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2009(总第十二卷)
2009.8
新时代出版社
周伦佑 主编
无
作为中国体制外写作最具坚韧性和独创性的非非主义,继2006年推出近百万字的《16年诗学历程:刀锋上站立的鸟群》、《非非20年图志史:悬空的圣殿》之后,近期推出50万字的《非非》总第十二卷——2009年《后非非诗歌及评论专号》,在华语写作界引发了持续的非非效应,后非非写作得到了进一步确立和深化。在流派写作群体性萎靡、分崩离析的当下,这无疑是2009年汉语诗界的黄钟大吕。
这本50万余字的作品集,收录了数十位非非诗人和理论家的精心之作。在非非经典栏目里,推出了诗人董辑的《反生活简史》、孟原的《黑暗现象学》两大组诗,是后非非写作在近年的重要收获,这些作品展示了诗人的天才之思以及深入骨头和体制的刀锋质地;非非风度则收录了非非实力诗人陈小蘩、陈亚平、邱正伦、蒋蓝、龚盖雄、马永波、雨田、袁勇、梁雪波、周伦佑等诗人的血性、敞亮之作。这些作品给人最深的印象在于,他们没有迎合国际汉学气味和文学的时尚剪裁术,写作视野在自由精神这个广阔维度上展开,既是对伪写作的一种清算,也对日益诡谲的后极权之痛,在各自的言路里进行了手术式的厘清。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姚新勇、林贤治、黄粱、发星、梁雪波、袁勇、二丫等评论家对非非的判读,他们独具慧眼的价值钩稽,将对后非非写作带来深远影响。同时,周伦佑、周伦佐一如既往地展开他们对体制外思想的标的和麇集,这些文章为读者打开了文学的一翼:文学对时代的进入,就是在思想史上的深重划痕。
而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博士、硕士对非非的研究,也为非非的研究谱系提供了新鲜的视野,以期破除其成型的固化倾向。
我们还是要重申:正如主编周伦佑曾经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介入——但我们只能以写作的方式介入;我们当然要承担——但我们只能以诗人的身份来承担。这便是《非非》在后极权时代发条松动的加时赛中所持的基本立场。在这个日益舞台化的写作领域,非非主义的写作者以某种缺席的身份,捍卫着来自宿命的使令。
非非主义跟国内另外的写作流派完全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成员恰恰是极具写作个性的,但这个巨大的差异来自他们取得了共识的价值基准,即对极权文化的价值清理。因此,非非是相对封闭的,但也不排除对价值趋同者的吸纳,在思想因血气而充盈、艺术因纯净而锐利的前提下,展开的是21世纪汉语写作的前景:捍卫自由的言说。
著名先锋诗人、著名文艺理论家。籍贯重庆荣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写作,1986年为首创立非非主义,主编《非非》、《非非评论》两刊。自1994年起,与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王宁、王岳川等合作,策划并主编“当代潮流: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三辑共15种)。作品入选北京大学谢冕教授主编的《中国百年文学经典》、《百年中国文学经典文库》,著名学者林贤治主编的《自由诗篇》、《旷野/中国作家的精神还乡史•诗歌卷》等国内外数十种重要选本,并被翻译成英、日、德等多种文字在国外介绍、出版。其理论和创作在新时期文学理论界和海外汉学界有较大影响。文学成就被写入张炯、洪子诚、金汉、孟繁华等众多知名学者撰写、主编的数十部现当代中国文学史。2004年聘任西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已出版有:《反价值时代》(诗学理论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艺术变构诗学》(文艺理论专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艺术人本论》(文艺理论专著,与周伦佐合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悬空的圣殿》(文学史著,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诗集,唐山出版社,1999年)、《周伦佑诗选》(诗集,花城出版社,2006年)等多部汉语文学及学术专著。此外,还编选出版有多种当代前沿文学思潮选集。
