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写给巴金

老舍 河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河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

老舍  

页数:

197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总是在矛盾状态中向前走着。电脑、互联网……一种又一种新的写作工具、交流手段,给我们带来便 利,带来兴奋,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失落,带来感伤。十多年前,我曾 撰文为电脑写作将使手稿消失而感到遗憾。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电脑写 作,未来的人们不仅很难欣赏到诸多作者各具特色的墨迹,更难以从字句的 修改来了解作者思想的脉络以及行文风格的形成。当发出如此感慨时,我还没有想到,互联网这一更为便利、快捷的通信 方式,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伊妹儿”——一种全新的鸿雁传书,继电话之 后,在更大程度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流习惯。上网的人们,仍在写信,仍在相互倾谈,但已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情绪 波动的过程。风格各异的笔迹,被千篇一律的印刷体所取代;书写信封、张 贴邮票的亲切,被键盘清脆的敲打声所取代;等待邮差敲门的焦急,拆开信 封的激动,躺在床上一页一页翻阅的悠闲,被电脑显示器上的随时出现的字 母和数字所取代…切都是全新的形式,全新的体验。不必伤感,不必失落。新的交流方式最终也会形成一种新的书信文化,在这一点上,我很乐观。不过,正因为如此,传统的书信方式更值得我们重视,更值得我们尽可 能地予以关注。这便是推出这套“大象人物书简文丛”的初衷。在这套书之前,我还主编了一套“大象人物日记文丛”,为它写序时,正是2003年4月下旬北京sARs肆虐的时候。今天,又为这套“大象人物书简 文丛”写序,恐惧与危机似已过去。短短两个多月,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每个人都经历了难忘的日子。想必如同有不少人会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日记一 样,我相信也有不少人用传统的书信方式和新的“伊妹儿”方式,向亲朋故 旧描述了各自的心理历程和现场目击。许多年后,它们如果有机会发表,都 将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反映。书信与日记一样,是最具个人化的写作之一。原本意义上的书信——如 同日记——不是为了发表(一些公开信除外)。写信人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 忌地与一个既定对象倾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无巨细,均在信中。于 是,岁月流逝而去,留下来的私人通信,往往就成了个人生活、社会风情、历史变迁的真实记录。将这样的书信整理出来予以出版,就有可能使文化积 累、历史记录多一些角度、多一些细节。同时,一些书信因作者的杰出才能 和丰富修养,还有可能在文学创作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套“大象人物书简文丛”率先推出的是几位作家的书信,它们是巴金 的《佚简新编》、胡风的《致路翎书信全编》、路翎的《致胡风书信全编》 、萧军的《家书》、孙犁的《芸斋书简续编》、黄裳的《来燕榭书札》。以 后,作者队伍将逐步从丈学界向其他方面扩展。应该特别说明一点,本 套丛书以及日记丛书书名,均冠以“人物”而非“名人”,一字之差,其实 预示着选题拓展的可能。重视名人,但不限于名人,不同领域的不同人物,他们的书信或者日记,只要有历史价值,都将列入其中。我向来相信,随着 越来越多的历史原始记录的整理出版,我们对一代又一代人物的认识,对文 化发展脉络的认识,对历史细节的认识,才有可能更接近于客观真实。在这 一点上,星星点点的搜寻、发掘、整理,虽不像振聋发聩的鸿篇巨论那样容 易引起轰动,引起关注,但在解读历史、认识现实方面,同样有着不可低估 的意义。这也是我为何一直对史料情有独钟的缘故。很高兴得到大象出版社的全力支持,在推出“大象人物日记文丛”的同 时,也推出这套书简丛书。是为序。二○○三年七月六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本书为“巴金文献资料整理工程成果之一”,收录了老舍、茅盾、汪曾褀、黄裳、方令孺等人致巴金的书信218封。这批书信大多为以往未曾公开发表过的,其内容大致反映了巴金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21世纪初,近七十年的生活、工作和创作情况,极具史料价值。

