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家禽家畜引起的疾病防治

郑秀华,张揆一 主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郑秀华,张揆一 主编  

页数:

193  

字数:

122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为“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组织编著的丛书之一。全书共分8章,分别用通俗的语言叙述了:①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如艾滋病、人禽流感、疯牛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②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如沙门菌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鼠疫、炭疽、猪链球菌病。③寄生虫性人畜共患病,如:弓形虫病、囊虫病、血吸虫病、牛带绦虫、肝吸虫病、旋毛虫病等。④其他人畜共患病,如鼻疽、钩端螺旋体病等科普知识。为了方便农村禽畜饲养者阅读,独辟蹊径,以禽畜分章,便于饲养者学习应用。尽管动物和人类一样,不只患一种病,但是这种分述,方便了读者。 本书作者根据科普读物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简炼、生动的语言,结合农村日常生活实际,扼要介绍了传统常见的、最新发现的、危害性大的人畜共患病防治知识。全书内容新颖、通俗易懂,适合农村初中文化水平以上的广大农民群众、禽畜饲养者阅读使用,也是动物爱好者、宠物饲养者等密切接触动物人群必备的知识读物。

书籍目录

一、家禽引起的人体疾病 1.人禽流感 2.鹦鹉热二、狗引起的人体疾病 1.狂犬病 2.包虫病三、牛、羊、猪引起的人体疾病 1.疯牛病 2.牛带绦虫 3.日本血吸虫病 4.牛结核病 5.炭疽病 6.流行性乙型脑炎 7.猪囊虫病(米猪肉) 8.布氏杆菌病 9.猪丹毒 10.猪水疱病 11.猪链球菌病四、马驴骡引起的人体疾病:鼻疽五、猫、鱼、兔引起的人体疾病 1.弓形体病 2.猫抓病 3.破伤风 4.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 5.兔热病(兔土拉杆菌病)六、猴引起的人体疾病 1.艾滋病 2.黄热病 3.猴痘七、啮齿动物引起的人体疾病 1.鼠疫 2.流行性出血热 3.疟疾 4.蜱传回归热 5.钩端螺旋体病 6.鼠伤寒 7.鼠咬热 8.森林脑炎八、多种动物引起的疾病 1.沙门菌病 2.戊型病毒性肝炎 3.旋毛虫病 4.口蹄疫 5.李氏杆菌病:转圈病 6.疥癣病(癞) 7.弯曲菌病

章节摘录

  一、家禽引起的人体疾病  1.人禽流感  禽流感名称的由来  禽流感是一种来势凶猛的禽类流行性传染病。这个名称,对一般人来讲可能有点陌生。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它称为“鸡瘟”。意大利1878年首次报道,1901年证实其病源为“滤过性病原体”,1955年才证实该病为“甲型流感病毒”。后来发现实际上在禽类中还存在一种相似的疾病叫“新城疫”,两者常常被混为一谈。为把二者区别开,现把前者称为禽流感或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把后者称为新城疫或伪鸡瘟、亚洲鸡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季节容易流行,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可达100%。在一般情况下,禽流感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但是人类对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易感,由此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称为“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目前尚无人与人传播的确切证据。  根据致病力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禽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禽流感很容易从一个农场传播到另一个农场。禽类的粪便含有大量病毒,能造成灰尘、土壤污染,再通过空气引起禽类之间的传播。病毒通过被污染了的器械、运输工具、饲料、笼、衣服,特别是鞋子,从一个农场带到另一个农场。病毒还可通过动物的脚和身体携带(如啮齿类动物)而传播。活禽在拥挤、卫生状况差的市场进行交易,也是传播的一种途径。目前,苍蝇传播此病毒的能力尚未得到证实。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家禽家畜引起的疾病防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