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设计与印刷

吴小华 编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

吴小华 编著  

页数:

105  

内容概要

不论从设计形成的初期还是今天,设计的命命始终是为人类在服务,是一项人性化、工业化、产量化的工作。它为人类的沟通起着桥梁作用,给予人们一种感官上的享受和刺激。 在电脑还未出现之前,平面设计只能大量利用手工制作来完成设计工作,诸如利用剪刀、尺子、胶水、颜料等,通过各种拼贴、描绘、喷绘的方式达到最终的画面效果,或者根本没有可能来达到自己预期的设想。因此,当电脑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占了一席之地,神奇地将一切不可能都变得易如反掌时,大部分设计师都放弃了手工制作而无法离开电脑这一重要工具,电脑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电脑贯穿了人类的生活,尤其进入了设计领域后,设计师利用它进行创作、设计、制作、印刷,形成了如今的电脑时代和印刷世界,在平面设计行业中,掌握电脑和印刷技术已是至关重要的技能。

作者简介

吴小华,1963年生于浙江杭州,198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系装潢工业,1987-1994年任职于浙江省职工工艺美术学校,并担任教务主任,副校长。1994-1999年主持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事务所工作,并担任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助理,1999-2002担任中国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分院

书籍目录

一、电脑的发展历程 1.电脑发展简史二、电脑软件介绍 1.Photoshop 2.CorleDRAW 3.illustrator 4.制作技巧25招三、印刷知识 1.印刷概论 2.印刷发展简史 3.印刷与纸张 4.印刷种类 凸版印刷 平板印刷 凹版印刷 孔版印刷 数码印刷 5.制版工艺 分色制版的原理 分色程序 平网与明度阶梯参图 6.印刷编排与装汀 印刷编排 64P书籍拼版方式 折页与装订 平订、胶订、线订的装订过程 骑马订、骑马订装订过程 四、设计与电脑制作 1.标准电脑印刷稿制作过程 2.设计例图

