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与金字塔
2001-12
湖南教育出版社
刘兵
无
我国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长期以来在科普园地中辛勤耕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创作了许多科普读物。《中国科普佳作精选》所收入的作品,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佳作的共同特点,一是不只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阐述,而是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做到了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的统一。
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
刘兵,男,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授,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学术委员、兼职教授,中国
总序杨牧之
序江晓原
第一部 知识性科普
看不见的舞台
超导史话(节选)
第二部 科学家
卡皮查:奇特的经历与杰出的成就
玻色:第三世界科学家的彗星现象
舒布尼可夫:被清洗的物理学家
萨顿与科学史
派斯:从物理学家到物理学史家
费曼:超级科学明星
凯勒与科学史的女性主义视角
科学史家的命运
第三部 审视科学
戏剧舞台上的物理学家
科学的一般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科学”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我见
科学史的误区:从爱国主义到中国的“世界第一”
“科学的极限”与批判
科学、技术、人文主义与科学史
《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科学史家的纪念碑
令人忧虑的渴望
科学史就在你我身边
霍金的预言:未来一千年中的科学
科学史的功能与生存策略
网络的自由与限制
科学家还要做些什么
第四部 科学教育中的人文因素
从两种文化问题谈起
科学史与科学教育:历史背景
美国《计划》与科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与科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
英国对科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的要求
在科学教学中强调人文因素的意义
第五部 科普书话
硬币与金字塔
昔日的光辉与今日的思考
在普及中体现真正的科学精神
陌生的爱因斯坦
“奴隶”对“主人”和自身的思考
传奇的背后
科学普及中的科学与民主
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权利
他山之石的意义与无意义
以性别的视角考察自然与科学
圈中的陷阱
不完整的经典之作
权利的延伸
一个真实生动的爱因斯坦
终结者的反思
现代立场与科学式的《圣经》
聚集科学文化出版策划人
后记
无
特别推荐,值得珍藏
“硬币与金字塔”这个题目非常漂亮,令人充满遐想。李政道先生曾提出,科学与艺术,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科学史家萨顿另有一个巧妙的比喻,将与“真”、“善”、“美”相对应的科学、宗教、艺术,比喻为金字塔的三个斜面,相互独立却又紧密相连,在底部的时候,它们距离最远,愈往上,靠得愈近,达到顶点的时候,它们便殊途同归了。
抛开宗教不说,这一比喻实在是很形象。科学与艺术,本不应该截然分离,它们都是揭示宇宙奥妙之美的东西。《硬币与金字塔》一书作者刘兵,作为一位资深的科学史家,在书中对科学史学科的意义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倡导,希望以此作为调和我国文理教育日益分离的现状。
实际上,这是一部个人作品合集。第一部分收录了作者的两个中长篇:《看不见的舞台》和《超导史话》。《看不见的舞台》主要介绍物质微观结构和量子理论等,限于篇幅,内容并不深入全面,但仍然十分准确和严谨。如果对量子理论感兴趣的读者,我推荐可以看一看曹天元的《量子物理史话》。《超导史话》详细介绍了超导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因为自己对超导方面接触不多,一直以为超导不过是一种实用技术而非科学。实际上超导原来也很有趣,其中包含了不少科学理论,并不是原以为的那么简单。一口气读下来,印象十分深刻,以至于刚读完的一天晚上,竟然做梦梦见了超导体。
后面四部均是作者在各种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合集。第二部分叫“科学家”,其中对原苏联科学家的介绍,是其他地方比较难见到的,特别是对苏联“大清洗”运动的介绍,让人明白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原来也并非“史无前例”。另外还介绍了萨顿、派斯、凯勒等科学史家。
第三部分叫“审视科学”,但我以为更准确的名字应该是“审视科学史”。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文章都是关于科学史的讨论。这显然和作者的科学史家背景相关,但趣味性方面就显得差了一点。
第四部分主要是探讨科学史的教育功能,文章写得比较无趣,特别是长篇累牍分析美、英的几个教学标准,思考探讨也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启迪。
第五部分介绍了一些科学书籍,有一些参考意义。
最后顺便一提的是,作者谈到《从一到无穷大》对他的影响,说是第一次看的时候,简直就象看侦探小说一样,后来就再也没有看到这样高水准的科普著作了。对此我也是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