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套装上下册)

柯岩 湖北教育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湖北教育  

作者:

柯岩  

页数:

456  

Tag标签:

无  

前言

热爱母语,亲近经典整整一百年前,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儿童读物,孙毓修先生的童话集《无猫国》在上海出版。从此,中国儿童文学的大幕徐徐拉开……啊,百年中国!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内忧外患;多少风起云涌,多少崎岖艰辛;多少欢欣,又多少痛苦;多少阴晴,又多少冷暖……《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百年来儿童文学历程的史诗长卷。它也向我们呈现着一个无限光明和美丽的母语世界,一片无限丰富和绚丽的文学原野。文学家果戈理曾经说过:“你将永远诧异于俄国语言的珍贵,它的每一个声音都是一件馈赠,都似大颗闪光的珍珠。”是的,只有对那些无限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母语,而且了解她们到“入骨”的程度,能够强烈地感觉到她们的美丽的人,我们的文学,才会真正地展示出它们全部的美质与知性,以及它们全部的丰富与神奇。《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就是这样一套品种繁富、风格斑斓的书系。徜徉在这套百年长卷里,我相信,每一位读者,无论是少年儿童,还是成年人,都不能不对我们古老而伟大的母语顿生无限的景仰感和膜拜感。美丽的汉语,不仅仅是我们赖依生存和交往的工具,也不仅仅是我们全部文化与文明的载体,它还是我们最初的和最后的语言与回忆之乡,是我们这个古老、智慧而苦难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谱系,甚至是我们全部的记忆与命运!对于这样一套百年长卷,仅仅用“阅读”二字来对待是不够的。不,我们也许应该溯流而上,重新居住和生活在它的字里行间。无论是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寓言……它们都曾经是20世纪以来,一代代中国孩子童年时代最美好的阅读记忆。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学世界,中国四代儿童文学作家和一代又一代小读者,在其中生活、探索、呼吸和成长。通往一座座儿童文学高峰的路径有千万条,但每一段路途上都付出过艰辛,每一段路途上都留下了果实。正如梅子涵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所描述的那样,“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海洋。很远的日子在下面,昨天的故事在水上。离开童年,童年反而加倍情深,每条小鱼的游动都是感情的尾巴在摇,情深处没有不美好的风光”。当然,时间和文学的选择法则,也都是严格和无情的。历史的目光,读者的心灵,最终所淘汰和扬弃的,也只是那些迎风媚俗的诗歌、童话、小说和散文,而另有一些作品,却经受住了一次次严格的检验和磨洗而流传了下来,并且被打上了优秀或杰作的标识,还将继续流传下去。不同的作家因为年代、地域、文化背景以及性格气质、个人知识谱系的不同,所写出的每一部作品也会在题材、形式、想象力、感情状态、文字风格等等方面而各有千秋。然而,当我们仔细阅读这些作品时,就不难感到,任何时代背景下的作家,在努力传达着各自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在广泛地赢得了当时的那一代小读者的同时,也都在力图扩大自己的感受范围,拓展自己的创作视野,甚至为自己的作品设置了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世界性标准”。他们都在努力地为“一切的孩子”写作,为未来的孩子写作,为整个人类,为全世界的孩子而写作。因此,从这些作品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那些伟大和温暖的,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所共有的童话精神和文学精神,那些天真的和具有童年趣味的儿童精神,那种舔犊般的母爱情感,那种对于每一个弱小生命个体的充分的尊重、理解与呵护,那种纯真、仁慈、宽容、细腻与柔和的情感,以及对儿童本位的坚持,对儿童游戏精神和幽默品质的寻找,等等。 是的,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代作家,都在认真地维护着和守望着、努力地传承着和延续着在叶圣陶、冰心、张天翼、陈伯吹等早期儿童文学家那里就已经拥有的,那种对于童心的尊重、关怀和维护的“童话传统”。 回眸中国儿童文学的百年沧桑,我们还会看到,一代代儿童文学作家所走过的世纪之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春花秋月、山重水复。漫漫长路上,留下了众多的拓荒者、垦植者、播种者、泅渡者、乃至殉道者的艰辛、歌哭、梦想和收获……历史曾让那些人经历了那么多的崎岖和弯道,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和艰难,但是翻开这套长卷,我们会看到,他们私下的亲密的传承关系,却是多么美好! 所有的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在内,如果不是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土壤里直接生长出来,它的生命力就不会长久。我们从这套书系里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也有我们的儿童文学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苦难之歌、艰辛之歌、欢乐之歌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之歌。它们将在我们美丽的母语里,在一代代读者的记忆里,飞翔、传播,直至永恒。 徐鲁 2009年12月24日

内容概要

  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北方某城市,讲述了以徐问、黄主任和于倩倩为代表的工读学校的老师,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各种方式说服教育谢越、郭喜向、香秀、宋小丽等工读学校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对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信心,重新认识到世界的美好。

