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念楼学短合集

钟叔河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

钟叔河  

页数:

1065  

Tag标签:

无  

前言

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写得短当然不等于写得好,但即使写不好,也可以短一些,彼此省时省力,功德无量。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写作,几分钟十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我积年抄得短文若干篇,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百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现从中选出一些,略加疏解,以飨读者。借用郑板桥的一句话:“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

内容概要

以“学其短”为名目,断断续续地写一点小文,发表在各地的报刊上,开始于一九九一年八月,当时有一篇小序,就是前面的“序一”。
写这些小文章,说是断断续续,其实是断时多,续得少,前前后后十几二十年,一共只写得六百来篇。今将五百三十篇编为合集,仍名《念楼学短》,分为五个分册(序文也有五篇,每个分册一篇,为“序一”至“序五”):第一分册《逝者如斯》;第二分册《桃李不言》;第三分册《月下》;第四分册《知乎者也》;第五分册《毋相忘》。均以册中篇名之一作为书名。每册的内容各有专属,以类相从。

作者简介

钟叔河,1931年生,湖南平江人,编辑、学者、散文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4年任岳麓书社总编辑,
1994年获第三届韬奋出版奖。他主持、整理、出版的中国近代学人、政治家撰写的西学著作丛书(<走向世界丛书>)和周作人文丛系列,均是中国现代文化进程中有深远影响和开拓性的文化成果。他本人也是学者,饱读史书,博闻强记,才思过人;尤擅文史随笔的写作,在读书界堪称大家。《念搂学短》在其中最有代表性。
,“走向世界丛书”是他编辑的第一套图书,该套丛书原计划出100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只出版了36册。这套书在出版界至今仍有重大影响,当时中国刚刚从闭关锁国状态中苏醒过来,钟叔河策划的这套丛书以宽广的视角全面介绍了欧美及日本文化,作者均为我国最早接触西方国家的先哲,内容则以游记和笔记的形式体现,当时出版界的同行们都对他的这个创举和气魄肃然起敬。
  钟叔河的学识令人佩服,他的胆识和勇气更加值得敬重。他是国内最早主张编辑大型系列图书《周作人作品集》和《曾国藩全集》的编辑,这在出版圈内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在中国现代史上,周作人与曾国藩是有争议的人物。
主要著作有《钟叔河评点曾国藩家书》、《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念楼集》、《天窗》、《钟叔河散文》、《念楼学短》、《学其短》、《青灯集》等。编辑作品有《走向世界丛书》、《凤凰丛书》、《知堂书话》、《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等。

书籍目录

《念楼学短之一:逝者如斯》
论语十篇
师生之间
逝者如斯
夺不走的
甚么最重要
君臣父子
偏激和清高
忠不忠
何必使劲敲
阿鲤
疯子的歌
孟子九篇
尬尴的王
暴君可杀
暴力无用
偷鸡的故事
有毛病
读书知人
怀水车薪
不能尽信书
民重于国
檀弓十篇
朋友之道
犬马的待遇
会讲话
人的尊严
苛政猛于虎
孟姜女
是不是蠢猪
争接班
想起袁世凯
死后别害人
左传八篇
好有好报
冤大头
比太阳
抗旱
政治与亲情
怀璧其罪
……
《念楼学短之二:桃李不言》
议论文十三篇
桃李不言
怕不怕民众
不能不学
儿子取名
谈人才
宽与严
官与贼
一团熟猪油
舆论一律
做不做官
淡读书
说现在
明不明
沼令文十四篇
将许越成
约法三章
千里马
非常之人
关心低工资
给老同学
……
《念楼学短之三:月下》
抒情文十一篇
月下
江上的笛声
习字
怨华年
我爱独行
日长如小年
夜之美
老年
在秋风里
燕子来时
一年容易
写景文十篇
石门山
徐知诰故居
观泉一
龙关晓月
_量江木府
寓山的水
招隐山
……
《念楼学短之四:之乎者也》
宋人小说类编
之乎者也
敢言口的戏子
不如狮子
拍马屁
县太爷写、手
皇帝的风格
独乐园
朝云
黑暗时代
傍人门户
老学庵笔记
一副八百枚
不为人知
剌秦桧
炒栗子
蔑视痛苦
匆皇子偏旁
泥娃娃
放火三天
……
《念楼学短之五:毋相忘》
苏轼的短信
何必归乡
田家乐
黄州风物
青灯
谢寄茶
谢饭
苦涩的孤独
邀饮茶
八载重逢
邀约的短信
不知会晴不
人生如寄
几住为佳
请来奏琴
一碗不托
邀住两山
去小亭
游秦淮
莫负此清凉
……

