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
2011-5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金曾豪
239
150000
无
一 人类对于动物,实在有着说不尽的永恒话题。 人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历史,先在地决定了人类与动物的天然亲缘关系和一往情深的亲和力。早在两三万年前,动物作为艺术形象就已进入了人类的审美创造视野,原始人遗留下来的史前岩画及其图腾崇拜物,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动物。而在漫长的文学史长廊中,动物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永恒形象。 人类的祖先早已通过作为东方文学源头的《诗经》、《罗摩衍那》和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荷马史诗》、《古希腊神话》等,提出了一些具有永恒属性的命题以及对这些命题的理解。这些命题包括:人与神,爱与恨,生与死,正义与邪恶,荣誉与耻辱,战争与和平,人生的局限和无奈等,而人与动物的关系,则是其中格外绚丽多彩、别具意蕴的命题。 中国的《诗经》开篇即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种叫“雎鸠”的美丽乌儿,亭亭地栖在波光潋滟的河中央,关关地鸣叫着,开启了中国文学的华美篇章。孔子说,诗的作用在于“兴观群怨”,可使人们“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的诗教,岂止是希望人们熟识鸟兽草木之名而已,而在于引领众生俯仰天地,万物一体,广大心性,到达厚德载物、天人和谐的仁道之境。这就是中国文化、文学的元典精神。 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动物作为艺术创造对象与审美表现对象,都曾经历了渔猎时代的动物神话,农耕时代的动物童话、寓言和传说故事,以及现代的动物小说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动物主要是以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承续下来的,而且品类十分丰富。美国学者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列出的中国动物故事类型就多达299种。动物小说是现代动物文学的主要文体,或者说现代动物文学的核心是动物小说,此外还有动物散文等。 动物文学不同于以“原始一儿童思维”为特征而创作的动物神话(如《白蛇传》)、动物童话(如《狐狸列那的故事》)、动物寓言(如《伊索寓言》中的动物)、动物传说故事(如《狼外婆》)。动物小说是以动物作为艺术主角、按照动物“物的逻辑性”原则而创造的一种动物题材叙事性文学作品,并严格遵循现代小说艺术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原则。动物小说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以第三人称为主(偶尔也有第二人称),作者以身临其境的“在场感”直接表现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和生命意蕴,而且动物都“不开口说话”,即使偶有开口说话的动物也只是动物与动物之间“说话”,而不是与人“说话”。而动物神话、童话、寓言、传说故事中的动物,都能“开口说话”,而且主要是与人“说话”。 动物文学的主要特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动物中心主义。动物文学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理念。强调人与动物的平等地位,呼唤人们关爱动物,尊重动物,树立“动物一生态道德”的观念,并进而从动物世界中反思、寻求人类的精神价值。 二是强烈的荒野意识。这不仅是指动物文学已将目光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视角,转向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丛林、高山、大海、草原等“荒野”世界,更是指人们希望在荒野中找回曾经失落的精神,寻求拯救地球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途径。正如创作不朽自然文学《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所说:“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而《论自然》的作者爱默生说得更彻底:“在丛林中我们重新找回了理智与信仰”。 三是动物文学有自己独特的文学形式和语言。一般认为,动物文学独特的文学形式和语言表现为:一是严格按照动物特征来规范所描写角色的行为;二是沉入动物角色的内心世界,把握住让读者可信的动物心理特点;三是作品中的动物主角不应当是类型化而应当是个性化的,应着力反映动物主角的性格命运;四是作品思想内涵应是艺术所折射而不应当是类比或象征人类社会的某些习俗。 