章节摘录

于倩倩其实并不美。她完全缺少小说或电影里所描写的那种云鬓如雾、面似桃花之类的条件,但大家都说她漂亮。也许是由于她匀称的身段,也许是由于她优雅的举止,不知为什么,连路遇的人都往往要回头再打量她几眼。特别是当她笑起来的时候,更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常常使望着她的人舍不得移开眼睛,感到衷心的喜悦,甚至情不自禁地跟着她笑起来。最早发现她这个特点的,是她那颇有点文学气质的父亲。“巧笑倩兮,巧笑倩兮!”他连声地赞叹。于是,她有了这个名字——倩倩。妈妈坚决不同意。妈妈是做组织工作的,习惯于处处考虑政治影响。刚刚胜利,进入大城市,特别要警惕资产阶级影响。别人的孩子取名都是胜利、土改、建国、建设……你却取个什么倩倩,这不是没事找事么?但爸爸坚持。连倩倩自己也顿着脚嚷:“就叫倩倩!就叫倩倩嘛!”先是哭,后是笑,笑得妈妈也心软了——妈妈从来对哭的孩子是严厉的。一晃20多年过去了。倩倩经历了50年代到70年代所有青年经历过的各种风浪,生活在她身上同样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她学会了颦眉、叹息、愤怒,有时甚至是哀怨、泪下如雨……同时,却依然善笑如故。但此刻,倩倩没有笑,而是紧紧地皱着眉头,在凛冽的寒风里冻得跺着脚,嘴里喷出一团团的白气,眼睫毛和双眉上都挂着冰屑。雪花大片大片地降落着。天还没有亮。在北国严冬的黑暗里,她那条鲜红的头巾在茫茫白雪中,就像一束抖动的火焰。这是1979年11月底,在北方一个大城市郊区的一个长途汽车站,倩倩在等人。倩倩在等人。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先是微笑着等,然后焦灼地等,现在简直是愤怒地等了。但她仍然没有放弃希望,他是应该来的。他是应该来的。倩倩今天不是平常出门,倩倩这是在走向新的世界,去从事伟大的事业,去战斗!而且,他明明知道,在倩倩迈出这决定性的一步,踏上她人生重要转折关头时,她是多么需要他。他会来的。他会来的,虽然他生她的气。半个月前,他们吵了一大架。哦,吵得多么厉害呀!把千挑万选买回来的一套茶具,也摔得粉碎了,倩倩不由得眉头越皱越紧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那天,是冬日里少有的一个暖和的晴天,她从教育局兴冲冲地回家。他正在她的房间里等她。“批准了!哦,终于批准了!”她连笑带喘,嚷得窗外枯树上几只正在光秃秃树枝上梳理羽毛的小鸟一颤,都扑拉拉地飞走了。他却一动没动,只是把手里的烟掐灭了,死死地往烟灰缸里捻。捻,捻,明明一点火星都没有了,还在使劲儿地捻,捻得手上的青筋都鼓了起来。一场风暴又要来临了,倩倩想。她忽然觉得那样疲倦,但还得打起精神去安慰他。而又有什么需要安慰的呢?又不是生离死别,只不过是调换一个工作。只不过是从城里调到郊区。只不过是她响应了号召,按照常人看来,是做出了一点牺牲……其实,牺牲还没有开始,只不过是刚刚下了个做出点牺牲的决心,阻力就这么大,生活就这么难。而使她为难的恰恰不是别人,却是他。她一直以为最了解她、最爱她、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终生和她连接在一起的他。他们已经吵了多少次啊,简直是无法计算。于是,倩倩把已到嘴边的成串的话又咽了回去,执拗地沉默了。她没想到,两粒豆大的泪珠从他眼里蹦落了出来。倩倩慌乱了,她从来没有见他哭过。而现在,泪珠一颗接一颗地滚落了下来。不,不是流,而是一颗一颗地往外蹦。她忽然觉得是那么地对不住他,于是慌忙走过去,挨着他坐下说:“又不远,才一百多里路。我专门打听过了,每个星期都可以回来的。”他仍然一声不吭。她看得出来他用了多么大的力量在抑制自己。“咱们照样可以结婚。”她嗫嚅着说,“我原想等我工作熟悉一些……所以提出婚期往后推半年……可如果你不同意,那……”那什么呢?如期进行吗?那对陌生的工作显然会有影响的。她怎么会说出了这样的话呢?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她的话儿戛然断了句。她为难地笑了笑,怕他会抓住这句话,接着恳求她,于是,心慌意乱地在心里重新排列说服他的理由。可万万没有想到,他竞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用手在脸上抹了两把,鼻涕眼泪抹了满脸。倩倩掏出手绢,刚要给他擦脸,他却一把夺过扔在地上,用脚连踩几下,干噎着说:“问题不在一年半年。而是,而是,我这才了解我在你心里的价值,原来还不如一帮流氓。”……P3-5


编辑推荐

柯岩,四十年代,她是云南昆华女师的学生领袖;五十年代,她是新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七十年代,她是诗人、剧作家;八十年代,她是小说家。 她的代表作《寻找回来的世界(套装上下册)》,曾被拍成电视剧,由宋丹丹主演,轰动一时。该小说讲述的是工读学校老师为花样年华的“问题学生”重树信心、回归社会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套装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书的质地不错,内容也很好。


内容还算可以,印刷也尚可.....


标 题


很久以前看过电视剧 当看到有此书 及时下单买下 书籍很好


此书在二十多年前读过,印象极为深刻,现在读来,仍然很赢得我心。


经典!!!!虽然现在看来有些言语比较幼稚和一本正经,但里面的感情真实伤感


给妹妹买的 据说不错 正是老师要求的那本


《寻找回来的世界》,84年听小说连播,85年看电视连续剧,从98年进入IT业有机会上网就时时在寻找,终于找到了!上午收到书,中午乘地铁就拿出看起来,尽管页眉上标着“中国儿童文学经典 100部”,尽管邻座的姑娘因注意到我在看“儿童文学”而用异样的眼光多打量了我几眼,尽管和同事提起这部小说时几乎无人反应,那又如何?从儿童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乃至今天的不惑之年,我终于找到了你!


终于找到这本书了,字体印刷都不错,就是配的插图太恶心了,和书的内容一点也不搭配,我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他们都割掉.什么时候有电视剧卖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