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书画论
2002-11
湖南美术出版社
潘运告 编
436
340000
云告
无
元代画论,当以赵孟頫的理论主张影响最大。元四家在其作画贵有古意的影响下,皆以复古为意,然都不照摹古人,而是求与古人神髓相合,出已之新意。 本书除辑录赵孟頫、倪瓒的画论外,还辑录有李衎的《竹谱》、黄公望的《写山水诀》汤垕的《画论》和《古今画鉴》、王绎的《写像秘诀》、盛熙明的《图画考》、夏文彦的《图绘宝鉴》。《竹谱》详述竹之画法,连黏帧、矾绢、调色和用墨方法也皆述及,同时具载各地各类竹之生态,可谓画竹及竹之百科。《写山水诀》偏重论述水山画法,言简意赅,阐述精辟,是黄公望对前辈和他自己从事山水画创作的经验总结,对明清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影响颇深。《画论》我从画法立论,尤得鉴赏要旨:《古今画鉴》不以考证见长,而多偏重于笔墨气韵之间;汤垕强调画的气韵、风神、笔意、笔法,要自出新意,主张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而以形似为末节。《图画考》和《图绘宝鉴》两书皆是对前人画论摘录的汇编,作者自己的见解不多,故这里对二书各摘录一小部分,以示其大略。
元代书画的师古与创新郑杓、刘有定 衍极并注 至朴篇 书要篇 造书篇 古学篇 天五篇赵孟頫 松雪论画王绎 写你秘诀李衎 竹谱 竹谱原序 竹谱详录 画竹谱 墨竹谱 附录一:竹态谱 附录二:竹品谱一 汤垕 画论 古今画鉴 夏文彦 国绘宝鉴论画 盛熙明 图画考论画 黄公望 写山水诀 倪瓒 云林论画 杨维祯 图绘宝鉴序
我出生在千载之下,每阅览古人残碑断碣,没有不是赞叹而再三赞叹呢。在从前的结绳之政不行,龙书穗书的纹彩中止。 太皡的时候,龙马负图出于荣河,帝取法它画八卦,以龙记官名,便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于是才有龙书。左氏说“太皡氏以龙记官名,所以有龙师与龙名”,就是如此呢。神农氏开始施行农业耕种,教民众耕种和收获,感受上党牛头山生出嘉禾一本八穗,帝惊异,作穗书。 于是仓史氏出生世上,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因造六书,达到天地之深奥,写作历代帝王的典章制度,不是天下精妙绝伦的人,他如何能制作如此之文字? 仓史,黄帝的史官仓颉呢。也叫皇颉,姓侯刚氏。他首要的有能观察四方的眼睛,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屈曲的形象,俯察龟文鸟迹的奇异,博采众美,与诅诵推衍伏羲的文字,造六书,是为古文。他的墓在冯翊彭衙利阳亭南道旁,学书的人祭拜不绝。北海也有仓颉的藏书台,人得那书迹,不能认识,秦时李斯认识其中八个字,是“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汉代孙叔通认识其中十二字,今《法帖》中有二十八字。 若考察古事大禹,他既平水土,铸鼎描摹物象,镌刻铭文宣告成功,而功盖万世。 大禹命九州牧进献青铜铸造九鼎,描摹害人的鬼神怪异之物,使民众知道防备,因此有摹拟钟鼎礼器之形的篆书,镌刻铭文于天下名山大川。韩文公所说的《岣嵝山碑》是其中之一呢。今庐山紫霄峰上有大禹凿石系舟之所。磨平山崖石壁镌刻文字为碑,都是科斗文字,隐隐可见。张怀璀说:“往日在翰林院,见古铜钟二种,高两尺多,有古文二百馀字,记载夏禹的功绩,皆紫金镶嵌,像大篆,神韵风采惊人。”又有《雕戈锄六字,《钩带铭》三十三字,皆镶嵌紫金为文,读了不能完全明白,薛尚功诸人都以为夏禹时的文字。《法帖》也有禹时的书迹十二字。 三代之末,周代史籀荟萃有奇特的秀美,是篆、隶的远祖。 史籀,周宣王的柱下史呢。他增损古文,与古文有同有异,加之锐利钩杀,自然迅捷,作《大篆》十五篇。因其名声显赫,所以称之籀书;因其官书,所以《汉书》称之史书;因分别小篆,所以称之大篆。甄丰的六书,二是奇字,近古文而不相同的,大概是籀书了。《法帖》中有这种书迹。 原文 孔子采摭旧作,缘饬篆文,天授其灵,创物垂则。 《六经》之文遭秦焚灭,故世不可复见。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及《传》、《沦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盖仲尼门人所录。