无
后非非诗歌:走出固化与自闭
■周伦佑
本卷【开篇特稿】栏目刊出学者姚新勇论述非非的近四万字的长文。
姚新勇是一位充满人文情怀和道德勇气的知名学者,他的学术研究,以关注、挖掘和伸张边缘话语与异端话语为理路,并由此形成他独具一格、别开新意的学术方向。这里刊出的《囚禁式写作境况的烛照与穿越》是一篇才情纵横,激情澎湃的心力之作。作者将非非主义放在中国百年新文学史和新诗史的框架中来进行考察,从而凸显非非主义在中国百年新文学史和新诗史上的非凡意义。作者本着一位人文学者的学术良知,严肃批驳和纠正了某些评论家(如程光炜、罗振亚等)对非非主义的刻意误读和曲解,令人信服地从多方面论证了非非主义的“天才性”和“伟大性”,并以此为尺度,全面确认了非非诗人的创造在百年中国新文学史及新诗史上的巨大贡献和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这是近二十年来,有关非非主义的最具穿透力和最具思想高度的一篇论文。姚新勇先生的这篇大论,显然已超出了一般文学评论的范围而具有了思想史论的意义。
以此同时,论文作者也通过对非非文本(特别是周伦佑文本)的解读,指出了非非自身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自我封闭、自我固化的危险倾向,这是值得笔者和非非全体同仁高度警觉的。作为对姚先勇先生批评的回应,本期《非非》有意扩大选稿范围,不仅选登了马永波、安琪、阿翔、发星等优秀诗人的作品,还特别选登了一批青年作者(如杜光霞、梁雪波、野麦子飘、周兴涛、原散羊、王学东等)风格各异的文论和作品,以期《非非》在作者的构成和作品风格多样化方面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改观。非非理应是多元开放的,也必须是多元开放的。
本卷【非非经典】栏目重点推出非非诗人董辑、孟原的最新力作。
董辑的《反生活简史》(八首)以质朴的语言,着力表现了个人生存体验中“反生活”——即被生活拒绝的一面。诗人是渴望生活的,如同梵高,但当你要坚持个人的价值理想和生活信念而不准备随波逐流时,生活就会背叛你,抛弃你,把你置于孤独无依的境地。好在诗人有诗歌为伴,如一盏灯的温暖,而在精神的创造中找到存在的意义。作品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口语写作方式,但对个人体验的挖掘更深,语言的表达更纯净。这组诗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好诗一定是来自个人体验的。
孟原是非非的后起之秀,自2000年加盟非非主义以来,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诗歌写作和推进非非主义。《黑暗现象学(十六首)》是他的一次高峰体验之作,诗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如神启般一鼓作气完成了16首诗,实现了对作者之前创作格局的全新突破。《黑暗现象学》以炯异的风格将诗性之笔指向人性深处,作品通过对自己内心以及人类二人关系的剖析,在对人性的深度介入中,着意揭示了人性的黑暗之维。通过这组作品,作者正在确立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语言方式和诗写风格。
董辑的《反生活简史》(八首)和孟原的《黑暗现象学》(十六首),是后非非写作在近年的重要收获。
【非非风度】是本刊的保留栏目,自1986年《非非》创刊起已先后推出了近百位诗人。本卷推出的十五位诗人,有的是读者熟悉的,有的是崭新的面孔。
陈小蘩的《书与文字的幻想之旅》保持了作者一贯的雍容、优雅与成熟。对汉语言的诗性进入,使这组诗呈现出某种深度和难度。作者的诗思是幽远的,但表达则显得游刃有余,毫不滞重。其中的《从一间病房到另一间病房》是作者近年来的重要作品,它让我想到索尔任尼琴的《癌病房》。诗中的“病房”实际上是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病态社会的隐喻。陈亚平的《后非非诗人图像集》继续他的以诗论诗人的路数,十二首诗如十二位后非非诗人的素描,使你想到这些诗人的神态和艺术追求。这种写作带有探索的意味,也因此带有几分冒险,如果不能捕捉到每个诗人的个性特征,极容易造成雷同。