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老八舍往事

武汉大学中文系78级学生联合编撰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武汉大学中文系78级学生联合编撰  

页数:

279  

Tag标签:

无  

前言

  序: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一  三十年前,1978年10月,正值武汉大学校园桂子飘香的金秋季节,我们这群来自天南海北、年龄相差十几岁、有着不同人生阅历的人,由于赶上了新时期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机遇,幸运地走进了这所具有悠久历史而且风景秀美的校园,成为78级中文系学生。  “老八舍”是我们读书时所住的宿舍,即现在的桂园五舍。我们入校后,这栋四层楼的宿舍里,住有中文系和历史系76、77、78三个年级的同学,2000年我们创办同学网站时,有人提议用“老八舍”做了网站的名称,这样一来,“老八舍”仿佛成了我们中文系78级的代称了。  70年代末,整个国家刚从“文革”走出,开始拨乱反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我们的大学生活,自然过得很不寻常。我们亲眼目睹了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变,感受到了思想解放运动的伟力。特别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出,使我们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抛弃了个人迷信、教条主义,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在全国青年中开展的关于“人生观”的讨论,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审判“四人帮”的现场直播,使我们感到中国法制建设的迫切性;而中国男足和女排赢球的喜讯,竞使我们欣喜若狂地深夜跑到校园中火把游行……  那时,文艺荒漠刚开始泛青转绿,人文精神正从冰冻的大地上萌动,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文学。一篇短篇小说《班主任》,一部话剧《于无声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等,都会引起全社会的“轰动效应”。文学作为“人学”,以它以情动人的艺术魅力,以及在那个年代所具有的极为特殊的社会影响力,引领着整个中国思想巨变的风骚。  我们进校不久,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召开了,许多老文学艺术家得到平反昭雪,荒芜已久的文艺园地,很快又变得春色满园。国门打开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也纷纷出版,中外电影经常放映,读小说、看电影,成为我们专业的特殊功课。在校期间我们看了大量中外小说、戏剧和电影,仿佛是对“文革”十年“文化饥渴”的一次“恶补”。  70年代末的物质生活相对贫困,但我们精神上是充实的。我们的知识起点不高,却用争分夺秒、拼命的学习精神去弥补。清晨的校园中,到处可见同学们专心致志背书背单词的身影,晚上的阅览室则座无虚席。学校的老教师大多刚刚恢复工作,他们极其敬业,在教学上倾注了全部心血。至今我们回忆起这些老师,还充满了感激之情。  那时学校经常邀请国内的一流专家来做报告,学生可以随意参加。如今回忆起来,像王力、唐锼、任继愈、钱谷融、吕叔湘、柳鸣九、陈荒煤、戈宝权、王瑶、陆宗达、蔡仪、吴文治、田仲济等等,都是当时鼎鼎大名的著名学者。在经历了那场文化的浩劫之后,我们能够重睹大师的风采,聆听大师的教诲,感受思想解放的脉动,了解全国最新的学术动态,是非常幸运的!此外,还有著名作家徐迟、碧野、聂华苓等到我校作报告,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向学生普及交响乐知识,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知识重新受到重视的新时期,刻苦学习的已不仅是校园内的大学生,在整个社会上,特别是广大青年中,价值观的改变天翻地覆,追求知识已蔚然成风。我们在毕业前夕开办了一个对外招生的写作讲习班,社会青年的报名人数一次次突破名额限制,火爆的场面出人意料,以至于引起了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和《湖北日报》等众多媒体的强烈关注。三十年过去了,今天的80后和90后,追求的东西或许比我们那个年代的青年要丰富和精彩得多,这是时代进步带来的变化。而在新时期之初,广大青年人追求的最大“时尚”就是求知,虽然难免单纯、幼稚,但也充满异样的热情、向上的理想,以及渴望发展的冲动,因为那一代青年是从轻视知识和毁灭文化的荒唐岁月中走过来的。  二  2008年10月,我们武汉大学中文系78级同学在北京举行了纪念“相逢三十年”的大聚会。我们年级共有六十名同学,这次聚会,除两位逝世者和一位失踪者外,只有三人因病因事请假。五十四位同学从天南海北齐聚北京,甚至连定居在美国的同学也专程回国。大家欢聚一堂,好像又回到了大学四年在“老八舍”共同生活的时光。  今天,我们中间大部分人已逾“知天命之年”,最老的已经退休。