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手机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刘震云  

页数:

253  

字数:

15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关于人们日常“说话”的小说。据作者统计,人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要说三千多句话。如果有人夜里说梦话,还得再加上三十多句。在这部小说中有许多嘴,有人不爱说话,有人在说假话,有人在说傻话,有人在说实话,有人是话中有话。主人公严守一是一个以“说话”为生的人,在电视台主持节目。他的节目以说真话见长,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不由自主开始说谎话。当谎话和手机连在一起时,手机就变成了手雷。

作者简介

刘震云,1958年生于河南延津县。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曾创作长篇小说
  《故乡天下黄花》
  《故乡相处流传》
  《故乡面和花朵》(四卷)
  《一腔废话》
  《手机》
  《我叫刘跃进》
  《一句顶一万句》等;
  
  中短篇小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吕桂花 第二章 于文娟 沈雪 伍月 第三章 严朱氏

章节摘录

  17  《有一说一》开策划会的时候,费墨急了。过去费墨跟大家急有些半真半假,这次是真急了。费墨急了不是因为讨论的话题不符费墨的心思,或是什么人又伤了费墨的自尊心,而是针对开会的气氛和环境。  《有一说一》办公室分里外间。外间摆着五部热线电话。《有一说一》雇了两个小姑娘,一天到晚接电话,将接到的电话记录下来。这两个女孩称自己是“陪聊女郎”,整天的工作就是陪人聊天。《有一说一》节目火了之后,五部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有批评某一期节目的,有称道某一期节目的,有给节目挑错别字的,有提各种稀奇古怪问题的,如:居民区里能养狗,为什么不能养猪;张春生去北京打工,家里的老婆被村长睡了,应该怎么办;老梁拾了五千块钱,也还给了失主,但两人打起来了,原因是:应不应该给一千块钱回扣;我们是沧州粮油厂,上个月,我们已经注册了“有一说一”,开始加工大馅包子,你们节目再不改名,就算侵权;还有一些女孩打来电话,想给主持人严守一寄照片,问严守一的手机号码……  《有一说一》编导们的办公室在里间。里间大些,有五六十平米,曲里拐弯摆了十几张桌子,桌子间打着工作隔断。办公室中间是个空地,开策划会就在这空地上,将椅子拉成一个圆圈。严守一一开始是主持人,后来又当了栏目负责人,在隔壁另有一个小办公室。费墨的办公桌,也摆在严守一的房间里。  今天开大会,在大办公室里间。本来想策划下一期节目,下一期节目准备做“河南人为什么爱撒谎”,但开会之前,费墨在小办公室发了火,告诉严守一,他有话要说。有话要说不是说“河南人为什么爱撒谎”,而是针对前些期的整个节目。他觉得这两个月的节目做得有些滑坡,有些言不及义,有些漫无边际,有些松;换言之,该松的时候紧,该紧的时候松;再不当头棒喝,再不开庐山会议,不知我们要滑到哪里去。说着说着,一脸恼意。看费墨真急了,严守一提起了心。但严守一弄不清费墨是真对节目不满意,还是又在迁怒,昨晚又跟老婆闹了矛盾。正因为弄不清,严守一只好顺着他的思路含糊。不满意总比满意要好嘛。不满意才能有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费墨的老婆跟费墨闹矛盾,也是无意中帮了《有一说一》。于是开会之前,严守一拍拍巴掌:  “大家静下来,今天开会,先不说河南人的事,先由费老说说我们。我们这一段的工作,又离费老的要求有一段距离,请费老把距离帮我们缩缩。”  大家便静下来,听费墨发言。在办公室里,大家坐的都是皮椅子,惟独有一张湖南藤椅,是专门给费墨预备的。