邱正伦的《哲学白皮书》是本卷值得关注的作品之一。作者以轻松的文笔探索一个个重大的哲学命题,细读起来,与其说他要建构什么,不如说他是要解构什么;阅读的快感来源于一些生活细节对严肃命题的消解。这是邱正伦近期诗歌的一大特点,从中可见邱氏幽默的妙处。蒋蓝的《铁幕蝴蝶》(十二首)是对过去创作的一大突破,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潜沉,蒋蓝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诗写方式,整组诗既保持了介入现实的力度,又体现了语境纯粹性的追求,是近年后非非写作的又一个收获。龚盖雄的《绝望诗前的火炬》(八首)保持了作者一贯的诗写特点,青春式的激情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以论入诗,但论得有力干净;整组诗无疑是充满活力和才情纵放的,如果某些句子再多一些打磨和推敲可能会更好。马永波的《忽明忽暗的秋天》(八首)是从他前几年作品中选出来的,保持了他一贯的水准。独白性和叙事性是这组诗的最大特点。我曾经有个看法:90年代滥殇的(来源于翻译诗歌的)所谓“叙事性”手法,马永波是重要的源头之一。而这一点恰恰被评论界忽略了。《回到村庄》(组诗)是雨田的一次新的尝试,作者的书写对象不再是他生活的那座城市,而是回到了生养他的村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土的挚爱。《动词的先驱》(九首)是袁勇的最新力作,笔者在阅读中强烈的感受到一种动感、力感和速度感对视觉的冲击。整组诗隐含着某种暴力倾向,一行行蜂拥而来的诗句似乎与烈酒和生命的大苦闷有着某种关联。如果说“激愤出诗人”不是一句废话,那么袁勇激愤的对象是什么呢?安琪的《幻想性生活》(八首)别开另一种风景。我曾经对相关朋友说过,中国当前活跃的女诗人中,如以才华论,安琪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这组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一个喜爱大都市但又被围困在大都市的敏感女性的生存困惑。才气、尖锐、陌生化追求以及对心理细节的准确捕捉,构成这组诗的艺术特色。杜光霞是本期重点介绍的新作者之一,本卷《非非》同时刊出她的十首诗和两篇论文。作者是一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在读博士研究生,但她的《自传体》(十首)却很少有学院派的拘谨和刻板,而于自在中显示出某种放任和大气。同为女诗人,杜光霞不像安琪,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诗歌形式的实验上,而更注重现实的、底层的诗意挖掘。作者学习写诗的时间并不长,一开始就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是令人欣喜的。其中《自传体》的内在圆融和诗境的透明,《农村母亲》所表现的大恨大爱以及真实到近乎残酷的诗写品质,已为作者以后的写作开启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前景。梁雪波是本期着重介绍的又一位新作者,本卷《非非》同时刊出他的《石头的声音》(九首)和一篇论文。《石头的声音》(九首)显示作者的修炼已非一日之功。这是一组纯正的抒情诗,作者身居南京软性的都市文学氛围中,其写作却与时下流行的诗风判然有别。笔者认为:这组诗达到的艺术水准,是当今诗坛许多浪得大名的诗人所远远不及的。发星以主编民间诗刊《独立》和提倡“地域写作”而闻名于诗坛,《黑鹰之魂》(八首)表现了一个少数民族诗人精神传统上的民族性体认。和作者那些粗犷原始的长诗不同,这组诗写得细腻而温婉,从诗中我们可以读到一种民俗学的原始神秘。《说不出的桃花》(十首)是从阿翔近期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他的诗一般篇幅不长,但于随意中可见匠心,于散漫中可见内敛,某种浓郁洒脱的诗意是为阿翔所独有的。原散羊是一位蒙古族诗人,《绝望的秩序》(八首)以马头琴的悠扬向我们演奏了一曲灵魂之歌,我们在流畅的诗句中和作者一起漫游在满洲里的大地。周伦佑近期因为专心于其他的学术课题,诗歌创作的力度有所减弱。《大象跳舞》(五首)是从周伦佑近期的作品中选出来的,除《哲学研究》一首,其余四首都与动物有关,诗的意旨却是直指当下现实的。形而上思考与当下现实批判的结合,构成这五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非非左翼】集中登出六位青年诗人的作品。