从职业上说,无论在官商学媒各界,大都已成为中坚力量。而这群年龄职业生活阅历各不相同的人,一旦回到了“老八舍”,就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大家消融了年龄的差别,脱去了身份的外套,变成了平等亲切的朋友,相互关心的兄弟姐妹。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之间的情谊就像一坛陈年老酒,年代愈久,香味愈醇。  有了“老八舍”这个神奇的网络平台,同学之间的联系更方便了。大家虽然天各一方,却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地聊天。从国家大事,到家庭琐务,从子女升学就业,到各地旅游见闻……大家坦诚相见,沟通情感,渐渐地,这个“网上班集体”仿佛成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马甲”,即使工作再忙,总要抽空上网看看,聊聊,否则便似乎缺了点什么。大家虽然远隔千里,却好像日日相逢,真可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了。  正是有了“老八舍”这个群体,这个网站,我们才萌生了一个想法:通过网上聊天,来追寻大学四年的校园生活,把三十年前的那段历史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出来。  创意一旦形成,大家便以几位同学当年的日记为基础,勾勒出四年校园生活的大致轮廓,再通过网上的随意跟帖,去丰富和还原当年的诸多场景。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即兴跟帖,互相启发,不拘一格,时有谐趣。“集体记忆”的闸门一旦被打开,那些早已消失在飘渺时空中的历历往事,包括那个年代的学习情况、生活场景、思想交流、校园逸事,又渐渐鲜活生动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一个诞生于网络时代的文本,就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老八舍往事》。  三  回忆往事的第一个话题,就是高考。1977年9月,在邓小平的主持下,教育部决定恢复已废止了十一年的全国高考,以“海选”的方式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高考的招生对象,包括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和现役军人、国家干部和应届高中生;在报考范围上,深入到最基层的乡村,使广大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政审上,放宽了标准,不搞唯成分论,使过去被称为“可教子女”的一大批人解除了精神枷锁。由于报名者甚众,招生名额甚少,这场竞争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据统计,77级和78级两届高考的录取率分别为4.7%和6.5%(现在的高考录取率,一般省市都高于60%,北京上海已在80%上下了),考生囊括了从1966年毕业的高中生、初中生到1978年毕业的应届生。从同学们对当年参加高考和进校情况的描述,读者不难从中体会到时代巨变带给一代青年的命运转折是如何的让人刻骨铭心,也不难体会为什么今天的人们会对三十年前那个改革开放的起点是如此的念念不忘,甚至感慨万千了。  那个年代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在同学们的回忆中也多有涉及。当时国家政策非常重视教育,予以大力扶持,一般农村同学,都可领取甲等助学金,城市家庭中人均生活费低的,也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尽管如此,学生的经济状况仍普遍比较困难。有的同学为了省钱买书,宁可不吃菜,甚至站在院墙外看电影。但正因为有了助学金,使许多贫困同学得以完成学业,成为杰出人才。至今回顾,大家仍对当年实行的人民助学金制度心存感激之情。  学习是我们回忆中的一个主要话题。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拨乱反正,直接冲击着我们原有课本的内容。那时,《文学概论》成了争议最多的一门功课。“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个过去被奉为圭臬的命题,开始受到一些同学的质疑;文学社活动,常常为“真实性问题”、“悲剧问题”、“歌颂和暴露问题”等文艺的基本问题争论不休;还有对政治基础课学习内容的不满足,也充分表现出那个年代的学生希望冲破旧有思想的束缚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在大家的回忆中,经常提起77级。77级同学早我们进校半年,生源也是老少结合,故彼此认同。77级和我们同住老八舍,有时一起上大课,有时一起开展活动。77级同学中有不少思想敏锐、才华出众者,他们办过刊物《珞珈山》,承办过全国13所大学合办的刊物《这一代》,组织过“樱花诗赛”,办过讲习班等,这些都给过我们很好的影响。  各门课程的测验与考试,也是引起大家热议的内容之一。我们是恢复高考制度的最早受益者,但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饱受考试之累,由此生发的各种感想和回忆中聊起的当年趣事,想必会引起今日学子的会心一笑罢。  