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史工具书概论

赵国章 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1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

赵国章 等  

页数:

333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不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巨大精神财富和重要文化遗产,也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依据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渐有差异,历代的典章制度又时有变化,后人阅读古人的文献典籍日渐困难,需要对古代文献典籍加以训解和阐释而社会上抄存流传的文献典籍也需要有人加以整理编集。事实上孔子对《六经》的整理,便是最早的较系统的古籍整理工作,而西汉成帝时期刘向、刘歆父子等人对群书的校勘,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文献典籍整理工作。此后历代王朝几乎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国家典藏图书的整理和书目的编制,广大知识分子也不断分散进行着对文献典籍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古文献学的理论、体系和内容、方法,形成了以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化史等为中心的知识体系,而这些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也就成为人们阅读、理解古代典籍与研究探索古代学术文化所必备的知识基础。新中国建立后,为了继承和弘扬祖国文化遗产,国家于1958年开始筹划建立培养古籍整理研究人才的学科与专业,并于1959年在北京大学设置了第一个古典文献专业。1983年随着国家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各地大学纷纷设立古典文献专业及古文献研究所。古典文献专业除北京大学外又增加了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三家,形成了四个培养古文献学本科生的基础专业,数十所大学建立了古文献(或古籍整理)研究所。

内容概要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不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巨大精神财富和重要文化遗产,也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依据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渐有差异,历代的典章制度又时有变化,后人阅读古人的文献典籍日渐困难,需要对古代文献典籍加以训解和阐释而社会上抄存流传的文献典籍也需要有人加以整理编集。

书籍目录

基础编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文史工具书的性质和功用第二节 文史工具书的类型第三节 文史工具书的编排法第二章 基础文献第一节 丛书第二节 总集和全集第三节 地方志第四节 档案史料和资料汇编第五节 宗教文献第六节 出土文献第七节 报刊第三章 文史工具书的鉴别和选用第一节 鉴别和选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二节 工具书指南类型篇第四章 辞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古代字书第三节 语文词典第四节 百科词典第五节 专名词典第五章 类书和百科全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类书第三节 政书第四节 百科全书第六章 书目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综合性书目第三节 专科书目第七章 索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篇目索引第三节 字词句索引第四节 专名索引第五节 专书索引和书后附录索引第八章 表谱和图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表谱第三节 图录第九章 年鉴和手册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年鉴第三节 手册第四节 机构名录使用篇第十章 查图书和报刊论文第一节 查古今图书第二节 查报刊资料第十一章 查字词、文句第一节 查字词第二节 查成语典故第三节 查引语出处第十二章 查人物资料第一节 查考历史人物名号第二节 查古今人物生平简介第三节 查检历史人物传记资料第四节 查检人物研究资料第十三章 查古今地名第一节 查考历史地名第二节 查考地理沿革第十四章 查考纪年历日和历史事件第一节 历法和纪年法第二节 中国史历日的查考和推算第三节 查考历史事件第十五章 查名物制度第一节 查考古代名物第二节 查考历代典章制度第三节 查考历代官制和官名第四节 查古代统计资料附录 书名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汉字是表意文字,不能表示明确的读音。《说文》只能用直音和“读若”这种比况的方法来表示字音。随着佛经的传入,受梵文等拼音文字的影响,约在东汉后期出现了“反切”记音法,为韵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韵书,如魏李登《声类》、晋吕静《韵集》最为著名,均已失传(有辑本)。隋陆法言等撰《切韵》,是中古音系的最重要的韵书,也是《广韵》的前身。收11558字,分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共193韵。原书久佚,今存唐人增订本多种,以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最为接近。王仁昫书分195韵,有残卷3种,简称王一、王二、王三。故宫所藏明宋濂跋本最完整,称王三(故宫博物院1947年影印本)。《切韵音系》李荣著,科学出版社1956年新1版。本书以故宫藏宋濂跋本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王三)为底本,参校了《广韵》及其他韵书,对《切韵》音韵系统作了深入研究。《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宋初陈彭年、丘雍等奉敕修。有繁简二注本。繁注本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刊巾箱本,《古逸丛书》覆刊宋本,康熙间张氏泽存堂刊本(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影印)。简注本是元泰定年间删节本,有《古逸丛书》覆刊元本。周祖谟《广韵校本》附《校勘记》,商务印书馆1951年出版,中华书局1960年重印。另有余廼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底本均为泽存堂本。2005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影印宋巾箱本广韵,缺页配以钜宋本,并附以解读广韵音系的《韵镜》和《七音略》,方便学者使用。《广韵》是《切韵》的增订本,二书详略不同,而音系相同。本书分206韵(平声57、上声55、去声60、入声34),各卷韵目表下分别注明“××同用”、“独用”字样,后人据此归并为106韵,即成为旧体诗押韵的‘‘平水韵”。共收26194字,注释为191692字,都比《切韵》增加很多。注释引用大量古籍,其中很多后来已佚。注音有许多“又音”,反映了字义的不同或方音的区别。《广韵》是最完整的中古音韵书,是汉语语音发展史上的枢纽,可用以上溯古音,下推今音(包括方言),具有多种功用和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后记

本书是为古文献专业编写的文史工具书使用法教材。编写时尽量注意到结合本专业特点。考虑到本书对于文史研究者、爱好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而也尝试使本书简明实用、通俗易懂。经编委会同意,本书使用简化字和阿拉伯数字,与这套丛书的其他各册不同,并对一些过于专门的内容作了删削处理。全书分三编。“基础编”介绍工具书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基本文献。“类型编”按类型介绍1000余种文史工具书的特点、结构及功用。“使用编”以古文献阅读和整理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为纲,讲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各种实例介绍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途径,以及综合利用各类工具书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本书是在全国高校古委会的指导下写成的。王长恭设计了本书的基本结构。编写分工是:赵国璋:第二、四章,王长恭:第一、三、五、八、九、十一、十四、十五章,江庆柏:第六、七、十、十二、十三章。李灵年先生为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编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许多现有的研究成果,限于篇幅,未能一一注明,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水平,本书尚有许多错误与不足之处,恳请使用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文史工具书概论》: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史工具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