二 动物文学是当代文学的一个独具艺术魅力并拥有充分自主发展前景的文学门类。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文学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且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动物文学的这种“上升”态势,是与其独特的价值及这种价值在当今世界所彰显出来的重要性分不开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加以论析。 首先是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的维度。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存危机,人类必须反思自身的行为,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生态道德的观念,培养人类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生态道德,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拓展道德共同体的界限,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赋予自然界特别是动物永续存在的权利,进而从征服自然、灭绝动物的狂热中走上回归自然、天人和谐的道路。而动物文学,正是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广大少年儿童培养、树立生态道德的最好的中介和读物。 动物文学的重要价值,还深刻地体现在对少年儿童“精神成人”的作用和意义上。由于少年儿童的精神生命对动物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因而动物形象自然而然地成为儿童文学最重要的艺术形象之一,动物小说也自然成为儿童文学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艺术板块之一。动物文学对少年儿童的“精神成人”具有其他文学样式不可取代的作用。动物文学的审美指向是执著于对“动物性”——与儿童生命世界有着最密切的天然联系的动物世界的探索,艺术地再现和描绘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生命原色,以及由描绘动物世界带来的对博大自然界的由衷礼赞。动物文学直接搭建起作家与少年儿童关于生命、关于生存、。关于自然等具有深度意义的话题平台,为少年儿童提供了比其他儿童文学样式更多的关于力量、意志、精神,关于野性、磨砺、挫折、苦难以至生与死、爱与恨等的题材和意蕴。阅读并领悟动物文学所具有的这种独特而深刻的精神内核,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不失为一种‘精神补钙”。 三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动物文学自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就已开始出现,鲁迅的《鸭的喜剧》、《兔和猫》,周作人的《百廿虫吟》,沈从文的《牛》,叶圣陶的《牛》,丰子恺的《养鸭》,萧红的《小黑狗》,老舍的《小动物们》,巴金的《小狗包弟》等,成为中国现代动物文学初创阶段的重要收获,并形成自身的一些特征:一是以动物散文为主,较少动物小说;二是描写对象以家畜宠物为主,极少野生动物;三是以人的主体性为主,借动物寄寓思考、抒发情感,对动物习性的观察、描写细致准确。现代动物文学的这种“寓言式文体”模式承续了很长时期,直至进入20世纪80年代,这才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并迎来了“风起云涌”的发展新阶段。这种“风起云涌”的局面突出体现在动物文学作家队伍的不断壮大,审美追求与艺术重心的不断拓展。新时期以来的动物文学作家队伍主要由以下三股力量组成,并在动物文学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倾向与创作风格: 一是关注生态文明、力倡生态道德的作家。他们秉持新的人与自然观,足迹遍及高山、江河、沙漠、荒野,虽然作品的命名不一,被称为“大自然文学”、“生态文学”、“环境文学”、“生命状态文学”等,但动物始终是这类文学锁定的主要艺术形象。代表作家有徐刚、刘先平、方敏、郭雪波、李青松、哲夫等。 二是一批以创作人间社会为主业同时也将目光转向动物世界的作家。他们的动物文学过多地包含了社会学的成分,借动物以折射人类,甚至是“事有难言聊志怪,人与吾非更搜神”。这类“人间延伸型”的动物小说,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如宗璞的《鲁鲁》,乌热尔图的《七叉犄角的公鹿》,冯苓植的《驼峰上的爱》等。新世纪的代表作有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杨志军的《藏獒》等。 三是以儿童文学作为自己目标与志业的作家。