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学巨奖背后的神奇故事

卫理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卫理  

页数:

214  

字数:

200000  

前言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正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科学发展到今天,它已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当中。科技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实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各国为了推动科技的发展,都设立了众多科学奖,许多科学奖甚至成为世人瞩目的科学巨奖,为推动人类科技的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些科学巨奖犹如科学王国里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那些摘取了科学明珠的科学家,无疑是科学王国里的科学巨人。  科学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在通往科学的征程中,满是艰辛和荆棘,它需要科学巨人们满怀科学精神和探求真理的智慧。古往今来,任何一项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经历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完整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过不断探索真理、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坚持真理这样一个艰难过程。马克思曾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不是吗?诺贝尔为了研制出烈性炸药,付出了血的代价:阿伦尼乌斯为了让人了解他的新学说,四处奔走;身残志坚的霍金,用智慧谱写一曲雄壮的乐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研制杂交水稻,几十年如一日守在田间地头……科学研究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劳作,也是一种精神的探险,单靠聪明的大脑是不够的,还需要坚韧精神,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这种顽强执著、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科学家们正是凭着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以非凡的智慧和毅力,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科学的奥秘,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当科学巨奖的桂冠戴在科学巨人的头上时,人们往往把羡慕与敬佩的目光投向他们。殊不如,在掌声、鲜花的背后,在荣誉的光环下,每位科学巨人都有一段感人故事。他们在创造科学奇迹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神奇的人生。  本书收集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大奖,为读者讲述众多科学家获得巨奖背后的故事。以期读者从这些神奇的故事中,既能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更能感受到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从中受到激励,得到人生的启迪。由于水平有限,差错在所难免,还望读者批评指正。为了保证科学性与准确性,在编写的过程中,也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内容概要

一个个如雷贯耳的科学大奖,如同竞争激烈的竞技场,引来无数的科学巨人一展风采;一个个走上领奖台的科学巨匠,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耀在科学的天空中。在通往科学的道路上,满是荆棘与鲜花,留下的是他们的一个个动人又神奇的故事。想深入解读这些科学背后的有趣故事吗? 本书为你一一讲述。 本书收集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大奖,为读者讲述众多科学家获得巨奖背后的故事。以期读者从这些神奇的故事中,既能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更能感受到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从中受到激励,得到人生的启迪。

书籍目录

最著名的科学巨奖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人两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大师颁奖前的争吵一次受辱所带来的巨奖溶化又复得的金质奖章获奖全是因为蚊子领奖台上的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数学怪才数学中的“诺贝尔奖”弥补菲尔兹奖的遗憾仅次于诺贝尔奖的科学大奖巨奖背后的奇人奇事从获奖科学家到畅销作家奖金数额最高的科学奖普里斯特利奖章环境科学的最高奖——泰勒环境奖他得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奖世界生物多样性领导奖经久不衰的科学大奖他制出让人发笑的气体维生素与“微不足道”的大奖“熊猫之父”与野生动物保护奖英国达尔文奖量子力学与玻尔国际金质奖章靠嗅觉赢得大奖奇怪的水晶玻璃奖杯美国富兰克林奖章轰动世界的伦琴射线世界气象组织奖他们开辟了飞行时代世界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奖金数额最大的国际数学奖一鸣惊人的大胆假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制碱世界里的大比拼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化学领袖与化学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基础科学奖为女科学家设立的最高奖年代久远的阿克顿奖何梁何利奖中国地质行业的最高奖“物理女王”与物理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性权威科学奖排行榜