费墨落座到藤椅里,点着一支烟,开始发言:  “这两个月的节目,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堕落。除了‘米脂女的新陪嫁’这一期做得还可以,可以也就是笨拙一些,没有耍小聪明,其他都一塌糊涂。现在看,你不耍聪明倒好一些。我以前就说过,做节目就像坐火车,走走停停,但我说的停是在车站,现在我们车站不停,正在半路上跑着,突然就停了。火车跑起来,乘客不烦,是因为窗外有风光,现在我们把窗帘全拉上了……”  说着说着急了:  “是晚上吗?明明是白天,拉上窗帘,要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还有铁轨,铁轨就是谈话的脉络,现在我们没有铁轨,任火车漫山遍野乱跑。再这么跑下去,是要翻车的!就像人活一辈子,如果没有追求,没有终极目的,整天漫无边际,想出一出是一出,你这是糟践生活你知道吗?你这样堕落下去,耽误的就不是别人,是你自己;耽误的也不只是你们,还有我!你坐过火车吗?……”  严守一听出话头来了,费墨家里,昨天晚上很不平静。不过话又说回来,正因为不平静,费墨怒气大,说不定倒对节目有些新思路。但这时编导大段的手机响了,打断了费墨的发火。看大段打开手机,费墨停止说话。如果这电话接的时间短也就罢了,谁知电话还很长,有三四分钟。大段低着头,也不说话,只是闷头听,偶尔说一两个单词,语气也有些支吾:  “……对……啊……行……噢……啊……嗨……听见了。”  由于手机接得莫名其妙,大家反倒支起了耳朵。大段挂上电话,仰起头,发现大家都在看他。另一个编导胡可青有些兴奋,撇下费墨说:  “肯定是一女的打的。”  见大段要狡辩,胡可青用手止住大段:  “我能翻译。”  接着学着男女两种语调:  “你开会呢吧?对。说话不方便吧?啊。那我说你听。行。我想你了。噢。你想我了吗?啊。昨天你真坏。嗨。你亲我一下。不敢吧?那我亲你一下。听见了吗?”  这时众人共同起哄:  “听见了!”  大家哄堂大笑。严守一也笑了,也有些兴奋。但他突然看到,惟独费墨板着脸,脸上的恼意又在增加。严守一意识到什么,忙用手势示意大家安静,又对费墨说:  “费老,请。”  费墨瞪了大家一眼,继续往下说;发过个人脾气,这时开始往节目上聚拢:  “那我就不说火车了,我说萝卜。萝卜是常见的,萝卜皮通常是被视为无用的,但萝卜皮拌好,同样能登大雅之堂。我们《有一说一》,就是以拌萝卜皮起家的,但我们现在开始拌人参了!问题是人参也是假的,是塑料的……”  这时负责会议记录的小马手机又响了。小马接受大段的教训,没敢在办公室接,而是跑向了阳台。谁知费墨又停下不说了。严守一忙把小马的记录本拿到自己面前:  “费老,接着说,咱们不等她了。”  谁知费墨又点燃一支烟,看着天花板:  “要等,我不能每人都说一遍。”  严守一忙向阳台喊:  “小马,快点,开会呢!”  小马忙关上手机,跑回来记录。费墨又继续说:  “那我就不说萝卜了,我说狗熊。狗熊掰棒子,还知道掰一个扔一个,我们期期节目都在重复。看似内容不同,其实掰的都是同一个棒子!怎么连熊瞎子都不如呢?我已经忍了好长时间了……”  这时严守一的手机又响了。严守一接受前两人的教训,打开手机,看也没看,劈头就说:  “开会呢!”  欲关手机。谁知电话是伍月打来的,而且人已经来到了电视台门口,正在门口给严守一打电话。严守一:  “你来电视台,事先怎么不打一招呼呀?”  又说:  “真不凑巧,我在外边办事,不在台里。”  也是躲伍月的意思。但伍月在电话里告诉他,门卫说,他清早开车进了电视台。严守一一方面无法抵赖,另一方面怕手机接长了,费墨再发火,只好说:  “那你把电话给门卫吧。”  接着对门卫交待:  “我是严守一,让她进会客室吧。”  忙关了手机。谁知大段有些幸灾乐祸:  “你也玩儿现了吧?”  胡可青:  “肯定也是一女的,我还能翻译。”  众人又笑了。严守一用手压住众人,已看到费墨脸色铁青,从湖南藤椅上站起来,收起自己的公文包,夹到腋下就往外走。严守一知道事情闹大了,一边上前拦住费墨,一边对大家说:  “开会都给我把手机关了,认认真真听费老讲,严肃一点!”  费墨把公文包扔到桌子上:  “我刚才都讲什么了?”  小马忙翻笔记本:  “费老,您讲了火车、萝卜,还有狗熊。”  