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荣耀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页数:

229  

字数:

146000  

译者:

石国雄  

Tag标签:

无  

前言

  1930年5月,在写完《眼睛》之后,我立即开始着手创作《荣耀》 ,年底便完成了这部书稿。当时我和妻子还没有孩子,我们在柏林西部卢伊 特渡尔德大街上一座庞大阴暗的公寓里租了一问客厅和卧室。那公寓是独腿 将军冯·巴德莱本先生的住所。他上了年纪,唯一能做的事便是专心修订家 谱。他那宽大的前额有几分纳博科夫家族的特征,事实上,他与著名国际象 棋手巴德莱本确实有点血缘关系,后者像我笔下的卢仁那样结束了自己的生 命。初夏的某一天,《当代纪事》的主编伊利亚丰达明斯基从巴黎来,要买 下我那还处在“生根阶段”(好比是收获之前的庄稼地)的书稿。他是个社会 革命党人、犹太人、热情的基督徒和学识渊博的历史学家,总之是个讨人喜 欢的家伙(后来德国人在一座死亡集中营里杀害了他)。交易谈妥后,他兴奋 地拍着大腿,从我家暗绿色的沙发上站了起来,这个画面至今还栩栩如生地 浮现在我脑海里!   本书曾经有过一个相当迷人的书名《浪漫年代》(后来弃之不用是因为 我倾心于更精练的词“荣耀”,它意指“英勇的壮举”、“高尚的行动”) ,我原本想选这个名字,部分原因是我受够了西方记者把当今时代称作“物 质的”、“实用的”、“功利的”或诸如此类的呼声,但主要还是出于我写 这部小说的意图。这是我唯一一部带有意图的小说,着重揭示了我那年轻的 流亡者在最平凡的乐事和看似无意义的孤独冒险经历中发现的激情与魅力。 如果由我自己来指出这部小说的不足.那么某些类型的评论家就会无事 可做了(特别是其中那些狭隘无知的家伙.我的作品对他们产生了如此奇怪 的影响,也许竟会有人以为是我在幕后用催眠术害得他们做出一些无礼举动 )。  毋庸置疑,在这部小说近乎沦落为虚假的异国情调作品或平淡无奇的生 活喜剧后,它提升到了一种极度纯情和充满忧郁的艺术境地,这种文学高度 只有在我很久以后写成的g阿达》中才会再次达到。 那些想在书中寻找人道主义内容的人也许会问:《荣耀》的主人公与我 其他14部小说(包括用俄语和英语写的作品)的主人公们有什么联系? 马丁是我笔下所有年轻男性中最善良动人的形象,而暗眸无神、黑发粗 糙的小索尼娅(从名字来判断,她的父亲带有切列米斯人的血统),任何精通 爱情游戏和情场规则的人都会认为,虽然她无疑是个喜怒无常、冷酷无情、 卖弄风骚的女人,但她是我笔下所有年轻女性中最异乎寻常般迷人的形象。 如果说马丁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认作是我的远亲(他更讨人喜欢,但也 比我幼稚得多),我与他在童年记忆和长大后的个人好恶方面存在某些共同 点的话,那么他那对平庸的父母则恰好相反,从任何理性角度看都不像我的 双亲。至于马丁在剑桥大学的朋友们——达尔文从头到脚都是虚构的,穆恩 也是一样,而“瓦季姆”和“特迪”在我过去读剑桥时确有其人,他们以N .R和R.C.的姓名缩写形式出现在我的回忆录《说吧,记忆》第13章的倒 数第二段里。济拉诺夫、伊戈列维奇和格鲁济诺夫,这三位致力于反抗布尔 什维克的坚定爱国者,他们属于这样一类人在政治立场上站在极左的旧派恐 怖主义分子和极右的立宪民主党人之间,一方面远离君主主义者,另一方面 又同样远离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在连载《荣耀》的那本杂志的追随者中,我 与这类人多有接触,但上述三位都不是以某个真实具体的人物来描摹的。 ……

内容概要

  《荣耀(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编著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荣耀(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内容提要:马丁·埃德尔韦斯出身 于圣彼得堡贵族家庭,俄国革命爆发后与母亲流亡海外,在希腊邂逅了一段
风流韵事,在亨利叔叔的接济下移居瑞士,进入剑桥大学读书。读书期间, 他爱上了寄宿家庭里的年轻姑娘索尼娅,但她水性杨花,一直拒绝他的追求
。索尼娅一家迁往柏林,马丁也追随恋人来到柏林,并梦想着孤身冒险,非 法跨越苏联边境,赢取恋人的芳心。他前往法国南部流浪打工,终于下定决
心实现梦想,最后神秘消失在边境线上。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

