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说地图

郑树森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

郑树森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郑树森教授近年来关于小说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在小说研究领域的独到发现:第一,探讨了小说研究的“从外在研究到内在”的问题,具体谈了20世纪小说叙事的典型变迁,即由经营外在情节转为进入人物内心活动。第二,论述了20世纪小说奇幻、荒诞、魔幻的超现实的构思,从现实为框架到完全放弃现实的发展。第三,研究了20世纪现实主义的传承、地域色彩与批判性,以及分割探索、解构尝试、观念翻新的努力。该书文笔精练,行文流畅,加上作者的机智幽默,将20世纪小说方方面面的独到见解娓娓道来,在保证学术性的同时极具可读性。

作者简介

郑树森,1948年生,原籍福建厦门。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曾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文学研究所所长、香港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行委员。出版有文学评论、中国文学研究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如《奥菲尔斯的变奏》、《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等。编有《中美文学因缘》、《张爱玲的世界》和《现代中国小说选》等。

书籍目录

路程一 从外在到内在 全知视点与外在写实 由外在转向内在的初步尝试 单一视点的运用 意识流 心理小说的总体成绩 欧洲以外的影响及发展路程二 叩问现实的本质 卡夫卡式的奇幻荒诞 拉丁美洲小说的奇幻荒诞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外的发展 完全抽离现实世界的小说类型路程三 写实基调的变奏 现实主义的传承  家庭史小说  在后进地区开枝散叶 现实主义的地域色彩  英美的地域主义  意大利的真实主义运动  苏联的“顿河”  拉丁美洲的“克里奥约主义” 现实主义的批判性  针砭社会的批判精神  美国现实主义视野的狭窄化  异军突起的侦探小说  德国的“废墟文学”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  英国“愤怒”的20世纪50年代 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风格、结构、观念的翻修  语言风格的返朴还淳  情节结构组合上的新尝试  小说世界的真实与虚伪

章节摘录

书摘相对于其他心理小说,意大利小说家斯韦沃的作品非常罕见地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基础。这篇小说的结尾也有点特别,以地球面临一次大爆炸、世界即将毁灭作结,而这种非常悲观的世界观,显然与主角患精神病这点相结合。然而,这样的结局,也有可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社会弥漫着虚无主义的思想状况有关。小说里的主角对社会及生活很没信心,结尾说生活像是一个病人,时好时坏,而生活的病是无法治愈,而且是致命的,因此这也是生活不同于一般疾病的地方。“这种情况有点像一个千疮百孔的身体,要将身上的孔洞堵塞,不但于事无助,反而最后会窒息而死。”而20世纪20年代精神空虚这种状况,在海明威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小说中也有入木三分的刻画。斯韦沃的《泽诺的意识》出版后备受忽略。有趣的是,后来他有机会与乔伊斯成为朋友,他把这本书赠送给了乔伊斯。而乔伊斯精通意大利文,看后十分欣赏,因为类似的心理小说取向可说与他同道,他本人不断向他的朋友推介斯韦沃的这部小说。乔伊斯给朋友写信时,称斯韦沃为“意大利的普鲁斯特”,这一比喻当然是指斯韦沃在心理小说上的造诣。很可惜,斯韦沃在《泽诺的意识》出版不久后,于1928年死于车祸,没有机会再多作探索。 P13-14


编辑推荐

  本书是郑树森教授近年来关于小说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从三个方面讲述了作者在小说研究领域的独到发现:第一,探讨了小说研究的“从外在研究到内在”的问题,具体谈了20世纪小说叙事的典型变迁,即由经营外在情节转为进入人物内心活动。第二,论述了20世纪小说奇幻、荒诞、魔幻的超现实的构思,从以现实为框架到完全放弃现实的发展。第三,研究了20世纪现实主义的传承、地域色彩与批判性,以及分割探索、解构尝试、观念翻新的努力。本书文笔精练,行文流畅,将20世纪小说方方面面的独到见解娓娓道来,在保证学术性的同时极具可读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小说地图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