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繁华的背影

文:彭国梁,图:王平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

文:彭国梁,图:王平  

页数:

268  

Tag标签:

无  

前言

  曾经,我在一朋友的办公室聊天。聊到城市的扩张和变化,聊到拆迁、烂尾楼、城市花园以及谁谁谁最近被.双规了什么的,不免就发出些感叹。朋友的办公室在城市中心某大厦的二十四楼,我推开窗子,俯瞰着。芙蓉路。五一路。数不清的车如蚂蚁如叫不出名字的怪物在往来穿梭、在流动。人渺小到成了一个一个的黑点,任何一个黑点的增加或消失都不会引起你的注意。虚幻,不真实。我被悬在了空中。我和地面相距太远。我怎么能站在这样的高度和从这样的确度来打量城市呢?我必须回到地面,让自己的脚有血有肉地行走。我要看清那一辆一辆车的轮胎的滚动,我要让那些黑点都还原成一个一个真实的人。  曾经,我和两个朋友一道创立了一个“新乡土诗派”。有这样一拨人,二十岁以前生活在乡村,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城市,他们自称“两栖人”。他们到了乡下,被视为城里人;他们在城里,被视为乡里人。在城里、在乡里,他们都是一个新鲜的命题。他们忽然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家。于是,他们的眼睛看城市看乡村都很异样,他们写诗,写“一只城市的乌没有羽毛”,写“进城的公牛”,写城市的荒诞、无奈、冷漠和灯红酒绿的繁荣。上网查询二十世纪中国新诗流派,“新乡土诗派”已有了它特定的位置。  最近几年,我的写作兴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写诗转到了文化随笔和城市散文。文化随笔主要以地域文化为主,而城市散文则是在视角和文体上都想有所突破。我每天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行走,我到写满了,“拆”字的小店去吃馄饨,我在地下通道听一个乡下汉子拉二胡;我在一棵树下看一个靠“一口酒”撑着的下岗工人修单车,还有“垃圾王”,还有在高空中清扫着摩天楼外墙的“蜘蛛侠”,还有看不到生存希望的“跳楼者”等等。社会底层,他们艰难地生存着挣扎着,但同时,他们也以他们的方式快乐着。我继续地在城市中穿行,有时却发现自己是在梦游。我仿佛看见了一堆堆蛀虫在一幢幢烂尾楼的四周舞蹈;一个找不到厕所的人在街边拉尿被巡逻的民警抓走;还有人在广场上种麦子,纯粹是为了让某某当权者做一个带有麦香的梦。还有到处张牙舞爪的标语,以及某公务员小区一张花了近三千万元的设计图纸……  就这样,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变成文字,跃然纸上。我系统地写了将近百篇这种关注城市底层的散文,或名之“城市梦游”,或名之“城市景象”。有评论家说这一组散文是“通过细微的观察写出的心灵之声,其描写当代社会的众生相,幽默中拌进了嘲讽,点出正面的发展中负面的杂质。”也有人说我这一系列的散文是“将杂文和小说元素融合的非常好的。”确实有意思,这一系列的散文有不少曾在《散文》、《布老虎散文》等杂志发表,但有好多篇却被《小小说选刊、《杂文选刊》等转载。我觉得,这除了在视角上有我独到的思考外,在文体上也算是一种尝试吧。  结集成书,王平兄为之摄影并取了个书名——《繁华的背影》。都市的角落,繁华的背影,好!打量一个城市,至此,便立体了,便深入其内核了。

内容概要

  《繁华的背影》是一本生动描写城市平民阶层的散文集,作者每天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行走,到写满了“拆”字的小店去吃馄饨,在地下通道听乡下汉字拉二胡,在一颗树下看靠“一口酒”撑着的下岗工人修单车,还有“垃圾王”,在高空中清扫着摩天楼外墙的“蜘蛛侠”等等。他们艰难地生存着、拼搏着,但同时也以他们的方式快乐着、憧憬着。作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变成一段段温暖的文字,跃然纸上。  《繁华的背影》随文配有数十幅关注城市底层生活的纪实摄影作品。其实叫独特,别有蕴涵,颇具人文色彩。

