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娜·阿伦特

朱莉亚·克里斯蒂瓦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

朱莉亚·克里斯蒂瓦  

页数:

244  

译者:

刘成富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汉娜·阿伦特》中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和情人,汉娜·阿伦特一直关注着他的作品,但又从他那里解放出来,成了一位备受争议又不可不提的政治理论家。我们将看到她如何为海德格尔的“此在”听诊,并用人际关系中“出现”的精湛技巧,取代了海德格尔“被拋”的孤独感受。“出现”向每个人揭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不可磨灭的独特性,正如我们在阿伦特身上看到的一样。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朱莉亚·克里斯蒂瓦 译者:刘成富朱莉亚·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1941年出生于保加利亚,1966年移居法国,现为巴黎第七大学教授,法国女权主义的标志性理论家。与西苏和伊利格瑞构成“法国女权理论的新圣三位一体”。其知识履历横越语言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文化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主要作品有《恐怖的权力:论卑污》、《多元逻辑》、《女人天性:生活、疯癫与语词》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命是一种叙事1.一部“如此坦呈”的传记2.圣·奥古斯丁之爱3.“一个典型”的意义:拉赫尔·瓦伦哈根4.阿伦特与亚里士多德:为叙事一辩5.讲述20世纪第二章 高级的人类1.她是犹太人2.在结构的要素之间3.什么是现代反犹主义?4.帝国主义……5.恶的平庸6.信仰与革命……第三章 思维、意志、判断1.“谁”与主体2.与思考的“我”对话:“缺陷”、忧郁、专制3.人类生命进程中的暴力行为4.观众对政治哲学的趣味5.审判:在宽恕与承诺之间后记

章节摘录

不过,布吕歇尔的这一“站”并没能让阿伦特“站”回来。阿伦特通过各种复数行动实现自我凸显,迫使人们,尤其是海德格尔,接受她的思想与判断的特性。②在阿伦特的眼中,对独特性的要求构成了人类生命的极点(她将这种要求追溯到自己常常致以热烈敬意的邓斯·司各脱③),但她从不以此为妇女的特性请愿。对政治学的激情、对出现的兴趣,构成了阿伦特出生以后人格之中阳光的一面;结识布吕歇尔后,她的这一面得到了充分发展。一边是在历史上迷失了方向的孤独哲人(海德格尔),另一边是在政治学中迷失了方向,却凸显出“叛逆生命的真实性”的狂热小丑(布吕歇尔),汉娜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在两者之间挑选一个,或者简单地将他们混为一谈。对于她的这些身体伴侣、精神伴侣而言,至少从他们为她而在的角度讲,她也同样是创造者。作为政治学“教授”,海因里希从深奥的哲学中,从妻子生命的精确性之中学到了很多:他们的通信证实了两人的对话已经悄然丰富起来。相反,海德格尔阅读阿伦特的作品后所表现出的淡漠——甚至缄默——说明他这个“职业思想家”并没有从他年轻的学生那里受益。不过,从他们已出版的通信来看,两人在晚年曾有过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交流。战后,托特瑙堡的智者是否利用了他在效力于纳粹主义之前的情人的社会地位呢?阿伦特是不是想通过接近海德格尔的思想,使自己的思想扎根于基本传统,在传统思想中留下印记而后再摆脱束缚呢?归根结底,就像在希腊的辩论会场上,或者在一个观众既做评委,又即兴参与戏剧演出、进行再创造的舞台上一样,汉娜·阿伦特建立了一种处于“两者之间”的新颖思想:既涉足行动,又维护退缩行为。许多与她同时代的人都证实了她身上的女性魅力——在纽约的沙龙里有一些人思索着这个魏玛共和国的怪女子①;也有像汉斯-约纳斯(HansJonas)那样的,对这位女性朋友颇为欣赏,因为在成为“本世纪最有思想的女性之一”的同时,阿伦特仍能“享受男人只为女人保留的关注”。她既非“思想家”(这是一个以偏盖全的定义),也非“人”(这个字看不出性别),而是“女人”,约纳斯强调说。②然而,只有受到强烈刺激时,阿伦特才肯为女性的状况冒险抗争:她是否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比女权主义者更有女性特质呢?其实,她并不认为支持女性“事业”是正确的。③如果有人告诉她,哲学家这一行主要是男人干的,她仅仅会说,“有那么一天,很可能会出现一位女哲学家”,并且不忘表明,那个人不会是她,因为哲学家群体并不接纳她,她本人也只把自己定位在“政治理论”方面,有时甚至是一名“政治记者”!“发号施令不是一个女人该干的,正因如此,她才应当尽量避免陷入这种局面,尽管她坚定地保持着自己的女性特质。……对我个人而言,这个问题本身没有产生任何作用”,④对那些坚持要求她对女性解放斗争作出表态的人,她如此作答。不过,她既不会发号施令,也不会俯首听命。事实上,某些人用以形容“女性”的雌伏,在接受耶路撒冷审判的艾希曼(AdohEichmann)身上,表现为思想缺失,或称“平庸的恶”。阿伦特从这个纳粹分子身上揭露的,是否正是这种言听计从的“伪女性特征”呢?她发现,艾希曼并非愚蠢透顶,而是平庸可笑,缺乏思想。其本人并未下达那些卑劣的命令,而是满足于屈服和传达。艾希曼是不是一种“非人”、一种“伪女人”、一个小丑呢?“我看了警察长达3600页的审讯资料,看得非常仔细,我竟不记得自己笑过多少次,哈哈大笑!……我临死前恐怕还要再笑上3分钟。”①可是,如果既非发号施令,又非俯首听命,既非施展影响,又非服从屈就,那么究竟应如何定义女人呢?“对于我来说,最基本的是理解——我必须理解。我的写作也属于这种理解,它本身也是理解过程的一部分……当别人也能理解时,我所获得的满足感不亚于重返故园。”②这种“理解者”的谦逊态度揭示出丰富的隐含意义。理解者等待,接受,欢迎:虚怀敞开,她任人停靠,她接近,她是相随相伴的,她拥有泰然的“自由放任”的基质(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泰然任之”),并且这种基质自由繁殖。不过,理解者也会索取:她选择、夺取、糅合、改变因素,将它们据为已有,并进行改造。理解者与他人共存,同时拥有自己的选择。她创造新义,但从中又可窥见被转变后的他人的见解。而这个从思想到行动的建构一解构过程,则由我们来辨别。我们能否举出一部作品?当然可以。根据学术界与出版界的习惯,阿伦特毋庸置疑地被称作20世纪最伟大的一部作品(政治作品?哲学作品?女性作品?这个问题我们暂时不予回答)的作者。其中可以看到她犀利、简洁、紧凑、旁征博引却又语焉不详的文风;她的重复与混杂激怒了各方面的专家;但正是由于阿伦特的风格植根于她的个人经验和时代生活。

