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教育理论卷-张楚廷教育文集
2007-4
湖南教育
张楚廷
612
这一卷是讨论人们常称之为教育原理或教育基本理论的。然而,它又没有人们通常所看到的有关教育起源、教育本质之类的论题。教育本质,可以指出的一点是,我极少并尽量不使用本质一词。如果本质一词意味着本来之质,那么,它的本来之质从何而来?若有个来源,那个来源才是本;如果没有来源,那岂不是无源之流?有人说,教育即社会的教育,但我认为,教育即人的教育的说法更恰当。社会的地位无论多高,都是由人的地位演绎出来的;正常的情况下,无论怎样看重社会,都是基于我们看重人。然而,我所看到的论著,许多是与此观念相左的。这一卷中并没有过多地去论说这些相左的观念,并未辟出专章来。
教育论前言第一章 审美教育第一节 值得回顾的变化过程第二节 美育的内涵第三节 美育的作用和意义第四节 美育与智育第五节 美育的不同形态第六节 美育与德育第二章 伦理教育第一节 德育的知识结构第二节 德育的养成结构第三节 德育的环境结构第四节 德育的层次结构第五节 德育的首要地位第六节 关于“学会关心”第三章 心理教育第一节 心理教育的意义第二节 心理教育分析第三节 认知心理教育第四节 元学习问题第五节 非认知心理第六节 自信心的培养第七节 积极的自反心理第四章 知识教育第一节 最重要的知识第二节 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第三节 知识结构与文理渗透第四节 知识教育的有效性第五节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第五章 健康教育第一节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第二节 体力分析第三节 体育与智育第四节 体育与德育第五节 体育与美育第六章 创造教育第一节 创造心理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第三节 创造含义第四节 发现与发明第五节 创造教育第七章 隐性教育第一节 教育与环境第二节 环境与课程第三节 隐性教育第四节 特性分析第五节 隐性文化建设第六节 常规课程简论第八章 素质教育第九章 教育目的第十章 教学理论第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十二章 教育科学第十三章 教育散论教育协同效应研究
人的平均文化水平,人的平均道德水平,人的一般素质水平,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当教育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并发展他们的健康心理时,也就比较自然地与社会发展目标联系起来。 教育作为有组织的社会行为,它会从许多方面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方针的制订,教育内容的确定,这许多环节都将把社会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新的需求考虑进去,教育方法的改进也将基于未来社会人才需要的特点来考虑,不能使学生有效掌握最基本知识结构的方法、不能有效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方法,都是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教育的社会目的是否在个体身上体现出来,这本身还是一个问题,首先是教育者,然后是受教育者,他们是否关注社会呢?他们是否在教育活动中把自己的教授或学习活动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呢?客观E,教育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使学生成为社会人,使学生由家庭、学校顺利进入社会),然而,教师们、学生们主观上是否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呢? 教师比学生更容易关注社会,虽然他们可能不如校长们。教师与教育者,已有了学生的经历,而且肩负了社会的责任,但他们对这种责任的社会性的了解和感受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他们大都能对此有充分的了解,有深切的感受,那对于教育的社会目的的实现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能不能说,不管怎样做,只要办教育就必然会有利于社会呢?一方面,教育不仅很难与社会剥离,而且教育是社会中对社会特别敏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教育始终有追求其功效的本能,其中就包括社会功能。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它对学生社会意识的增强是有兴趣的。学校绝不希望学生生长出反社会心理(对社会冷漠、玩世不恭……)。 有社会责任心的教师会通过教学尽可能使学生感受自己学习活动的社会目的,使学生感到已经和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但他们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学校(包括教师们)要为此作出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从认识的角度看,学生透过父母兄弟、同学同伴、家庭、村镇、学校、社团等并不容易一下子看到社会,社会概念的形成要困难得多,就像人们生活在地球而要看到地球一样的难,甚至更难,它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