接着抬起头,迷茫地看着费墨:  “费老,您到底要说什么?”  众人又想笑,但都压抑着。费墨一屁股坐到湖南藤椅上:  “我都不知道我要说什么了!”  突然想起什么,点着众人:  “但我倒觉得,我们应该做一期节目,就叫‘手机’。”  首先指着严守一:  “‘我不在台里’,瞎话张嘴就来。”  又指众人:  “我看不是河南人爱撒谎,是你们!你们在手机里说了多少废话和假话?汉语本来是简洁的,现在人人言不由衷。手机里到底藏了多少不可告人的东西?再这样闹下去,早晚有一天,手机会变成手雷。我看倒不如把手机里的秘密都公布出去!”  说着说着忘记了自己的烦恼,开始兴奋起来,用手拍着藤椅扶手:  “下期就做,不做河南人了,做手机!”  但由于激动过分,突然捂自己的胸口。小马忙给他端了一杯茶:  “费老,您别激动。”  费墨推开茶杯,环视众人,慢条斯理地:  “你们怕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说怕,也不敢说不怕。但这就是费墨要的结果,给他进一步发挥提供了余地,费墨拉开架势,又要长篇大论一番,严守一看他正在兴头上,估计一番话讲下来,又得半个小时,他想起伍月还在下边等他,担心她等急了,闯到办公室来,那也是一颗手雷,于是趴到费墨耳边悄悄说:  “费老,您先讲着,我去找一下台长。”  费墨瞪了他一眼:  “正在开会,找他干什么?”  严守一:  “费老这策划毒,我去给他煽惑煽惑,如果这事能定,今天就定下来。”  又看着众人:  “大家都别怕,手机里的秘密,该公布就公布,咱们也做回人体炸弹,给社会消消毒!”  这谎撒得不够圆全,估计费墨也听出了其中的意思,但皱着眉摆了摆手,将严守一放行。果然不出严守一所料,严守一刚走到门口,费墨就把手机一下甩到了原始社会,开始从众人抬木头“吭唷吭唷”讲起,说那时大家不撒谎,是因为那帮猴子还不会说话;现在你们爱撒谎,是因为你们学会了说话……  屋里的人不敢笑,严守一在门外偷偷捂着嘴笑了。  18  严守一在一楼会客室找到伍月。没见伍月时他有些发怵,见到伍月他反倒放松了。因为伍月今天找他,并不是要纠缠往事,或是与解渴和消毒有关系,而是另有别的事。而且这事跟费墨还有些关系。自和于文娟离婚,这是严守一第一次见到伍月。让严守一感到意外的是,几个月过去,伍月的外貌一点没变。装束、发型、脸上的皮肤、胸前的篮球,还和几个月前在河边树丛里一样。接着让严守一感到意外的是,面对面说话,她的口气已和电话里大有不同,电话里还有些斤斤计较,现在已由斤斤计较还原成大大咧咧,严守一便知道经过几个月的拖延战术,两人的关系再一次平安着陆。严守一再一次感到自己占了时间的便宜。见到严守一,伍月没顾上说别的,先嚷嚷去厕所。严守一领她到厕所门口。上过厕所,又去水房洗手。伍月洗着手说:  “严守一,我觉得你特小家子气!”  严守一靠在水房门口,拿着伍月的外套和包:  “没惹你呀。”  伍月:  “几个月不敢接我电话,今天又故意说不在电视台,把我当成送上门的鸡了吧?”  严守一听这口气,心就放回到肚子里。他故意嘬了一下牙花子:  “我哪敢呀,是我有些自惭形秽。”  又小声说:  “开会呢。费墨发脾气了。”  伍月:  “前年在庐山,也是开会,怎么夜里跑到我房间来了?”  严守一倒有些不好意思:  “嗨……”  伍月关上水龙头,走过来,三下两下,把一双湿手在严守一的毛衣上抹干。突然,头向严守一的脸前贴来。严守一以为她要吻自己,急忙用手撑住伍月的额头:  “冷静。”  伍月耸着鼻子嗅着:  “哎哟喂,严守一,你太让我失望了,你都堕落到洒香水的地步了?”  这是沈雪清早起来调皮,自己化妆,故意撒到严守一身上的。边撒边说,这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像狗一样,撒泡尿在严守一身上留个记号,就把别的狗拒之圈外了。严守一当时有些哭笑不得,现在就想用别的话岔开,但刚要开口,伍月突然意识到什么,板起脸来:  “哎,你刚才推我干什么?以为我要亲你呀?我今天还非亲你不可!”  严守一看看四周,将脸伸过去:  “好,好,让你亲一下吧。”  伍月反倒把他的脸推开:  “别臭美了。看不出来,自打跟了那教台词的女教师,还真要改邪归正了?什么时候结婚呀?我给她当伴娘去。”  严守一故作厚颜无耻:  “好哇,到时候我通知你。”  