作者简介

彭国梁:长沙人,诗人,作家。原〈创作〉杂志主编。
王平:长沙人,编辑一个。

书籍目录

白沙井白隐标语憋急了擦皮鞋残局乘凉窗子当街接吻地下通道耳光翻越栏杆风筝馄饨店火车来了井盖被偷了垃圾王拉二胡的人刘二麦片坚持再见“晃晃”建国吃什么吃女人醉酒道听途说(一)道听途说(二)茶叶店下岗牌臭干子案件荣誉谁最有名路边电视路灯盲人杨医生门和门卫门面摩托人行天桥蛇皮袋生命树刷牙出租屋等人头晕馆长幻觉贾老板青蛙脱险记垃圾-陌生的熟人泡电话的女人围墙三大宝屋顶漏水一颗假牙重复水缸送煤的塑料模特逃跑者跳楼停电头顶足球的人我是书虫舞厅想得开烟蒂野火一口酒一块空地一条小巷钥匙占领制高点蜘蛛侠童木匠烧香古井夫妻反目超市菜市场底层细节我眼中的“城市景象”(代后记)

章节摘录

  经常到一家小店吃饭。点完菜,便等。等的闲暇,就望着门外。门外一围墙,围墙上有一标语,鲜红鲜红。标语云:严禁土葬,已土葬的,掘出来重新火化。  掘出来。掘是一个动词。掘也是一种场面。一个人掘恐怕不行。肯定有好多的人在掘。掘的时候一定有领导在场,一定有电视台的记者在做现场报道。掘。掘。掘。到处都是泥巴,尘土飞扬。掘的人是花钱请来的民工?不能花钱。应该叫死者的家属去掘。比如,写标语的人,他的爷爷奶奶或父亲母亲不幸土葬了,那么,他就带头去掘,这叫起模范带头作用。但,这个“比如”是不恰当的,因为写标语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的长辈去土葬的,那是多么的没有觉悟。掘。掘出。掘出来。出来。了。棺材终于被掘出来了。棺材被七手八脚地放到了车上。灵车缓缓地移动。移动。缓缓地移向火葬场。镜头切换。画面上一堆熊熊的大火。焦臭。  菜上来了。赶紧吃饭。这饭这菜,总感到有些味道不对。再望门外,围墙上的标语被一个人遮住了。  有时下雨,我依然到那家小店吃饭。依然时不时地望着门外,那标语被雨淋得没有那么鲜红了。那土葬的土无疑也淋得透湿。于是就想,要是这雨天去掘,那场面是不是会更加壮观?火化。火在雨中是烧不起来的。火肯定是在一间房子内燃烧。在雨天,尸体发出的焦臭就要相对的小些。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这好像是一个伟人说的。我算不算人民?如果算,写标语的人想没想过我的利益,想没想过我在吃饭时脑子里总是胡思乱想着土葬火化时而吃不下饭的痛苦?写标语的人问:伟人想过吗?连伟人都不想,何况我?  我揉了揉眼睛,写标语的人不见了。  写标语的人又开始在围墙上寻找缝隙,开始写另外的标语了,比如“戴好安全套,严禁乱堕胎”。我估计,照他的逻辑,他还会继续地严禁下去。严禁卖淫嫖娼。严禁任意吐痰。严禁随地大小便。严禁杀人放火。严禁……  说到杀人放火,我倒是想起另一件事来,也是关于标语的。那是几年前,在湘西开一个期刊主编会。我与几位期刊的主编一道,黄昏时在一条河边散步。青青的树,清清的河。那景色美不胜收。忽然,只见河边的围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杀掉一批、关掉一批、劳教一批。我建议照一张相。杀掉一批的下面站一个,关掉一批的下面站一个,劳教一批的下面站一个。但谁都不愿往杀掉一批的下面站。  ……


编辑推荐

  《繁华的背影》为作者近年观察城市现状的随笔,着眼城市底层关怀,目的只在“都市众生相,哀乐寸心知”。《繁华的背影》收文82篇,约21万余字,配王平先生都市纪实黑白摄影60幅,阅文读图,繁华的背影引人思绪。彭国梁此类都市观察文字,擅长于从每日熟视无睹的日常琐细中引发思考,延展被忽略的社会存在,寄情于芸芸众生的劳作与悲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繁华的背影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