他们的创作追求与审美取向,不但有力地扩大了中国现代动物文学的艺术版图与艺术成就,而且更是将动物文学的旗帜牢牢地插在了儿童文学领域,一大批优秀作品已成为滋润少年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钙质。代表性作家有:蔺瑾、沈石溪、金曾豪、李子玉、梁泊、牧铃、乔传藻、刘兴诗、朱新望、李迪、刘绮、薛屹峰以及更年轻的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等。 对于自然生态、动物的重视,儿童文学比之成人文学似乎觉悟得更早。毕竟世界的未来是属于儿童的,而儿童的天性又更接近自然,热爱动物、植物,因而儿童文学也就自然而然地更关注自然万物,将动物世界、植物世界与人的世界一起纳入创作视野。 儿童文学范畴的动物小说创作,勃兴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轨迹与艺术策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动物小说蕴涵着较为明显的社会学含量(这与同时期成人文学中的动物小说有相似之处),重在人的主体性,以人的视角看动物,以人与动物的关系隐喻人间社会,动物形象通常具有象征性和寄寓性,更多地承载着现实人世与文明秩序的道德理想和世俗期待。如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李传锋的《退役军犬黄狐》,朱新望的《小狐狸花背》等。 第二阶段的动物小说中,动物取得了艺术“主体”的地位,从动物的视角看动物、看世界;作品的场景完全是动物世界,只有动物与动物的生命较量、冲突与丛林法则,动物的生死离别、爱恨情仇、荣辱悲喜等错综复杂的“兽际”关系成为描写的重点。代表作如蔺瑾的《雪山王之死》、《冰河上的激战》,沈石溪的《狼王梦》、《红奶羊》,金曾豪的《苍狼》,方敏的《大迁徙》、《大绝唱》,黑鹤的《黑焰》等。 第三阶段的动物小说延续至今,还在不断探索、实验之中,其特点是力图从动物行为学的“科学考察”角度,深入动物内部本身,还原动物生命的原生状态。这有沈石溪的《鸟奴》,方敏的《熊猫史诗》等。 四 动物文学(主体是动物小说)已成为当代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重要类型。由于动物文学所具有的思想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深刻性,艺术呈现方式的神秘性、可读性,艺术形象的鲜明性、独特性,因而赢得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并成为他们精神补钙的上佳产品。这一现象自然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有关动物文学与儿童生命成长、动物文学与生态道德建设、动物文学与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动物文学的叙事艺术、动物文学的形象塑造、中西动物文学的比较等,正在成为文学研究新的课题。与此同时,系统梳理和评鉴现代中国动物文学的代表性成果,将最具原创力、影响力、号召力的一流动物文学主要是动物小说作品,重塑出版,使其在“人与自然和谐生存”与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广大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这已成为具有文化担当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出版人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贯注重高品质童书出版的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在推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之后,又组织专家团队,精选精编精印、高质量地出版《中国动物文学大系》,实在让人感佩! 《中国动物文学大系》既是现代中国原创动物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动物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相信这一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气象万千的动物文学书系,必将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全的人性基础、国民素质、生态道德产生更大的实质性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动物文学大系》高端选编委员会 (王泉根执笔) 2010年11月24日于北京
本书收录了金曾豪的两部中篇动物小说《鹤唳》和《带领结的鹅》。
《鹤唳》是一部追踪报告式的动物小说,逼真地描述了一个丹顶鹤群一年中充满内忧外患的生活。作品展示了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的生存环境,更注重于对这种优雅、傲岸、酷爱自由的大鸟生命状态的考察。
