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影像传奇 69巅峰新闻摄影作品诞生记

夏雨,夏勋南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

夏雨,夏勋南  

页数:

15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的69幅不可不知的艺术摄影名作,它们犹如一座座高峰,构成了人像摄影的壮丽篇章。你或许看过它们,然而其创作理念、拍摄经过及相关的轶闻趣事,却往往不为人们所知。 黛安娜·阿巴斯说得好:“一幅摄影作品是关于—个秘密的另一个秘密”。本书将向你讲述那“另一个秘密”,以及隐藏在照片背后的故事。

作者简介

夏雨,湖北省咸宁学院中文系毕业,毕光摄影艺术学院摄影经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自2000年在香港《中国旅游》发表摄影专题《闯王长眠地九宫山》以来,先后发表《“另类”的对比》、《由单一走向多义》、《斑斓秋色入境来——温谈秋季景色的拍摄》、《有意味的组合》、《游走数码影像间》等摄影理论与评论文章100余篇,并在《中国摄影报》、《人像摄影》等报刊开办《中国早期照相业拾零》、《聆听大师》、《经典回眸》、《过去的影像》、《摄影三十六计》等专栏。此外,世纪在线——中国摄影中心网“夏雨工作室”辟有《摄影名家长廊》。
主要著作:《摄影史话》(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回望大师——世界纪实摄影十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回望大师——世界艺术摄影十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

书籍目录

1844 草垛1844-1846 开着的门1857 两种人生道路1858 芳魂欲逝1858 威森河谷1890 洋葱园1893 白肯汉渡口1893 终点站1898 你是女人中有福之人1898 七个弥留之际1898 亚当与夏娃1899 抛圈1902 草坪上1902 思想者1903 台阶的海洋1903 芝加哥杰克逊公园的雪景1907 残松之魂1912 章鱼1916 三潭夕照1920 东方罂粟1922-1930 对等物1924 建设者1926 调侃的舞者1926 动态习作1926 物影照片1927 半圆山的巨岩1927 无题1927 鹦鹉螺壳1928 伞菌和草1928 上甲板1929 两朵吗蹄莲1930 青椒第30号1930 大提琴家1932 攻瑰与木板1933 跳过水洼的人1933 变形1933 拿徕卡相机的女孩1933 人体1934 春树奇峰1935 力挽狂澜1935 马赛运输桥上看到的风景1935 哇!黄油没有了1937 金鱼缸1938 芭蕾舞1938 评价良好的午睡1941 月升之时1942 下楼梯的裸女1942 新*的男孩1943 内华达山脉的冬季日出1944 威廉逊山1946 旧日南方的挽歌1948 沙丘日出1950 默塞德河畔秋人的早晨1950 霜冻1950 走路人的脚1951 肯塔基州1951 伦敦的小安1952 纽约1958 白杨1958 风景与裸体1960 飞来的鸽子1961 东方红1965 牛奶溅起的皇冠1968 二月的服装1969 漂浮的树1980 日本1980 软毡帽1982 我的母亲博尔顿·艾比1989 空旷天气