当时武大处于思想解放的前沿。校领导作风民主,校园环境和谐宽松,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校经常举办跨系跨学科的各类报告会、理论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这些活动,使我们得以登高临远,迎接八面来风,接受全国最新的文化信息。校园文化的熏陶是无形的,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极为久远。  那个年代的学生生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有些同学得风气之先,在校园里穿起了喇叭裤,跳起了交际舞;有的买了那时算是价格昂贵的“三洋”录音机,用于英语学习,或是迷上了西方的古典音乐;年纪稍大的同学不满意食堂的伙食,在走廊上用煤油炉或电炉开起小灶,形成“走廊关食派”……和今天的大学生活相比,当年的那些变化当然算不上特别的丰富多彩,但时代的进步却正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四  一朵浪花能反映出大江大河的喧腾;一张发黄的旧照片能唤起人们对整个时代的回忆。《老八舍往事》虽然只是对武汉大学中文系78级同学校园生活的简单勾勒,却是当时国内整个77、78级大学生活的生动缩影。  今天,当同学们回忆起当年,许多人对所学的功课早已忘怀,感受最深和最为怀念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那种活跃、开放的思想氛围和校园环境。我们是在时代的新旧交替之际入学的,亲眼看到旧时的权威倒塌,过去的一切理论,无论镀着怎样耀眼的光环,都要受到实践的检验,而一切现实的问题,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思考。在批判中,在怀疑中,在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辩论中,培养出我们的独立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气度,这是那个天翻地覆的大时代给予我们的最大赐与。  77、78级大学生毕业以来,在社会上千事创业,是一支过得硬的队伍。有的人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胸怀,敢为天下先,勇挑社会重任;有的人充满创造活力,不断开拓进取;还有许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淡泊名利;或在逆境中奋起抗争,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总之,无论处境如何,大家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致的。  近年来,学界有人研究“新三届现象”,探索77、78、79级大学生成长的原因。有人认为,这首先得益于新时期国家恢复高考,特别是1977、1978年的两次考试集中了十三年的考生;有人认为,这几届大学生多数来自基层,受过艰苦生活的锻炼;还有人认为,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学生组合容易形成多元的思想氛围……这些说法固然都有道理,但我们更深切感受的是,我们的大学四年,是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我们受到了时代长风的吹拂,饱享了人文精神的陶冶,增强了自尊自强的意识,坚定了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价值的信念,这是我们几十年来不懈努力的重要精神支柱。  站在今天去回忆三十年前的大学往事,就仿佛在看一张发黄的旧照片,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亲切、感慨、怀旧,而且还有恍若隔世之感。这二三十年来,时代生活的变化太大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力的极大提升,使中国摆脱了百年的贫穷落后面貌,这是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但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有其传承性的,没有那个年代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没有几代学人在历史转折时期的探索和努力,没有当年大学校园在严寒过后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春意,也许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巨变。  鉴于此,我们回忆往事,就并不仅仅是为了怀旧,而是希望更好地融入新的时代,激励自己奋力前行;也不仅仅是发发感慨,而是为了珍视和感恩。更何况今天的人们在提高了物质生活的同时,或许精神上反而变得空虚失落,就如同今天大学的设施比起我们上大学时不知好了多少倍,可是思想的活力和自由创新的氛围也未见得与日俱增一样。“知识实用化,精神无操守”,甚至成了今天人们的隐忧。  正是从这个角度说,温故知新,继往开来,回首三十年前的大学往事,对于我们和今天的读者,或许还是一件别有意义的事情罢。

