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千古之谜

施宣圆,李春元,赵长华 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4-1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

施宣圆,李春元,赵长华  

页数:

882  

Tag标签:

无  

前言

  新版的《千古之谜》系列同广大读者见面了!  说它是“新版”,“新”在何处?一是我们在过去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千古之谜》基础上重新进行整合、分类,并且对其中一些“谜文”补充了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说;二是应读者要求,增加了一册世界文化方面的“谜书”。这样就成了四大册,每册120余万字;三是封面重新设计,书名改为:《千古之谜--中国文化1000疑案》甲乙二编、《千古之谜--世界文化1000疑案》甲乙二编。李春元、赵长华参与《千古之谜》中国文化部分的审稿和编辑工作,所以主编署名施宣圆、李春元、赵长华。  在新版《千古之谜》系列重新推出之际,我要感谢许立言、林耀琛先生,他们曾经向我建议在《文汇报·学林》专刊开辟《中国文化之谜》征稿活动,并且与我共同署名在学林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化之谜》(四辑),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及其“续编”;要感谢袁传伟教授和庄锡昌教授,他们曾经参与编辑《世界文化之谜》和《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要感谢著名学者王元化教授、胡道静教授、唐振常教授、刘家和教授和《文汇报》原总编辑张启承教授以及已故的著名学者罗竹风教授、陈旭麓教授,他们曾经为我们的“谜书”作序。  《千古之谜》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中州古籍出版社问世以来,引起广大读者的极大反响。学术界人士称它是“学术研究的工具书”,广大文史爱好者称它是“知识的海洋”、“百科全书”。

内容概要

  由施宣圆等人主编的《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一书出版后,受到各层次读者的热烈欢迎,多次重印,并且荣获第五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一等奖,此书的繁体字版和网络版也已出版。这次新版的《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1000疑案》将《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及其续编合为一书,并据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加以补充修订,包括历史人物、事件、名人轶事、文学作品、文献学术、戏剧、绘画、音乐、书法、文物、考古、名胜、宗教、会党、民族、科技、博物、风情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内容。饶有兴味地提出疑案,介绍各家不同的答案,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是一部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雅俗共赏的“文史百科全书”。

书籍目录

一 帝王将相尧舜有没有禅让?周太王亶父号“古公”吗?武王克纣究竟在哪一年?周穆王到过西域吗?太伯是吴国的开创者吗?越王勾践是否夏禹的后代?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是什么?宋高宗为何要杀害岳飞?建文帝的下落如何?明景帝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崇祯皇帝死于何地?清太祖为何杀害同胞弟?顺治皇帝有没有皈依空门?康熙皇帝是病死还是被鸩毒而死?雍正皇帝是怎样嗣位的?雍正皇帝是否改过遗诏?雍正皇帝有没有用和尚密参朝政?乾隆皇帝是海宁陈氏之子吗?同治皇帝到底死于何病?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伊尹是圣贤还是巨奸?周公有没有篡位称王?周公祈求代死、纳册金滕之匮是否事实?庞涓是否指挥过马陵之战?赵高为何乱秦政?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李广为何不得封侯?马谡该不该斩?北宋“三陈”是何方子孙?韩伲胄是忠臣还是奸臣?陆秀夫是陆游的曾孙吗?史可法死于扬州之役吗?郑成功死于何因?年羹尧因何被杀?海龄是怎样死的?林则徐是病死还是被人毒死?翁同和缘何开缺?二 群英枭雄庄跻是楚国将军,还是农民领袖?陈涉究竟是何地人?田横五百壮士的最后结局如何?孙恩、卢循的水上活动与五斗米道有关吗?黄巢最后有没有削发为僧?李顺的结局是否被杀?李顺下落不明的原因是什么?方腊的出身是“富户”还是“雇刘福通、韩林儿是怎样死的?葛成为何易名葛贤?奉天玉和尚是否李自成?有没有李岩其人?有没有红娘子其人?……三 政事要闻四 学者名流五 文苑英华六 戏曲音乐七 书法美术八 古迹方舆九 文物考古十 逸闻趣事十一 民俗传说十二 民族宗教十三 典籍文献十四 科技博物

章节摘录

  井田制是如何施行的?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可是,关于这种制度的施行情况,各家的意见很不一致,历来争论不休,至今仍然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怎样的形状才算是“井田”呢?《周礼·小司徒》郑玄注:“其制似井之字,因取名焉”。据此,有人认为,“井田”的基本结构必须是九块等积的方田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井”字形。但《易经·井卦》中说:“往来井井”;《荀子·儒效》也称:“井井兮其有理也”。“井井”系形容有条理。因此,又有人认为,凡是整齐地划成等量小块的田地,都可以称为“井田”。  井田制在古代是否施行过呢?《孟子·藤文公》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周礼·小司徒》说:“九夫为井”;《国语·齐语》记管仲说:“井田畴均,则民不憾”;《国语·鲁语》载孔子说:“其岁收田一井……”《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又谓:“井田者,九田亩。”根据上述资料,古代施行过井田制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有人认为,《孟子》、《周礼》上的井田说是理想化的乌托邦,《国语》中的“井”不是指田地;《谷梁传》成书甚晚,所说“井田”是从《孟子》那里演化而来。还有人认为,《孟子》所说井田固然是空想,但小方块形式的井田制肯定是存在过的。  那么,井田制从何时开始施行,至何时瓦解废除的呢?有人认为,马克思说过,农村公社的地产都是由“小块土地组成的棋盘状耕地”;恩格斯也说,在农村公社里,每一个社员都可以“分到同样大的一块土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355、452页)。因此,井田制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阶段应已出现,它的最初形态就是公社的土地所有制。又有人认为,《左传·哀公元年》记,夏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成”就是井田的单位,杜预注:“方十里为成”。商代甲骨文中,更把“田”写成四方、六方、八方、九方的整齐小块。《孟子》上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可知,夏商周的田制是相类似的,井田制实行于夏商周三代。也有人认为,“井田”之名自周代文献中才出现,至战国末土地买卖盛行,促使井田制瓦解。因此,井田制只是周朝一代的土地制度。  井田中一般都有“公田”和“私田”,它们是如何划分的呢?《夏小正》传说:“古者先服公田,然后服其(私)田也”《诗·小雅·小田》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田)。”对于上述两类田地,有人认为,所谓“公田”是周王赐给诸侯和百官作为俸禄的井田;贵族们为榨取更多的剩余劳动而开垦出井田外的荒地,成为他们真正的私有财产,便是所谓“私田”。也有人认为,“公田”是贵族的自营田,征发劳动力来耕种,收获物归贵族剥削者所有,所以也称“藉田”(“藉”是“借”劳动力的意思);“私田”是授给耕种者的份地,用以维持劳动者的生活。故《汉书·食货志》上说:“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所“受”之田,即为私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千古之谜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