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志学
1997-04
大象出版社
王德恒
166
118000
无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既有重重困难,也有种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宝藏,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毫无疑问,普及祖国的历史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大象出版社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学校领导于1992年初决定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依托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系,组织各方面的教师和专家开展工作。一方面,致力于专深的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年刊和《国学研究丛刊》;另一方面,注重于文化普及工作,“将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
方志,是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中国方志学》一书,即从方志概说(方志的起源、类别、特征、定义、价值与局限、存佚及收藏情况)、方志体例、方志的发展与演变、新中国的方志事业和方志学等几方面介绍了中匡的方志学情况,对了解方志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建设方志事业意义重大。
一 方志概说 (一)方志的起源 (二)方志的类别 (三)方志的基本特征 (四)方志定义 (五)旧志的价值与局限 (六)方志存佚及收藏情况二 方志体例 (一)方志体例的含义 (二)方志的篇目 (三)方志的体裁 (四)方志的章法三 方志的发展与演变 (一)萌芽时期 (二)地记盛行时期 (三)图经盛行时期 (四)方志定型时期 (五)明代方志的编修 (六)清代方志的编修 (七)民国时期方志的编修四 新中国的方志事业 (一)新志编纂 (二)旧志整理五 方志学简介 (一)方志学的形成发展 (二)方志学的学科地位 (三)方志学的研究对象 (四)方志学的体系结构 六 结语
《山经》共论及400余座山,按方位分为南、西、北、东、中五区。每区分若干山系,每一山系都以方向道里把一个个山岳连接起来,对远及黄河、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了综合记叙,记其位置、水系、天然动植物和矿产资源等。此外,还附载有民情、巫医、祭祀、神祗、怪异等内容和百余位历史人物及他们的世系和活动,内容广泛,同后世方志设风俗、载人物、记地理多有相通。因此,有不少志家往往多叙及《山海经》与后世方志之间的渊源关系。如《隋书·经籍志》称南齐陆澄《地理书》、梁任防《地记》说:“陆澄聚(《山海经》以来)160家之说,依其前后远近,编而为部,谓之《地理书》。任防又增陆澄之书84家,谓之《地记》。陈时顾野王抄撰众家之言,作《舆地志》。”《山海经》自编成流传以来,由于叙事多“怪诞不经”,存在不少失实和错误之处,所以它的地理价值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重视,又被长期杂厕于小说之列。其后经清代学者毕沅与郝懿行等人的考证与注释,《山海经》一书才渐为世人所重,被重新赋予新的价值。《山海经》虽多荒诞不经之说,但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这毕竟是次要的一面,而它所保存的丰富资料,对我们研究上古社会的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神话等均为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禹贡》是古代典籍《尚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著述年代无定论。近代多数学者认为其成书稍晚于《山海经》,大约也是在战国时期。《禹贡》极为简约,不过1200余言,但作为一部古地理文献而言,其科学价值远在《山海经》之上。《禹贡》假托夏禹治水之后,将全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豫、荆、梁、雍九州,分别就各州的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田赋、特产、风情等情况,作了简要的记叙。《禹贡》素为后世一些志家看重,并被视为方志的源泉之一。特别是继《禹贡》之后所撰的全国性区域志,在体例或内容许多方面,都与《禹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如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禹贡》的影响。特别是元代朱思本撰的《九域志》则完全以古九州为准而统领诸省、府、州、县。
《中国方志学》: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
无
关于方志学的小书,内容全面,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入了解方志学知识,很不错!
短小精干,价格便宜,不错。
简明可读,好书
抱了很大期望的,结果里面的内容讲述太泛泛而谈了,看完了都没搞明白什么是方志学,方志学有哪些内容和著作。
物有所值,物超所值,一天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