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丛谈
2012-6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奚传绩
392
290000
奚传绩所著的《美术教育丛谈》收录的关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文章和讲话,都是应当时工作需要而产生的,是一种工作职责的反映。同时,也可以为将来研究包括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内的我国艺术教育的历史,留下一点寻找亲历者和见证人的线索。当然,扪心自问,这些文章和讲话并无多少创见,但对当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起过一点促进作用。为了保持历史的真实性,收录在本书的文章和讲话,除了改正个别字句和对重要引文加注出处外,一律维持当时的原貌。
奚传绩,男,1936年7月生。现任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中外美术史论、美术教育。已出版的主要代表性著作有:《中国美术七千年图鉴》、《中外美术史大事对照年表》、十卷本《世界美术史》第二卷、《艺术教育丛谈》、《美术鉴赏》、《术教育词典》、《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鲁迅与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问题断想
论美术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中的战略地位——重新认识美术的功能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关于《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的辅导报告(提纲)
关于我国中小学美术课课程目标的再认识
中小学美术课的学科性质
美术,另一种语言——对“美术”的再认识
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学科性质和课程内容结构的思考
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美术教育现状
高中美术教育仍然属于素质教育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要突出鉴别力的培养
关于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些思考
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中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
中小学美术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
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全日制普通高中美术教材建设
关于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编写
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美术实验教材修订的几点建议
中国师范美术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审时度势、深化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引发的思考
美术教师素质决定美术教育的未来——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程现场评选活动观后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美术课——“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活动”观后
利大,还是弊大——对中小学美术、音乐等国家课程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质疑
艺术教育不仅仅是艺术的教育——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初探
关于普通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目标的思考
艺术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关于建设艺术教育学的初步思考
反对文化实用主义,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观
关于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一门不该被边缘化的课程
关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
教师的职责与自身素养
学会“走路”——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与青年教师座谈时的讲话
端正学术风气,遵守学术规范
学术研究是一种修行——关于艺术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
读书与写作——艺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探讨
读书、写作与学术规范
附录一:本书作者已出版的著作、教材目录
附录二:美术教育社会活动剪影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鲁迅与美术教育 鲁迅对中国革命和革命文艺事业的贡献是伟大的,多方面的。他对我国革命美术事业所作的种种努力和宝贵贡献,也是他一生革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13年,鲁迅就写了第一篇美术论文:《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明确地提出“美术必有利于世”的主张。“五四”前夕,正当我国美术界还处在一种寂寞腐败的局面时,鲁迅在1918年出版的《每周评论》上发表了题为《美术杂志第一期》的重要文章。它揭露了当时美术界的保守主义者靠“翻印点旧画”的招摇撞骗行径,批判了以“革新派”自居的“美术家”“说的多,实做的却少”的毛病,满腔热忱地肯定和支持了当时提倡进步美术的《美术杂志》。紧接着鲁迅又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和第三号上连续发表了两篇谈美术的文章(即《随感录四十六》和《随感录五十三》),批判了当时上海的一些“美术家”用讽刺画攻击新文艺思想的“卑劣”和“可怜”,对我国进步的美术事业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和期待,他满怀希望地说:“我于美术虽然全是门外汉,但很望中国有新兴美术出现。” 但是,在30年代的国民党统治区,在蒋介石实行两个“围剿”的险恶环境下,鲁迅深知欲有革命美术的出现是很困难的。他看到有志于革命美术的青年,既“遭压迫,又缺师资,所以至今不见有特别的进步”。为了培植中国革命美术的幼芽,鲁迅毅然亲自挑起了这副革命重担。他从翻译外国进步的艺术理论著作,编集出版外国的进步美术作品集,亲自举办自己珍藏的外国优秀版画展览会着手,到亲自举办中国第一个木刻训练班——“木刻讲习会”,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用通信等方式指导着分散在各地的几十个青年木刻爱好者,从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帮助他们,正像许广平同志所指出的,“他不啻在家里开了一个义务的木刻函授学校,而且是不定期限的,又不时把木刻创作给介绍到刊物上,还极力设法把它介绍到苏联等国展览,更替他们编定《木刻纪程》,自己亲手印出样本拿去付印以至成书。”,成为当时领导新木刻运动、培育革命美术幼芽的最好的组织者和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