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沈从文家书(上下)

沈从文,张兆和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

沈从文,张兆和  

页数:

73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沈从文是个奇迹般的存在,就像他那些不朽的作品。在他仿佛田园牧歌的背景中,他笔下的人物充满原始的激情,却也包含包容、互信的暖意和纯真的理想。在沈从文与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家书中,将看到他极为私密,但也同样动人的一面。那是我们本应无权参与的部分,却因种种不可思议因缘而得以被完整地保存,且成为书籍的形态呈现世人面前。家书从他们初识的一场恋爱风暴开始,辑收到“文革”前夕为止,横亘三十余年、饱经沧桑与离乱,甚至包括不为人所知的,沈从文在四九年的精神崩溃和自杀前后所有文字。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湘西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923年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三十年代起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主要著作有:小说《龙朱》、《旅店及其它》、《石子船》、《月下小景》、《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书籍目录

(上)劫余情书日记兆和日记  1930年7月4日 (3)包含 王华莲致张兆和 1930年7月2日 吴淞沈从文致王华莲 1930年7月1日 吴淞兆和日记  1930年7月6日(10)兆和日记  1930年7月8日(11)兆和日记  1930年7月9日(14)兆和日记  1930年7月10日 (14)兆和日记  1930年7月11日 (15)包含 沈从文致张兆和 1930年7月9日 第一信 吴淞兆和日记  1930年7月12日 (16)兆和日记  1930年7月14日 (17)包含 沈从文复张兆和 1930年7月9日 第二信 吴淞胡 适致沈从文 1930年7月10日 上海兆和日记  1930年7月15日 (21)节录 沈从文复张兆和 1930年7月12日左右 吴淞兆和日记  1930年7月16日(26)兆和日记  1930年7月17日 (26)兆和日记  1930年7月18日 (27)由达园给张兆和  1931年6月  北平(28)湘行书简张兆和致沈从文  1934年1月9日 第二信北平(35)沈从文致张兆和  沅水途中(36)在桃源  1934年1月12日(36)小船上的信  1934年1月13日  第一信(38)夜泊鸭窠围  1934年1月16日  第四信(42)横石和九溪  1934年1月18日  第一信(44)历史是一条河  1934年1月18日  第二信(50)泸溪黄昏  1934年1月19日  第四信(52)飘零书简张兆和复沈从文  1937年9月9日  北平(57)张兆和致沈从文  1937年9月24日  北平(60)张兆和复沈从文  1937年10月5日  北平(63)张兆和复沈从文  1937年10月25日  北平(65)复张兆和  1937年11月6日  武昌(68)张兆和致沈从文  1937年11月9日  北平(72)张兆和复沈从文  1937年12月11日  北平(74)张兆和复沈从文  1937年12月14日  北平(76)张兆和致沈从文  1937年12月17日  北平(78)张兆和复沈从文  1937年12月29日  北平(81)张兆和复沈从文  1938年1月20日  北平(83)张兆和复沈从文  1938年1月31日  北平(86)张兆和复沈从文  1938年3月22日  北平(89)复张兆和  1938年4月3日  沅陵(92)致张兆和  1938年4月12日  第一信沅陵(94)致张兆和  1938年4月12日  第二信沅陵(97)致张兆和  1938年4月13日  沅陵(100)致张兆和  1938年7月30日  第一信昆明(102)复张兆和  1938年8月2日  昆明(104)致张兆和  1938年8月19日  昆明(105)张兆和复沈从文  1938年8月25日  北平(110)霁清轩书简致张兆和  1948年7月29 H  颐和园(115)致张兆和  1948年7月30日  颐和园(119)致张兆和  1948年7月31日  颐和园(122)致张兆和  1948年8月1日  颐和园(124)致张兆和  1948年8月上旬  颐和园(125)呓语狂言题《绿魇》文旁  1949年1月初(129)张兆和致沈从文  1949年1月28日  北平(130)复张兆和  1949年1月29日左右 清华园(132)张兆和致沈从文  1949年1月30日  北平(133)暨 沈从文批语复张兆和1949年1月31日左右 清华园张兆和复沈从文  1949年2月1日  北平(136)复张兆和  1949年2月2日  清华园(137)题《沈从文子集》书内 1949年3月 (138)题中国公学女子篮球队合影1949年3月26 (140)从文日记  1949年4月6日(142)张兆和致沈从文等  1949年5月11日 第一信华北大学(148)暨 沈从文批  1949年5月12日张兆和致沈从文等  1949年5月日 第二信华北大学(150)暨 