内容概要

老八舍是武汉大学中文系78级大学生居住的集体宿舍。这一群人,经历迥异,年龄悬殊,于1978年10月从四面八方相聚在此,共同度过了几年求学时光。时隔多年,虽然彼此早已分飞南北,天各一方,却又借助网络,於十年前建立起自己的网上“老八舍”,并在此探讨人生事业,共诉生活心情,回忆点滴往事。于是便有了这样一本书。 本书的价值在于,她不仅集中再现了一代学子的人生体验,为历史写实,为时代存真,还用一种最“时髦”的网络跟帖方式呈现出丰富的个性。与个人回忆录相比,少了些视界局限,与传统编年史相比,多了些鲜活细节,具有不可忽略的文体价值和史料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学年/001—082 上学期(1978年10月5日—1979年1月22日) 入学报到,讲述不同的高考经历/003;社会考生占多数,高考 为我们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遇/019;开学典礼、传统教育和入学测 验/026;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是《文学概论》/030;人民助学金和 那个年代的生活标准/032;各类讨论会和报告会,迎来思想解放的 大潮/035;三十年前的书价好便宜/042;陈荒煤的报告会/044; 《现代汉语》测验趣事/045;年级刊物《红枫叶》问世/048;大 学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好多人考砸了/054 下学期(1979年2月11日—1979年7月20日) 恶补中外电影,大学四年看了三百多部/056;老八舍门廊两 边,是我们的争鸣园地/065;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劳动周:下田插 秧/065;庐山六人行代表了老八舍的第一次集体出游/066;听对 越自卫反击战的报告/071;为中文系两位大师级教授开追悼会/ 072;学术讨论: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吗/073;关于东湖游泳的 往事/077;听周大璞教授作报告/079;77级因诗歌《爱》引起争 鸣/081;武汉的夏天好热啊/082第二学年/083—122 上学期(1979年8月31日—1980年2月7日) 出版业复苏,《英语》课开始使用许国璋教材/086;中文系 的几次象棋比赛/086;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盛况空前/093; 77级主编的《这一代》还没出厂即被查禁,半本杂志也抢手/094; 年级的课外活动:爬珞珈山比赛/096;寝室争论,有趣的回忆/ 098;76级毕业了/099;放假了,听完中央文件再离校/102 下学期(1980年2月24日——1980年7月12日) 小万老师给我们上《英语》课/103;学习劲头实在是高/ 105;为刘少奇同志平反/107;年级流行喇叭裤/108;断臂维纳 斯之风波/110;有的年轻老师讲课水平不高/111;第二学年的 劳动周是打扫环境卫生/111;年级的剧社活动有声有色,为俺们 争了光/112;听名流讲座/116;从《马列文论》说到《文心雕 龙》/118;酷暑下的期末考试让我们记忆犹新/121第三学年/123—176 上学期(1980年8N31日—1981年1月27日) 学校实行食堂制,有人欢喜有人愁/125;受热捧的《美学》 开课/127;年级传看《金瓶梅》/128;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 话》在同学中不胫而走/129;亲历人生观大讨论/131;何谓“老 三届”/134;/全国象棋冠军来校表演/137;化学系77级出了一 个小偷/138;年级兴起买“小三洋”之风/139;与77级比赛羽毛 球/140;看审判“四人帮”实况转播/142;《政治经济学》课照 本宣科,逃课者众/147;思想激进的诗人走进大学校园/149;期 末考试,忙里偷闲踢足球/150 下学期(1981年2月18日—1981年7月5日) 80级有一位同学公派出国留学/155;胡国瑞教授讲宋词/ 156;中央号召“五讲四美”,校园学雷锋/157;校园看樱花/ 159;老八舍的“煤油炉”文化/161;樱花诗歌朗诵会/162;第 三学年的劳动周是拔草/162;话剧《沉思者》大受欢迎/162;围 剿《苦恋》不得人心/169;指挥家李德伦来校普及交响乐/171; 中文系的诗歌活动及朗诵会/174;老八舍的一次火灾与同学捐款/ 174;关于考试舞弊的议论/175第四学年/177—266 上学期(1981年8月30日—1982年1月14日) 新教学楼启用了/179;老段组织的黄山游遭处分/181;张国 安同学,你出家了吗/182;近半数同学报名学习太极拳/188;我们 的摄影社开张了/189;马克昌教授讲如何进行刑事诉讼辩护/194; 中国足球队三比。大胜科威特,校园彻夜狂欢/196;77级和78级联 合献礼的项目起风波/197;几场学术大师的报告会/199;中国女 排首夺世界杯,激动人心/200;珠海张表演特异功能:胳肢窝猜字/ 201;大学四年的必修课程全部结束了/204;77级毕业了/206 下学期(1982年2月7日—1982年8月4日) 周大璞教授开《训诂学》课,关于“小学传统”的议论/ 208;我们搬出老八舍/212;统计考试成绩,填表,被谈话/ 213;面向社会开办写作讲习班,作为毕业实践向学校献礼/216: 讲习班的报名空前火爆/219;毕业论文讲演答辩效果极佳,广受赞 誉/222;讲习班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媒体争相报道/225;同学 上讲台,风采各异/234;“热干面协会”惨遭重创/244;讲习班 结业和联欢/250;毕业合照/256;纯安同学的悲剧,国家包分配 利弊谈/258;临别相互赠言,老八舍生活结束/263附录:舍友剪影/267—276后记/278—279

