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音速飞机低碳飞行探索
2012-9
乐正伟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9出版)
乐正伟
115
是等看自己的发明被打入冷宫,从此一蹶不振,心灰意冷;还是坚定信念,持之以恒,不懈追求?乐正伟编写的这本《亚音速飞机低碳飞行探索》给出了回答。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从本书所揭示的内容可知,在亚音速大飞机低碳飞行的科学研究方面,我国不仅不比西方航空强国差,甚至在关键性创新方面使他们望尘莫及。
一、引言 二、问题的提出 三、有限翼展机翼与翼型的比较 四、飞机翼梢引射器的工作原理 五、翼梢引射器与诱导阻力的克服 六、安装翼梢引射器后的效益分析 七、Y—8飞机的改进设想 附录A等熵流特性(经典) 附录B可压缩流函数表 附录C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给作者的回信 附录D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给作者的回信一 附录E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给作者的回信二 后记 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谈到这里,无形中勾起了我在2009年至2011年初与中国科协往返通信的一段回忆。那时,我以满腔热情和对大飞机低碳巡航追求的执著,向他们推荐《一种让飞机大幅节能减排的翼梢引射器》项目,并附有大量供决策参考的相关资料。对方相当慎重地请了专家组进行审评,并根据专家意见对我的建言屡作回复。在此,为减小篇幅计,不妨先从对方的回复开始,抄录几段往返通信如下:对方:专家认为您的文章所涉及的引射器主要功能及可行性,超音速流能否形成等问题尚欠缺科学依据,尤其是相关实验的支撑,因此建议您继续研究此问题,得出相关的实验依据,获得实验对该理论的支持与验证。并有如下建议:(1)以论文的形式投稿到相关科技期刊。(2)通过网络发表,或翻译成英文,与全世界的相关科学家进行交流,探讨与验证。我方:(1)关于“专家”提到的“超音速流能否形成等问题”。经查实,我寄来的《让飞机大幅节能减排的翼梢引射器》说明书共5页中,没有一处提到超音速流问题,其中第4页第15行,虽然记载有“在喷口气流速度为音速前提下”的字样,但我在这里讲的是“音”速,而非“超音速”。显然,“专家”们肯定是把不属于我的发明涉及范围的概念强拉进来了。(2)关于“专家”提到的“欠缺科学依据,尤其是相关实验的支撑”问题。飞机翼梢引射器的结构老实讲很简单:由渐缩形喷管、扩压管和吸气管兼气体混合室组成。它的前身轮船仓底污水疏导泵、锅炉注水器,污染车间污染空气诱导器等,早已为广大群众公知,并公认其在人力难至的工作岗位上有上佳的表现和工作效率。所不同的是,飞机翼梢引射器的工质是用渐缩形喷管借助飞行速度加速气流形成的高速空气;而它的前身,上述那三种引射器的工质则分别是压力水、压力蒸气和压缩空气等,并且这些工质的速度远小于音速,仅此而已。因为铁的事实证明,上述那三种引射器的表现是高效的,成功的,且其工作原理又与飞机翼梢引射器基本相同,故从侧面胜于雄辩地说明:飞机翼梢引射器的可行性是不容置疑的,飞机翼梢引射器完全可以轻松地将翼梢处由下上翻的气流吸入并引射排到翼尾。
《亚音速飞机低碳飞行探索》由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