章节摘录

  一.印刷概论  1.印刷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如果你仔细留心一下自己周围的一切,你会惊讶于这个世界已成为印刷品的世界。当你漫步在城市街头,随手买下一份日报,老婆婆会骄傲地告诉你每天从她手中出去的报纸会有上千份,像是做了光荣的信息使者,世界各地的消息从她手中传递给了四面八方,而这便是印刷品,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样我们不妨再看看那些五彩缤纷的商品包装、千姿百态的招贴广告、形形色色的书报画刊,乃至我们随身携带的货币,无一不是印刷品。印刷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是一早起床时便能在北京看到远在华盛顿的消息,还是过年时寄些贺卡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人们对于印刷品的依赖已愈来愈强烈,事实上,它与人类的生活发展到了息息相关的地步。  2.现代平面设计与印刷的关系  现代平面设计与印刷有着不解之缘,没有印刷也就不可能有平面设计的存在。这要感谢我们古代的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发明了印刷技术,奠定了平面设计的基础。现在存世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唐代的《金刚经》,经文是在一块完整的木版上雕刻而成,再印刷到纸本的手卷上,几乎包含了平面设计中的所有要素,令人叹为观止。  现代的平面设计是从19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主要的刺激因素是现代机械化印刷技术的发展。新的印刷技术为设计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提出了崭新的设计要求,从而促进了设计的发展。这些设计家通常称为商业设计家(commerclalartlsts),他们的工作是通过平面上的设计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平面设计。他们要为客户设计大量的广告、海报、包装、企业形象、样本、宣传单等等,而后他们必须通过一种能够将图形、文字过渡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去的方法,那就是印刷。于是,大量的印刷作品便从这些平面设计家的手中诞生了。  不同的印刷方式将呈现不同的设计风格、字体风格、插图风格和装饰风格。欧洲的印刷虽然发展比中国迟很多,直到德国的古腾堡发明金属字之后,欧洲才结束了中世纪手抄本时期,但在印刷方法上却发展迅速,他们广泛运用凸版、凹版、平板和孔版(或称作镂空版),得到了不同的平面印刷效果。比如,在普通的印刷品上印特殊的效果(烫金、烫银、压凸、成型等),大都采用凸版印刷;像货币、邮票、债券等非常讲究和正式的印刷品,常常采用凹版印刷;而平板印刷速度高、成本低、质量好,已经成为现代印刷的主要方法之一;孔版印刷在现在主要是丝网印刷,它可以印在平面上,也可以印在弧面上,色彩鲜艳,成本低廉,操作方法又简单,深受一些艺术家的喜爱。所以,不同印刷流程将带来不同的印刷质量,平面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情况、设计要求进行不同的印刷工艺选择。  现代的平面设计,要求设计师既要有高超的设计技巧和创新的审美意识,也要求设计师全面地了解、掌握现代印刷技术的工艺流程,把设计和印刷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精致美观的印刷品。  二.印刷发展简史  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不但要求掌握良好的电脑绘画和设计技术,同时还必须具备全面的印刷技能。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之前首先应该对印刷方式、工艺、纸质、开版、厚度、套色方法以及印刷的后道工艺处理都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就不会在今后的印刷中出现任何大的问题,从而确保设计、电脑制作、印刷形成一体,印制出一件优秀的作品。反之,一个缺乏基本印刷常识的设计师,将会给今后的印刷带来重重困难。而要想掌握印刷方面的各类知识,首先必须了解印刷发展的基本历程。  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古代人们对印刷技术就有着很深的研究,无论是纸张的发明和对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都对今天的印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对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公元105年),蔡伦利用植物和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如树皮、麻绳、破布等为原料,发明并制成了纸张。蔡伦的这一发明为后来发明印刷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了纸才有后面的印刷。而印刷术的发明却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从商代的印章(古书《尚书》中就有“汤以印与伊尹”的记载)到南北朝时的石刻,从印章的“反字”效果到石刻中的“正字”,都以凸版的形式出现。这为后人发明凸版印刷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直到  唐代才有了真正的雕刻版印刷。雕刻版印刷起源于初唐时期,通常是将书写完的字贴在木板上镌刻成反文字,再用纸压在木雕版上刷制,从而将木板上的文字转印成正字,从而达到一版多印的效果。而早期一般只印制一些较为简单的图形和少量的文字,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普及,  唐代后期才开始印刷成卷的书籍。进入宋代时期,我国的印刷业又有了新的突破,并进入了印刷的发展高峰期。公元1090年前后,人们在木雕版的基础上发明了蜡印技术。将蜂蜡和松脂溶化后涂在木板上,然后在蜡版上刻字,从而解决了木板刻字的难度,大大增加了印刷的效率。  但这种做法仍未改变传统技术雕版的工作方式(局限性较大,任何文字都必须重复雕刻、工时大、效率低)。当雕版印刷进入全盛时期时,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5年),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开创了我国印刷的新纪元。这一技术比国外的油印技术早了近千年,从而真正改变了雕版印刷的不足之处,活字印刷一字多用,重复使用,编排自如,发展空间大,成本也较低毕升的发明创造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印刷技术,同时也将我国古代印刷业带入了鼎盛时期,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一直到了元代大德年间(约1298年),王祯又将毕升的  活字印刷技术进行了改变,创造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并将这一印刷技术传到了世界各地。  印刷术传人欧洲后,首先被应用在宗教方面。14世纪末德国的纽伦堡出现了宗教版画,在版画上出现了大量的文字,并把单页的文字装订成册,而这一技术和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完全一样。但木版活字由于受材料的限制,易磨损、断裂。到了1440至1448年间,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用铝做字,并用传统的浇铸法制作活字,才真正改变了活字印刷历史,这一发明为印刷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章,古腾堡被欧洲人称为“印刷之父”。即使是在今天,一些不发达国家还在延用这一方法。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设计与印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