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艺术财富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 湖南美术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湖南美术  

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  

页数:

154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加拿大,即便当地的艺术市场和欧美中心艺术市场相较之下仍较难接受观念性的作品,或者基本上仍然倾向于支持当地的艺术家,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开始获得当地藏家的支持。譬如温哥华精艺轩的客户中,不仅有来自美国的收藏家,也有一定数量的当地买家。而开设在克伦威尔街上的哈兹那(Jacana Contemporary Art)则是北京艺术家刘澎和几位当地的加拿大人共同成立的画廊,2005年年底已经决定调整画廊的经营方向,将画廊所有空间和力量转向经营中国的当代艺术。2005年11月的第6届多伦多艺术博览会(TIAF Toronto International Art Fair),更推出了一项名为"Art Rlsing"的特展,其内容即为中国当代艺术特展。策划人为旅加的郑胜天,展品包括王广义,隋建国等知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加拿大的热潮。  在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趋于稳定乐观并期待产业结构改变的澳大利亚,在针对国际艺术市场的营销方面可谓积极主动。澳大利亚的相关文化单位早在多年前便开始提出所谓的"亚洲概念",并通过设立亚澳艺术中心(Asia-Australia Arts Centre)主动和亚洲区的各个国家建立合作展览的崭新机制。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吸纳方面,澳大利亚也显得包容而急迫。于此背景之下,澳大利亚的一级市场画廊也开始经纪代理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譬如说旅居悉尼的中国艺术家关伟。收藏其作品的人群近期发展得很快,随之而来的则是价格的走高。已经从前几年的两千美金左右的价位迅急跃升到两万美金的水平。而据最新的消息,包括中国更年轻画家如季大纯等,“他们的作品在澳大利亚变得好销多了!”

内容概要

21世纪的国际艺术品市场格局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变迁而改变,而全球化的步伐也在加速着此一改变。 艺术品无疑是顶级的奢侈品,它不仅代表着荣耀,成功、实力与地位,更等同于文化性的标志。格调或品质。尤其是当代艺术品,它往往更容易与形形色色的时尚潮流彼此合流,甚至时刻关涉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事实是在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当代艺术已经成为最大宗的买卖品类。以我从业30多年的苏富比拍卖公司为例,当代艺术及雕塑拍卖专场的成交额提升得最快,已有超过“印象派”交易市场的端倪。本书就全世界的艺术的财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供学者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市场现状 财富专题:中国艺术在海外市场 从中心到边缘:中国当代艺术海外扩展的最新版图 21世纪世界经济的新变局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市场 中国一当代艺术新的前线 苏富比的中国策略:展开强烈攻势 苏富比的“中国慨念” 中国热蔓延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 亚洲当代艺术风潮再续:宝龙首拍亚洲当代艺术 热点追踪:华人艺术家的市场生存之道 市场动态 2005中国艺术品市场之变 当代艺术的回流:市场之功 艺术市场上演乾坤大挪移 艺术博览会进入战国时代 新一轮投资机会——文化创意产业 国际看点 2006全球艺术热潮不断 新买家:中国、俄罗斯、中东 纽约,仍然是艺术投资的中心 六月巴塞尔 全球艺术博览会扫描 亚洲艺术市场专题 市场盘点 今春艺术市场两头热中间冷 买“对”的,还是买“贵”的? 2006年春拍各板块分析 国内主要拍卖公司春拍分析 佳士得、苏富比 伦敦争锋第二章 市场趋势 财富观点 增长不是我们的唯一 中国艺术品市场泡沫化了吗? “老钱”,当代艺术市场的长线支持 艺术品拍卖是否需要市场前瞻性 资金疯狂入市挤破艺术品市场 谁来为拍卖买单? 京沪两地艺术品市场的未来地位 学术支持机制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 中国当代艺术为何受国际追捧 期待救赎的中国当代艺术 业内论市 冯博一:独立策展人催生艺术新资源 谢素贞:市场过热,要当心文化“发炎” 石隆盛:台湾画廊走进更广阔的艺术市场 叶振元:投机资金进入艺术市场未必是福音 中村守孝:我买不起中国当代艺术品 投资热点 当代艺术:全球私人收藏的共识 印象派:国际艺术品市场中的磐石 写实油画:谁在画?准在买? 摄影潜力无限:国际卖场新引擎第三章 财富策略 财富大家:艺术收藏专辑 海外收臧家的经营理念与收藏策略 收藏家应该承受市场的反作用 国际大收藏家扫描 国内企业的艺术收藏 国际IT巨头的艺术收藏 银行的艺术品收藏 投资经营 2006年,中国的艺术基金元年 与金融发生关系:艺术投资的公共性系统 新兴艺术投资基金一览 另·种标度:公共收藏 放长线,钓大鱼? 非盈利运怍对话商业体制第四章 收藏指南 收藏之道 如何投资艺术品 “望、闻、问、切”玩转艺术品投资 当代艺术收藏为哪般? 艺术品价格分析策略 艺术品投资获利三大策略 艺术品投资还看中长线 艺术收藏品可以帮你做什么? 收藏实务 如何收藏影像作品 老照片收藏连连看 摄影作品保存须知第五章 经营之道 画廊人语 李敦朗:画廊只有品质好的才会长久 黄燎原:我这个人有点拧 尹在甲:中国目前没有真正的画廊 田源: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品牌画廊 华莱士: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品牌 李国胜:占领长期资源才是画廊制胜关键 马芝安:从“四合苑”到“北京艺门” 劳伦斯:收藏家须尽早确立自己的收藏系统 拍卖者说 郭倩如:收藏家人门法则 寇勤:市场不变法则——诚信第六章 财富资源 2005年度中国艺术家作品收益率排名 2005年度拍卖公司排名 2005年度国内重要画廊排名 2005年度国内博览会综合排名 2006年度全球收藏家名录