章节摘录

  下乡的地点在吉林省白城地区,庄稼院十八般武艺样样练过。因“表现突出”,未曾入团就已被任命为大队团总支委员,后来又做了公社团委副书记,大队革委会副主任。1974年被贫下中农推荐到吉林工业大学读内燃机专业,却因得罪了公社书记,被调换到吉林哲里木盟师范学校。  1976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留校,未几日被哲里木盟教育局相中,调去主管76、77、78三届大学招生。此间利用哲盟乃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与本省多所大学交涉寻求照顾,从而将多名“死档”考生送进学府,其中包括不少北京、天津知青。当然,这两三年招生工作的最重要成果,是将自己招进了武汉大学中文系。其实,若不是主管招生有着近水楼台的便利,我原本是该进北师大心理学系的。  【他乡人回复】说起来,我与老八舍是有缘分的。77级高考时,我作为在校生也有幸参加。出榜时也达到了体检标准(每门课及格),但平均分差一分未到在校生的录取标准(80分)。当时报的第一志愿也是武大中文系。77级没有读成。1978年再考时,其他科考得不错,唯独中文没考好,好像是没及格。报志愿时,学校报的是武大,却不敢报中文系。录取通知接到时,赫然见到是中文系。后来了解到,当时去广西招生的老师是我们系广西籍的罗老师。大概我的总分尚可,就被罗老师网罗到老八舍。冥冥之中,今生与八舍的兄弟姐妹们就是有缘。  【宋姐回复】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我没敢报名。1978年,我见头一年试题不难,想尝试一下,又犹豫不决,因为我的工龄不满5年,按政策不能带薪。幸好这时父母错划“右派”的问题得到彻底平反,父亲如枯木逢春,以67岁的高龄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父母全力支持我,愿承担我读大学的费用。我这才下定决心,在工余与车间其他青年一起复习,互相切磋,终于在29岁那年,迈进了武汉大学的大门。  【施曼娜回复】1973年高中毕业后,我随同学下放到河南省罗山县五七青年农场。和插队的知青相比,农场知青虽然没有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但吃苦受累一点也不少。下水田犁田耙地、插秧除草、割谷打场,村里男劳力干的活我们都干了。1975年病退回城后在家待业,先后当过灯泡厂的工人和中、小学校的代课老师。  当年高考选择文科,并非我的理想,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1978年高考,我的语文成绩只考了70分多一点,是各科成绩中最差的;而数学考了80多分,是除了政治以外,各科成绩中分数最高的。最初我是打算考理科的,这也是家人的愿望,老爸老妈一直希望他们的女儿能上医学院,将来当医生;而我自己心仪的学科是生物,理想的专业是园林、植物或农作物栽培,将来当一名园艺师或农艺师。如果不是临考前对物理一科心里没底,怕分数太低影响了总成绩,最终改报文科,我或许进不了武汉大学中文系。  【莫得万回复】1977年底,我在福建厦门前线某野战部队服役正好满一年。那时的部队,正在进行渡海登陆演习,为解放台湾做准备,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整天累得一身汗,可空闲时我还是喜欢阅读无线电方面的书籍。当时有一个信念,这个国家要发展,总要用上科技知识的。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所在的部队还是采取推荐上学的办法,结果一个没有录取。为此,1978年高考前,团部派人到各连队调查有无可为部队增光的人。我们连推荐了我。真是很幸运,我作为全团仅有的几位代表之一,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  这次部队很重视,高考前一个月,师部把十五名考生集中到厦门同安县城脱产复习。我的志向和兴趣在理工科,可部队只允许我们考文科。而且我们只在同安二中听了一次课,因为他们已经进入到模拟考试阶段,无奈,我们只好自学。好在福建省编的那套复习资料帮了我们,十五人中,北大、武大、厦大和北外各录取一人,在各师中名列前茅。  当时填志愿也很可笑,既不知道志愿和录取的关系,也不知道所填志愿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我的三个志愿竟然是以自己没有去过的城市为依据,第一是北大,第二是武大,第三是中大。回想起来,当年幸亏自己少考了几分,不然被北大录去,失去做老八舍一员的机会,那遗憾可就大了。


编辑推荐

  几个人的日记,唤起五十多人的跟帖追忆。一节片断,一个闪念,一段回想,一番讨论。以及一群人的诚挚之心。最真实地还原了1978至1982年问大学生的求学生涯。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他们,如何参加高考?怎样走进校园?读了什么书?怎么样读书?开过什么讲座?讨论何等话题?看过什么电影?受教哪些老师?有过什么成就?遭遇何等挫折?等等,等等。虽然是无数细节,却鲜活而开阔地展示了历史。一个时代的面貌,一代学子的心境,清晰可见。一切都成为亲切的怀念。这就是《老八舍往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老八舍往事 PDF格式下载



学兄学姐们的记忆,读来非常亲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