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

(英)特里·伊格尔顿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3-01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

(英)特里·伊格尔顿  

译者:

王逢振  

Tag标签:

无  

前言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出生于英国萨福德,祖父是爱尔兰的移民,父亲是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工人。1961年,他由普通中学进入剑桥大学,这在当时颇不寻常,因为剑桥大学当时还是上等社会阶层的文化堡垒,工人家庭出身的学生甚少。由于出身低微,在学校受到一定的孤立,伊格尔顿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压抑,为寻求出路,他在青年时期便卷进了反对核军备的政治运动。伊格尔顿青年时期深受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雷蒙德·威廉斯的影响。在伊格尔顿进剑桥的同一年,威廉斯到那里讲学,伊格尔顿曾对人说“他是唯一一个用我可以承认的语言讲课的教员”①。1964年他从剑桥大学毕业以后,应邀和威廉斯一起工作,共同在剑桥的基督学院教书,一直到他1969年去牛津大学。在这段时间内,他的思想和学术活动一直深受威廉斯的《文化和社会》和《漫长的革命》等著述的影响。但是,20世纪60年代动荡的国际形势和激进的学生运动,使他的思想逐步发生了变化,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他开始转向法国的理论——阿尔杜塞的马克思主义,并开始接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说。

内容概要

本书是英国著名批评家伊格尔顿的重要著作之一,作品简明扼要地评介了20世纪后半期的各种理论流派,包括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权主义等。为读者勾勒出当代西方学理论的主要脉络。本书是西方高等学校生学习文学批评和理论的必读著作,清晰易懂,被誉为批评理论的“普及本”。
本书论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主要批评理论,在英美各大学颇受欢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理论在学术界越来越受重视,另一方面是伊格尔顿把这些晦涩的理论变成了比较通俗的语言,使人们容易读懂,不必花很大气力就能对各种理论的概况有所了解。 全书的基点是:文学理论是由特定历史阶段决定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理论的变化发展都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现实有关。 作者首先提出了“什么是文学?”,通过追溯英国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说明文学的观念实际上是个时代的观念;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分别叙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主要文学理论;最后,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得出结论:一切文学批评都是政治的批评。本书的意图是为那些以前很少了解或不了解现代文学理论的人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说明。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译者:王逢振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现任曼彻斯特大学英文讲座教授。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伊格尔顿以“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界和文艺理论评析当代西方各种美学和文学批评流派,分析和评价英美一些作家的作品,在当代美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界影响广泛。主要著作有《莎士比亚和社会》《流亡者和移居者》、《权力的神话:对勃郎特姊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批评和思想意识》、《沃尔特·本亚明,或导向革命的批评》、《文学理论概论》、《批评的作用》等。 译者简介:王逢振,学者,现居北京。国际美国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和英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多年从事批评理论和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专著六种,翻译文论著作六种,在北美出版编著两种,主编了《詹姆逊文集》、“知识分子图书馆丛书”和“先锋译丛”等。另外翻译过一些文学作品,在国外发表文章多篇。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中译本前言前言导论:什么是文学英国文学的兴起现象学、阐释学和接受理论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结论:政治的批评参考书目索引

章节摘录

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无意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另外还有弗洛伊德所说的“动作倒错”(parapraxes),莫名其妙地失言、失去记忆、做错事情、错读和把东西错放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无意识的愿望和意图。无意识的存在还在笑话里显露出来,弗洛伊德认为笑话含有大量性欲的、渴望的或进取性的内容;但是,无意识最有破坏作用的地方是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心理骚乱。我们可能有某些不会遭到否认的无意识的欲望,但它们同样不敢进行实际的发泄;在这种情况下,欲望强迫它离开无意识,自我则保护性地将它截断,而这种内在矛盾的结果便成了我们所说的神经病。病人开始出现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以妥协的方式,既反对无意识的欲望,同时又偷偷在表现它。这种精神神经病可以是迷恋式的(如必须摸街上的每一根灯柱),癔病式的(如没有任何器官上的原因而瘫痪了一条胳膊),或者病态恐惧式的(如毫无道理地害怕开阔的空间或某些动物)。在这些精神神经病背后,精神分析学家分辨出没有解决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根源上溯到个人的早期发展,而且很可能集中在俄狄浦斯情结阶段;实际上,弗洛伊德把俄狄浦斯情结称做“精神神经病的核心”。病人所表现的精神病的类型,一般都与俄狄浦斯情结之前那个阶段他或她的心理发展变得过于执著或“固定”有关。精神分析学家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暗藏的精神神经病的原因,以便使病人解脱他或她的矛盾,从而消除令人痛苦的症状。但是,更难对付的却是精神错乱的情况,其中自我不像在精神神经病中那样,能够部分地压抑无意识的欲望,而是实际上受着它的支配。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便被割断,而无意识则开始构成一种可变的、妄想的现实。换言之,精神病患者已经在关键的地方失去与现实的联系,就像在偏执狂和精神分裂症中那样。如果神经病患者可以出现一条瘫痪的胳膊,那么精神病患者便会相信他的胳膊变成了一只象的长鼻。“偏执狂”指的是多少有些系统的幻想状态,弗洛伊德不仅把关于迫害的幻想列入这种状态,而且把幻想的嫉妒和关于崇高的幻想也列入这种状态。


编辑推荐

《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文学文本并不存在于书架上面,它是表达意义的过程,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实践中才能具体体现出来。就文学的产生来说,读者完全和作者一样必不可少。我们知道,狮子比驯狮者更有力量,而且驯狮者也知道这点。问题是狮子并不知道这点,很可能文学的死亡会有助于狮子的觉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挺好就是有点难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