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国学案(第3卷)

张岂之主编 湖南教育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湖南教育  

作者:

张岂之主编  

页数:

59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收录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学术思想的学案体著述,共分六卷:第一卷为哲学类,第二卷为史学类,第三卷为经学考古类,第四卷为语言文学美学类,第五卷为版本目录、历史地理、宗教等类,第六卷为教育、科技、艺术等类。如此分卷,主要基于民国学术和学科发展的实际以及编辑操作和读者使用方便的原因。案主学术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则以其主要学科成就归类。
  本书系共著录案主254人,分个案、合案(如《陆侃如、冯沅君学案》)、附案(如《钱基博学案》后附《钱钟书学案》)三类。每类案主的排列以出生年份先后为序。
  本书系编写体例大致为:(一)案主行状;(二)学术旨要;(三)案主主要著述目录;(四)研究案主学术成果要目(收录时间以2000年底为限)。

作者简介

主编 张岂之
1927年生,江苏南通人,中国著名思想文化史专家,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思想史》、《中华人文精神》等。
执行主编 麻天祥
1948年生于河南,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著有《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汤用彤评传》等。

书籍目录

马其昶学案
康有为学案
姚永朴学案
叶德辉学案
唐文治学案
章太炎学案
丁惟汾学案
刘师培学案
吴承仕学案
杨树达学案
黄侃学案
沈兼士学案
蒋伯潜学案
马宗霍学案
周予同学案
罗振玉学案
王国维学案
马衡学案
徐旭生学案
黄文弼学案
郭宝钧学案
容庚学案
董作宾学案
李济学案
于省吾学案
杨钟健学案
徐中舒学案
唐兰学案
吴金鼎学案
商承祚学案
裴文中学案
梁思永学案
尹达学案
贾兰坡学案
曾昭燏学案
孙海波学案
夏鼐学案
胡厚宣学案

章节摘录

  《群经概论》:经学的学派,大概可分为四派:一、“西汉今文学派”;二、“东汉古文学派”;三、“宋学派”;四、“新史学派”。今文派以为经是孔子著作的专名。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孔子以后的著作,也不得冒称为经。他们以为经、传、记、说四者的区别,由于著作者身份的不同;就是孔子所作的叫做经,弟子所述的叫做传或叫做记,弟子后学辗转口传的叫做说。  古文派以为经只是一切书籍的通称,不是孔子的六经所能专有。在孔子以前,固然已有所谓经;在孔子以后的群书也不妨称为经。他们以为经、传、论的不同,不是由于著作者的身份的区别,而只是由于书籍版本长短的差异。  还有立场于骈文学派的见地,而提出经的定义的。他们以为经是经纬组织的意思。六经中的文章,多是奇偶相生,声韵相协,藻绘成章,好像治丝的经纬一样,所以得称为经;换言之,六经的文章大抵是广义的骈文体,也就是他们所谓“文言”。所以其他群书,只要是“文言”的,也可以称为经;如《老子》称为《道德经》,《离骚》称为《离骚经》等。这派是始于清代反桐城派的骈文学家阮元;到近人刘师培著《经学教科书》,更提出比较有系统的主张。经的领域,因历代儒教徒意识形态的不同而逐渐扩张,所以在前代的记载上,每每有六经、五经、七经、九经、十经、十二经、十三经及十四经、二十一经等等的称号。  关于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就是六经的某一部分为孔子所制作或为孔子所删述,有两种极端的主张。一种以为五经(去乐不计)都是孔子所制作;一种以为五经是五部各不相干的书,孔子没有制作,也没有删述。前者可以清末皮锡瑞说为代表,后者可以近人钱玄同先生说为代表。  西汉今文学派产生于西汉初年,就是普通所谓“今文十四博士”之学。东汉古文学派,如果稍为缜密点说,可以说是产生于西汉末年。到了东汉,因为今文学派自身的腐化,及古文学大师的努力,大有取今文学派而代之的趋势。  宋学派产生于北宋庆历以后。但宋学之怀疑的精神,唐时经师如赵匡、啖助、陆淳等已开其端。到了南宋,因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以朱熹为领袖的“归纳派”,以陆九渊为领袖的“演绎派”以及陈亮、叶适为领袖的“批评派”三派。  新史学派可以说是产生于“五四运动”前后,到现在还不过十余年。这是超汉宋学、超今古文学而以历史的方法去研究经学的新学派。它一方接受历来经学学派的遗产,一方接受外来学术思想的影响,终于成为经学上的。  ……