接着领她上楼,去电视台三楼咖啡厅。伍月边走边“呸”了严守一一口:  “别害怕,没人搅你的好事,我今天找你是正事。费墨写了一本书,想在我们社出,我们贺社长想让你写个序。”  严守一有些吃惊,以为伍月在开玩笑:  “给费墨写序?找错人了吧?我可是一没文化的人。你要写本书,我倒可以写序。”  伍月停住脚步:  “行啊,我写,正愁没钱花呢,书名就叫‘有一说一’,彻底揭露你的丑恶嘴脸,封面上还得注明‘少儿不宜’。”  严守一看看楼梯上没人,搂了一下伍月的肩膀:  “我觉得书名应该叫‘我把青春献给你’,或者叫‘一腔废话’!”  伍月挣开他:  “费墨的书已经发排了,你的序什么时候写呀?”  严守一站在那里:  “还真让我写呀?费墨知道吗?”  伍月:  “他还不知道。等你写了,我再通知他。”  严守一想了想:  “这事你可得慎重。让我写序,费墨未必瞧得上。”  伍月:  “瞧不上也得写。费墨这书,没法说了。书名叫‘说话’,我看他就不会说话,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联合国到大学课堂,还有你们的‘有一说一’,圈子绕得挺大,每句话都很深奥,动不动还引用些洋文,但最后什么都没有说清楚于是等于什么都没说!”  严守一想起办公室的费墨,现在还在原始社会呆着呢,便笑了:  “既然你们这么瞧不上他,书为什么还要出呢?你们老贺脑子进水了?”  伍月:  “老贺脑子没进水,因为老贺的女儿,是费墨的研究生。”  严守一明白了。伍月:  “老贺让你写序,并不是觉得你会比费墨写得好,而是想用你的序给费墨的书提提神,也不是让你提神,是想借一下你的名字给书打广告,不然这书一本也卖不出去。”  然后掐了严守一胳膊一下: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把话儿捎到了,你爱写不写!”  严守一收回胳膊,挠着头:  “我写没什么呀,费老的事,问题是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头。”  伍月瞪了他一眼:  “你跟我的事,就对头了?”  严守一又不好意思地:  “嗨……”  到了咖啡厅,喝了一杯咖啡,严守一似乎突然想起什么,看了看表:  “哎哟,都十一点半了,我下午一点还得录像,该化妆去了。”  但他的阴谋马上被伍月看了出来。伍月站起身,照严守一脸上又“呸”了一口:  “过去没看出来,学会耍心眼了。”  又说:  “以为我想跟你吃午饭呢?我早约好男朋友了。”  严守一虽然知道她说的也是假话,但也只好嬉皮笑脸:  “那好哇,哪天领来,让我看一看!”  伍月走了。她的夹克衫很短。大门口,她的身子往上一伸,露出一抹雪白的后腰。看着那后腰,严守一心里一动,接着又有些落寞。平安着陆之后,他又觉得过去的解渴和消毒并不可怕。世上的话,最黑暗的话,还数他跟伍月说得深。比较起来,于文娟和沈雪,倒成了泛泛之交。他走到窗前,看到伍月一个人从院子里穿过,向大门口走去,突然感到空气里飘起一丝失落和孤寂,这失落和孤寂不是飘向伍月,而是飘向自己。他掏出自己的手机,想给伍月打一电话,把她再喊回来;但想了想,又忍住把电话装到了口袋里。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现代的小说是非常时尚的,而《手机》嘲笑现代性,是比现代性更时尚的时尚。刘震云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鬼马”作家。  ——王蒙  《手机》是对今天人们生活、生存的思考,写出了对若干人命运的关注,转而对民族群体的新的历史文化语境、包括在高科技的现实之下人们的现实生存状态的一种思考,所以有先锋的精神和传统的白描。文学的贡献在于不断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对世界观察的方法,《手机》实现了这一点。  ——雷达  刘震云超出了他同一代的作家,始终能够在乡土中国和都市化中探寻一种价值。他确实是形而上地把中国的历史现实作了通盘思考之后出现了《手机》。  ——陈晓明  《手机》这样的作品,确实对我们的生活,对整个的生存状态,提出了富有威胁的分析。  ——李敬泽


