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鬼之谜

韦伶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韦伶  

页数:

243  

Tag标签:

无  

前言

  探访山鬼的深闺(代序)  韦伶  在长江三峡的巫峡神女谷里,有一段无人涉足的原始处女谷,谷底的一处连绵几里的由七个深潭连成的七女潭,由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打造,险峻的地形令人无法接近,却又充满了传奇。  古往今来,除了猿猴,据说只有几个采药人接近过七女潭。当地山民传说,七女潭是巫山神女瑶姬和她的姐妹们沐浴之地。因为那潭里有七个光滑如瓷的石浴盆,石壁上还有七个女人长发飘飘的沐浴石像。每到夜晚,峡谷深处的山壁会瓦蓝透亮,时而还有丝竹古乐传出……  这样的奇景只有采药人目睹,实在是因为它无路可通。你如果从山上往下走,下到一半的高度就是光滑陡直的石壁,而且它往里弯成弧形,就像到了巨大的石葫芦口,无处落脚。而从谷底往里走,神女溪水如水梯一样有落差,险滩、急流和枯水滩交替,无法行船,也无法游泳。  可见,这是一处被大自然设置了无数障碍和机关的幽峡深谷。在我眼中,它就是“山鬼的深闺”了。在古诗人屈原笔下,巫山神女即为山鬼,他是这样来写的:“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采山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据人分析,这《山鬼》中的地理环境就是神女谷。  但无论是屈原,还是后来的李白与苏东坡,历代来过巫山又对它痴迷的文人在诗词笔记中,都没有对七女潭的记载。起初我对此很迷惑,也很不甘,尤其在我六七次进入巫山,被它的大山大水震撼而成为神女谷口青石村的常客后,我多次策划着要进入七女潭,去填补屈原李白苏东坡他们留下的遗憾。  为此,我几次尝试从山路水路各种路途去接近七女潭。我走断了皮鞋,又丢了三双齐膝的水靴,最终在山鬼重要还是生命重要的犹豫中退却了。山民说,算了吧,曾有巫山人尝试从神女溪上游乘橡皮艇飘流到七女潭,结果被撞死在急流中的大石头上。  山鬼的闺房,是不要人看见的。我这样说服了自己。  2003年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巫山打来的电话,是青石村房东打来的,他说,三峡上修了大坝,长江水位迅速上涨,神女溪已变成河流,可以开船进七女潭了。他说你再不来那七个浴盆就淹到水里面去了。  我立刻从广州赶赴巫山。我问真的能进了吗?山民说可以进,但仍然很艰难,我们四个男人用小船把你拉也要拉进去。  就这样,我这个旱鸭子穿上救生衣,坐在小铁壳船里,几乎就是被几个山民扛着抬着,硬往七女潭中去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坐船经历呵。我的小船,真的是被四个山民拖着、扛着、拉着,在急流和浅滩上一点点挪向前的。一路上他们几乎就没有轻松地“划”过船,他们是在石头上撑、在浅滩上拖、在岸边的巨石上跳来跳去左边右边地拉。石头滑而陡,站不稳,他们就在石头上打个洞,插根棍子,把船绳拴上去再用力拉。这时候那几个山民已不是船夫了,他们是水鸭子,是水龟和猿猴,他们在我眼前与石头浪花一起晃来晃去,让我相信他们就是山鬼的兄弟。  我终于到了七女潭的门口。  我进到了第一个潭。我的小船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看到了山鬼深闺的第一间石屋。  它的石壁是一个巨大的圆弧,光滑如瓷,黄白色石底上布满了暗绿的古老石纹。它是山鬼圆球形的水中石屋子,大概两分在水里、八分在水面。屋壁的弧形石墙上水波摇动,呈巨大到慑人的圆球形大半圆,船哑声地进来,圆石屋里仍水声叮咚、回音四起。我不敢喧闹,只用眼睛四处寻找。那几个浴盆呢?  我终于在瓷一样光滑的石壁上,发现了半掩在石缝中的一个小石盆,它圆圆的,刚好盛得下一个站着的人。盆口悬在离潭水半米高的石缝里,里面的积水上飘着落叶和草木的倒影,水的深度刚刚可以淹到人的胸脯。它前面两边各有天然屏风一样弯曲过鸯的石门,让石盆与浴人都遮掩在石缝的屏风中。  山鬼呢?她的姐妹呢?  当我向上仰望,在峡谷的上方,石壁高处,我看到了山鬼。她和姐妹正绿发垂腰地飞在石屋的天窗处,无声地俯视着闯入她们闺门的小船。  我悄声对山民说:“山鬼在上面。”  山民说,那不是,那只是钟乳石。七姊妹们都站在第三、第四潭的石壁上,她们的胸脯、头发和衣裙都和真人一样。  那就去三、四潭吧。  不能进了。山民说,这七女潭,潭与潭相连处,口小水急,每潭的水又打着圈转,过不去。  原来,我千里迢迢赶来,只能进到第一潭!  但我知足了。我已见着山鬼的石闺了。虽然,我没见着那七个石像,我其实也没看到采药人讲的那七个浴盆,我估计它们已淹入水中。但我认为山鬼知道我的虔诚,特意在她正在被淹的深闺门口,为我现身,并为我显露了另一个石盆。  我示意在水中冷得发抖的船夫,回吧。我说山鬼的闺房是不让人闯入的,大水小水你都进不去。我今天侥幸进来,是因为我把这个秘密写在了小说《山鬼之谜》中,山鬼认了我这个朋友,才破了一次例呢。  这话得到了证实。后来在2003年10月的电视中看到:就在我进入七女潭第二天,中央电视台摄制组进入七女潭拍摄“飞越新三峡”,终因人与器械翻船落水而告退。

