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一世
2012-12
长江文艺出版社
邢来顺
249
270000
无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都铎王朝黄金时代的缔造者,被称为“童贞女王”。她拥有传奇般的一生:童年时她一度沦为阶下囚;成年后她掌握政权,战胜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成就了不列颠帝国的海上传奇;晚年又镇压了宠臣叛变,稳定了政局。她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手腕、勇气与魄力,赢得了世人的称颂。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不幸的公主
幼年时代
兄弟阋墙
玛丽一世
二、初为人君
登基
婚姻与政治
欺诈外交
三、令人烦恼的婚姻
两位女王
无望的爱情
为爱而活的苏格兰女王
君王的尊严
四、宗教与政治
北方叛乱
不共戴天的两位女王
阿朗松公爵
五、战争与和平
英西战争
和蔼可亲的女王
六、不驯服的臣民
对王权的挑战
新星埃塞克斯
“当心碰到朕手中的权杖”
七、帝星陨落
伊丽莎白一世生平年表
主要参考和引用书目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从伊丽莎白的出身、教育,还是从她的宗教倾向看,她都不会像她的姐姐玛丽女王那样,实行亲西班牙的政策,在宗教上坚持恢复天主教的统治地位。不过,为了防止反对派阻止她顺利即位,伊丽莎白并没有立即亮出她的全套政策主张,而是从一开始就谨慎行事,以便取得更多人的拥戴,稳固自己的统治。 伊丽莎白即位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建立一个听命于自己的新的枢密院。由于枢密院的组成涉及到敏感的人事安排,新女王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一种近乎中庸的策略。她希望“在这个问题上既不优柔寡断,也不匆匆决断,既不建立一个难以驾驭的枢密院,也不能完全照老样子一成不变”。她声明,如果有哪一位大臣得不到任用而引退的话,那决不是因为他无能,而是因为她不希望由于枢密院人数太多而导致不和与混乱,以致无益于咨询工作。但是,具体到谁会不受任用时,伊丽莎白却又闭口不言,没有丝毫表示。她这样做的目的很显然,就是要让人们在长时间内抱有希望,能更加尽心竭力地为王国服务,并效忠于她。 当然,伊丽莎白并非在用人问题上无所作为。她看中的人,她会毫不犹豫地委以重用。她很清楚,在她统治时期英国繁荣昌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臣们的努力工作。1558年11月20日,为玛丽女王去世而举行的全国哀悼活动稍有降温,刚刚即位的伊丽莎白就立即宣布:任命威廉·塞西尔为首席国务大臣,以辅佐英王处理国家大事。伊丽莎白在召见塞西尔并宣布任命事宜时,对这位枢密大臣作了一番既是赞赏也是期望的叮嘱:“朕对你有这样一个评价:无论在什么样的馈赠面前,朕相信你都能廉洁自律,永远将国家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你会不顾朕个人的意向如何,向朕提供你认为是最好的意见。” 为什么威廉·塞西尔会如此受到伊丽莎白的赏识呢?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我们知道,伊丽莎白自幼年起,就一直接受来自剑桥的学者的教诲,因此,从感情上以及思想上无不受到这些剑桥学者的影响,并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敬意。威廉·塞西尔与伊丽莎白的导师威廉·格林德尔、罗吉·阿夏姆等,都是来自剑桥圣约翰学院的知名学者。伊丽莎白对他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当然,威廉·塞西尔所以能够得到伊丽莎白的重用,主要还是因为他本人的才干和处世能力。塞西尔1520年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伊丽莎白即位时他38岁,正值盛年。他精力充沛,处事老到。与其他出身中产阶级的政府职员一样,塞西尔也是从底层通过勤奋工作和圆滑处世而慢慢走上达官之位的。他曾担任权倾一时的摄政萨默塞特公爵的私人秘书。在萨默塞特倒台后,塞西尔不但没有受到任何牵连,而且还在诺森伯兰公爵的政府中得到了国务大臣的要职。这说明他处事谨慎,而且能明观时势。在经历了简·格雷郡主篡夺王位的事变后,他受到的惩罚仅仅是丢了官职。塞西尔是一个理智胜过感情的人物。尽管他与其他剑桥学者一样,都是坚定的新教徒,但在玛丽要恢复天主教会统治时,他又能不违反君王意愿,任其摆布。