编辑推荐

  《手机》是刘震云小说从乡土文学向现代都市转型的一次“大跃进”,作者对其他小说中一贯缺失的女性形象也做了充分的描写。好友王朔曾说《手机》是刘震云小说中他最喜欢的一部,尤其是小说的第三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部分并未在电影《手机》中得以呈现,却在即将播出的电视剧中得以充分还原,极大地丰富了电视剧的内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手机 PDF格式下载



我是先看的一句顶一万句,之后看的这本书,可以感到刘震云果真修成正果了,一句顶一万句得茅盾文学奖实至名归,近年难得的好书,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刘震云可能从这本书写完就开始酝酿一句顶一万句了,一句顶一万句的语言比这本书更洗练(借用别人的说法),内容更广阔,思想更深邃,但是读完这本书能更好的体会作者思想进化的过程。用刘震云的话说,现在他写一句顶一万句会更好,这话我信。我能感觉到就像他说的,在手机中还是他给你讲故事,而在一句顶一万句中是吴摩西给你说自己的事,杨百顺——杨摩西——吴摩西,不但名没了,姓也没了,没了不是没了,而是一个绕。


刘震云,我最喜欢的作者之一,手机巅峰之作


不知为啥电视剧要放置农村这条线,使得转场变得不那么自然流畅,整部电视剧节奏缓慢,演员有点过气,还是《手机》电影版精彩,前几天给朋友买来《手机》原著,自己顺带翻了翻,觉得《手机》小说才是最最经典的,大赞!!!


看过电视剧版后买的,因为和电影版差别很大,就想看下原著;读后才发现电影版算是对原著改动比较小的了,小说描写的人物内心很细腻,最后一章看似与小说没有关联,细细品来,其实是通过时间和距离对人物的命运产生的巨大影响来突出小说的主题---手机,很精彩!


《手机》这部小说,很多网友都推荐我一看,因为经常忙而没顾上看原著。后来在朋友的大力推荐下,将盗版电影和电视剧看了一遍。不得不赞


先看了手机的电视剧,再读手机小说,改编还是不少的。总体认为电视剧更好看、更幽默,适合消遣。而小说呢,更多地剖析了主人公的心灵,更深刻些。


手机的小说和电影的情节挺接近的,电影表现小说很好,吕桂花真有那么漂亮么?小说还是很见功力的。


手机的诞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也给我们带了来了危机。手机的确可以方便我们做许多是,但是你需要沟通的时候请放下手机,用你的心与人沟通


先看的电影,就感慨一番,今又看到原版的书,感觉还是书更好看,手机现在几乎和我成为了一体,每天把他当成手表,闲暇时又是游戏的伙伴,一天不带手机,感觉少了什么事的,手机让人拉近了距离,也让人的距离疏远呀!


手机的出现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刘震云的四部作品,均为精装,纸为雪白色,内容也包装都让人赏心悦目。


能写出这么幽默作品的,中国作家也不多吧。刘震云老师还是很有功力的!


一直很喜欢刘震云的书,朴实的语言,淳朴的书风反映了淳朴的农家风,虽然有些心计,却也很温暖,不做作!他的书好似一棵大树,所有的“杂支”都会汇成一颗美丽的大树。。。。


电影精彩, 书更精彩, 刘震云式的幽默和深情


喜欢刘震云这种语言风格的


刘震云,我喜欢。


刘震云实力的代表作。


小说内容多少和电视剧的剧情有些不一样,还是小说好看一些。


看了电影再看小说,很过瘾


没看过,不过电影那么好看,小说应该会更好。


这小说被利用的太完全了,电影,电视,话剧,の能有歌剧么


更喜欢小说


小说不错,就是不喜欢费墨,知识分子的虚伪,呵呵。男人都出轨的么?


像严守一这样的男人,还有灵魂么?不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 不过这种人也还是会很好地生活在中国当下。杯具!