沈从文批语  1949年5月12日从文日记  1949年5月30日(152)致张兆和  1949年9月20日  北平(154)从文日记四则  1949年11月13--22日(157)从文日记  1950年8月8日 (161)川行书简致张兆和  1951年10月25日  北京(167)致沈龙朱、沈虎雏  1951年10月28日  华源轮汉口 (169)致张兆和  1951年11月1日  华源轮巫山(172)致张兆和  1951年11月8日  内江(176)致张兆和  1951年11月19日  内江(179)致张兆和  1951年11月29日  内江(187)致沈虎雏  1951年12月16日  内江(190)致张兆和  1951年12月末  内江(193)远望卢音寺  1952年1月2日(196)致张兆和  1952年1月15日  内江(198)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年1月25日 内江(201)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年1月29日 内江(204)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1952年2月2日 内江(212)致张兆和  1952年2月9日 内江(215)说明员家书致张兆和  1956年10月8日  济南(219)致张兆和  1956年10月10日  第二信济南(221)致张兆和  1956年10月12日  第二信济南(224)致张兆和  1956年10月13日  济南(226)致张兆和  1956年10月18日  南京(228)致张兆和  1956年10月23日  苏州(230)致张兆和  1956年10月24日  苏州(233)致张兆和  1956年10月29日  第一信上海(236)复张兆和  1956年10月29日  第二信上海(238)致张兆和  1956年11月2日  上海(241)致张兆和  1958年8月25日  杭州(244)致张兆和  1958年8月26日  杭州(246)致张兆和  1958年9月26日  苏州(249)致张兆和  1958年10月10日  苏州(25I)致张兆和  1958年11月1日  南京(253)致张兆和  1958年11月5日  南京(254)致张兆和  1958年11月18日  南京(256)南行通信致张兆和  1956年11月24日  长沙(259)致张兆和  1956年11月27日  长沙(261)致张兆和  1956年12月5日  长沙(263)致张兆和  1956年12月9日  长沙(265)致张兆和  1956年12月10日  长沙(267)致张兆和  1956年12月19日  凤凰(270)致张兆和  1956年12月26日  长沙(273)致张兆和  1957年4月14日  第一信南京(275)致张兆和  1957年4月14日  第二信南京(278)致张兆和  1957年4月22日  上海(280)致张兆和  1957年4月26日  上海(283)致张兆和  1957年4月30日  上海(285)致张兆和  1957年5月2日  上海(288)致张兆和  1960年3月3日  汉口(294)致张兆和  1960年3月6日  汉口(295)致张兆和  1960年3月9日  汉口(297)致张兆和  1960年3月14日  丹江(298)跛者通信张兆和致沈从文  1957年8月11日  北京(303)致张兆和  1957年8月13日  青岛(305)张兆和致沈从文  1957年8月14日  北京(307)复张兆和  1957年8月23日  青岛(308)致张兆和  1957年8月26日  青岛(311)致张兆和  1958年6月  第一信八大处(314)致张兆和  1958年6月  第二信八大处(315)致张兆和  1958年6月  第三信八大处(318)致张兆和  1960年6月26日  宣化(320)致张兆和  1960年6月27日  宣化(322)致张兆和  1960年6月30日  宣化(323)致张兆和  1960年7月2日  宣化(325)致张兆和  1960年9月4日  宣化(326)致张兆和  1960年9月6日  宣化(328)致张兆和  1961年1月下旬  阜外医院(329)致张兆和  1961年2月2日  阜外医院(333)张兆和复沈从文  1961年7月23日  北京(335)跛者的抒情致张兆和  1961年11月23日  茨坪(341)致张兆和  1962年1月5日  南昌(344)致张兆和  1962年1月8日  南昌(349)张兆和复沈从文  1962年1月12日  北京(353)致张兆和  1962年1月14日  第一信南昌(355)致张兆和  1962年1月14日  第二信南昌(357)致张兆和  1962年1月21日  第二信赣州(361)复张兆和  1962年1月28日  南昌(363)致张兆和  1963年11月12日  长沙(365)(下)临深履薄致张兆和  1965年4月16日  北京(373)张兆和复沈从文  1965年4月21日  上海(377)张兆和致沈从文等  1965年9月17日  顺义(379)致张兆和  1965年9月25日  北京(381)张兆和致沈从文  1965年10月14日 顺义(384)张兆和复沈从文等  1965年10月29日 顺义(385)致张兆和  1965年11月14日 北京(387)致张兆和  1965年11月24日 北京(389)复张兆和  1965年12月12日 北京(393)张兆和致沈从文  1966年3月10日  