后记

“好一个天才!”——天资、禀赋、对真理卓尔不群的追寻;如今,人类想要从自己身上辨认出“天才”的抱负,破除了将人格神化的古老传统。面对非凡的创新能力,连传说中掌管未来英雄出生的神灵①也缄默了,“特别是这种创造力,如同神明的馈赠,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才华、绝妙的灵感”(伏尔泰[Voltaire])。后来,通过简单的借代和类比,人们一致将“具有天才”的,或者干脆将产生了影响的那种人称为“天才”②。然而,汉娜·阿伦特对所谓的“天才”嗤之以鼻。在她看来,“天才”的发明者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他们为自己被同化成劳动


编辑推荐

《汉娜·阿伦特》作者主要作品有《恐怖的权力:论卑污》、《多元逻辑》、《女人天性:生活、疯癫与语词》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娜·阿伦特 PDF格式下载



“不过,布吕歇尔的这一“站”并没能让阿伦特“站”回来。阿伦特通过各种复数行动实现自我凸显,迫使人们,尤其是海德格尔,接受她的思想与判断的特性。②在阿伦特的眼中,对独特性的要求构成了人类生命的极点(她将这种要求追溯到自己常常致以热烈敬意的邓斯·司各脱③),但她从不以此为妇女的特性请愿”。这是上面的文摘第一句,我实在不知所云,能猜个大概。译者功力不够,还是不要揽这个经典活。不敢买。


她是某位大师的情人可见大师多么了不起我也跟导师 但是我依旧平庸 除了自己的资质呵呵 剩下的我不多说了所有感慨学术水平低下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


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准备暑期里看。


   极不喜欢此书——
  
   一本学术书,居然由五个人来翻译,天知道是不是出版社为省钱找的学生译的,中国的译本往往如此。有朋友劝我学英语,理由是“读原文,不受翻译的鸟气”。她的先生就是做翻译的,但出版社付的译费太少,不足以谋生,而出版社更愿意找学生译,一堆学生译一本小书,又便宜,又快速——但没有任何质量可谈了。中国人一向没有道德,从翻译上就可以看出文化机构与文人无德,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出版机构都无德了,这个国家还能有知到哪里去。
  