作为一位研究古典文学的在读博士,周兴涛的《读红色出版物》(九首)却一扫线装书涵养的传统句法,以犀利的笔触为我们划出了一道红色闪电。初次出手,周兴涛就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诗歌写作风格,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此外,林忠成的《深入隧道》的情节性,刘先国的《日光下的亡灵》的荒诞感、野麦子飘的《打工的打》的底层意识,王学东的《被纯洁所囚禁》的严谨形式与孤独感,姜丰的《价值的统治》的知性思考与批判意识,二丫的《虚拟的图象部落》的绝望与希望的悖论,都是各具特色的。笔者期待这几位作者在下一卷《非非》中将更好的作品呈现给读者。只要有好诗,《非非》是不吝惜篇幅的。
除刊登诗歌作品之外,每卷《非非》都以近一半的篇幅来刊登评论和理论文章,这是本刊的一大特色。本卷《非非》也不例外。
【评论:启蒙与介入】集中刊出八篇评论文章。
林贤治是在中国学界有很大影响的人文学者,他以自由精神烛照现实与历史的文学史论写作,打破了体制学术僵化的封闭系统,给中国晦暗的思想天空增添了一抹亮色,其论具有改写当代学术基本格局的意义。《周伦佑:红色写作》是林贤治的史论专著《中国新诗五十年》中的一章,作者通过对周伦佑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后两个时期创作的分析,论证了“反暴力修辞”是周伦佑对中国新诗的主要贡献。黄梁先生是台湾知名的诗歌评论家,他以主编《大陆先锋诗丛》10卷本而为中国诗歌界所熟悉。《刀锋上的诗与历史》,从周伦佑诗歌中反暴力修辞对极权暴力结构的解构入手,深入分析和论证了周伦佑诗歌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梁雪波的作品前面已作了推荐,这里刊登的《“后启蒙”时代的奥德修斯》,以古希腊史诗中奥德修斯的流放与归来作为批评原型,论述了中国当代诗歌中启蒙话语的“失魂落魄”,以及从北岛到周伦佑的反抗集权暴力的写作谱系。发星的《周伦佑:以诗人面孔刻进历史的几个片段》,用不同于学院批评的独特方式,以周伦佑诗歌中具体作品的写作地点为线索,论述了周伦佑诗歌与时代及生活环境的关系。袁勇的《修辞化处境的反叛与逃离》,以自成一体的话语方式对周伦佑的长诗《遁辞》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蒋登科是知名的学者和学院评论家,他的《孟原:深刻与迷茫》一文,以严肃的批评态度,深入分析和解读了孟原诗歌中独特的个人体验与诗写方式,同时指出了孟原以自我方式介入当下的诗歌写作中隐含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迷茫。二丫和周兴涛的两篇文章都是评论陈小蘩的《正午的黑暗》的。二丫的《角色陷阱与悖论中的成长》写得汪洋恣肆,但感觉缺少了一些严谨和节制。周兴涛的《教育的荒谬》带有随笔的意味,篇幅虽然简短但显得尖锐而颇有力度。希望周兴涛在这种随笔式的评论上多下些功夫。
【《非非》:一份杂志的传奇】讲述的是本刊的故事。
这里刊出的两篇文章原载于学术期刊《扬子江评论》2008年第四期的“名刊观察”栏目。有关非非主义的评论与研究已屡见不鲜了,但从学术层面对《非非》杂志进行研究性的考察,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杜光霞的《当代先锋诗学的体制外向度》一文,着眼于《非非》的体制外向度,在对《非非》与《今天》、《他们》的比较考察中,从“刊物的载体”、“坚持的时间长短”、“刊物的容量”,以及“对当代诗歌的影响”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非非》杂志在推进当代诗歌现代性转型以及建构一种独立的体制外诗学方面的文学史意义和历史贡献。周伦佑的《先锋的历程》一文,回顾了《非非》杂志创刊22年来的艰难历程,并就“非非主义的创立经过”,“《非非》杂志的‘梦启’传闻”,以及“‘非非’命名的确切含义”等“非非之谜”首次作了批露和确认。
这两篇文章同为研究《非非》杂志和非非主义的重要文献。
【当代诗歌批判】刊登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下中国诗界的种种乱象进行了义正辞言的批判,代表了当代诗人的正义发言。