顺义(396)张兆和致沈从文等  1966年5月28日  顺义(398)牛棚内外致沈云麓  1966年7月4日  社会主义学院(403)沈虎雏致张兆和、沈从文等1966年7月21日  自贡(406)沈虎雏致张兆和、沈从文等1966年7月30日  自贡(409)张兆和复张之佩、沈虎雏 1966年8月18日  北京(412)从文日记--几项规定 1966年9月末(414)沈虎雏致张兆和转沈从文(四信摘录)(415)1966年11月13日 自贡1966年11月30日 重庆1966年12月16日 自贡1967年1月16日  自贡致张兆和  1972年6月30日  北京(546)张兆和致沈从文  1972年7月9日  丹江(549)沈虎雏致沈从文  1972年7月17日  自贡(551)复沈虎雏  1972年7月22日  北京(553)致张兆和  1972年8月7日  北京(556)致沈虎雏  1972年8月25日  北京(559)复沈虎雏  1973年1月10日  北京(560)沈虎雏致张兆和转沈从文、沈龙朱  1973年3月8日  自贡(564)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3年5月9日  北京(566)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3年7月11日  北京(571)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3年11月初  北京(574)致沈虎雏、张之佩  1973年12月4日  北京(577)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4年2月1日  北京(579)致张兆和  1974年2月  北京(584)致沈虎雏  1974年5月7日  北京(597)沈虎雏致张兆和、沈从文 1974年5月15日  自贡(599)沈虎雏致张兆和、沈从文 1974年7月27日  自贡(601)致沈虎雏  1975年3月2日  北京(604)致沈虎雏、张之佩  1975年4月24日  北京(607)沈虎雏复沈从文、张兆和、沈龙朱1975年5月31日  自贡(609)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5年10月23日 北京(611)致沈虎雏  1976年3月17日  北京(616)沈虎雏复张兆和、沈从文等1976年3月17日  自贡(621)地覆天翻沈虎雏复张兆和、沈从文等1976年8月4日  自贡(625)致沈虎雏、张之佩  1976年8月20日  苏州(627)沈虎雏复沈从文、张兆和 1976年8月22日  自贡(629)复沈龙朱  1976年10月5日  苏州(631)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6年10月6日  苏州(634)沈红复沈从文、张兆和  1976年10月27日 成茂(637)张兆和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6年12月2日  苏州(638)致沈虎雏、张之佩  1976年12月21日 苏州(640)致沈红  1976年12月25日 苏州(643)沈龙朱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7年1月25日  北京(644)致沈龙朱  1977年2月4日  苏州(646)百废待兴沈虎雏复沈从文、张兆和、沈龙朱1977年3月9日  自贡(651)致沈虎雏、张之佩  1977年5月1日  北京(653)致沈虎雏、张之佩  1977年7月27日  北京(656)致沈虎雏、张之佩  1977年8月16日  北京(659)沈虎雏致张兆和、沈从文、沈龙朱  1977年9月1日  自贡(664)张兆和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7年10月17日 北京(666)【附录】我的家沈红致张之佩 1977年10月19日 北京(669)致沈虎雏  1977年12月7日  北京(673)致沈虎雏、张之佩  1978年3月13日  北京(676)张兆和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8年8月11日  承德(680)沈虎雏致沈从文、张兆和等1978年10月18日 自贡(682)张兆和致张之佩、沈虎雏 1978年10月21  北京(685)张兆和致张之佩、沈虎雏 1979年1月31  友谊宾馆(687)沈虎雏致张兆和、沈从文 1979年3月中旬  自贡(689)致沈虎雏、张之佩  1979年5月14日  北京(691)致沈虎雏  1979年6月7日  北京(696)致沈虎雏  1979年9月14日  北京(699)致沈虎雏  1979 11E 10月20日 北京(702)复沈虎雏、张之佩  1979年11月15日 北京(705)沈虎雏致沈从文、张兆和等1979年12月26日 自贡(707)致沈虎雏、张之佩  1980年1月27日  北京(710)沈虎雏致沈从文、张兆和、沈龙朱  1980年2月25日  自贡(712)致沈虎雏、张之佩  1980年6月25  北京(715)致张兆和  1982年3月21日  武昌(718)致张兆和  1982年3月24日  江陵(720)复张兆和  1982年3月30日  江陵(723)致沈岳锟  1983年2月上旬  北京(726)沈从文年表(729)张兆和年表(738)后记(740)增订后记(741)