章节摘录

  艺术市场上演乾坤大挪移  近期股票市场大起大落,令股民们坐立不安。艺术市场中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伴随着2006年春拍落槌,近现代书画成交一片低迷,当代艺术品全面上涨,一些人开始坐立不安,考虑着如何收回自己的投资,调整自己的策略了。“艺民”们开始感受艺术品投资风险带来的恐慌。现在的艺术品收藏已经成为一种彻底的投资行为。  收藏热变成投资热?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手中拥有一些闲钱,这些闲钱的流向很可能就是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在具有悠久收藏文化的中国.将这些钱用于艺术品收藏,是理所当然的事。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艺术品市场就有可能启动。2003年,中国大陆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北京的人均GDP则达到3874美元,这一轮艺术市场的热潮也正是开始于这一年。  这股艺术市场热潮的启动力量是惊人的,艺术品拍卖纪录不断刷新,一个个艺术品收益神话被呈现在大众眼前,上世纪90年代几千元的作品已经卖到几十万甚至百万,艺术品投资显示出比股票和房地产更大的回报率。加上媒体的大量宣传和炒作,艺术品市场被描绘成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梦幻投资舞台。全民投资的热潮开始在艺术市场出现,收藏热迅速转变成艺术品投资热。  收藏家变成投资者  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是幸运的。过去20年,国内艺术品价格涨了十倍甚至百倍,这恐怕不是所有收藏家都能预见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富人们忙于四处寻找艺术品,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艺术热潮中的市场环境极为相似。中国新的财富阶层正忙于遣返那些艺术珍品。据统计,过去200年中,艺术品升值兑现的周期平均为30年,而眼下的中国艺术品热潮自然是难得的好机会,国内外的藏家纷纷趁此机会将藏品套利兑现。  以往,国内藏家通常是通过其他事业赚钱,艺术品收藏只是一种乐趣。而今天的市场情况使艺术品成为回报丰厚的投资对象,藏家在买家和卖家间变换自己的角色,一些藏家甚至自己开画廊、办基金,以更积极的手段从艺术品中获取更大利润。由于藏家对艺术品的理性了解,加之长期积累的艺术市场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使藏家成为艺术品投资者中的佼佼者。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艺术财富 PDF格式下载



对于了解艺术市场的运作,是一本入门的好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