书籍目录

整理说明叶圣陶(二封)×年二月二日—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九日茅盾(三封)一九七四年一月七日—一九七七年十月三日曹靖华(一封)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方令孺(三十五封)一九五九年七月十六日—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七日郑振铎(二封)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六日~×年十月八日老舍(二封)×年六月十日~×年×月x日夏衍(一封)一九八八年七月二十日凌叔华(四封)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八日—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四日陈范予(一封)×年×月十四日蒋牧良(一封)一九五三年四月二日胡风(二封)一九五○年一月五日—一九五三年八月五日阳翰笙(一封)×年×月二十日罗淑(六封)×年×月十六日—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日丁玲(六封)一九五○年×月九日—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日沙汀(四十二封)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七日~一九八○年四月三十日黎烈文(一封)×年五月十九日左恭(一封)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五日冯至(一封)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九日楼适夷(卜一封)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六日—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五日臧克家(一封)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二日焦菊隐(六封)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五日—一九五○年九月十九日苏金伞(二封)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九五○年一月十七日李广田(五封)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九日~一九四八年三月五日李健吾(四封)一九七五年七月十二日~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九日赵树理(一封)一九六四年八月十日曹葆华(二封)一九五三年八月十七日—一九五×年×月二十六日蔡楚生(一封)一九五○年一月二十三日沉樱(六封)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萧军(一封)×年二月四日饭琢朗(一封)一九四七年四月二日金仲华(一封)一九六六年二月十日缪崇群(一封)×年十二月七日陈白尘(三封)一九四×年一月十日—一九八○年三月六日罗洪(一封)×年×月二十七日曹禺(一封)一九五○年三月二十一日萧乾(七封)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二日~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三日毕奂午(一封)一九五○年四月二十六日何其芳(四封)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一九五○年四月十九日杨朔(一封)一九五○年三月六日草明(二封)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七日—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七日舒群(三封)一九五二年五月十五日—一九五×年十一月三日唐搜(二封)一九六三年五月八日~一九八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张光年(一封)一九七九年一月六日黄玉颀(三封)一九四七年八月二十六日~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周而复(一封)一九六二年三月五日叶君健(二封)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一九八0年三月十五日王西彦(四封)一九四七年九月七日~一九七九年四月二日田间(三封)一九五二年八月二日~一九五三年二月九日刘白羽(十封)一九五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年一月八日逯斐(一封)一九五二年七月三日黄裳(二封)一九五○年一月十四日—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二日康濯(一封)一九五五年六月一日汪曾祺(一封)一九五○年十月七日胡可(一封)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五日江林(一封)一九六三年七月十日王仰晨(七封)一九七四年八月二十五日—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九日编后记——周立民