章节摘录

  我想问你一件事情,在过去,B.C.同你说过什么话没有?  她告诉你她同谁好过没有?  她告诉你或同你谈到关于谁爱她的事没有?  因为我信托你对于朋友的忠实,所以谁也不知道的事,我拿来同你谈及  问你这事的理由是我爱她,并且因为这事,我要离开此地了。  我本来不必让我以外还有谁知道这件事,不过这事如今已为胡先生知道  了,或者你还先知道,并且我以为你也有知道的理由,所以我来同你说及。  因为我非常信托你,我想从你方面明白一点关于她的事情。我打量这事  情只有你一人知道,不能尽其他人明白。  我因为爱她,恐怕在此还反而使她难过,也不愿使她负何等义务,故我  已决定走了。不过我愿意知道她的意见而走。我并不迫她要她爱我,但我想  她处置这事稍好一点,是告我一点她的意见。  昨天到w先生家中去,说到要走的事情,问了许久,为什么要走,我还  总是说为刻苦自己,没有提到是女人的事,我想你们中也总不会知道,但到  后是把要走的理由说及胡先生知道了。因为我自己感觉到生活的无用可怜,  不配爱这样完全的人,我要把我放在一种新生活上苦几年,若苦得有成绩,  我或者可以使她爱我,若我更无用,则因为自卑缘故,也不至于再去追求这  不可及的梦了。这个话是我另外也告诉B.c.了的。但胡先生知道这事以后  ,他要我莫走,要我好好的来在这里。他以为若果是她家庭有困难,他会去  解决。他将为我在这事上帮忙,做一切可做的事。我现在要从你方面明白的  就是她自己,若果她同你谈到这个(我疑心她要同你谈过),我想从你方面知  道一二。  因为爱她,我这半年来把生活全毁了,一件事不能做。我只打算走到远  处去,一面是她可以安静读书,一面是我免得苦恼。我还想当真去打一仗死  了,省得把纠葛永远不清。不过这近于小孩子的想像,现在是不会再做去的  。现在我要等候两年,尽我的人事。我因为明白你是最可信托的朋友,所以  这件事即或先不知道,这时来知道也非常好。我已告诉B.C.因为恐怕使她  难过,不写信给她了。可是若果她能有机会把她意思弄明白一点,不要我爱  她,就告诉我,要我爱她,也告诉我,使我好决定“在此”或“他去”。我  想这事是应当如此处置好一点的。  胡先生是答应过我,若是只不过家庭方面的困难,他会为我出面解决一  切的。事情由他来帮忙,难题很少也是自然的了。在我没有知道B.C.对我  感想以前,我绝不要胡先生去帮忙,所以我先要你帮忙,使我知道一点B.C  对于这事的处置方法(S.信至此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沈从文家书(上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