内容概要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从古人的诗中。你就知道巫山曾是怎样一个云遮雾置之地。韦伶所著的《山鬼之谜》用扑朔迷离的故事。展示了快成为传说的老巫山曾经有过的神秘和美丽。我们跟随主人公穿行在巫山那片人迹罕至的原始山谷,寻找“山鬼”的足迹,探察主人公身世之谜。
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山鬼之谜》还有一些图片展示巫山之美,它们来自于作者屡次进入巫山实地考察的经历。
那片深峡幽谷中许多美妙的所在。已经淹没在人类带来的大水之中了。在我们猜测“山鬼”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而去时。会不会担忧和惊觉到——那么。我们的最后家园与去向,又将是怎样的呢?

作者简介

  韦伶,1963年出生于四川,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学院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幽秘花园》《山鬼之谜》、短篇小说集《叶上花树》《那个夜,迷失在深夏古镇中》、散文集《走神女孩》《绿人笔记》、童话《月光小店》等多部作品。曾获郭沫若文学奖、广东及四川省儿童文学奖、《少年文艺》年度优秀作品奖。作品曾在日本、美国、泰国等国翻译出版。

书籍目录

探访山鬼的深闺(代序)
一、三峡古镇的奇石馆
二、大宁河船工
三、石洞里的山鬼像
四、巫山顶上的泥屋
五、深夜的峡谷之声
六、七女潭神话
七、山鬼的女人
八、遗物的暗语
九、山鬼行踪
十、猴泣岩上的巨大腿骨
十一、鬼娃的一生
十二、寄至巫山的三封回信
十三、过早出现的突然事件
十四、对叶林的回忆和议论
十五、尾声
说一点题外的话(后记)
西部资料库·野人馆
巫峡游学记