章节摘录

  马丁的父亲是一位皮肤病医生,很有名望。像埃德尔韦斯爷爷一样,他 也是个矮胖子,长得十分白皙,闲暇时喜欢去钓虾虎鱼,还收藏了数量惊人 的匕首、马刀以及造型奇特的长管手枪,结果他差点因此被现代新式武器的 使用者送上刑场执行枪决。1918年初,他身体开始浮肿,胸闷气喘,后来在 3月10日左右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当时他的妻子索菲娅和儿子马丁正住在 雅尔塔附近:这座小城口味挑剔,一直在不同政权之间反复试选,举棋不定 。 索菲娅是位面色红润、长有雀斑的年轻妇人,盘着浅色大髻,高高扬起 的眉毛在近鼻梁处变得浓厚细密,而在近鬓角处又淡得几乎不易察觉,在她 精致娇嫩的双耳下方,在那对修长的耳垂上有两条细小的褶皱(这是她从前 戴耳环时留下的印迹,如今耳环已不见踪影)。就在不久前,索菲娅还经常 去打网球,在他们那座遥远的北方乡村庄园的庭院里(那处庭院19世纪80年 代便已建成),她在赛场上身手矫捷地来回奔跑,活力四射。到了秋天,她 会骑上一辆黑色的恩菲尔德自行车,在庄园的林荫道上驰行良久,听枯叶铺 就的地毯在车轮下沙沙作响。或者她会出门远足,沿着从奥利霍沃通往沃斯 克列先斯克的公路,徒步走在松软的土质路肩上,这是她从小就喜欢的路线 ,远行途中,她会一直上下轻点那支镶有珊瑚柄的贵重手杖,做派就像一位 经验丰富的旅人。在圣彼得堡,索菲娅是出了名的英国迷,她自己也很享受 这一名誉~她会眉飞色舞地和别人谈论童子军或吉卜林,还会频繁光顾德鲁 英国商店,从中获得十分特别的乐趣。在那家商店里,当她走在楼梯上,正 面对着一幅巨大的招贴画时(画中一名女子正往一个男孩头上抹着厚厚的泡 沫),一股肥皂和薰衣草的美妙清香便已将她裹人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什么 气味,好像是橡胶折叠浴盆,足球和包得紧紧、又圆又沉的圣诞布丁的气味 。受母亲的影响,马丁最早读的就是英语书:索菲娅十分讨厌那本名叫《知 心话》的俄语儿童杂志,还激起了马丁对恰尔斯基夫人笔下那些肤色黝黑、 声名显贵的年轻女主人公的厌恶之情,结果过了很久以后,马丁对任何由女 性书写的作品依然心存警惕,即使是其中的绝佳之作,也让马丁感到其中潜 藏着一股下意识的冲动,就像一位人过中年、身材可能已经走形的夫人喜欢 用体面动听的名字装扮自己,然后像猫咪一般蜷缩在长沙发椅上那样。索菲 娅还痛恨小称,平时一向严格自律,坚决不用它们,如果丈夫开口说“小家 伙儿又有点儿小咳嗽儿了,我们来看看他有没有发点儿小烧烧”,她就会感 到恼火:俄罗斯的儿童文学充斥着模仿孩子可爱咬舌音的话语,却又没有犯 下道德说教的罪过。 如果马丁爷爷的姓氏是开放在山间的雪绒花,那么马丁奶奶的娘家姓则 属于俄罗斯寓言里的动物区系②,其魔幻般的起源与各种各样的沃尔科夫( “狼”)、库尼岑(“貂”)或别尔金(“小松鼠”)大相径庭。很久很久以前 ,曾经有许多神奇的野兽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四处觅食。但在索菲娅看来, 俄罗斯童话粗俗残忍、卑劣龌龊,俄罗斯民谣愚蠢无聊,而俄罗斯谜语则白 痴透顶。对普希金那位著名的保姆,索菲娅也不怎么相信,还说这个人物, 连同她的那些童话故事、毛衣针和心绞痛,都是诗人自己编造出来的。就这 样,幼年时期的马丁失去了熟悉俄罗斯民间文学的机会,这些知识若能穿越 那如棱镜般五彩缤纷的记忆浪花,也许会给他以后的人生带来一些新的魅力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荣耀 PDF格式下载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一九四○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荣耀(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编著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荣耀(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内容提要:马丁·埃德尔韦斯出身 于圣彼得堡贵族家庭,俄国革命爆发后与母亲流亡海外,在希腊邂逅了一段风流韵事,在亨利叔叔的接济下移居瑞士,进入剑桥大学读书。读书期间, 他爱上了寄宿家庭里的年轻姑娘索尼娅,但她水性杨花,一直拒绝他的追求。索尼娅一家迁往柏林,马丁也追随恋人来到柏林,并梦想着孤身冒险,非 法跨越苏联边境,赢取恋人的芳心。他前往法国南部流浪打工,终于下定决心实现梦想,最后神秘消失在边境线上。


薄薄的硬壳小书,适合收藏,品相不错。这本书大概成于1930年代初期,有很多纳博科夫流亡的影子。不过大可不必过分比照,纳博科夫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一向严苛,极尽玩弄,然后把他们抛弃到劳苦满天、鬼火遍地的世界,任其幻梦破灭。《荣耀》也不例外。读纳博科夫的书,教人冷血⊙﹏⊙b


这不是纳博科夫最好的小说,但他自己说是他最轻松愉快的作品。


但凡纳博科夫的作品都值得一读。他的天才,他对文体的热衷,他富有想象力的结构,……给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作家太多的启发。


嗯,据说这部小说是纳博科夫较明快的小说呢!


纳博科夫的小说超赞


经典中的经典……


早就期待读他的作品了。今天可以如愿以偿


装帧内容都没的说,一定要收的


推荐。有意思


买来还没看 但精装很好


帮同学代买的,应该不错!


最令人心痛的半自传作品 一段辗转于世界各个角落的爱与消失之旅,这也许是纳博科夫最轻松的一本书了


老婆想多读基本纳博科夫的书,买给她之后不想她觉得此书更适合我读,囧。


极细密的一本书,读它如同走在密林中,处处是动物式的鼻息。稍一分心就少听许多动静。


不错的书,挺喜欢的,这套书已经买了好几本了,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