   此书错误极多,比如“暴民”译成“贱民”,完全改变了阿伦特的学术关键词。
  
   就算此书完全译得正确,也可以不读,因为它不是阿伦特的传记,算是半个思想传记,读完之后你不会对阿伦特的生平有个大致概泛的了解。如果你读完阿伦特的著作,读此书没有必要了,因为它只是对所有阿伦特著作的“内要提要”;如果你没读过阿伦特,也可以不读此书,因为你压根儿不明白作者卖弄术语的行文在讲什么东西。
  
   所以,我买此书也是个错误。


  世界上最强烈的激情,有一种,是天才对真理的热爱。
  
   ——记我生命中最爱的那个女人
  
  ---------------------------------------------------------------------------------------
  
  汉娜·阿伦特遇上海德格尔那年18岁,和波伏瓦遇上萨特的年纪相仿。然而苦涩得令波伏瓦娃不可比拟的是,海德格尔此时已经35岁,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妻子艾尔弗蕾德精明强干:这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家庭。
  
  这甚至从一开始便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段平等的恋情。那个占据了长者与智者之位的男人,在其一生之中都未有迹象,曾给过他那才华过人的女学生分毫发自真心的激赏。令如此一位富有强烈独立倾向的年轻女子对自己言听计从,只是使得这位正处于上升时期的哲学家平添了几分人生得意。年轻芬芳的肉体所赋予的欢娱,如此罢了,一个女人的智慧与才情又有什么可值得重视的呢——这自大狂从来不肯迎面正视她同样闪耀着智慧的灼灼目光。
  
  不伦的恋情维持了四年。诸如此类的事情最后总要划上一个句号,海德格尔终于决定让阿伦特离去。
  
  崔卫平在很多年以后问道:要多大的力量她才能在内心深处摆脱这位远不可及的恋人的牢固盘踞?要多么顽强的生命力才使得她不感到自己是蒙受损失的,而仍然可以是完整的和结实的?要多么宽广的胸怀才使得她不会对世界和他人产生怨恨,从此将自己封闭起来?而我想感慨的却是,幸亏,幸亏在那人生最光芒四射的青春年华,在一个女人被爱情消磨掉所有的锐气与骄傲之前,她离开了这座令人柔肠百结的城市,却在他处撞见了灿烂星光。幸亏,这一颗睿智不凡的心脏,没有匍匐在那巨大光环下的阴影脚下,更没有因为一段痛苦的过往便停止它振奋激昂的跳动!
  
  和所有年轻的女孩一样,阿伦特最初的办法是试图爱上别人。但是最终,另外一件事情帮了她的忙。1929年起,她开始写作《拉赫尔·瓦伦哈根:一个犹太妇女的生活》。这一次写作最终将她从哀伤与绝望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更让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从她那不可一世的情人的巨大羽翼下获救。
  
  她的传主是拉赫尔·瓦伦哈根(1771--1833),一位犹太珠宝商人的女儿。在阿伦特的笔下,她既不富有,也不具有出众的容貌,然而天性率真、领悟力极强、才华横溢。这个年幼之时便深得歌德赞赏的女子成为了一个著名沙龙的女主人,在她的周围建立了一个诗意乌托邦。无数在后世熠熠生辉的名字围绕在这年轻女子的周围,与她瑰丽的梦想交相辉映。某种残酷的真相的揭露,一直要到她的未婚夫改变主意。
  
  那个傲慢的伯爵,一切的荣光都源于显赫的古老家族。她企图以“平等个人”的条件,以自由的精神去淡化他不可一世的家族头衔,他洋洋得意的社会地位。然而一旦离开沙龙,被充分边缘化的却是拉赫尔。她过去沉浸在她的精神世界里,沉浸在“爱情、树木、音乐”之中,表面上在这个“精神的领域”中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是何其脆弱。
  
  对一个女人最后的伤害,终究还是以感情的名义最终完成。然而对一位真正伟大的女人而言,她丰盈的生命却绝不会终结于一个男人的名姓或一段感情的夭亡。拉赫尔慢慢地从自己所受到的伤害中清醒和恢复过来,明白了自己被动的、无可选择的处境,体验到个人在整个社会面前的孤立无援。“她并不是卷入了和一个人的纷争,而是卷入了与整个世界的纷争”阿伦特写道。而当她意识到这一点,则意味着她睁开双眼,由此步入社会;她个人感情的痛苦从而成为她扩大自己存在疆界的一个源泉: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犹太人的命运,尝试着从把个人的孤独和她所属的犹太民族的孤独联系在一起。
  