看过电视剧,很不错


看电视剧才买的。


从电视剧来寻找书,还是书好看。


先看的电视剧,感觉相比较而言,电视剧更据吸引力


让我在书中知道很多。非常感谢作者。


很喜欢翻拍的电影,看看原著


在看完电影之后再来读原著,多少会觉得文字的魅力是那么的奇妙。


作者刻画的各种人物简直太传神了,就像身边的人一样。过瘾,过瘾!


印刷好!内容感人超出预期!


电影里看不到的,看书时可以慢慢品味


一口气就读完了,真八错,赞,国嘴是指崔永元么?


和电影有差别,更丰富。


老公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的看了,作家的文笔还真不错1


于文娟不真实,现实中女人不会离婚的,呵呵这点书里挺骗人的。


不错,没机会看电影,看书比电影好


读原著 不看电影 更够劲!!


尤其是严朱氏那一章,结合前文读完后有想哭的感觉.坎坷的人生与无情的岁月在您的笔下被朴实的文字充分的赋予了灵性.


幽默,给人以深思


书很好,值得一读,快递也很快


快成经典了!


被现实裹胁的人生


书的内容充实,很好。。


很值得买的书。


经典之作,值得再次拜读


好书。有教益。


帮朋友买的,好看!


太精彩了,我是在去美国的飞机上看完的,在机场买的,装帧很大气,纸很白。。


这本书比在市面上便宜,质量不错


包装不错,质量也很好,很实惠。


非常感谢您为我们写出手机这样精彩的故事!尤其是严朱氏那一章,结合前文读完后有想哭的感觉.坎坷的人生与无情的岁月在您的笔下被朴实的文字充分的赋予了灵性.

我当时是在美国把您的小说<<手机>>读完的,这是一本好书.我建议大家都细细的读下来,尤其不要漏掉最后一章。


这本书还是值得广大读者看一看的呀,因为当今天社会手机普及,这是个敏感的产物呀


先看了电影,后看了电视剧,再一口气看完小说。
觉得电影不如电视剧,可能是剧情时间有限,没有铺开。
电视剧和小说各有千秋。
电视剧的演员演技都太高了,
只是没有小说深刻,但更积极一些


感觉电影比小说好
电视剧比电影好
三个都看了 有了自己的感悟 最好


很无厘头的小说,买来一乐


电视剧热播后去买的,总体还算不错吧,比较有内涵,贴近生活


和电视剧比起来少了黑转头,反倒觉得电视剧有些意思。当然书写的不错。


描写社会现实比较深刻,喜欢


电影和电视和书上有距离,看书后有点失望,我指的是人,也许是我看电视和电影的理解能力有限。


三版一刷


内容很精彩,对话也来源于生活,只是当当网送货有点慢。


书不错,实惠,配送也较快,希望能精彩 书不错,实惠,配送也较快,希望能精彩


外部有点小脏,其他都还不错,另外送货时间比系统提示时间晚一天。


一本好收


书不错,没买错


内容不错,但是打着环保的名义,长江文艺用的纸张磕碜了些!


这本书是在站着读成的。每天黄昏时候站起来读上好几页。不知不觉读完了。结构其实很棒,很多地方也许我都在向他学习。


昨晚还在看《手机》电视剧,很好看,有一种冷幽默,看原著的感觉比电视还好,尤其喜欢看费墨的部分。


电视剧对小说的改编更贴近生活,对人物的刻画也更细腻,王志文与陈道明的联合演出也是一个亮点,总之看过电视剧就没有必要看书了.另就是小说中严家庄的地点是在山西,电视剧改到河南,可能作者是河南省的原因.


通常电视剧都比不上小说原著,这或许是个例外。


本来不想说!好多本书拿到手里,都很脏!有的像在书架上摆了好久的!有的更过分,上面明明就是几个大脚印(残缺不全的)!上次收到就是这样,想着可能是不留神!就算了!这次还是这样!


我的书要寄到我们住的这个地方 结果给寄到了市里 离我住的地方很远 去一趟只路费来回就得80元 你说我有特意去市里取书的必要吗? 还有就是不知道怎么退款


少儿不宜


我依然不评价内容 本身这本书书的封面是有一个封皮的 结果四角给折的不成样子了 呵呵!


好书,很喜欢,印刷精美!满减买的。


刘震云书值得看,很好,400减200买的


比电影更精彩。


买得多了~~~买得多了~~~没看


很不错的书 值得收藏


横好看的书


手机精装版~


刘震云的小说都不错!


此书的电视剧版本,也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