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共艺术教程

孙明胜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

孙明胜  

页数:

143  

内容概要

中国的城市发展对公共艺术提出了水准更高、时间更远、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形式更多样和多变的创作要求,公共艺术创作者们在深感欣喜鼓舞之余,有了更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而有关公共艺术理论方面的讨论,正是当下这种城市化和艺术发展情景中,公共艺术领域艺术家思虑状态的反映。 本书作者从事公共艺术教学与研究多年,长于雕塑创作,并广泛涉及公共艺术的社会实践。 作者以为,公共艺术专业的构成大致可分三大块,即造型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和当代艺术。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属性、公共艺术的功能和特征、公共艺术形式的类型划分、公共艺术的创作空间、公共艺术创作初步、公共艺术与社会等。

作者简介

孙明胜 男,1970年生于河南。
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系研究生班。创作有大量雕塑和公共艺术作品,并参加国家各级美展。主要从事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教学研究,且多次主持和参加了地方公共环境的艺术策划与设计工作。论文发表于《

书籍目录

前言  一、公共性与艺术性  二、泛化的公共艺术  三、回到艺术的原点  四、公共艺术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五、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第一章 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属性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概念 第二节 公共艺术的属性  一、公共艺术的社会属性  二、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  三、公共艺术的环境属性  四、公共艺术的市场属性  (思考题与作业安排、目的和要求)第二章 公共艺术的功能和特征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功能  一、艺术审美  二、环境营造  三、公共文化的创造  四、地域标示 第二节 公共艺术的多样性特征  一、应用材料  二、表现手法  三、视觉形态  (思考题与作业安排、目的和要求)第三章 公共艺术形式的类型划分 第一节 公共艺术与造型  一、雕塑  二、壁画  三、现代陶艺  四、综合材料 第二节 公共艺术与环境  一、景观装置  二、景观小品  三、室内置景  四、地景造型 第三节 公共艺术与科技  一、城市色彩  二、水景造型  三、灯光造型  四、玻璃造型  五、动态造型  (思考题与作业安排、目的和要求)第四章 公共艺术的创作空间 第一节 室内空间 第二节 室外空间 第三节 自然空间 第四节 料会空间  (思考题与作业安排、目的和要求)第五章 公共艺术创作初步 第一节 公共艺术创作的初步定义 第二节 公共艺术创作的环境分析  一、任务分析  二、形态分析  三、空间分析  四、内涵分析  五、地理分析 第三节 公共艺术的创意思维 第四节 公共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创作草图  二、刨作方案  三、创作展示  第五节 公共艺术的创作要求  一、造型视觉的审美  二、公共空问的协调  三、创作方案的规范  (思考题与作业安排、目的和要求)第六章 公共艺术与社会 第一节 公共艺术是社会工程 第二节 公共艺术的社会评定  一、相关行业的规范评定  二、公众参与的社会评定  (思考题与作业安排、目的和要求)后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属性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概念  环境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人所关注。“环境文化生态”的观念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民主意识和文化品味的提高而越来越为世人所接受,尤其在环境作为一个个社会问题,比如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作为社会资源的开发及保护、重大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需要我们面对时,其重要性更加突出。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策的指导,更需要规划部门、建筑师、公共艺术家及生态保护部门等多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工作。公共艺术作为环境创作形态的必要形式,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内涵,逐渐成为沟通当代社会与人类心灵的重要语言。  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并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艺术,体现了公共空间的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公共艺术的规划与创作以艺术创作为主体,公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其艺术形式包括了雕塑、壁画、装置、景观小品、城市家具及指示标志设计等,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其造型设计的范围又扩大到水景灯光、烟雾以及多媒体动态的装置等方面。如此丰富的艺术形式使公共艺术在参与社会环境创作时大有用武之地。在表现环境内涵时,不管是在体现客观环境的审美趋向,还是在展示环境的人文特征方面,公共艺术都易找到切入点。它既代表了区域公众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时尚,也是地方政府和公众社会与艺术文化对话的平台。人类需要和谐美观的环境,而公共艺术的理想就是为了使人和环境生态和谐相处。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共艺术教程 PDF格式下载



教师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