善用民力,如此才能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从对国家财富的处理上看,它表明国家财富与人民财富存在着一致性,国家财富应“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也就是鼓励民众发展生产,主张藏富于民。  《管子》中诸如此类的思想内容,对后世一直产生着深远影响。管仲首先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实践家,《管子》的思想内容必然与管仲全面推行改革的实践分不开。该书所具有的这一特征,使我们今天对它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本书的写作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全书共分七章,第一、六、七章为林勇斌执笔,前言及第二、三、四、五章为王海峰执笔,全书由王海峰统稿。  笔者力图将《管子》思想中的散珠碎玉一一拾起,重新擦拭,使其光芒再现。但因才疏学浅,颇有挂一漏万之嫌,敬请谅解。

内容概要

《治世的筹谋(管子一日一语)》简介:《管子》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的一群学者托名管仲所写的书。它将道、释、儒、法、兵各家思想的精华融为一体,内容庞杂,论述深邃精奥。原书共有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书中除大量哲学思想论述外,还包含有天文、历数、舆地、经济、管理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王海峰、林勇斌所著的《治世的筹谋(管子一日一语)》倡导原典阅读,一日一句,受益终生。

书籍目录

前言
战国众,后举可以霸
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国有四维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令则行,禁则止
据有余而制不足
视时而立仪

章节摘录

  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  ——《大匡》  管仲辅助齐桓公,使其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并非出于偶然。当初齐僖公让鲍叔辅佐公子小白,鲍叔以为见弃,不肯出任,经管仲力劝方才答应。当时,管仲于三公子中对小白评价独高:“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意思是说公子小白为人不耍小聪明,虽然性情急躁但有远虑。当时,管仲就已经看出他可以有所成就。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后,鲍叔策划让管仲由鲁国返齐。当时鲁国施伯认为“齐君惕而亟骄,虽得贤庸必能用之乎”,所以没将小白放在眼里,同意放还管仲,由此注定日后因自己的见识短浅而付出了代价。  管仲相齐之初,桓公不听管仲之劝。鲍叔心忧局势,管仲却讲:“吾君惕,其智多诲,姑少胥其自及也。”胥,通“须”,等待的意思。  以上是对桓公的三次评价。施伯识人流于表面,只知桓公惕、骄,不知其有大虑。而管仲深知桓公性躁急于事功,但只要“姑少胥”,必成大业。事实证明了管仲的前瞻性。齐鲁之会后,桓公“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  识人,绝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妄下结论。应该以事实为依据,综合衡量一个人的高下短长,并将此种考察置于一定的情势中,判断其优缺点在特定条件下是否对全局起决定作用。识人,自然要有高度的辨识力,但更要有充分的自信心。  为人臣者,不尽力于君则不亲信。不亲信,则言不听。言不听,则社稷不定。  ——《大匡》  鲍叔问事君之道,管仲答以“尽力于君”。  一心事君在君王集权统治下本无特别可言,似乎理应如此。但君臣之间又并非仅仅只是红花绿叶的关系,管仲曰:“不尽力于君则不亲信。不亲信,则言不听。言不听,则社稷不定。”“尽力于君”得以归结到“定社稷”,说明君臣之间犹有一层荣辱与共的合作依存关系。所以,贤能之士要想最终实现“平天下”的理想,次序就成为关键:尽心尽力——取得信任——有效施以影响。  管仲这样说,也这样做。齐桓公早年攻伐心切,内修兵革,外犯诸侯,百姓多有怨言。面对危局,管仲凭借其自信和勇气,有效控制了国内局势,为日后桓公回心转意、勤于内政打下基础。此后,桓公更加信任管仲,还尊他为仲父,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并且不断付诸行动。正是由于数十年间管仲的意见被充分采纳,令顺民心的政治主张、强本节用的经济主张、存亡继绝的外交主张才一一得以实现。  而今之际,自然不再有对个人的效忠,但对集体、组织,乃至国家在信念上忠诚,在行动上忠于职守,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人要想事业有成,除了个人奋斗以外,还要有上级的信任、同道的相助,而这种宽松的环境要靠自身争取得来。  方法很简单:尽心尽力而已。  死者成行,生者成名。  ——《大匡》  当初齐国内乱,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鲍叔事公子小自,而管仲、召忽事公子纠。及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公,鲍叔设计迎回管仲、召忽二人。召忽见公子纠被杀亦自刎殉君,但管仲却没有选择召忽的道路。 梁启超评价说“较纠与齐国,纠极小而齐国极大,纠极轻而国极重也”,认为管仲乃“齐国之公人,非公子纠之私人”,高度评价了管仲的爱国,并且指出忠君、爱国不必相提并论,于管仲、召忽褒贬之意甚为明显。  管仲、召忽各自依义行事,其义果有大小之分?召忽不降鲁足见其爱国,他只在国家利益无忧时方才实践自己的义。而管仲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故不为公子纠而死。对于管仲的选择,召忽也是理解的:“忽也知得万乘之政而死,公子纠可谓有死臣矣;子生而霸诸侯,公子纠可谓有生臣矣。”  召忽奉行忠君之义,死是必然;管仲奉行忠国主义,成就其功业,生亦必然。无论是管仲还是召忽,都有属于自己的坚定信念,更为可贵的是都不惜一切代价去实践这种信念。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念共存并时有冲撞。在这样特殊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操守。  ……


编辑推荐

  《管子》是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相传为春秋齐国相管仲所撰,其实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此书内容庞大,体系整饬,基本上反映了管仲的治国思想,是研究先秦特别是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治世的筹谋:一日一语》由专家引读,带你享受中国式心灵鸡汤。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治世的筹谋 PDF格式下载



适合晚上睡前10分钟阅读,层次很深


管子是个让人崇拜的高高手,一直想选一本记录他理论的书,这本比较一般。一句一句的解读未必就好啊。


作者把管子广为流传的箴言逐一解说,对我这种入门级的读者合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