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康德

程志民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9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

程志民  

页数:

322  

字数:

27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迻译、阐扬“西学”,并因而构筑对“中学”的另一视角,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如果把佛教、耶教的引入也考虑在内——可谓历史悠久,意义非常;而自鸦片战争以降,其于中国人精神生活和物质文明的作用尤为举足轻重,关乎国运。 康德的哲学思想已深深扎根在人类精神的沃土良田之中,成为现代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精神支柱之一。哲学家中流传着一句格言:在哲学问题上,你可以赞成康德,也可以反对康德,但不能没有康德。本书作者以现代人的眼光向大家介绍了康德的生平、著作和思想发展,以及他的哲学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自由人。

作者简介

程志民,满族,辽宁营口人。1969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为东北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代表著译有《绝对主体的建构》、《存在的呼唤》、《圣杯与剑》、《倾听着的自我》

书籍目录

导论1 生平、著作和思想发展 1.1 康德和哥尼斯堡 1.2 家庭、学校和大学 1.3 家庭教师和最初的学术论著 1.4 硕果累累的大学教师和优雅的硕士 1.5 通向“批判哲学”之路 1.6 “批判哲学”的建构与发展 1.7 晚年的精神探求2 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 2.1 社会环境和时代风云 2.2 思想渊源3 批判哲学的前期发展 3.1 康德的早期形而上学 3.2 康德思想酝酿发展的10年 3.3 返回形而上学 3.4 沉默的10年4 我能够认识什么 4.1 《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 4.2 科学知识 4.3 形而上学批判5 我可以做什么和我可以希望什么 5.1 康德的目的、道德和宗教 5.2 善良意志 5.3 职责和爱好 5.4 职责和规律 5.5 绝对命令 5.6 作为目的本身的理性存在 5.7 意志自律 5.8 目的王国 5.9 作为绝对命令的可能性条件的自由 5.10 实践理性的公设、自由、至善理念、灵魂不死、上帝和一般的公设理论 5.11 康德论宗教6 美学和目的论 6.1 判断力的中介功能 6.2 美的分析 6.3 崇高的分析 6.4 纯粹审美判断力的演绎 6.5 艺术和天才 6.6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6.7 美作为道德善的象征 6.8 目的论判断力 6.9 目的论和机械论 6.10 自然神学和伦理神学——人是目的 6.11 《判断力批判》的意义7 康德哲学和现时代 7.1 对康德哲学的最初接受和批判 7.2 德国唯心主义 7.3 新康德主义 7.4 现象学、存在主义和其他流派 7.5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康德哲学 7.6 康德和后现代思潮结论康德生平和活动年表丰要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康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