今孔子书传于世者,《比干盘铭》、《季札墓碣》,《法帖》所载十二字。比干墓在卫州汲县。开元中游武之奇耕地得铜盘,有文曰:“左林右泉,后冈前道,万世之宁,兹焉是宝。”乃《比干墓铭》也。《季札碑》曰:“乌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与古文异,而迹类大篆,在润州延陵镇吴季子家庙。历代绵远,其文残缺,人劳应命,石遂堙蕴。开元中玄宗敕殷仲容摹拓其本,润州刺史萧定重刊于石。 吕政暴兴,天人之道坏乱极矣。李斯者,适际其时,陶诞偃仰,专名擅作,悉燔旧章,天下行秦篆矣。 李斯,上蔡人,相秦始皇,灭六国。参古文、复篆籀书,颇加省改,作小篆。著《仓颉篇》九章,世谓之玉筋篆。始皇上邹峄山,议刻石诵秦德及二世诸碑是也。初,周末诸侯交争,七国分裂,文字异形,莫相统纪。始皇一天下,李斯欲专其名,乃奏同之,而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独存大篆兼行。又秦始皇谓史官,非秦记,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寻又使御史悉按问诸生,传相告引,始皇乃自除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 程邈亦参定篆文,增衍隶佐,趋时便宜。 程邈字元岑,下邦人,与李斯等参定篆文。后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邈于狱中覃思十年,变大篆,易小篆,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出之,以为御史。又同时上谷王次仲亦增广隶书。班固谓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简易,而无点画俯仰之势,为其徒隶所作,故曰隶书,亦曰佐书。汉建初中,以隶书为楷法,言其字方于八分,有模楷也。 “草书依据隶书,隶书依据篆书,篆书出于籀书,籀书本源于古文,皆摹拟于自然,效法天地。 郑肯亭《包蒙》说:“书字的由来久了,《韩诗》以为自古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在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的有万馀家,仲尼不能完全认识。而《管子》亦说在泰山上筑土 为坛报天之功七十二家,夷吾所认识有十二家呢。曾经考查太古之初为君长的,以奉行天命供奉鬼神当作事务,而忽略于人事。且风俗淳朴,文字少用,有巢氏、无怀氏的也难观察呢。”由此推论,自仓颉的古文变而为篆书、隶书、八分、行书、草书,皆书字的形体和态势相生,天道之自然,不是出于一人的智能。虽朱襄氏、仓颉不能没有所依据,何况史籀诸家呢? “然则从何用作楷模呀?” 这是问书字的变革? 子经说:“汉代久远难及,晋、唐到宋更加不及了。 这是指隶古、八分而言呢。 “仓颉、夏禹的书迹远了,钱币鼎鬲上的文字,后世又很少流传。 仓颉、夏禹的字,即现在《法帖》中历代器物上的铸刻文字,各种刻字的币刀,币刀,古代的钱币呢。叫币,叫金,叫刀,叫布,叫圜法等,都有文字雕刻在上面。如太昊金尊、卢氏币等,见《通志》、《泉式》等书。鼎鬲呢,三代以前的器皿用具,必定有铸刻文字。有的书写镂刻以为告戒,盘盂尊彝之类皆如此。商汤的盘铭说:“希望日日更新,每天更新,又日日更新。”如武王各器用的铭文,正考父鼎的铭文,见经传,其馀见《博古书》。 “赞皇石刻,岂不是西周的吗? 赞皇山有“占日癸巳”四字,《穆天子传》说:“登上赞皇以望临城,建坛在此山。”癸巳,记其日呢。庆历年间赵郡太守凿山取石,龛于州署。宣和年间徽宗命移人宫中,今看那字 的点画新奇,往往类似近体,很有来由。他处无所考查,独《穆天子传》记载此文,其不足依据明白呢。 “《诅楚》,其兴起于近代吗? 欧阳永叔说:“《秦祀巫咸神文》,今一般人称之《诅楚文》的,因该文言楚王熊相的罪过呢。”《史记》世家,楚国自成王以后,有熊疑、熊良夫、熊商、熊槐、熊元而无熊相。《诅文》说穆公与成王同盟友好,而后说背弃十八代的誓约,则自穆公十八代是惠文王呢。又考查《秦本纪》与《楚世家》,自楚平王从秦娶妇,其后累世不以兵器相接,到宣王熊良夫时,秦开始侵犯楚国。到惠文王时,与楚怀王熊槐屡次相攻伐,则秦国所诅咒的是怀王呢,但《史记》以为是熊槐,错了罢。