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共艺术设计

金国胜 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

金国胜 著  

页数:

93  

前言

早在2006年11月16日,国家教育部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示精神,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16号文件,其核心内容涉及到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加强课程建设的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等等。文件所涉及到的问题既是高职教育存在的不足,也是今后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为我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做好教材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2009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作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主题性讲话。他在报告中指出:国家要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德国人用设计和制造振兴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用时尚设计观念塑造了创新型国家的形象;日本人和韩国人也用他们的设计智慧实现了文化创意振兴国家经济的夙愿。同样,设计对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也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重视设计,我们产品的自身价值才能得以提高,才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根本性改变。高职教育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国家基础产业的发展。在我国12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就有。700余所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它已成为继电子信息类、制造类后的大类型专业之一。可见其数量将会对全国市场的辐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些专业普遍都是近十年内创办的,办学历史短,严重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理念、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明显的问题。这次出版的《新概念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规范教材》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弥补存在的不足。本系列教材由设计理论、设计基础、专业课程三大部分的六项内容组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特别注重教材设计的特点:在内容方面,强调在应用型教学的基础上,用创造性教学的观念统领教材编写的全过程,并注意做到章、节、点各层次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淡化传统美术院校所讲究的“美术技能功底”,并建立了一个艺术类专业学生和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教学的共享平台,使教材在更大层面上得以应用和推广。

内容概要

本教程在案例详解部分布置了思考题和作业,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为任课老师做参考。 本教程的作品范例选用了法国和美国等国家的优秀城市雕塑作品,还有部分欧洲国家和我国国内城市雕塑作品,案例详解部分列举了作者的部分作品和学生作业。这些作品均以教学需要而用来举例说明。

作者简介

金国胜,副教授,全国城市雕塑建筑指导委员会注册雕塑家,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获硕士学位。现为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课程概述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第二章 教学流程 一、教学流程表 二、概述 三、公共艺术设计创作过程初探 (一)设计调研与分析 (二)设计定位 (三)方案初步形成 四、公共艺术设计与环境 (一)建筑风格与公共艺术设计 (二)水体形态与公共艺术设计 (三)商业环境与公共艺术设计 (四)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 (五)区域特色与公共艺术设计 (六)园林绿化与公共艺术设计 五、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与构成形式 (一)表现形式 (二)构成形式 六、公共艺术创作与实施 (一)创作要求 (二)公共艺术作品放大制作第三章 项目详解 项目一、广场公共艺术设计案例 项目二、主题公园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案例 课题设计作业实践指导 (一)确立设计命题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方法与程序 (三)作业图纸成果要求第四章 作品赏析 一、发展现状 二、充满活力的公共艺术 (一)经久不衰的欧洲古典雕塑 (二)大师作品 (三)多元化的欧洲公共艺术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课程概述一、教学目标现代中国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正处在探索阶段,还很不成熟,因此,收集和总结相关的知识与方法显得既困难而又十分重要。为了能全面正确地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共艺术这门学科,除传授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书中第三章《项目详解》和第四章的《作品赏析》中,还大量列举了欧洲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景观和实例,这对于我们学习公共艺术的某些创作规律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对于提高我们的鉴赏力和想象力也具有深远的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国家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作出的定位目标。当代科技的进步带动着设计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教学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教学的转变。如何培养出既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又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缩短其将来就业的适应期,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美术专业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研究、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就如何适应市场的课程特性、课程设置及课程实践模式,做了一些探索,并就强调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等方面做了相应的铺垫。书中结合教师的创作实践,按设计流程作全面详细介绍,力求通俗易懂、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在较快时间内掌握公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方法。


编辑推荐

《公共艺术设计》:新概念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规范教材·环境艺术设计,中国美术学院推荐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共艺术设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