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

蒋广学 著 江苏教育
出版时间:

2001-11  

出版社:

江苏教育  

作者:

蒋广学 著  

页数:

427  

字数:

33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从法家、墨学、老庄、儒家、佛学、清学入手,沿着梁任公的学术出路,一步一个脚印,探讨了梁启超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过程,展示出梁任公“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中国学术观的主体风貌。过去我们对张之洞最乐道之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注目较多,而忽视了梁任公高度概括的“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中国学术观的历史价值。本书以此为主旨,阐幽发微,议论宏通,证明她的出现是中西文化学术交流碰撞结婚生育的宁馨儿。这种过渡形态的学术观,代表着近代中国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期的文化形态,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主要流向,而梁任公就是这种思潮的执牛耳者。

书籍目录

序第一编 走出“今文经学”心路历程 第一章 理解《时务报》时期梁启超思想倾向的一把钥匙——读《与严幼陵先生书》 一 严复致信梁启超的背景分析 二 严复书信对梁启超的影响 第二章 自由:消解“今文学”传统的锐利思想武器——兼论日本维新学者对梁启超思想转折所起的作用 一 梁启超近代“自由”观的基本确立 二 梁启超对“自由”的深层理解及新型历史观的形成 三 余论:康、梁学术分途及梁启超执“言论界之牛耳” 第三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建——兼论梁启超“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学术思想的初步形成 一 “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 二 对中华学术原始精神阐释之一:“重民意”的开明政治理想 三 对中华学术原始精神阐释之二:“轻生死”的尚武精神 四 结论:梁启超“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学术思想的初步形成第二编 梁启超“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中国学术观 第四章 论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发展的探讨 一 中华文化得以新生的“卧薪尝胆”之路 二 梁启超关于传统文化向现代发展的几个基本观点 第五章 论梁启超的政治与法哲学思想 ——兼论梁启超对法家思想的研究 一 横截面上显示出的时代差异:对中华法系的形成及本质的认识 二 历史空间的追求:平衡梁启超最终关怀与现实企划的几项原则 第六章 从笃信墨学到走出墨学的转折 ——论梁启超对墨学的研究 第七章 论梁启超对老子及庄子哲学的研究 第八章 儒学“修已安人”之大义与梁启超“明心见性”之微言 第九章 论梁启超对佛教的信仰与改造 第十章 以佛治史 心归于佛 ——评梁启超的史学观 第十一章 向科学与民主新“人学”匍匐前进的清代学术 ——论梁启超对清学的研究第三编 梁启超对未来学术的最终关怀 第十二章 行铸“小康”神往“大同” ——论梁启超在20年代初社会主义问题辩论中所承担的历史角色 第十三章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附:梁启超的学术思想与20世纪中国思想史之关系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