甚至他在选择婚姻对象时,也不像普通男士一样特别看重女方的长相,他更多的考虑是,她有没有才华。出于这种择偶标准,塞西尔的夫人被著名学者阿夏姆称为英国最有学识的女人。由于塞西尔办事谨慎,处理问题考虑周全,被英国历史学家誉为“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个非常完美的大臣”。塞西尔正是凭着他的才干和处世方式,在日后的年代里一直得到伊丽莎白的信任和重用。 在任命威廉·塞西尔为首席国务大臣的当天,伊丽莎白还在哈特菲尔德皇家庄园宅邸向前来探视她的玛丽女王统治时期的枢密大臣们发表了第一次公开讲话:“诸位阁下,感谢你等前来探视朕。由于上天的安排,朕的姐姐、高贵的玛丽女王陛下去世了。朕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如今,治理国家的重任已经落到了朕的肩上,朕感到这一重负实在来得过于突然。但是,既然上帝创造了朕,授权朕统治英国,朕将不得不服从他的意旨,接受他的安排。朕衷心地希望,在朕履行上帝赋予的职责、担任上帝意志的执行人时,能够得到仁慈而万能的上帝的垂恩,并得到在场诸位的效力。”伊丽莎白的这番话有两层明显的涵义:第一,她继登英王宝座是上帝的意志和安排,不容任何人有疑议;第二,对于效忠于她的臣民,她会善待他们。 在宗教政策上,伊丽莎白也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的谨慎态度。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刚刚即位,地位还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当全国尚未习惯于服从新女王的权威之前,防止在宗教方面出现骚动是绝对必要的。因此,虽然伊丽莎白本人是一位新教徒,她却对天主教采取了一种和缓的政策。 首先,她用极巧妙的方式来消除罗马教廷和国内天主教徒的敌对情绪。伊丽莎白心里很清楚,当时罗马教皇保罗四世手中有一张王牌,即有权继承英国王位的苏格兰女王玛丽。玛丽是亨利七世的姐姐玛格丽特·都铎和苏格兰王詹姆斯四世的孙女。从严格意义上说,如果按照世袭继承传统来确定王位继承人,玛丽应该是最近的一位英国王位继承人。因为根据天主教教规,伊丽莎白是一位没有合法名分的私生女,而在英国议会召开会议纠正这一名分以前,伊丽莎白在英国的法律面前也是私生女。加之玛丽是一位天主教徒,由她出任英国国王更符合罗马天主教会的利益。因此,罗马教皇倘若被逼急了,很可能声明赞成玛丽而非伊丽莎白继承王位,并让玛丽的公公法国国王来执行教皇的宣判,出动军队废黜伊丽莎白。 出于以上情况,伊丽莎白决意在自己的地位巩固以前,仍保持与罗马教廷的和睦关系。为此,她在发布的官方文件中,自己称号的末尾用“等等”字样代替了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一直采用的“教会最高首脑”的称号,这样既含蓄地坚持了英国宗教改革的理论,又没有直接地与罗马天主教会相对抗,使罗马教廷对她抱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期待。为了哄骗教皇,争取时间,她要玛丽女王时期派驻罗马的大使仍然留在罗马当她的代表,同时又允诺不久将派遣一位合适的大使前往罗马。在国内,伊丽莎白一世不仅在即位诏书中明确禁止在宗教上作任何改变,而且自己也以身作则,继续到她的私人教堂去做弥撒。这一切给人们留下一种印象,似乎新即的伊丽莎白女王并不打算改变她的姐姐玛丽女王时期的宗教政策。 P50-52
她诚然是一位伟大的女王……是她使得西班牙、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和一切国家都畏惧她。 ——罗马教皇西克斯图斯 只有她才是一位国王!只有她才懂得如何统治! ——法国国王亨利四世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6世纪英格兰统治者,都铎王朝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作为女王,她维护国家统一,战胜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不列颠帝国海上传奇的奠基人;作为女人,她终身未嫁,舍弃了肉体的欢愉和成为一个完整女人的幸福。以坚韧的意志与清醒的头脑维护自己的统治。 邢来顺编著的《伊丽莎白一世(经典插图珍藏版)》讲述了伊丽莎白一世传奇的一生。
无
内容不错,直至不错。就是书面一般。
女性的经典励志小说!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内容很多很详细质量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