章节摘录

  一、三峡古镇的奇石馆  二十一世纪初的一个夏天,大宁河小三峡的古镇南城门口,出现了一位引人注目的外乡女。  在那个橙红色傍晚,人们看见夕阳斜照的古城门外,一个白衣红发的年轻女孩,穿过那株从石墙里长出的巨大的黄桷树,一步步迎着古镇人好奇的眼光走了进来。  “那姑娘,”一位坐在小镇温家大院屋檐下饮茶的老者后来回忆说,“她是背着一只半人高的茶色大包来的。她穿着一身白背心白短裤,远看像是个运动员。但她的头发是火红火红的一团,像玉米须和蒲公英那样蓬起,在太阳下会放光芒。她的脸和皮肤也奇,像板栗壳那样又黑红又毛茸茸。她整个人都是毛茸茸的,漂亮得奇怪。她对我们每个人都笑,一笑,那些娃娃就跟在她后面,在背后叫她:‘红毛毛!’‘红毛姐姐!’”  在那个橙红的傍晚,古镇的人们就这样从宽大的木板门内,打量着那个搭船而来的红毛外乡女。  “还是个女娃,怕只有十几二十岁。你看她背多大个包,还一跳一跳的走路,像个猴猴儿。”  “看脸模儿,怕不是中国人。”  “好奇怪的女子”。  “好漂亮哦,就是黑了点。”  “我还没见过红头发的人!”  许多的目光从古旧的木窗框、木门框里跑出来,追随着走在青石小街上那个外乡姑娘的身影。人们看见她停下来向一个光膀子小男孩问路,然后径直走向不远处挂着小招牌的“古镇奇石馆”。人们发现她背着大包的身子踏在青石路上竟像猫一样悄无声音。  宁静的古镇屋檐下,人们在木格花窗内外和飞檐的阴影中悄声议论:  “这个城里来的女娃儿,好像没有穿鞋子!”  “真的,她把鞋子脱下来挂在包包后面了!”  “她怎么和细娃儿一样光着脚板走路?”  “怕是鞋子夹脚,喊她来你铺子,买双草鞋穿嘛。”  “洋人穿草鞋?嘻嘻!”  “光脚走街,那不更怪哉?”  “好怪的洋妹子,还对你笑哦……”  这时候,那位一直坐在温家大院门口晒太阳饮茶的老人,远远打量着走过来的红发赤足外乡女,忽然眯着眼睛说:“我看,她不像是个外国人,倒像是……”老人的眼睛仿佛被阳光下那火焰样的红头发刺迷了,眯缝成一条线。他的视线追踪着外乡姑娘的身影,直到她隐入奇石馆的门框里。老人嘀咕了一句奇怪的话:“唔,这个样儿……莫非,今天是七月半,鬼乱窜,真的碰到古怪了?”  老人站起身,点了一袋烟踱到城门口,他看见城门外,一河透明的绿河水衬着那片银子一样炽白的卵石滩。石滩后面的睡姑娘山,蓝幽幽地就像要走向巫溪淡远的山脉密林中去。老人眯细的眼睛在睡姑娘山和绿水白石滩中迷糊地寻找着什么。他又奇怪地喃喃了一句:“是稀奇古怪?还是少见多怪?”  外乡女子走进了“古镇奇石馆”。  她跨进木门槛,全身就浸入阴凉的屋内了。她浑身一抖,眼睛在这间不大的屋子里异常发亮起来。  这是一间充满水汽的屋子,一进门你就可以看见屋子中间那只浸泡着各种彩石的巨大玻璃缸。夕阳朦胧地照着四壁,每一边墙上,都排列着一块块搁放在简易木板上的各种石头。这些来自大宁河的石头被主人分为几类,有人形石、像物石、汉字石、数字石等等,最多的是一些留有珊瑚、三叶虫、小鱼、水虫、草木等各种古生物的化石。这些奇异的大宁河里的石头在满屋里散发着河床和水草味,把站在屋里的外乡女子包围在一片浓郁的又古老又神秘的水……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班马和韦伶是当代儿童文学界两个重要的名字,他们的作品以对文化和生态的深刻思考,对童年生命温暖执著的关爱,以及奇幻多姿、个性鲜明的叙事风貌,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界独树一帜,影响深广。  ——文学评论家 方卫平  独特的艺术感觉营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氛围,狂放的想象与含蓄的诗意并存,这使得班马、韦伶的作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和“艺术”。  ——儿童文学作家 董宏猷  这是一对文字的独特组合,诡谲轻盈,奇幻飘忽。少年读者在经历一次次充满奇异感的阅读体验时,内心深处将涌起一种挂念与慰藉。  ——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 周益民


编辑推荐

  在长江三峡大坝完成,许多名胜古迹要沉入坝底百余公尺之际,韦伶带着我们去做最后巡礼,有莫名的感慨。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种情怀呢?游记、报导文学、传说、文化溯源,还是历史回顾呢?似乎没有犹豫的余地,背起背包,韦伶就带我们进入了《班马叔叔、绿人姐姐奇幻幽秘系列:山鬼之谜》的旅程。  走进三峡宁河古镇,那个皮肤黝黑、红发赤足的少女叶林,访寻父亲身世之谜,发现自己可能是山鬼或野人的后代。尽管她被傅家大小接纳,挖出往事总令人鼻酸。让考古学家依靠DNA来揭开秘密好吗?让神女谷成为人们欢涌而至的游乐场好吗?让叶林的母亲来到,陪着外公继续寻找外婆与野人爷爷的踪迹好吗?叶林后来哪里去呢?再回省故事首页,那位饮茶老人的叙述中,早已隐含着永远的悲伤。  整篇故事在神秘气氛中,包含着原生神话、民俗传说、基因返祖、寻根访亲、自然生态保育、尊重生命等主题,也贴紧了三峡建坝、游乐开发、山林变貌等现代议题,韦伶述说的声调很轻,却如谷音回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山鬼之谜 PDF格式下载



这部写的不如幽秘花园,只是把野人故事话、美好话了,主题还是不错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