章节摘录

插图:1826窗外景色:1826年,法国中部小镇沙隆。这一天,阳光灿烂。约瑟夫·尼塞福尔·尼普斯(JosephNicephoreNiepce,1765-1833)走到二楼窗口前,架起了相机。这台相机暗箱上装有凸凹镜片,是巴黎著名光学家谢瓦利耶特地为他磨制的。调好焦距后,他在墨盒子的成像面上,放上一块涂了沥青的锡片,然后,开启了快门。太阳快下山时,尼普斯取这这块锡片,把它浸在熏衣草汁里。这种草汁,能使锡片上感过光的地方白色沥青硬化,不能溶解,没有感光的地方,沥青溶解后露出锡片。他看到,那块16.5厘米×20厘米的锡片。尼普斯异常兴奋,10多年了,总算“把影像和色彩固定住”。他也许没有想到,这是人类第一次以摄影手段,将眼前的自然景象保存下来,而在此前,这还中遥不可及的梦想。《窗外景色》展示了摄影成像的可能性,被视为“反映自然真貌的首次成果》。尼普斯用它镂刻出石印版并印制了两幅作品,这使他不仅成为最先用化学方法把暗箱中的影像加工成户外性图像的人,还成为摄影制版术的发明者。欣喜中的尼普斯写了一篇论文,连同照片一起送往英国皇家学会登记注册。但是,由于他不愿按照规定公布加工细节,这一成果被束之高阁。历史流逝了125个年头。1952年2月,研究艺术史的德国专家H·杰恩斯海姆,偶然发现了这幅照片原作和论文手稿,他立即找到柯达公司,请求对它进行复制。人们看到,这块锡片被镶嵌在一个镀金的玻璃框内,薄薄的沥青油层几乎忆无法辨认,整幅画面就像一面白锡镜子一般。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正处在一个读图时代。这是一本教人如何读图的书,它让你读懂摄影史上那些彪炳千古的影像。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令人生厌的说教,而是使人于轻松愉快的欣赏中了解摄影的历程;没有枯燥无味的灌輸,而是使人于不知不觉中敏锐自己的眼力;没有离图万里的阐释,而是使人的潜移默化中把握成功的奥秘。——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原《中国摄影》杂志主编 袁毅平后影既可以记录“世界”,也可以创造“世界”,这“世界”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世界”。本书为你讲述这隐藏着的“世界”的故事,帮助你更透彻地了解呈现于你眼前的那记录和创造的“世界”。——摄影理论家、编审 任一权。回顾100多年的摄影历史,有些影像虽然已经久远,但给后人的启迪是无穷的,甚至一部分今天看来依然处在时尚前沿。作为摄影人,时常回顾这些经典影像非常有益。《影像传奇》将历史上的精彩瞬间一个个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时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描绘出丰富多彩的摄影历史画卷。观赏这些作品,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认识摄影,还能使摄影者的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人像摄影》杂志社社长 冀运表拍摄照片时,心中有,眼中才会有,解读照片同样如此。《影像传奇》所讲述的照片背后的故事,生动、翔实、信息量较大,能帮助你对这些经典作品“一目了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灵感和快乐。——摄影理论家、教授 丁遵新。黛安娜?阿巴斯说:“一幅摄影作品是关于一个秘密的另一个秘密”。本书为你揭示了影像背后的“另一个秘密”。——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 李树峰阅读本书,不难看出摄影先驱找寻摄影本体和艺术特性的曲折历史,对我们如何张扬摄影独特美学个性颇有启迪;阅读本书,不难看出摄影与社会生活的不解之缘,将使我们对如何发扬摄影纪实功能,推动社会前进增添信息;阅读本书,不难看出科技发展对摄影演进的巨大的影响,对于我们如何采用高新技术促进摄影语言变革、促进摄影美学观念进步树立勇气;阅读本书,还不难发现摄影家探索个人风格的足迹,对于我们如何协调艺术家主观意识和时代认同,提供有益参照。——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杨恩璞


