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苏轼行书卷/中国历代法书粹编

路振平 编 浙江人美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浙江人美  

作者:

路振平 编  

页数:

55  

Tag标签:

无  

前言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祜二年(1057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故人称“苏学士”。苏轼在诗、赋、文、词、书、画上都冠绝一时,传颂千载。在文学上,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在诗赋上,开创了江西诗派,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上,以其极高的造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少年时即聪敏过人,志向远大,不到12岁已博通经史,诗文超群。嘉祜元年(1056年)苏轼、苏辙赴京应试。次年,兄弟二人高中同榜进士。嘉祜六年(1061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从此步入仕途。由于“乌台诗案”,苏轼被逮下狱,后贬谪黄州。苏轼在黄州筑“东坡雪堂”,曾在此会见了米芾。元祜元年(1086年)哲宗即位后即将苏轼调回京师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年底,黄庭坚入京拜谒苏轼,谈诗论文,评赏书画,建立了深挚的友情。绍圣元年(1094年),由于苏轼的政治思想与王安石相左,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海南的儋州。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但终因不堪长途跋涉,于次年卒于常州,结束了他坎坷却又光辉的一生。  关于苏轼的学书经历,黄庭坚曾有精辟的论述:“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由此可知,苏轼年少时学王羲之、柳公权;中年时临摹颜真卿、杨凝式;晚年专攻李北海,加之“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终于成就了一代书法大家。苏轼一生虽有大半生在流放地,郁郁而不得志,但他从未停止过书法创作。虽然战火频仍,还是有不少佳作流传世间。由于篇幅所限,本书选录《黄州寒食诗》《赤壁赋》《江上帖》《归安丘园帖》《获见帖》《北游帖》《一夜帖》《次辩才韵诗帖》《吏部陈公诗跋》《渡海帖》《东武帖》《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覆盆子帖》。  《黄州寒食诗》,牙色纸本,墨迹,纵33.5厘米,横118厘米;25行,计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苏轼的行书作品,字体大小变化均不大,而此篇“已”字之小,“穷”字之大,“纸”字之长,“又”字之短,悬殊甚大,且随着情感的跃动,章法更为奇纵,笔势更加奔放。所以黄庭坚跋日:“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内容概要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祜二年(1057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故人称“苏学士”。苏轼在诗、赋、文、词、书、画上都冠绝一时,传颂千载。在文学上,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在诗赋上,开创了江西诗派,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上,以其极高的造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少年时即聪敏过人,志向远大,不到l2岁已博通经史,诗文超群。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苏辙赴京应试。次年,兄弟二人高中同榜进士。嘉祜六年(1061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从此步入仕途。由于“乌台诗案”,苏轼被逮下狱,后贬谪黄州。苏轼在黄州筑“东坡雪堂”,曾在此会见了米芾。元祜元年(1086年)哲宗即位后即将苏轼调回京师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年底,黄庭坚入京拜谒苏轼,谈诗论文,评赏书画,建立了深挚的友情。绍圣元年(1094年),由于苏轼的政治思想与王安石相左,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海南的儋州。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但终因不堪长途跋涉,于次年卒于常州,结束了他坎坷却又光辉的一生。 关于苏轼的学书经历,黄庭坚曾有精辟的论述:“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由此可知,苏轼年少时学王羲之、柳公权;中年时临摹颜真卿、杨凝式;晚年专攻李北海,加之“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终于成就了一代书法大家。苏轼一生虽有大半生在流放地,郁郁而不得志,但他从未停止过书法创作。虽然战火频仍,还是有不少佳作流传世间。由于篇幅所限,本书选录《黄州寒食诗》《赤壁赋》《江上帖》《归安丘园帖》《获见帖》《北游帖》《一夜帖》《次辩才韵诗帖》《吏部陈公诗跋》《渡海帖》《东武帖》《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覆盆子帖》。 《黄州寒食诗》,牙色纸本,墨迹,纵33.5厘米,横118厘米;25行,计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苏轼的行书作品,字体大小变化均不大,而此篇“已”字之小,“穷”字之大, “纸”字之长,“又”字之短,悬殊甚大,且随着情感的跃动,章法更为奇纵,笔势更加奔放。所以黄庭坚跋曰: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苏轼行书卷/中国历代法书粹编 PDF格式下载



苏轼的字与他的人一样洒脱
印刷精美
很不错


很喜欢这本字帖,铜版纸的感觉拿在手上就是不一样。是原帖,不是后人临摹的,当时买的时候还有些忐忑,怕买到的是临摹帖,这里特意告诉后来的买者,是原帖哦!


还好吧,感觉还是不错的,原碑原帖


内容很丰富,字迹清晰,纸质量较好,物有所值,高清巨图的纸张很好,字也大,适合临摹与观赏,非常喜欢。


这个字很难写


赤壁赋最好,寒食贴也好,其他就显得一般了。


一直在等降价,好不容易等到5折,于是立即出手,当作是资料吧用了之后再说。不过书是越来越贵了


亮光纸,印刷好,非常适合临摹练习,好贴!性价比高!


收到书甚是喜欢,印刷质量没话说,好书!


很不错,喜欢,对书法进步很有帮助!


很清晰,书质很好


书真的很不错,很不错的印刷


信当当。书很好的说


这个版本的书都不错。


书纸张印刷不错,喜欢,值了!


比较全面,但是有几个贴不是原色,比原色稍微淡一点,导致墨迹不是很清晰。


买回看了才觉与我预期不一样,不知适不适合我14岁的儿子用,得等到他老师看了才知道。不过纸张倒不错的。


质量很高 很清晰


这本书挺好的,挺清晰


帮朋友买的 鹏说说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印刷非常精美,纸质很好,字迹清晰。


经典字帖,值得研读,临写练习也不错。


纸张很好,印刷也很清晰


很好,值得收藏学习!


不错不错 爸爸很满意


如题 好久就想买的 开心


内容好,印得好,值得拥有.


经典字帖,印刷精美,值得收藏!


正版,很好,是学习的好范本。


彩印看着就舒服


印刷各方面很正,继续支持。


东坡先生的字儿挺有自己的风格


感觉很不错,是相片复制的,很真实。


这本字帖收的帖子比较多 很喜欢


好,内容多


这一套书真的很不错!


不错快,好


该书印刷精美,质感好。欣赏苏轼的书法,买来闲时看看。


苏轼行书卷印刷精美,很好!


东坡先生的行书几百年来是有口皆碑的了,很洒脱,很超脱的境界,偶尔翻翻,在红尘滚滚的现实世界里,有另外一种况味了。


印的纸张和字的质量都不错.但是我想欣赏可以拉开看看全貌的那种,此版把它分节印,不够痛快!


书什么都好 也很有收藏价值


胶装,容易掉页。


1.内容没的说;
2.印装都很好;


字帖质量好,喜欢


纸质很硬,质量不错。里面也很清晰,彩页,总体不错。


挺好,印刷可以


喜欢,彩色印刷。


选帖和印刷都不错,只是分页和装订不用心,很多帖中间的字都装到中缝里去了,颇有碍观感。


优点是字迹清晰够大 便于临模 只可惜 用胶粘的书脊 很难完全翻开 导致书中靠近中缝的字被压到而看不到 失去了原作的完整性 叫人扼腕叹惜 如果采用线装的话 就一定可以杜绝这个问题了


没有想象中好,字小了一些.不传神


送给老爸的,他应该会喜欢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