编辑推荐

  《民国学案(第3卷)》立足民国这一中西学术汇流的重要历史转型期,力求全方位、立体式地追溯和归纳民国学术的背景、流变和成果,兼具学术性、文献性和工具性。在方法论上,它继承《明儒学案》、《清儒学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传统,但又特别突出民国学术的特殊性和创变性,在中国学案研究历史上别开生面。全书分为六大卷,分别为哲学类,史学类,经学考古类,语言文学美学类,版本目录、历史地理、宗教类以及教育、科技、艺术类,囊括了民国时期各学术领域重要学者的行状和学术旨要,对有兴趣了解和研究民国学术、民国人物乃至民国社会文化风貌和社会转型态势的人士尤有助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国学案(第3卷) PDF格式下载



《群经概论》
经学的学派,大概可分为四派:一、“西汉今文学派”;二、“东汉古
文学派”;三、“宋学派”;四、“新史学派”。
今文派以为经是孔子著作的专名。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孔子以后的著
作,也不得冒称为经。他们以为经、传、记、说四者的区别,由于著作者身
份的不同;就是孔子所作的叫做经,弟子所述的叫做传或叫做记,弟子后学
辗转口传的叫做说。
古文派以为经只是一切书籍的通称,不是孔子的六经所能专有。在孔子
以前,固然已有所谓经;在孔子以后的群书也不妨称为经。他们以为经、传
、论的不同,不是由于著作者的身份的区别,而只是由于书籍版本长短的差
异。
还有立场于骈文学派的见地,而提出经的定义的。他们以为经是经纬组
织的意思。六经中的文章,多是奇偶相生,声韵相协,藻绘成章,好像治丝
的经纬一样,所以得称为经;换言之,六经的文章大抵是广义的骈文体,也
就是他们所谓“文言”。所以其他群书,只要是“文言”的,也可以称为经
;如《老子》称为《道德经》,《离骚》称为《离骚经》等。这派是始于清
代反桐城派的骈文学家阮元;到近人刘师培著《经学教科书》,更提出比较
有系统的主张。
经的领域,因历代儒教徒意识形态的不同而逐渐扩张,所以在前代的记
载上,每每有六经、五经、七经、九经、十经、十二经、十三经及十四经、
二十一经等等的称号。
关于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就是六经的某一部分为孔子所制作或为孔子所
删述,有两种极端的主张。一种以为五经(去乐不计)都是孔子所制作;一种
以为五经是五部各不相干的书,孔子没有制作,也没有删述。前者可以清末
皮锡瑞说为代表,后者可以近人钱玄同先生说为代表。
西汉今文学派产生于西汉初年,就是普通所谓“今文十四博士”之学。
东汉古文学派,如果稍为缜密点说,可以说是产生于西汉末年。到了东
汉,因为今文学派自身的腐化,及古文学大师的努力,大有取今文学派而代
之的趋势。
宋学派产生于北宋庆历以后。但宋学之怀疑的精神,唐时经师如赵匡、
啖助、陆淳等已开其端。到了南宋,因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以朱熹为领
袖的“归纳派”,以陆九渊为领袖的“演绎派”以及陈亮、叶适为领袖的“
批评派”三派。
新史学派可以说是产生于“五四运动”前后,到现在还不过十余年。这
是超汉宋学、超今古文学而以历史的方法去研究经学的新学派。它一方接受
历来经学学派的遗产,一方接受外来学术思想的影响,终于成为经学上的最
后而且最新的一派。这派可再细分为三:一是以今文学为基点,摄取宋学之
怀疑的精神,而辅以古文学之考证的方法,钱玄同先生即可视为这派的著名
者。一是以古文学为基点,接受外来考古学的方法,寻求地下的实物以校正
记载,王国维可视为这派的领袖。一是以外来的唯物史观为中心思想,以经
学为史料,考证中国古代社会的真相,以为解决中国目前社会问题方案的初
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郭沫若可归隶于这一派。
《易经》可分为符号与文字两部分。符号部分又可分为二:一为“八卦
”,二为“六十四卦”。八卦相传始于伏牺。六十四卦由八卦相重而成。重
卦是谁所作,据孔颖达《周易正义》,凡有四说:一、以为伏牺,晋王弼等
主之;二、以为神农,汉郑玄等主之;三、以为夏禹,晋孙盛主之;四、以
为周文王,汉司马迁等主之。这四说究竟孰是孰非,现在无法考证。普通的
说法,或主第一说,或主第四说。
《易经》的文字部分又可分经与传。经的部分又再分为二:一为《卦辞
》,二为《爻辞》。《卦辞》及《爻辞》的作者是谁,历来经学家的意见也
不一致。据《周易正义》,以为有两说:一以为《卦辞》《爻辞》都是文王
所作,郑玄等主之;二以为《爻辞》每记述文王以后的事情,因主张《卦辞
》为文王所作,《爻辞》为周公所作,汉马融、吴陆绩等主之。清末皮锡瑞
以为《卦辞》及《爻辞》都为孔子所作;他以为伏牺画卦,文王重卦,只有
符号而无文字,到孔子才加以《卦辞》《爻辞》而后成为《易经》。
《易》学大别为汉学及宋学两派,而汉学又可分为今文及古文两派,宋
学又可分为义理及图书两派。
《易》今文学分为四家:日施氏,日孟氏,日梁丘氏,日京氏,西汉时
,都立于学官。
《易》古文学有费氏一家。费氏《易》出于费直,西汉时,未立于学官
,其来源不可考。
与费氏同为西汉民间的《易》学,而未有确证指为今文或古文的,另有
高氏一家。高氏《易》出于高相,自说出于丁宽。
P292-294
好书,值得一读。