“槐”、“相”二字相近,大概是传写之误,应当顺从《诅文》石刻,以“相”字为正。又有《纪朝那湫文》,其文字与此同。赵德大说:“秦国的《诅楚文》,我家所收藏共有三本:一祀巫咸,旧日在凤阳府署,今归御府,此本就是呢;一祀大沈久湫,收藏于南京蔡氏;其中一祀亚驼,收藏于洛阳刘氏。” “《石鼓》、《泰山碑》,和在两京的遗书、旧画,学者不可不尽观看啊。 《石鼓》,后世相传周宣王在岐阳举行军队大检阅,刻石作卜鼓,雕刻诗歌在上面,后世称之“猎碣”,文字见《天五篇》。《泰山碑》,考查《史记》,秦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树立碑石,与鲁众有学问知识之士议论刻碑颂秦德,议封禅,遥望祭泰山、河、海。这样便上泰山,立石筑坛祭手巳。又作琅邪台,登之罘山及东观,往碣石,东上会稽,都刻石颂秦德共六处;七碑。秦二世说:“金石雕全是始皇帝所为呢,今沿袭名位而金石雕刻不称始皇帝,将留存久远呢,如后代为此事的,不称扬成功盛德。”李斯等人请求备办雕刻二世的诏书在始皇碑旁而分开来,其文字与篆书都是李斯的笔迹。苏子瞻说:“秦虽无道,但所立石有超越人的,文字之工,后世也莫及。都不可废,后来有读书人赖以览观啊。”东西两京,东西两汉呢。关陕际说:“竹简典籍呢,古人的言语;钟鼎彝器上的铸刻文字呢,古人的精神面貌。三代而上只镂刻鼎彝,秦人开始扩大其制作而用石鼓,始皇想要详细其文而用纪功颂德的高大石碑。自秦至今只用石刻。” “《黄庭》,说不是右军的宇,那谁作的呀?” 这是问《黄庭经》? “回溪的《书衡》,肯亭的《包蒙》,其义理则《衍极》采用了呢。 回溪姓郑名侨,字惠叔。宋兴化人,乾道五年状元应试中选,淳熙年间出使金国不卑下。官做到参知政事,执掌枢密院。当时韩侂胄执政,禁锢道学,朱文公被罢退,公向君王进言留住他。宁宗出示御笔,晓谕台谏和给舍,不必再涉及旧事。倔胄和他的党与皆愤怒,倾力陈述以为不可。皇上的旨意中途改变,公独因反复争取,请求辞职而归,于是以观文殿学土辞去官职,封蜀国公,年七十一死于家。赠太师、郇国公,谥忠惠。肯亭名寅,字子敬,公的儿子呢。博通群书,考核夹潦的《通志》之讹误,又会集作《通志大旨》,雕刻印刷于庐陵郡斋舍。校订司马公的《稽古录》,印行于兴化学宫。仕至尚书左司兼枢密副都承旨,出知漳州,因病自陈,授职直宝章阁辞去官职。皇命未下,死于官。回溪善行草,著述《书衡》三篇。此著大略说:三代铭刻鼎匮,古文旧篆,有移至上下左右,顺随形体变更,虽略有工拙,用心领会其妙处,非若后世之拘束限制呢。又说:汉代石经各碑刻,多用隶体八分,而《夏淳于碑》乃用篆八分。又说:张芝、钟繇以前多是隶古笔意,而二王后隶古衰微了。又说:唐人说“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真书则字终笔意不终,草书则行尽笔势不尽,乃得书法之意趣了。凡如此的议论数十条,深得义理情致。肯亭作《包蒙》七卷,其中大略说:“古人立言都有所本,扬雄的《太玄》所以摹拟《易》呢。其方法以一玄总覆三方,一方等同九州,枝载庶部,分正群家,实得宇宙产生以前的自然之学。及至观阅《博古篇》所记载的商代卣上的卦象,则与扬雄争首相符合,乃知古有此卦。”按语:《周官》之太卜掌《三易》,一是《连山》,二是《归藏》,三是《周易》,其中经卦总数八,其别卦总数六十四。郑康成引杜子春的注释说:《连山》,伏羲作;《归藏》,黄帝作。《三坟》则认为《连山》是伏羲作,《归藏》是神农作,而黄帝另有《韩坤之易》。后世传夏为《连山》,商为《归藏》,不对啊!夏《易》不可得而见到,我私下疑心商《易》,乃卦象卣上的文字是了。怎以二画而成卦?因此其经卦皆九,其别卦则八十有一,而后人失其传了。若《开朗洞极》,则取扬氏之《玄》而减其一画呢。伏羲的八卦,都是当时的古文呢,然则卣上的文字,恐怕也是商代的古文罢!称之卦象卣,乃后人取的名呢。又说:“三皇崇尚忠诚,五帝崇尚淳朴,三王崇尚文治。八卦,表明诚实无欺呢;古文,表明淳朴自然呢;籀文,表明有文采才能行远呢。小篆乃王道衰而霸道兴了;隶书乃秦时的法令书写文字呢;古隶,隶书的古文呢;八分,隶书的籀文呢;楷法,隶书的小篆呢;飞白,八分之类呢;行书,楷书之流行呢;草书,楷书之奔走呢。隶书以方笔为规矩,草书以圆笔为规矩,而六书之道丧失了。”又说:“古时天子征用民力耕种田,祭祀最先教民耕种的农神;王后参加蚕事的典礼,供祭品奉祀最先教民育蚕之神,表示不忘记呢。”六书之学兴起于仓颉,在北周之初,冀隽请求按照春秋二季仲月上旬丁日在学校设置酒食祭奠先圣先师之礼以祭奠仓颉,诚得古人之遗意呢。那太公以兵家者流,唐时的祭典且得与文宣王并列,况仓颉之创造文字呀?肯亭,子经的曾祖父呢。 ……