章节摘录

  ◆13/621023 巴金、蕴珍同志:这个月我比较忙,身体亦不太好,所以没有常给您们去信,前得蕴珍同 志寄来信并给临临结发缎带,又得巴金同志寄来书,感谢不已。临临说谢谢 巴妈妈,谢谢小林,我也是因为有许多好书看有说不出的欣喜,本来想在这 秋高气爽的时候出去玩玩,但又像鼓不起劲来。你们不是说秋天再来吗?最 近听说郭沫若、成仿吾、傅抱石都在此。祝您们全家好!令孺廿三 ◆14/630920 巴金、萧珊同志:“在这个闷热的夜晚,我又打开您寄来的美丽的小书。”只是在我打开 这本美丽的小书时,不是闷热的夜晚,而是凉爽的秋天的下午,我的欣喜与 感激,也和你收到芹泽光治良的小书时候一样。肝胆颜色的封面,里面一层 朴素雅致的绢衣,正像作者自己一样朴质而热情,更好的是肝胆照人。我首 先玩味这装饰和插图,我觉得这里插图也配得好,简易而达意,我非常喜欢,首先读了代序。总是这样永不衰竭的热情,总是这样感动人!昨天在《人 民文学》上读了《贤良江畔的金星红旗》描写贤良江畔亲人伤心的怅望,我 读了又伤心又愤恨,“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这样句子猛然涌 上心头。我们一定要支援南越人民的革命斗争!此刻天快黑了,外面又下着小雨,但是心是很温暖的,前天您们给我的 信,真是珍贵极了,还有什么比友情更珍贵呢? 等一会我去看电影,是两个朝鲜的片子。叶克在华东医院治病住211号,有空请去看看他,看可有什么需要帮助 的。谢谢您们。再谈。祝您一家人安好!令孺 1963.9.20 ◆15/631007 巴金、萧珊同志:在这样透明的秋天,桂花香四溢的时候,你们没有来玩,真是可惜。本 来吗[嘛],在国庆节后有不少客人要南来,巴金同志还忙着呢,为我们国家 做重要工作,我也不应当埋怨!冰心曾说也许要陪日本和尚来杭,届时你们 能来吗?不过陪和尚玩也没意思。之琳在这里玩了两天,谈天的时候到[倒]是多些。我们上了一趟城隍(?)山,这天正是旧八月十八,观潮的日子,山上人多极了,这是我到杭州 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游人,且都是劳苦大众,也夹杂一些穿得好的游客,我 们坐在山石上远看钱塘江,看见一线潮水。最有趣的是看见许多大大小小的 儿童,他们闹啊,打啊,我夹在中间为他们排难解纷,满[蛮]有趣。和之琳 在一起吃了两次鱼头豆腐,华侨饭店的做得不好,楼外楼的鱼头新鲜美味,一盘足有大脸盆那样大,之琳、陈学昭、我,三个人拼命的[地]吃都吃不完,以后你们来,一定要请你们去尝尝。巴金同志的两封信都收到了。叶克同志早回来了,他的神经上长个小瘤,一时不能开刀,医生叫他回家休养,身体养壮,病不发展,就不用开刀了。巴金同志在百忙中还跑到医院去看他,还来信说抱歉,使我又感激又不安。小林在剧校可过惯了?身体可好?我想她待久了,就会感到集体生活的 乐趣。小棠好,我很想念他!很想送点什么给他们,就不知道送什么好,萧 珊,你告诉我。我很想念你们!祝 健康!令孺 1963.10.7 ◆16/640203 巴金、萧珊同志:今天是星期日,一上午我都在家看《播火记》,听音乐。这几个无线电 可把我忙坏了。以上是星期日写的,因事搁笔。这次在上海住十八天,几乎每天和萧珊见面,到今天,我还是觉得在等 电话,或是预备你下午来,成了习惯了。回来已六天,回来的那天晚上肖文和秀珍上车站接我,当晚就回白乐桥,三个月不在家,一切都要整顿,因此头两三天都整理屋子,洗、抹,东西 都上了白毛。后来就听报告。今天(二月三日)上午到文联,明天以后就要和 作家们开会,谈心,学习。这次从上海回来精神很好,工作也觉上劲,等春暖了也要下乡去看看。预备四月到舟山去一趟。你们什么时候来?此刻还很冷,我房里升了一炉火,没火的房里就很冷。南南和小林可来过春节?望早通知我,好预备。临临忽然于昨晚到来,我也很高兴,人越多越好。匆匆即问 近好!令孺 一九六四年二月三日 深沉的感激只有用无言来表达!◆17/640424 巴金、萧珊同志:信到了好几天了,想把近来工作告一段落,好好写一封回信。在这样长长、窄窄、牢实的信封里装来多厚的深厚友谊!我读着几乎感 动得想哭,可我又快活得笑起来,就像和你们坐在一起谈话一样,高声的[ 地]笑起来。我一定听巴金同志的话,把我过去的事一点一滴的[地】写下来。事实我有许多有趣的事好写,也有些可悲的事好写,我第一是懒,第二对 自己没信心,所以就算了;还有,怕提起当年的事。萧珊这封信,写得真挚,她把我们同观吴缶弄的石像时候的情景写得那 样真,真好。我总觉得萧珊还应趁早搞些翻译。我近来的工作是:林淡秋同志召开了一个会议,谈谈编杂志的事,安排 一些工作,他对我很宽,不叫我做具体工作,有事出出面而已。