  通过清理这位女人的生平,阿伦特也给自己和海德格尔的关系找到一个平衡之点。她终于看清了自己做为一个犹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真实处境和命运。该书最后一章的标题是“不能逃避做一个犹太人”,她决心从此承担做为一个犹太人的重负,而不是逃往海德格尔的“林中空地”。在阿伦特被整个女性知识分子,尤其是女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放逐的漫长岁月里,当一些人指责她丝毫不给予女权运动任何关注,而另一些人多少有些讥讽地称她为海德格尔的学生与情人的时候,《论人类极权主义的起源》和《人的条件》却为她奠定了丝毫不逊色于波伏娃的地位。正是在阿伦特的著作里,人类听见了自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之后,对生命最深情的咏叹。
  
  当代西方知识分子女性的代表,波伏娃、阿伦特,以及桑塔格,在这三人之中,我毫不迟疑地以汉娜为我的最爱。无论是那专注地凝望着她伟大的情人的18岁少女娇艳,还是三十年以后那饱经岁月洗礼的沧桑面容,总是能够,在我的心里,激起爱与痛的火花。他傲慢地俯视着这个少不更事的女孩,他甚至不愿意聆听,而是傲慢地延续他作为一个授道者的角色,颐指气使,居高临下。直到最终,正义与胜利的荣光重新划分。这个从来都不肯悔悟的女人,这个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坚信自己伟大的爱情的女人,到二战结束之后,依然将双手伸向了那个被全世界唾骂的男人。她也许一直没有被理解,却早已经得到救赎。
  
  说到底,阿伦特是一个让我动情的女人。在她的身上,同时闪耀着人类最伟大的两种激情:对真理的如饥似渴的追求,以及,对爱情永不放弃的固守。
  


“某某主编”
这是很恶心的一个词



可是我很喜欢这本书。


读原文,不受翻译的鸟气。。。。我也觉得这书可能写得不错只是翻译的恶心了


这翻译估计译者自己都读不懂


恩,不错,作个标记.


对真理的如饥似渴的追求,以及,对爱情永不放弃的固守。
感动


呵呵,其实原本是罗素的句子,支撑人生存的三种最伟大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类苦难痛彻心扉的怜悯
其实现在想来,我没有必要做这个刻意的修改的,第三种激情依然适用于阿伦特。


然而对一位真正伟大的女人而言,她丰盈的生命却绝不会终结于一个男人的名姓或一段感情的夭亡。
说得好!


怎么样才能看自己选中的电影


怎样看电影?


不是《人的权利》,是《人的境况(条件)》。


支撑人生存的三种最伟大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类苦难痛彻心扉的怜悯 ^_^


然而对一位真正伟大的女人而言,她丰盈的生命却绝不会终结于一个男人的名姓或一段感情的夭亡。
写得真好啊..
文笔真好..


译者是以前的法语老师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类苦难痛彻心扉的怜悯
:)


解读了她想被世人了知的真理与心情,我们感受了,这个女人的破碎之光


仿佛从中找到了力量,让自己也一样顽强,充满激情。好文!


马上去看看


标记,挤时间读!


忙碌的生活,让我不太可能有太多的时间读书。
所以,要感谢写出这样好的书评的人^_^


潇潇你真要戒网一周么?现在这种时候就没人和我玩儿了:(


此文是原创么?


看来还真是值得一看。


现在,这样的女性太少了。大多都是无病呻吟的一类,呵呵。


 世界上最强烈的激情,有一种,是天才对真理的热爱。
  
   ——记我生命中最爱的那个女人
喜欢,留个记号 :)


真好~


一个女人的坚韧,是任何自以为是的男人都难以想象出来的。他们只能选择惊叹


我喜欢她强女人的形象


这是每个女人在潜意识里都渴望的爱情


转弯,遇到了让人窒息的美丽


惭愧,男人的自大啊,如同女人的虚荣一样难以戒除。


这一次写作最终将她从哀伤与绝望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更让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从她那不可一世的情人的巨大羽翼下获救。
正是。
  


擦,这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崔卫平老师的文章《汉娜·阿伦特:热爱世界》里的段子么?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5745
或者您就是崔老师本人?
这书的翻译不好,至少我读得很苦啊


克里斯蒂瓦这本书已经被翻译得够糟糕的了.
崔卫平那些问题更是乱问,就算是粉丝也不能这么乱解释偶像啊.
阿伦特最初和海德格尔的关系被解释成一般意义上的情爱关系,才有了那些滥情的词儿,什么哀伤啊绝望啊;其实那时候阿伦特是爱智慧,只不过在其时的条件下,爱智和爱一个年长的,靠近真理的人难以区分.她最初的痛苦被崔卫平解释成个人情爱的伤痛,伪女权主义者还能再浅薄点儿么.
我怎么越来越觉得崔卫平跟什么叶倾城也差不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