章节摘录

插图:【念楼读】夜里偶然起床,估计已是三更时分。河水悄悄地涨近了岸边,从岸上下垂的藤萝,几乎接触到了流水。皎洁的月亮高挂在空中,又大又明。轻风在树梢问滑行,几乎没发出一点音响。四周再不见有人活动,点缀着一片寂静的,只有偶尔从远处村落中传来的几声狗叫,再就是在附近停泊的渔船旁,间或有鱼儿跳水。曳着碧光的萤虫,在近水处乱飞……我完全沉浸在这无垠的寂静之美中。【念楼日】《甲行日注》始作于甲申明亡之后的乙酉(一六四四)年,是遗民的作品,极富黍离麦秀之感,如“故乡风景半似辽阳以东矣,但村人未吹芦管耳”之类描写,多不胜举,但也并非除此便不写别的了。知堂在介绍此篇时说:清言俪语,陆续而出,良由文人积习,无可如何,正如张宗子所说.虽劫火猛烈烧之不失也。作者叶天寥在国破之前,即已家亡。他的女儿小鸾是有名的才女,不幸早死,夫人沈宛君也因哭女去世。叶氏曾在工部当官,主管修治京师城墙、河道,在别人这是发财的好机会,他却在任期内反而卖掉了家产十分之八,弄得夫人死了棺材钱都付不出,店主来诟厉不止,“惟有号泣旁皇而已”。会写文章的人不会有钱,从叶氏看确实如此。


编辑推荐

《念楼学短合集(套装共5册)》是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念楼学短合集 PDF格式下载



念楼是钟老的斋号,喜欢钟老的作品是因为他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随笔短文,就跟如今流行的微博体一样,他用极短的文字篇幅,书写出一篇又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对于时下的文学作品,钟叔河读得并不多。“一来和年纪有关,过了一定年纪,就不想去读这些书了;二来和现在的文风有关,也不单是因为现在浮躁,而是因为时兴的文风都不大好。”钟叔河说,以唐诗为例,从唐人选的唐诗集来看,当时人们认为第一大诗人是白居易,而不是我们后来认为的李白、杜甫、王维。“在我看来,白居易是比不上李杜的。这也能佐证,时兴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后世公认为最好的。”钟叔河说。


装帧和用纸均好,能平摊,很有书卷味。喜欢读古人的小品文,念楼主人的文字也好,用最朴素的字,把最平常的生活写出了情趣味。


我要给他5分首先,拿到书之后感觉很好,线装的,有古书的味道。其次,里面有古文原文,还有翻译,更有解说。最后,所选古文均较短。虽短但我还是有一些字不认识,需要查字典,目前不知道是否需要查古汉语词典,若是的话,还需另外购置,才看的下去。疑难字,不知是否可以加注拼音,为我等普通老百姓且不好古文的人着想。


钟叔河的这套书是线装书,纸质好,相当漂亮。视角独特,值得反复阅读。


钟叔河先生的书可以用文质彬彬四个字概括。赏心悦目、开卷有益。祝钟先生身体康健、多出好书、多些好书。


他为知堂做的事功不可没。人归人文归文。


短小精悍,每天看几篇,文言文提高不少


仿线装书,大部分书页可以摊平放。内容方面,初看也许觉得琐屑没有价值,细细品就不同了。如果跟孩子一起读,作为文言启蒙方面的材料很合适。于我而言,古文生冷字多,离不开字典哈。这些感受希望能对你选择此书有用。


虽说喜欢,但绝对是要静下心来读的。


内容不错 书的质量很好 下次再来买


很喜欢这套书。也希望其它朋友也能看看


有时间的孩子可以看看,类似于论语


收藏值得的书


朋友买的,说是很不错


这是2011年我收获到的最好的一套书,每次旅行良伴。


钟先生的短文与书籍的设计都很喜欢,难得当当用了一回纸箱外装,谢谢了


好书不用多说,来看的人都知道。呵呵。适合收藏


就是简装本,不利于收藏,有点不上档次。内容还是不错的。


书是送给侄子看的,希望他会喜欢


这是我自己喜欢的书。


粗看了一下,很喜欢。


折腾了许久,慢慢看


此书确实是好书。


文言有趣,老头有趣。


不管是收藏还是阅读都是不错的


首先读者要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因为内容上涉及名家名段,你没看过那些名段就不好评价作者的观点,而且如果让孩子一开始就学习这些就会造成舍本求末。但是对于真正的有功底的人来说,内容上又太简单了。所以这本书只适合高中生看(高二以后)。


非常精美,印刷好,值得一读


很喜欢这套书,包装很好


有深度,有内涵,适合静下心来慢慢看


书的质量和印刷很好,就是价格高了点。


里面的文字看起来很有趣,有时不禁笑处声来。里面为大家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前几天看钟叔河的《小西门集》,近日又购《记得青山那一边》,《小西门集》中有其1955年提出的四十八条,到2000年居然还有出版社不敢据实照登,由此可见还是有不少人喜欢让人听不到真话实话,为此看一看钟老写的文字,以看清楚那一段特殊的日子。还好,购此书的人不多。


相关图书