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孙云晓 江苏教育
出版时间:

2007-2  

出版社:

江苏教育  

作者:

孙云晓  

页数:

302  

字数:

204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中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作者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他通过生动活泼的个案、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儿童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儿童习惯培养的十二项指标,以及儿童习惯培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作者简介

张云晓,1955年2月8日生于山东青岛,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

书籍目录

云晓的儿童世界一位跨世纪新教育的忠实守望者孙云晓:童年的捍卫者作者的话第一章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一 什么是习惯 二 习惯的重要性 三 习惯培养的重点与指标 四 怎样培养良好习惯 五 怎样矫正不良习惯 六 在快乐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七 继承中华民族重视习惯养成的优良传统 八 养成好习惯是一生的功课第二章 培养好习惯要以健康人格为导向 一 人格与人格的形成 二 不会做人,何以生存? 三 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 四 人生目标与智慧性习惯第三章 教育成功从培养习惯做起 一 习惯决定命运 二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 三 培养良好习惯从小开始 四 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五 美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第四章 做人的习惯 一 爱心 二 诚信 三 责任心 四 自信心第五章 做事的习惯 一 规则 二 效率 三 合作 四 合理消费第六章 学习的习惯 一 爱学是第一动力 二 真正的学习是探索 三 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四 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 五 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第七章 培养良好习惯的原则与方法 一 尊重儿童的权利 二 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三 重在培养人格化习惯 四 尊重规律,讲究方法相关文论 ……附录

章节摘录

我主编十多年的杂志《少年儿童研究》推出了一个新的栏目——“家规、家训、家风”。孩子的成长受家庭的深刻的影响。亲子关系是深刻影响孩子的第一个社会关系。孩子通过跟父母的关系看世界、看社会、看未来。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真善美……都是亲子关系给他的深刻的影响。比如父母离婚。我不认为离婚就一定是坏事,但是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将来离婚的可能性大,因为这种环境容易使他对婚姻不信任。特别是以前有的人对离婚想不通,一离婚,爸爸或妈妈就容易谴责对方,跟孩子说:你可得记住,天下的女人都是狐狸精,天下的男人都是坏蛋。我在《中国妇女》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叫《不要播种仇恨》,因为家庭教育无小事,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议论,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很深的。离婚可能是好人跟好人之间的矛盾,好人跟好人之间的矛盾也是深刻的。我看了电影《克莱默夫妇》后,很受感动。如果我们的父母能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那么也许离婚这样的“大事”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也许就不那么大了。教育一定要讲人的真实世界,要培养一种具有可迁移价值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培养孩子尊重别人、微笑待人。比如说见人要问好。一个人早晨见了十个人都问好,“您好”,一上午的心情都好;如果你见了十个人都冷若冰霜,毫无表情地走过去,恐怕你的心情也不会太好。一会儿你去找其中一个人说事,彼此都可能感到奇怪,很不自然。


编辑推荐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习惯培养的六大步骤:一认识习惯的重要性;二、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三、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四、持之以恒地练习;五、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六、创造好环境,培养好风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PDF格式下载



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实际操作性强,浅显易懂,不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家,都能受益匪浅,是一本非常有益的书,正如孙教授所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能够影响人的一生,一辈子受用。习惯决定命运。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特别适合年青家长培养学龄前儿童


这本书是在图书馆里借到的,很惨的是居然因为一些特殊情况丢了,只好买了试试看能不能补上。本来还挺喜欢这本书,因为这个伤心的丢书经历,给我的心情打上了点折扣。本来是想借此学习点关于习惯的理论知识,所以基本达到要求了。有耐心看完这本理论为主的书也算不错了。


年青的父母可以阅读参考


内容应该还可以,就是比较重复。


我今天翻看了一下这本书,感觉这本书还是理论内容较多,实例较少。这是中国为数不少的所谓教育家的书里的通病。中国的教育家们可曾知道,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强烈要求中国的教育家多学习外国成功经验,多为中国教育提供好的点子,多为中国孩子做点实事。


还是可以!


有很多的实际调查案例,也有学术的分析,对于培养孩子来说,比较有参考价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