章节摘录

  诺贝尔在一份简略的自传中这样描述自己:“本文作者生于1833年10月21日。他的学问从自学中得来,从没进过高等学校。他特别致力于应用化学的研究,生平所发现的炸药中,有烈性炸药、无烟炸药等。1880年得瑞典‘八星大勋章’,又得法国的大勋章。惟一的出版物,是一篇英文作品,得银牌一枚。”  世人从此记住了诺贝尔这个名字,他令人崇敬的原因,当然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发明家,一个能干的企业家,或是一个大富翁,而在于他有一个伟大而宽广的胸怀,有一个崇高的宿愿。他与许多富豪不一样的是,他一贯轻视金钱和财产。当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瑞典的慈善事业,仅留下慈母的照片作为纪念。他说:“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对于有儿女的人,如果除去留给必需的教育费用外,再传给很多的财产,我认为那是错误的,这样只能鼓励懒惰,使他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才干。”  正是依照这一思想,尽管有人包括他的亲属极力反对,他还是在遗嘱中写道:“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产,按下列方式予以处理——这份资本将由我的执行者投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将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将被平分为五份,其分配办法如下:一份给在物理方面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给作出过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给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过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给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份给曾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举行与促进和平会议做出过最多或最好工作的人。”  于是,人们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了诺贝尔奖,这,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的由来。诺贝尔之所以设立这五种奖,有其深远的考虑。他一生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中,化学是他涉足最多的领域,其次是物理学。这让他真切地认识到研究化学和物理学的重要性,所以他特意为化学和物理学各设一奖。对于生理学或医学,他一直很关注,只是因为太忙,未能更多地研究它,对此他一直感到很遗憾,直到他去世前,他还想创办一个医学研究机构,但这一愿望未能实现,所以他决定设一生理学或医学奖来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以弥补他生前的遗憾。诺贝尔虽然不是文学家,但一生没有成家,所从事的危险实验工作,令世人敬而远之,于是,在长期的孤独生活中,阅读一些文学名著曾是他主要的业余爱好。正是因为完全出自于对文学的热爱,他决定设置文学奖,希望有更多的优秀文学著作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他发明的各类炸药,按他的意愿主要用于工业,造福人类。可事实上,炸药不可避免地被用于人类之间的战争,对此,他非常愤恨却又无可奈何。为了倡导和平,反对战争,他决心再设一项和平奖。如今,事实已证明,诺贝尔设置的这五项奖,的确在促进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也从诺贝尔所设立的五种奖中,清楚地看到他伟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宿愿。  1896年12月10日,由于心脏病猝发,63岁的诺贝尔与世长辞。他火化后的骨灰安放在斯德哥尔摩的郊外。他的名字和诺贝尔奖一样,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诺贝尔奖金由瑞典政府一个委员会管理,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得奖人,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选出;生理学或医学奖得奖人,由斯德哥尔摩的加洛琳医学院选出;文学奖得奖人,由瑞典、法国和西班牙三国的文学组织选出;和平奖得奖人,由挪威国会中一个五人委员会选出。诺贝尔奖最初设立时的奖励基金总计为920万美元,每年拿出利息约20万美元作为当年的奖金。每年的奖金有多少,得看基金收益有多少,不过,随着设立的基金年代越久远,诺贝尔奖的奖金基本呈上升趋势。1989年,诺贝尔奖金为45.5万美元,近两年,诺贝尔奖金更是高达100多万美元。学会与他人分享,你的成功与快乐就变成双倍。  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人  1901年,诺贝尔奖举办了自设奖以来的第一届颁奖大典,谁是第一届的“科学宠儿”呢?范特霍甫(1852—1911)就是其中之~,他“因为有关溶液渗透压强和化学动力学研究成果”,获得首届的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闯了大祸 范特霍甫是荷兰物理化学家,1852年8月30日,他出生在荷兰鹿特丹。这位名医的儿子,从小就对化学实验感兴趣。有一天,读中学的范特霍甫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外的窗子前走过,他忍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那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实验器皿、一瓶瓶化学试剂多么诱人啊!  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要知道,他多么希望亲自动手,让那些瓶瓶罐罐里的药剂产生神奇的反应。“要能进去做个实验多好啊!”他正这么想着,突然,发现一扇窗子开着,哈哈,机会来了,小范特霍甫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上了窗台,钻到实验室里去了。他熟练地学着老师的样子,支起铁架台,把玻璃器皿架在上面,便开始寻找试剂。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些药品所引起的反应,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  哪知实验室内的响动,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谁在实验室里呢?老师从窗口望去,天啊,“胆大包天”的范特霍甫正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呢。这太危险了!要知道,学校是严禁学生偷做实验的。老师没有惊动范特霍甫,怕他在惊慌中出危险,便绕到门口,把门打开。听到开门声,范特霍甫才从“化学实验梦”中惊醒,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是谁允许你来做实验的?你好大的胆子!”老师又气又急,把范特霍甫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今天犯了什么错误吗?这件事是要报告校长的,你一定会受处分的。再说出了危险,你的父母也要责备学校。赶快回家,把你的父亲找来,我要对他说这件事。”  父亲来到后,这位鹿特丹的名医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对自己儿子不规矩的举动深为尴尬和愤慨,要知道,在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着轻视化学的偏见。但这位博士父亲转念一想,儿子肯钻好学,是好事一件,不该过分去责备。于是,把儿子狠狠地教训了一通后,这位开明的父亲把自己原来的一间医疗室让给了儿子,让他专心做他喜爱的实验。就这样,范特霍甫因“祸”得福,有了自己的小实验室,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跑到学校实验室去了。他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和从其他亲友那里得到的“赞助金”,全部积累起来,用来购买各种实验器具和药品。正是少年时代的爱好与经历,决定了范特霍甫以后成长为一位著名化学家。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科学巨奖背后的神奇故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