代前言 元代书画的师古与创新 潘运告 元代的书画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元代书法在元初出现了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三大家。他们提倡师古,力追晋唐,使元代书风在规范古代传统的基础上为之一变。赵孟頫的成就最高,他善写多种书体,尤以楷书和行书著称,形成清新秀美的“赵体”,对元代及明清书坛影响很大。鲜于枢长于行草,名声与赵孟頫相伯仲。邓文原工楷书和行草,章草成就尤高。此三大家的崛起,开创了元代书坛的新面貌。稍后出现的张雨、虞集、杨维祯等人,或以遒劲取胜,或以气韵见长。此外泰不华、周伯琦的篆隶,饶介的草书,揭傒斯的楷书和行草,也都各具风貌。钱选、黄公望、昊镇、倪瓒、王蒙这些著名画家亦工书,画上题字与书画相辉映,珠联璧合。 元代画坛在元代前期也出现了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为代表的文人画家。特别是赵孟頫,他天资出众,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书画、诗文、音乐皆通,力主“作画贵有古意”,强调书画用笔同法,加之他在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的创作又都卓有成就,从而在当时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开启了有元一代新的文人画风。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人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他们各有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都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均属典型的文人画。钱选、王渊的水墨花鸟,管道异、柯九思的墨竹,李衎、张逊的双钩竹,王冕的墨梅,王绎的人物肖像,都极具创作个性,艺术成就都很高,在画史上享有盛名。 元代书画理论正是元代书画创作的总结。 元代书论,本书限于篇幅,只辑录郑构的《衍极》及刘有定的注。《衍极》及注的主旨在于崇古尚法。《衍极》对于书史中众多的书家仅取仓颉、夏禹、史籀、孔子、程邈、蔡邕、张芝、钟繇、王羲之、李阳冰、张旭、颜真卿、蔡襄十三人,说明郑构取人标准的特别和严格,也说明他对古之尊崇。他说:“予生千载之下,每览昔人残碑断碣,未尝不为歔欷而三叹也。”崇古之情,溢于言表。而他崇古,意在尚法,要以古法来矫正两宋以来的俗弊。他作《衍极》,可说正出于这一点。他说: 或问《衍极》。曰:“极者,中之至也。”“易为而作也?”曰:“吾惧夫学者之不至也。” 这里的“中”,即中庸之道或中正之道,无过不及。郑构以之作为最高准则的书道。他作《衍极》,就在他“惧夫学者”不能达到这一点或者背离这一点。他以为书道由“五代而宋,奔驰崩溃,靡所底止”。宋人他独取蔡襄,是由蔡是公认最能笃守古法的,正如宋徽宗所言:“蔡君漠书包藏法度,停蓄锋锐,宋之鲁公也。”对于“宋四家”之苏、米,他则有所讥贬,说:“苏子瞻之才赡,米元章之清拔,加于人一等矣,蹈道则未也。”以为苏、米未能践履中正的书道。刘有定的注文对于这一点讲得更清楚,他对于姜夔《续书谱》崇尚苏、米说:“至宋朝书法之备,无如蔡君漠,今乃置而不论,独取苏、米二人何耶?读至篇末,又有浓纤间出之言,此正米氏字形也。此体流敝,至张即之之徒妖异百出,皆米氏作俑也,岂容厕之颜、柳间哉?”郑、刘以为书道至南宋之“崩溃”,正由苏、米之“作俑”。 ……
这本《元代书画论》由潘运告主编,云告译注。书中除辑录赵孟频、倪瓒的画论外,还辑录有李衍的《竹谱》、黄公望的《写山水诀》、汤重的《画论》和《古今画鉴》、王绎的《写像秘诀》、盛熙明的《图画考》(摘录)、夏文彦的《图绘宝鉴》(摘录)。
无
书太好了,对我的山水画进步很大!
这是丛书中的一本,选编得不错,纸张印刷都很好。
有的有错误,自己得改,,
这套书也就值这个价,排版单一,读起来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