杜光霞的《在运动中迷失的中国新诗》抓住“诗歌运动化”这一痼疾,深入考察了当代诗歌从精神到艺术两个方面在诗歌运动中的迷失。董辑的《诗歌活水中的三股浊流》,以随笔的方式勾勒了当代诗坛上不事写作、单靠在诗歌界翻云覆雨捞名利的三种人的丑陋嘴脸,作者虽然没有点名,但我们从文章中大致可以想见那些诗歌混混为何许人。《谩骂改变不了“丑闻”的性质》是周伦佑批驳下半身口语诗人伊沙的反批评。文章在有力回击伊沙的狡辩和谩骂的同时,以确凿的证据和事实,论证并确认了伊沙“冒认《非非》主编”事件的丑闻性质,将伊沙这个“《非非》主编的冒认者”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架上。
【后非非诗学】栏目是对后非非诗歌的深度评论与研究,是从后非非诗人的写作方法中抽象出来的诗学理论。
陈亚平的《变构与方法:周伦佑“后设写作”诗学研究》,通过对周伦佑的“后设写作”方法和诗歌作品的参照解读,而建构了一个作者自己的解读系统。理论性与系统性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这篇文章是后非非诗学的建设性收获之一。蒋蓝的《非非的隐喻诗学:蛰伏於掌纹的刀锋》从哲学隐喻学的角度,对几位后非非诗人的作品进行解读,从中抽象出袁勇的“豹子”、陈小繁的“豹子”、陈亚平的“鸟和鸟群”、周伦佑的“大鸟和象形虎”、雨田的“乌鸦”、龚盖雄的“黑夜”、董辑的“破车”,邱正伦的“冷兵器”、孟原的“飞鸟”等诸多隐喻,并以此来建构一种后非非的隐喻诗学。这篇文章和前面陈亚平的文章同为后非非诗学的收获性文本。邱正伦的《写作的代价》从诗歌创作主体的丧失与重建来审视中国当代诗人的写作,在中国当代诗歌30年的大视野中分析和论证后非非诗人主体性重建的意义和价值,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现实意义。邓艮的《坚执在锋刃上的后非非写作》,紧紧抓住后非非写作的核心理念,在对后非非理论的回溯、清理和澄清的辩证过程中,深入地论证了后非非写作的历史和现实定位。为后非非写作的正名树起了一面旗帜。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文风,是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董辑的《后非非诗人阅读札记》则以随笔的形式对后非非诗人的作品逐一作出点评,文体形式既象古代的诗话,又近似於读后感,散漫的笔锋中不时闪出智慧的亮点。其对每一位后非非诗人创作个性的把握,是独到而准确的。
【体制外思想史档案】收录周伦佐,周伦佑的两篇访谈,一篇序言和一组文革地下诗歌。
周伦佐的《黑色风雨中那条电光小路》和周伦佑的《横断山脉反主流句法的人本踪迹》两篇访谈,是回答《独立》主持人发星书面问卷的问答录。两位作者在文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家庭影响、问学道路以及对自由、信仰、宗教、当下现实等问题的看法,具有较高的体制外思想史料价值。《青春琴弦上的叛逆声音》是周伦佐为《周伦佑文革诗选》所写的序言,文章追溯了周伦佑早期创作的经历,描述了文革时期西昌地下思想探索群体的活动情况,是一份有价值的文献。《非非》2000特刊曾刊出《燃烧的荆棘》(周伦佑文革诗选18首)及相关资料。这里刊出的《周伦佑文革诗选之二》(十二首)是“周伦佑文革诗选”的一部分,前后两次刊登的“周伦佑文革诗选”,代表周伦佑文革时期短诗写作的基本水准。这次刊出的《周伦佑文革诗选之二》和周伦佐所作的序言,同是研究文革时期地下文学有价值的史料。
和非非主义同步,《非非》杂志创刊已经22年了。22年——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一些人止步,更多的诗人与《非非》一道前进。在凤凰的火焰中坚持到最后的非非诗人们,见证和创造了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这一段辉煌的历史。不管脚下如何山摇地动,不管身边如何潮起潮落,我们始终选择和诗歌站在一起。《非非》之门敞开着,一代又一代诗人走向非非,进入非非,共同以诗歌为旗,在一个暴力与物欲横行肆虐的年代中,写下见证的诗篇——这个沉沦的时代将因我们而得到铭记!
2008年12月13—15日于成都琴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