金曾豪,男,江苏常熟人,一级作家,江苏省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常熟市文联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文学成就在儿童文学,出版著作30余部,并有《金曾豪文集》和《金曾豪动物传奇小说系列》行世。其中长篇小说《狼的故事》、《青春口哨》、《苍狼》和散文集《蓝调江南》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作品还获得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新时期优秀少儿文艺读物一等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和紫金山文学奖等奖项。重要作品还有《小巷木屐声》、《绝招》、《鹤唳》、《秘方 秘方 秘方》、《男孩不带伞》、《阳台上的船长》和《芦荡金箭》等。大型剧作《杨乃武出狱》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编剧奖,短篇评弹《千里寻宝》获第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
总序
鹤唳
戴领结的鹅
作家与作品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著作目录
获奖记录
动物小说的魅力◎金曾豪
金曾豪动物小说的诗意启蒙◎余雷
鹤唳 1 大顶子 从上往下看,云层非常像大海。 浩瀚的云海涌动不止,无垠的苍穹却屏息凝定,而高踞的太阳则壮丽辉煌。 单纯和岑寂形成了肃穆,浩渺和辉煌制造出伟大。 遥遥地传来几声嘹亮的鹤鸣:“嚯噢,嚯噢……” 鹤鸣总有一种苍凉的情昧,使云海之上的肃穆更显深刻。 “嚯噢,嚯噢……”鹤鸣在罡风中震颤着,有力地播送着一种生命的信息。它们来自大地,来自人间。它们欢呼的是生命的欢乐,喟叹的是生存的艰辛。 鹤群出现了。 十九只丹顶鹤排成斜斜的“一”字,翩然于云海之上。说“斜斜的”是因为这“一”字所指的方向并非它们飞行的方向。在空中,鹤群从不采用头尾相接的鱼贯队形。队伍中的每一只鹤都把长长的头颈笔挺地指向前进的方向,成为十九条“平行线”。这种队形保证了每只鹤都能看清前方,又能借助群体飞翔时所形成的气流。 在碧空、红日和白云的宏阔背景上,鹤群显得鲜明而和谐。即便在天堂里,也应当有生命的飞扬。即便在天堂里,如此美丽的大鸟也是有资格飞行的。 它们来自嫩江平原上的一个沼泽,要去长江三角洲某个温暖的芦苇荡。不管多么遥远艰辛,一年一度,它们都要作南去北归艰苦卓绝的迁徙。如果把出生地作为故乡,那么北方是它们的故乡,而南方只是它们的越冬地。每年十月,它们离开故乡去南方过冬,次年春天又要千里迢迢地回返故乡。作为候鸟,它们谨遵祖训,听从季节召唤,南北奔波,义无反顾。事实上,它们别无选择,因为迁徙关系到它们种类的生存繁衍——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吗? 在鹤的感觉里,天空中的风犹如湍急而清凉的水流。凭着高超的技巧,鹤群的飞行从容而优雅。 “嚯噢,嚯噢……”它们不时地呜叫几声用以振奋精神和协调节奏。鹤群又开始爬高了。 飞在队伍最后的那只鹤有点跟不上节奏,它的翅膀似乎有些僵硬。它高声呜叫着,鼓励自己跟上同伴。 这是一只雄鹤,朱红的额顶明显比同伴硕大。硕大的丹顶在阳光的辉映下熠熠生辉。鹤是没有名字的,但为了叙述的便利我们称它为大顶子。 是的,大顶子有伤在身。 三天之前的傍晚,鹤群在一个三角形的沼泽地宿营。鹤群的迁徙路线大致是固定的,途中有不少它们熟悉的老宿营地。这个三角地就是老宿营地之一,它们对此是比较放心的。但这一次它们遭到了粗暴的骚扰。半夜时分,一艘摩托艇突然驶近它们宿营的芦苇洲。摩托艇的速度超出了鹤的经验,它们慌忙向芦苇深处退去。鹤在夜里视力不好,轻易不肯起飞。 摩托艇上的两个人没想到鹤群会退避得这么迅捷,他们以为在强烈的聚光灯下鹤群至少会惊呆一两分钟的。这儿泥沼遍布,他们是不敢离艇的,开着艇转悠了一会,看看没法再接近鹤群,只得悻悻而归。灯,一只忿怒的鹤就从芦苇丛里向他们展翅冲来。在夜色里,这只奋起反击的大鸟看上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灰色精灵。 这只勇敢而鲁莽的鹤就是大顶子。年轻气盛的大顶子并没看清艇上的情况,它的攻击是冲着那盏小灯来的。小灯的玻璃壳被啄个粉碎,但灯泡仍旧亮着……在紧接着的一片混乱中,大顶子的长喙不知怎么地被某个旋转着的钢铁部件卡住,随即被无情地切断…… 飞在大顶子前的一只老鹤感觉到了什么。 “特尔,特尔……”老鹤是在询问大顶子,意思是:你还好吧? 大顶子没吭声,只是颤动了一下羽翼:没什么。 动物之间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交流不可能精确,但它们确实可以进行即境即时、心领神会的交流。 大顶子其实已经相当虚弱了。三天来,断喙的伤痛折磨着它,更严重的是它几乎无法觅食。饥饿使它不顾伤痛去觅食,但它下啄时总是忘记了它已经丢失了喙尖。鱼逃了,虾逃了,它甚至难于吃到一条蚯蚓。和鸡不同,鹤是用喙而不是用爪子扒土的。它难于叼咬住一枚野果,难于咬断和吞咽一根草,难于喝到一口水…… 喙对于鹤来说确实是太重要了。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