编辑推荐

《巅峰纪实摄影作品诞生记》为你讲述这隐藏着的“世界”的故事,帮助你更透彻地了解呈现于你眼前的那记录和创造的“世界”。——摄影理论家、编审任一权。回顾100多年的摄影历史,有些影像虽然已经久远,但给后人的启迪是无穷的,甚至一部分今天看来依然处在时尚前沿。作为摄影人,时常回顾这些经典影像非常有益。《影像传奇》将历史上的精彩瞬间一个个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时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描绘出丰富多彩的摄影历史画卷。观赏这些作品,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认识摄影,还能使摄影者的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人像摄影》杂志社社长冀运表拍摄照片时,心中有,眼中才会有,解读照片同样如此。《影像传奇》所讲述的照片背后的故事,生动、翔实、信息量较大,能帮助你对这些经典作品“一目了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灵感和快乐。——摄影理论家、教授丁遵新。黛安娜?阿巴斯说:“一幅摄影作品是关于一个秘密的另一个秘密”。《巅峰纪实摄影作品诞生记》为你揭示了影像背后的“另一个秘密”。——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李树峰阅读《巅峰纪实摄影作品诞生记》,不难看出摄影先驱找寻摄影本体和艺术特性的曲折历史,对我们如何张扬摄影独特美学个性颇有启迪;阅读《巅峰纪实摄影作品诞生记》,不难看出摄影与社会生活的不解之缘,将使我们对如何发扬摄影纪实功能,推动社会前进增添信息;阅读《巅峰纪实摄影作品诞生记》,不难看出科技发展对摄影演进的巨大的影响,对于我们如何采用高新技术促进摄影语言变革、促进摄影美学观念进步树立勇气;阅读《巅峰纪实摄影作品诞生记》,还不难发现摄影家探索个人风格的足迹,对于我们如何协调艺术家主观意识和时代认同,提供有益参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影像传奇 69巅峰新闻摄影作品诞生记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收录了比肖夫的《吹笛少年》,其中的文字介绍写道:“比肖夫因车祸跌下安第斯山区一处500米的深谷,他的好友和同事卡帕也在当天触雷身亡。”当我读到这一段时也曾为卡帕和比肖夫这两个天才唏嘘。其实不然。更为著名的罗伯特卡帕死于1954年5月25日,而比肖夫是在5月16日跌下深谷的,消息传到纽约时已是5月25日。
  我是从阿列克斯凯尔的《卡帕传》中发现这一错误的。百度百科中关于比肖夫的条目也是错的。详细可见维基百科—— On 16 May his car fell off a cliff on a mountain road in the Andes, and all three passengers were killed. 真不知道国内是怎么误会的。
  瑕不掩瑜,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至少让我爱上了罗伯特卡帕,一个发明自我的人。


  共四册, 我的这一本封面不是页面显示的这一本, 在三联见到有, 就随手翻了, 相片当然是不错的, 比较感兴趣的还有文字, 如果只是相片我就不会拿下了, 但是文字太有意思了, 就是想知道拍下这些相片的都是些什么人, 靠什么为生.
  
   有一部份人是出身较好, 不愁吃喝, 这些人主要生活在19世纪, 相机还是超级有钱的人才玩得起的东西. 当然作品就主要集中在这些人手中. 然后二十世纪初开始出现专业人士, 他们都不是专业玩摄影的, 只是从事的工作比较有利于摄影, 有的要去很远的地方工作, 有的长年呆在一个地方很有空, 这样就顺手拍了很多作品.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开始就出现了专业摄影师, 当然这几种人在各个时代都会同时存在.
  
  到了现在更是人手一部相机, 不过有相机不代表你就能做这一行. 不管技术有多进步, 要想出好的作品, 你还是得深入, 长年累月地和对象接触, 拍照是几秒的事. 不过很多拍出这些照片的人都是用了长达数年的时间去探索了解他的工作对像. 有的时候需要像人类学家一样长期深入学习.
  
  我感觉顶级摄影师就是艺术化的人类学家, 他们把某个时期的某些现象浓缩在一张相片里, 就好像人类学的调查报告一样, 而且是第一手, 极具直观震憾的艺术品.
  
  


  过一遍各个时期的精彩摄影作品,这就算是收获了。虽然本书列了两位作者,但感觉文字通通不是原创,是国外评论翻译过来后的杂烩,有些观点放在西方里看算正常,推到别的文化圈来后,看着就好笑了,但作者也不作调整,直接就給搬过来了。


说的很有道理,有时候摄影师跟一个题材长达数年之久,背后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文字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不是作者自己写的,介绍确实不够给力。不过当做入门书看还是不错的。


图片还好。
文字不给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