这样决定了,以后我就好处了。开完会我同林坐一个车子各回自己的家,他在车中开拆 你寄给他的书,他说:“巴金是一个热情的人。”我回答就是我常对你说的 那句话。上海文联的人都来过了,昨天早上到新安江去。我没有去接送。当天晚 上到旅馆去看了他们。大前天下午上海作协的同志们都来了,那天真热,我 请他们吃茶,回去时送到汽车站告别。前天下午,天稍凉,白杨一个人来了,我请她在灵隐天外天吃小笼包饺,还吃一大盘新鲜油爆虾,到我家里吃了 好茶。真希望不久和你们见面!午饭已经摆在桌上,秀珍在叫了。天凉极了,盼你们加意保重。问好 孩子们好!令孺 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18/640615 巴金同志:先后两封信和(《画论丛刊》都收到了。感谢不尽!收到您第一封信那 天,正是我要去招待肯尼亚客人,请他吃饭,正在想该说点什么,您那几句 话就像突然把我点亮,我就根据您那意思发挥了一下。那晚宴会还算在热情 气氛中度过。可见一个人,当孤独一人思索的时候,常常是窒塞的,有一个 人谈,就像开了窍。李冰同志说您请加亨克利吃饭时,很健谈,而且谈得很 好。我在杭州一切都好,就是寂寞一点,所以有时候就拿起笔墨找人谈。上 次给萧珊信就是在那种情形中写的,我知道您们都忙,并不敢常写信去扰乱,萧珊没有回信,我一点不怪,但也有点惴惴不安,怕我是不是有使她不高 兴的地方,她是不是生我的气。我想这是我自己狭窄的想法,萧珊不会生我 的气,没有理由生我的气。您把《画论丛刊》挂号寄来,好极了,我生怕它丢了,因为前月杜宣寄 我三本《西非游记》就不知去向,到邮局查,也查不出。这部书,我真喜欢,我有历代画传,就是没有这样一部汇集起来的画论,我总是喜欢看这种书,再一次谢谢您。上个月廿七,我们有十个人到嘉兴平湖去了几天,到平湖是看社会主义 教育展览,参观了一个地主庄园。在嘉兴玩了南湖烟雨楼,还上了党第一次 开代表大会用的画舫。(这只船是复制的,旧的已经没有了。)这只画舫真大,有客厅、卧室、厨房,雕龙磐凤,金碧辉煌。南湖很小,但烟雨楼有很多 房子,亭榭曲栏,很雅致,比三潭印月好看。这里一张照片寄给您同萧珊看 看,看看我们同游的人这样多。(那天真是烟雨漾漾,所以照得不好。)那次 同游的人是杭大教授四人,美术学院一人,文联四人,报馆一人。其他是招 待我们的人。我们也都写了诗。您的关于越南的书,出版后请寄给我一本。《收获》声誉不错。在我享 受这些作品的时候,总想到编者的辛苦,其中就有萧珊的一分[份]力量。人 们说《收获》编者除了一位男同志之外都是女同志看稿,言下有钦佩之意。这封信太长了,您们看了要烦。孩子们好,我非常想念他们。祝 安好!令孺 一九六四.六.十五 ◆19/640707 巴金同志:四日信收到。真不巧,正好柯灵、严辰、逯菲等来杭,可以同游以解寂 寞,可我又身体不好,不能畅聚。前些日子雨水大、多,我这里潮湿,很不 舒服,现在大热起来我到[倒]觉得爽快些。现在有两个打算,到莫干山或到 普陀。上海有位部队作家名吴洪侠的,你可认识?他本来在三三疗养院休养,前天回上海去了,临走之前来我这里,劝我到普陀,说那里有一个海军招 待所好极了,他可以托人介绍,或我自己与舟嵊要塞区政治部任斌武联系系 [即]可。任斌武过去常给《东海》写文章,和他联系大约也可以。我都还没 决定。如果你和萧珊要在孩子放假后出来走走,或到舟山或到莫干山,我就 给你设法安排。香港《文汇报》上的一则很有趣。我想这是《光明日报》黎丁写的,我 在北京时他来看过我,我跟他谈过砚台山的诗,他也曾陪我和冯沅君到过国 子监旧书库。这真是找题目做文章。你可看见《文学评论》第三期(一九六四)?上面有评你的《倾吐不尽的 感情》。这书极受人欢迎,别的杂志上也有好评。天热希珍重。问候萧珊、孩子们、九姑妈等。令孺 七月七日 P14-19


编辑推荐

  这套“大象人物书简文丛”率先推出的是几位作家的书信,它们是巴金的《佚简新编》、胡风的《致路翎书信全编》、路翎的《致胡风书信全编》、萧军的《家书》、孙犁的《芸斋书简续编》、黄裳的《来燕榭书札》。《写给巴金》收录了老舍、茅盾、汪曾褀、黄裳、方令孺等人致巴金的书信218封。这批书信是巴金先生所藏友人书信的一部分,写信入都是有着不平凡经历的中国现代文坛上的知名作家,从相互的通信中可以看出彼此真挚的友情,坦诚的交流,心怀天下的胸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写给巴金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中其中有几封信是我关注的,于是就买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