经典学案,终于凑齐一整套了


民国那段时期是文化的黄金时代之一。


一套书把民国学人一网打尽,很不错的书。


了解近代中国之必读书。


不是对此感兴趣的读者肯定会看不下去的如果是专业人士,这绝对是一套好书。!


喜欢这套书,一是拜读一些大师作品,更主要是作为资料收藏。可惜到手这本皮都撕坏了,不过客服给力,答应给换货,很满意。


当做资料使用吧


符合健康富利润p图你们管理局


好。、。、,。,。。、


这套书便宜


满200减100活动,价格便宜,内容不错


不可能多得的好书!


很优惠的价格


内容丰富啊。


看看了,随便翻翻而已


不错,资料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继续学习


了解民国时期人文思想的很有用的参考书


资料丰富,对了解民国有帮助,但略显粗糙,很厚的书。


详细介绍了民国文人的状况,但是装帧不是很好,有点盗版的感觉。


康有为著有《物质救国论》、《金主币救国议》、《理财救国论》。如此,国门初启,国难当头,万般无赖。若是今日,凡是与“救国”挂钩,太累,太赘。请问,能不能,做好当下——眼目前——抓在手中的活,能——不——能——啊。


心疼书啊,气死人啊!


挺厚,需慢慢看


学案编撰方法就是人物简介+重要著述文摘+重要著述目录+重要研究文献目录。本辑包含了著名民国学人(例如康有为、章太炎、刘师培、王国维、于省吾、裴文中等人)在经学考古方面的著述。


民国学案,不错吧,挺有用的。还没看内容 不能乱评价。


还算满意,当资料来用用,聊胜于无,国内的学术水准本就当不的真


书挺厚 书皮太薄了 就是一层纸 后面还有当当自营…………


这套书立意是好的,但从内容到印刷都糟糕透了。与初版相比,这个版本从装帧到印刷都大大地退步了,而价格却大幅度提高,唯有书中多如牛毛的错误“一仍其旧”!


纸张太差,影响阅读心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